《水火難容》第17章 Med-Ferry收購案(八)

經鴻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突然想逛逛這個他沒來過的歷史名鎮。

經鴻沒讓助理們跟著,而是獨自出了酒店。

他這次來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一共帶了四五個人,不過小鎮其實很大,旅游區分西柵東柵,想逛全乎了至需要幾個小時,可他們晚上就回北京了,大會的方活又早上九點就開始,因此經鴻沒通知任何助理,五點多鐘就出門了,因為他一向是五點左右就起來的。

五點多鐘起來,而后鍛煉、洗澡、吃點早餐、到辦公室理工作,睡眠一般不會超過六個小時,甚至只有四個小時或者更短。

經鴻沒穿襯衫西裝,而是套了一件米白的寬松,又穿了一條牛仔,看上去年輕不

昨晚他們住在西柵——那邊全是商務酒店。

走到河邊,經鴻登上了一艘烏篷船,坐在船上靜靜地等待日出。

烏篷船是手搖式的,漣漪向船的兩側一波一波推開去,船槳拍打河水水面時發出了清脆的聲響,仿佛正在撥弄人心底的水泡。

過了會兒,太漸漸升起來了。

樹木全被鍍上了一層金,好像扇扇金屏風,河兩邊的間間白墻也被染,天上一個金紅的太,水里也有一個,飄、搖曳,泛著粼粼的金波,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兩個太的中間是一座古老的白拱橋,上面幾個穿著旗袍的年輕姑娘正在拍照。

的確漂亮。

船夫繼續劃著小船,要繞著鎮子走上一周。

經鴻便也看著風景。

時間太早,整個小鎮仍在安睡,一家一家店門閉。整個西柵由12座小島組,又由70多座小橋連接。一座一座浮島上是一間一間青瓦白墻,蔥郁樹木點綴其間,令經鴻想起威尼斯來。

有些東西一樣,又有很多東西不一樣。

船走著走著,小鎮再次下起了雨。蒙蒙的,不是北京那種臟兮兮紛紛的雨。

幸虧經鴻帶了雨傘。

等烏篷船回到原,經鴻便打了雨傘下來,倒也愜意。雨傘是酒店的,黑、長柄,最下端的j字手柄是用木頭制的,不大,握起來很舒服。

經鴻簡單轉了轉小鎮西柵的幾個地方,最后,他也按照網上推薦登了登白蓮塔寺的白蓮塔。

這是絕佳的觀景地。登高極目,京杭大運河自西柵盡頭流轉而過,開闊、滄桑,汪洋恣肆——這兒是京杭大運河流經的唯一一個江南小鎮。

經鴻幻想了下這條運河當年的喧囂景象。

開掘于春秋,完于隋朝,繁榮于唐宋。這條運河,這個鎮子,甚至這片土地,從繁榮,到衰敗,再到繁榮,幾個千年就這樣過去了。

幾米之后,周昶一登上白蓮塔便見到了一個人的背影。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第一眼就認出來了,是經鴻。

不知出于什麼心理,周昶并未走上前,而是靜靜觀察了下經鴻憑欄的背影。

細雨綿綿的白蓮塔頂上,經鴻撐著一把傘。傘骨斜斜搭在肩上,傘蓋正好遮著他頭。下方是已經奔騰2500年的京杭大運河,是一片龍形的花海,是籠著煙霧的流水,是青瓦、白墻,是江南的枕水人家。而近,是經鴻在撐著傘,傘在他眼前轉了個圈兒,幾秒后,又是一個圈兒,再幾秒后,還是一個圈兒,一些水珠被甩開去,晶瑩剔的。傘下,經鴻穿著白衫,與以往不大一樣。

周昶想:那個發旋的說法兒好像還真有點道理。

他思忖了下,不想打擾經鴻看風景,一個轉,下去了。

經鴻在塔頂上站了會兒,發現時候已經不早了,便也走下白蓮塔,往東柵去了。

…………

很快到了東柵,經鴻走在青石板上。因為想看看沿路的風景,經鴻的傘沒打得很低,于是有的時候,倏而一陣江南的風吹過來,裹著細雨撲在上,涼涼的,卻很舒服。

兩邊是廊橋、水閣、酒肆、茶館、染坊、醬園,如畫。

每扇門似乎都能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里頭的人如今日一般,在勞作,或者在調

經鴻逛了幾個地方后,看見了一座廊橋。

帶著頂棚,卻被分為了左右兩座,中間被帶著鏤空的一扇扇雕花木窗隔了開來。

這時已經有了游人,經鴻隨口問:“這個就是逢源雙橋?”

“對噠!”一個當地人沒認出來經鴻,回答道,“這個就是逢源雙橋!”

經鴻昨晚讀到過。

據說,走左面橋升,走右面橋發財,左右逢源。

經鴻卻覺得邏輯不大對。

一個人只能走一邊,這明明是說,人沒辦法左右逢源,莫貪得無厭。

猜也猜得到,甭管這逢源雙橋最開始是什麼意思,到了現在,傳說就只剩下“一對分別走過,到了盡頭再匯合,就能一輩子比金堅”了。

經鴻沒什麼人,同時升已經升到了頭,發財也發到了頭,再求什麼難免神仙們厭煩,于是便隨意地踏上了左邊兒的那座橋。

橋并不長,經鴻走到中間的時候眺了下依依垂柳和逶迤水閣,稍微耽擱了下,而后才繼續往前面走。

走著走著,經鴻扭過脖子,看了一眼木制隔斷另一面的那座橋。

而后他便過雕花木窗的鏤空部分看見了周昶。

周昶也撐著黑的傘,穿著灰,似乎覺到了他的視線,也過鏤空回過來。

高大的材,英俊的眉眼,迫人的氣質。

一時間,兩人誰都沒停下腳步,也沒移開眼睛,中間隔斷一會兒阻隔住他們的視線,一會兒又出來一點兒。

對方的臉并不完全,隔著優雅古典的窗上雕花。

但經鴻發現,即使對方的面前是絢麗的木頭雕花,周昶本人也沒被奪了半點彩。甚至說,他的氣質,配上這古典的木頭雕窗后,還又多了一點味道。

江南煙雨中,一切緒都化了,經鴻輕輕點了點頭,周昶見了,也輕輕一頷首。

算是打招呼。

雖然這個招呼是在逢源雙橋上,似乎顯得不合時宜。

以往他們兩人的相遇都是在互聯網相關的活當中。

東柵逛完,時間竟還剩下一些。

助理已經起來了,經鴻則說他已經吃過早餐了,8點45直接在酒店房間里見面就好,助理們也樂得輕松。

經鴻沒想直接回去,他估算了下回酒店和換服需要的時間,又在西柵那邊逛了逛。

走著走著,經鴻看見臨水有一棟龐大又現代的建筑,似乎沒在網上見過,便走近了瞧,發現是“木心館”。

經鴻不懂藝,只約約知道木心好像是一個知名的畫家。不過反正閑來無事,經鴻便走了進去。

門口的簡介上說,老人臨終的時候在譫妄中見到了館的設計方案,只評價了七個字:“風啊、水啊、一頂橋。”

經鴻咂著這幾句話,開始了這趟隨的旅程。

先是生平館,按照時間段分四個部分,1927-1943在這座小鎮,本來年富足,后來卻在戰火中幾度遷移,1945年前往上海學習繪畫,因為反對戰被學校除名、被國-民-黨通緝,遠避臺灣,1949年前才回到上海。之后工作、避世、畫畫、迫于生計再次工作……1971獄,所有畫作被焚毀,幾手指被折斷,寫了長篇《獄中筆記》,出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修繕人民大會堂。1982年去了紐約繼續學習,生活始終拮據,其間回到已經闊別52年之久的故居,卻發現已經面目全非,痛心不已,寫了首詩,結尾是“永別了,我不會再來。”后來小鎮的掌門人修其祖屋、喚回主人,于是,2006年,79歲的他接家鄉的邀請回到這里,在回憶中的孫家花園度過晚年,直至2011年離開人世。

一生好像頗為傳奇。

后面則是繪畫館、文學館。

經鴻不懂,但基本審總歸是有,看著那些墨跡山水,經鴻也有一點兒沉浸在了它們當中。

在一面墻前,經鴻停了好一會兒,一幅幅看墻上的畫。

不遠,一個年輕的姑娘和的媽媽一邊看,一邊聊天。

年輕姑娘好像很懂,對的媽媽說:“木心其實是個畫家,不過啊,現在這個人名氣最大的不是畫,也不是生平,反而是一首詩哩。”

的媽媽是江南人,講著一口溫的方言,問:“哦?哪一首詩?”

年輕姑娘也切換了好聽的吳儂語,道:“《從前慢》,因為被寫了一首歌。”

于是的媽媽又繼續問:“那這首詩寫了什麼呀?”

“我找一找哦。”小姑娘似乎在用手機搜索容。過了會兒,好聽的吳儂語又響起在了繪畫館里:

“記得早先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的媽媽聽著,經鴻也隨意聽著。

小姑娘一直念了下去:“從前的日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一個人——”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聽到這句話時,經鴻突然有一種非常奇特的覺,他突然止住目,越過肩膀,向自己的后看去。

而后他就發現,他后,對面的那面墻壁下,周昶也剛好轉過子,向他這邊看。

四目相

他們兩人,明明都不知道對方也在,卻非常莫名地,在室外的江南煙雨與室的寫意山水中,在聽到“一生只夠一個人”這句話時,同時回頭了。

    人正在閲讀<水火難容>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