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

一只船隊逆水而來,在外城西南角停靠。

很快,一匹匹挽馬、驢子、騾子被牽下船,批發給本地的商賈。

這些牲口,來自幽燕地區。

那里遭荒、戰、天災十余年,雖然被搞得地廣人稀,但也有一個便利之——可以放牧!

金國割讓幽燕的當年,大明朝廷就頒布政令:幽燕各府縣的無人耕種土地,當地百姓可以申請放養牲畜。土地所有權依舊歸屬府,使用權暫時免費轉讓給百姓,但每隔三年就要重新登記一次。同時,府提供低息貸款,百姓可憑戶籍冊進行借貸,專用于購買馬、驢、羊等牲畜。

此令一出,各族百姓積極響應。

即便是從南方遷徙過去的漢民,也都貸款購買驢和羊。農忙時耕種土地,農閑時放養牲畜,開荒種的豆子做料。

而那些懂得養馬的金國投誠部眾,更是家家戶戶養馬。雖然上品良駒的數量很,但可用來裝備輕騎兵的戰馬卻多,至于能夠拉車、拉犁的挽馬就更多。

如今,已然初見效。

河北地區的馬驢價格暴跌,繼而有商人看到機會,購買幽燕馬驢運去開封。而開封的商賈,又購買馬驢在中原散貨,甚至直接運到剛為首都的

雖然房產、店鋪、土地被府收走大半,但藏在地窖里的浮財卻允許保留。

朝廷遷都到,已經選定一塊育場,地址就在龍門石窟的西北方。專用于舉辦蹴鞠、馬球等比賽,平時也向老百姓開放,了門票就可以進去耍。

至于開封西北郊的天駟監馬場,依舊保留著三分之二,拿出三分之一賣給附近農戶。

如今購得兩匹好馬,簡直如虎添翼,他打算哪天在皇帝面前一手。

“這馬能在民間售賣了?”一個青年問道。

他名呂好經,是呂氏拆分遷徙之后,數還能留在此地的族人。

聽說大明天子喜歡馬球,呂好經早就開始練習了。

“著實便宜。”呂好經高興道,直接一口氣挑了兩匹。

那里是唐時最大的養馬場,并且挨著規模最大的園林。

“那就先買這匹,多錢?”呂好經問道。

馬販子說:“那得等明年,小相公給五貫錢訂金即可。”

馬販子又拍拍呂好經看中的那匹馬:“這匹馬駒一歲半,要是放在前朝,都可以做戰馬用了。前幾年朝廷管控,民間想買都買不到,現在卻是敞開了賣。小相公如果看不上,我再給外地馬商訂購,讓他們下次運更好的馬來。”

許多不缺錢花的年輕人,紛紛前往馬市,詢問馬匹的價格。

這樣的好馬,以前至要二十五貫,遇到邊境局勢張甚至要三十貫。

馬販子解釋道:“小相公盡管買,這金國都滅了,草原也歸順朝廷,大明哪還會缺戰馬?”

園林被朱銘恢復古稱“東溪園”,這在北宋時期就是皇家園林。今后的大明皇室,夏天可以搬去東溪園避暑,還能在附近的天駟監馬場騎馬,或者直接去萬安山秋季狩獵。

馬販子說:“二十貫。”

這些牲畜一進京,立即引起

讓仆人牽馬回家,呂好經的心極為舒爽。

“還能買更好的?”呂好經眼前一亮。

天駟監馬場也已遷過來,地址則選在萬安山北麓。

幽州也有方馬場,一直在培養馬種。

今年幽燕百姓購養的一歲馬駒,很多都是方馬場淘汰的——雜出來不滿意。

卻說有錢人買馬,普通百姓卻來買驢。

呂好經牽著馬兒還沒走遠,就聞風趕來許多市民和農民。

“這驢子怎賣的?”

“六貫。”

“那只呢?”

“十二貫,好驢。那匹更貴,要十五貫。”

“騾子又怎賣的?”

“這是馬騾。二十貫……”

騾子,非常值錢!

中國從唐宋時期,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騾子始終比挽馬、馱馬要貴得多。

尤其是“馬騾”。

因為“馬騾”對老百姓而言優點太多,它繼承了馬媽媽的型、靈活和奔跑能力,又繼承驢爸爸的負重能力和疾病抵抗力。還格溫順,而且不挑食。

南宋時期有個非常離譜的記載,黃州一匹年馬騾,直接抵價一百貫——只略低于當時的邊軍戰馬價格(南宋通貨膨脹嚴重,而且戰馬特別貴)。

也就是說,別看大明的騾拉戰車似乎很土。

就軍費本而論,跟全部使用普通戰馬拖拽沒啥區別。

家出宮了,快去看啊!”

正在購買驢和騾的百姓,紛紛終止易跑去看皇帝。

如果被開封市民知道,肯定嘲笑他們是土包子。

卻見朱雀大街兩側,已經滿了百姓。附近的街道和店鋪全空

了,就連掌柜、伙計都不再守店,進人群當中墊腳眺

這是遷都之后,皇帝第一次正式出宮。

“萬歲!”

家,家……”

人們瘋狂招手歡呼,對皇帝表達發自心的喜。平定世、減低稅負只是一方面,還有朝廷遷都之后,百姓更容易賺錢了。

工資跟著房價一起漲,基本消費品價格卻只略有上漲。

這是準備做得很足,提前調來大量資,而且還約談了商賈。

呂好經讓仆人牽一匹馬,自己上另一匹,把皇室隊伍看得清清楚楚。他對被擋住視線的仆人說:“家騎著駿馬,端的威風凜凜。后面幾輛馬車,定是用漳絨做車廂布,遠遠看著能映!”

“退后,退后,不要往前!”

護駕的侍衛如臨大敵,橫著長槍擋在兩側,生怕有人趁行刺。

折騰半天,總算順利出城。

繼而折道一路向東,在龍門石窟以北七八里,踏著石橋過伊水直奔東溪園。

早在唐代,這里就是最大的園林,北宋時期又變皇家園林。現在了大明皇室的避暑地,朱銘打算帶全家來悉。

順便,看看那里剛運來沒幾天的良駒。

陪妻妾兒們,進園子耍了一陣,朱銘就騎馬前往附近的天駟監新馬場。

得知皇帝要來巡視,太仆寺卿徐俯,昨天就出城做準備。

徐俯是黃庭堅的外甥,歷史上張邦昌僭位稱帝,他不愿屈偽朝就辭了。又聽說有員避諱張邦昌,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徐俯直接將邊婢改名“昌奴”。

只要家里有客來訪,他便大喊“昌奴”接客。

張邦昌得知此事,也不敢做什麼……

“陛下,這些都是去年夏天以來誕下的馬駒。”徐俯指著幾匹小馬說道。

朱銘去年在遼東打仗,今年初回來也忙,一直沒空去天駟監看看。

徐俯其實不懂養馬,自有養馬來介紹。

“陛下,這匹馬駒才八個月,肩高已經超過四尺。”養馬李貴說。

朱銘眼前一亮:“是汗寶馬的后代?”

李貴拱手:“正是。”

這里所言汗寶馬,是來自費爾干納盆地的大宛馬。

如今的費爾干納盆地,大部分被東喀喇汗國占據,只有一丟丟屬于西喀喇汗國。

上次塞爾柱使者,從東喀喇汗國而來,就進獻好多匹大宛馬做禮

可惜,公馬全是閹割過的,只有兩匹母馬能拿來配種。

李貴拿出小本本:“這匹馬駒編號甲1甲1甲2。它的三世祖是神駒聚寶盆,三世祖母是繳獲自合扎猛安的契丹馬。祖父是一匹來自高昌的烏孫馬,母親是塞爾柱使者帶來的大宛馬。”

統串得夠復雜啊。

不管是烏孫馬,還是大宛馬,在漢代皆有天馬之稱。

至于契丹馬,則是蒙古馬的祖源之一。但既然繳獲自合扎猛安,那明顯屬于契丹馬的佼佼者,否則怎麼可能用來做重騎兵戰馬?

祖上三代都是極品良駒!

此馬形矯健,四修長,通,皮亮得發,額上有菱形白斑。

李貴繼續念著記錄:“型高大,耐力優等,速度優等……暫不知是否耐飼。暫不知是否耐寒、耐熱、耐……暴躁,喜怒無常……同槽進食之時,必踢咬其他馬駒,直至將競食者驅離……通人,只認長期飼養者,生人難以接近……”

這些還沒念完,朱銘已經走過去。

馬駒頓時顯得張,打著響鼻后退。退到一定距離,后刨蹄,做弓背躍起狀,似乎想沖上來踢打撕咬。

牽馬的吏員連忙安,生怕馬駒沖撞了皇帝。

“好馬!”朱銘贊道。

另一匹塞爾柱使者送來的大宛馬,也生了個小馬駒,三世祖同樣是聚寶盆。

但似乎有改良失敗的征兆,明顯比這匹矮了許多。四形的比例,稍顯短,可能用來馱運更有勁吧。

在飼養員的安下,朱銘嘗試著給這匹神駒刷

剛開始躁不安,漸漸就緒穩定。最后還頗給皇帝面子,吃了皇帝親手送來的料。

朱銘非常高興,于是給馬駒取名“煤球”。

烏騅什麼的,多老土啊?

煤球才顯得可

朱銘一邊刷喂料,一邊聽取太仆寺卿徐俯的報告:“這邊的天駟監,暫時只移來八十四匹馬,都是優中選優的良駒……額,這匹四短的,是因為母親的原因才帶來。它非常有力氣,而且耐力十足,只不過跑起來稍慢。”

“開封天駟監那邊,留了一千五百多匹馬。幽州馬場,已有兩千多匹馬。遼東馬場,有四千多匹馬,全部繳獲自金兵。至于三大都護府,暫時未設馬場,今年之就能劃界設置。”

“每年會從各大馬場,

送來一批良駒,到天駟監雜培育。改良失敗的馬駒,則清除許賣到民間。”

、開封兩天駟監馬場,培育出的良駒也會送往各大馬場。”

……狀穩定的馬種,暫時還未出現。各類馬種的后代,隨……機明顯……”

徐俯實在過于外行,“狀”、“隨機”等詞匯,對于他來說都顯得陌生。這些詞匯,都來自于朱國祥的勸農所,勸農們早就普及了。

朱銘打算換一個太仆寺卿。

(本章完)

    人正在閲讀<北宋穿越指南>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