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熱炕頭》35

而且付二柱家的這次做的太過分了!

十八里鋪一向排斥外人,你可倒好,還引著外人去小于舉人家門口大吵大鬧,盡管那外人是石宏大的后娘。

石宏大是落戶在十八里鋪,算是自己人,石張氏可沒落戶在十八里鋪,算個什麼東西?

十八里鋪哪怕是在剛立的時候,也沒被人這麼欺負到家門口,付二柱家的可算是捅了馬蜂窩。

付二柱簡直都要被自家的婆娘氣死了!

“你說說你,為啥老是跟老于家做對?老于家哪點對不起你了?看不過眼就別看,于家現在是舉人老爺家,不是普通的人家,你要是再給我惹是生非,老子就特麼的休了你!”付二柱都要被氣死了,他當初怎麼就瞎了眼,娶了這麼一個敗家的娘們兒。

“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于家那個小兔崽子,考上舉人又如何?我家的閨哪點配不上他……?”付二柱家的還記得當時志得意滿的去說親,結果被于家毫不留面的駁回,在家中夸下海口,娘家都宣揚出去了,結果呢?

娘家對此十分不滿,連帶著回家都沒個好臉

“你娘家那點破事,還要連累我們付家不?告訴你,你要是再跟著于家不對付,我絕饒不了你!”付二柱氣哼哼的踹了一腳。

他們的兒子付家強就在門口那里的看著,他不懂,娘怎麼又惹爹生氣了?

從他記事開始,娘就老是惹爹生氣,爹爹就說要休了娘,一開始他不知道什麼是“休”,后來上了學,明白了道理,也知道了這個字的含義。

付二柱出門看到兒子付家強畏畏的在門口,一點好人樣兒都沒有,忍不住生氣的道:“看什麼看?看你這畏畏的樣子,就是個沒出息的!”

付家強:“……!”關我什麼事?關我什麼事?關我什麼事!

同時,在村子里,也對付二柱家的意見很大,這種況,就是吃里外,弄個外人在小于舉人跟前鶴聲謾罵,別說小于舉人了,他們都咽不下這口氣。

而村醫付大柱家里也不消停,付大柱媳婦今天回了一趟娘家,付大柱帶著孩子跟著去的,這不是到了春天了麼?給娘家人看看脈象,好好調理一下,眼看著就要春耕了。

結果回來就聽說了付二柱家的事

付大柱媳婦別提多憋屈了!

“這幸好是分了家,要不然還不知道什麼樣!”付大柱媳婦氣的直掉眼淚,他們家現在的大兒子都上學堂了,若是以后想考個功名什麼的,還不得求到小于舉人那里?

這可是兒子的前程問題!

作者閑話:

107 付大柱家

107付大柱家

想到沒分家前,老二家的一進門就故意針對,各種晦的欺負,好不容易,老頭老太太短命,都死得早,他們分了家,不然哪還有好日子過?

“既然都知道分了家,他們什麼樣,跟我們沒關系!”付大柱想起二弟付二柱,也很不想跟他是親戚,但是沒辦法,他們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親兄弟。

怎麼就不知道收斂?

他日子過得好,是在村里,要是在外頭,付二柱家那點家底啥也不是!

“可是咱家大小以后是要考功名的,若是得罪了小于舉人,咱家大小可怎麼辦?”付大柱媳婦坐在炕上垂淚。

“考功名自然有他先生。”付大柱撓頭:“實在不行,就跟我一樣,讀點醫書,學點醫,做個大夫。”

“跟你學有個什麼出息!”付大柱家的高聲尖:“我兒子將來可是要好好讀書,將來當大的,可不能跟你一樣,一輩子就只能當個村醫,我二兒子健康,將來可以報考軍校,讀好了當大將軍!”

付大柱家的對兩個兒子期甚深,一文一武,將來他們家就是十八里鋪最有名的人家,再也不會被村長他們管著!

“你,你簡直不可理喻!”付大柱對媳婦的這種執著已經無語了。

也不知道媳婦了什麼刺激,竟然一直堅持家里兩個大了的兒子有出息,非要著喜歡習武打架的大兒子讀書考功名,老實喜歡種地的二兒子去學武考軍校。

家里倆兒子每次見到他們的娘,都恨不得退避三舍,小兒子看到兩個哥哥的架勢,也對娘親親近不起來,一個兒還小,也就跟著付大柱媳婦親近些。

“我龍怎麼了?”付大柱媳婦拍著炕沿:“我兒子必須是最好的,最出息的,于家都能出個舉人,付家為啥就不能出個進士?出個當的?”

在于良吉中了舉人的事中,看到了希家的兒子必須能比于家的于良吉還要有能耐!

要是于良吉知道的想法,再結合的年齡,就會知道,這婦是更年期提前了,順便還有點更年期綜合癥。

想什麼是什麼,還有點強迫癥,非要自己的兒子比別人強,要不是因為小兒子和小兒太小,也得上綱上線。

付大柱出了門,覺得還是外面的空氣新鮮點,讓自己能口氣,屋里那位太厲害,他有點上不來氣!

媳婦以前不是這樣的,只是生了小兒幾年之后,脾氣就慢慢的變了,越來越不可理喻了。

付大柱家發生的事,于良吉不知道,他只知道現在他需要好好哄于寶寶,小孩兒剛才被外頭吵鬧的聲音,嚇到了。

“不怕,叔叔在呢。”于良吉抱著于寶寶,輕輕的拍著他的后背。

“叔叔,那個人為什麼在咱們家門口吵?”于寶寶有點哆嗦的倚在于良吉懷里,不懂為什麼有人上門吵架。

是個壞人,當人家后娘,卻不對人家好……。”于良吉用于寶寶能聽懂的詞匯告訴孩子,分清好賴,明辨是非。

作者閑話:

108 四月備籽

108四月備籽

石宏大沒有因為后娘找上門來就耽擱開荒,已經四月了,眼看著就要下籽兒了,開荒很快就完了。

在開荒后沒兩天,一場比較大的春雨及時的下了下來,都說春雨貴如油,在東北這邊更是如此。

于良吉在家已經開始選擇種子了,趁著春雨剛下,地還是不缺水的時候,要趕下籽兒了。

玉米是必須要種植的,這東西產量高,抗,很多人家的主食都是它,但是荒地不行。

據朝廷慣例,荒地頭三年都是不收稅的,三年之后才收半稅,五年之后才收全稅,他名下的土地加上荒地,也將將夠五十畝,剛好免稅。

石宏大的那二十畝全都是荒地,正好也免稅。

東北這邊的土質疏松,但地質沃,適合種花生。

花生又名長生果,營養價值高,花生苗也不用多麼心的伺候,且花生榨油也不錯,花生油也很實用。

各種好都不,于良吉就決定先種植一年花生,反正不用稅,種什麼都

哪怕賣不出去,自家也能消化掉,實在是花生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不論是大酒樓還是小酒肆,茶館、戲院之類的地方,都缺不了它,平時的小攤子上,也是一盤油炸花生米,最好最簡單的下酒菜。

再退一步,不是還能榨油呢麼?農家人吃油不易,除卻油脂,就只能用植油脂補充。

所以花生應該是不愁賣的農作

于良吉就決定那片地方種花生好了!

石宏大沒意見,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他們有的是時間和力氣。

于良吉挑了不玉米種子,這年代沒有尿素,沒關系,不是有尿麼?他攢了一點于寶寶的子尿,配了不白開水,用來泡種子。

這樣種子有力氣,能保證健康的發芽鉆出土壤。

說白了就是發芽率高,長出率高而已。

除了玉米和花生外,自家十畝地還要種植小米,于良吉發現這里的小米也不錯,到底是綠食品,而且南方那邊不知道為什麼,就知道種植的大米,小米卻很,每年還要拉著大米來北方換小米。

說北方的小米比南方的好吃。

于良吉在家育種了差不多十天,等玉米種子發芽了,他就都給了石宏大去種植,反正有車有犁,倒是不用擔心他。

石宏大順著一排一排的地壟挖好小坑,然后在每個坑里放底,底是標準的農家,除了比較臟,味道比較臭,這是最好的料。

離了它,這莊稼雖然也會長,但是絕對部會長多大,每個玉米棒子多長出那麼一厘米,就多好幾粒,一畝地多打一些糧食。

要是不放農家,放什麼?這是在古代,哪里找化去?

放好底之后,再將已經發芽的苞米籽兒播到每個坑里,為了保證出芽率,每個坑里最好放三四個種子,不然萬一這顆種子發霉了,或是被蟲吃了,又得麻煩重新種,都放好了之后,就是用鋤頭將坑填上,土不用填太多,適量即可。

一切全都靠人工,本沒有任何機械。

幸好他們家有小于舉人弄的犁杖,卸下鏵之后,就剩下后面收攏的那部分,直接趟上壟就行了,不用人工給種子蓋土,這就省下了大量的時間。

作者閑話:

109 得到認可

109得到認可

春播是很累人的,石宏大又不讓于良吉下田,于良吉只好在家做好后勤工作,做飯,和挑選種子。

原主有個放大鏡,是當時考秀才之后,嫂子給買的禮,現在于良吉用它來挑選種子。

于寶寶很乖的在描紅寫字。

干農活就是累人,于良吉就去有養的人家,收了不蛋回來,加上自己家每天也能收幾個蛋,除卻蛋找了喬大娘代為孵化,其余的都吃了。

誰讓他們家吃不得葷腥呢。

只好用素的補一補,順便跟孫大爺打了聲招呼,每天依然送一壺豆漿過來,因為春播都是早早的下了地,孫大爺也早早的上門送豆漿,每天于良吉都給石宏大帶上半壺,休息的時候就讓他喝上些豆漿,另外還帶了一壺水,白開水。

因著開了春,這村子前頭的大河也開化了,有人下網撈了點開江魚上來,于良吉托喬大娘買了一些,做了之后,中午去給石宏大送飯的時候,捎帶上,讓他在地頭吃好了,家里就沒沾葷腥。

“小于舉人啊!”這天,老村長來了。

    人正在閲讀<夫夫孩子熱炕頭>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