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第62章
永平府正月了震災,府治和寧、臨榆一帶災最重,房屋城垣倒塌無數,還有災民被砸傷。知府王問忙著救災,府試也一拖再拖,將到了二月底才開始。
本府六縣加山海衛和幾個軍屯的學生都要到府城考試,考場門外人頭攥,各縣的考生都站在一候著傳喚。守柵門的皂隸按著盧龍、遷安、寧……的順序點學子過去查對份、搜。府試不只是五生結保,一位廩生擔保,而是兩位生員作保人。
趙應麟就讓自家大哥幫忙找人,意思意思收了這群小學生一人一兩銀子的保費,站在龍門外替他們證明份。
這回崔燮沒有縣里的優待了,著實讓人翻檢了一通,跟別的儒一般蓬頭跣足地進了考場。他前面還有幾位被搜檢出夾帶的,都吏員拉到夾道背著墻跪下,足足要在考場外丟一天的人才許走。也有膽子小的,趁著沒翻檢前就把帶的紙條和迷你題庫扔到路邊,老老實實地空兒進場。
府試這三場考得比縣試更難,畢竟過了府試就是生,以后年年都可以直接考院試;或不了的明年再考,還是要從縣試考起。府尊王大人也不是戚縣令那等追尋古風,連小題都懶得出的考。他雖也不出截得找不出出的題目,卻也是要來個隔章搭的:
府試首場兩道經義文,四書題是“春省耕而補不足,為諸侯度”,原句在“春省耕而補不足”后還有“秋省斂而助不給”,之后是一句夏諺詩,其中最后一句是“一游一豫,為諸侯度”,也就是個隔句搭,也算是有搭;詩經題則是“穆穆文王,彤弓弨兮”,以《大雅·文王》搭《小雅·彤弓》。
之后兩場反而比戚縣尊出得容易些,只一道論、一道策問。論是論“里閭”,策問問的是救災。崔燮縣試前模擬的都是救災的策問,簡直如魚得水。前兩場經義寫完后還有些不大安心,這篇策問寫出來愣有畢業論文答辯時的暢快,天沒過午就寫完了,拿著面府尊。
府試也是不封卷的,王知府雖然不他的人,倒也他的名字。連著看他提前了三天的卷子,這最后一次見面,便忍不住他站著,拿著他的卷子問道:“你就是遷安縣那個出了《四書對句》的崔燮?”
崔燮垂手答道:“正是學生。”
府尊問道:“你對句作得倒好,可會作詩麼?”
這個真不會……崔燮心知,自己就是背了一本明清詩選,也達不到指題立作的水平,更何況還沒背過呢?于是老老實實地說:“不曾做過。學生正經讀書的日子短,先跟著先生學作文章了,尚未學詩。”
一個神不會作詩,那個“神”字就要打折扣了。
王問心下失,有心要直接把他打發回去,但想想他之前那個神名號是寫對句寫出來的,便說:“我看過你的《四書對句》,你既然爛四書,善以書中文字屬對,本府便出個上聯,你來對句。”
他沉了一會兒,說道:“離為目為電。”
這一句出自《易經·說卦傳》第三章,原句是“離為目。離為火,為日,為電”。崔燮也曾看過一遍易經,只是不作本經,只把容刻到盤里就算了,此時也想不起來它出自哪里。
他不易經,卻《四書》,聽著上聯的節奏,立刻就想到了《論語·子罕》一章的首句,“子罕言利與命與人”,應聲答道:“利與命與人。”
王問“嗯”了一聲,抬眼看了看他,說:“你四書確實,不過四書中攢出的對句皆是短句,作得多了倒怕拘束文思,我也考你一個長句。”
因是考較一個正在府考的小學生,便出了個意頭好的句子:“八斗才人,要中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點翰林,十八學士。”
崔燮臉都不紅地說:“學生自當努力,不負府尊期許。”便朝西方拱了拱手,對道:“萬年天子,必尊爵一,齒一,德一,達尊歸一,宣丹詔,曉億萬生民。”
這句對子還是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下》第二章的“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
王知府會心一笑,揮了揮手道:“罷了,考你的《四書》也夠了,回去仔細復習著準備院試,這回必是取中你的。”
崔燮道了謝, 走到龍門外坐等了會兒, 湊足了五個提前卷的學生一道出了門。誰料剛走到文廟大門外,忽然有一群皂隸來攔住了他們, 當中還夾著一個披著大紅披風, 戴六瓣氈帽的軍士, 高聲喝問:“有遷安縣考生崔燮在此麼?若在就隨我過來,大人有話要問你。”
幾個學生扭著頭互相看, 崔燮心里一跳, 不知自己好好兒地考著試能出什麼事——難道家里那對父母犯了事兒,他往后就不能再科舉了?
他腦中霎時涌出許多糟糟的念頭, 上寒氣愈重, 站出來答道:“學生便是崔燮, 不知是哪位大人尋學生?”
那個軍士神倒不很嚴厲,仿佛還有點兒聞名已久,終于見到真人的慨,嘆道:“原來你就是崔燮。跟我們走一趟吧, 我們千戶和史劉大人都要見你。”
幾個一同出門的學生霎時離開他幾丈遠, 堵在門外的人流也自分開, 崔燮就跟走了紅毯似的,踏著空的道路走到那軍士邊,低聲問:“卻不知我們這是去哪里?大人所說的千戶又是何的千戶?”
那軍士邊走邊低聲答道:“自然是我們謝千戶,莫非你還認得別個衛所千戶?史劉大人在府衙里等著問你的話呢,到那兒就知道什麼事了,快走。”
原來是謝千戶, 這他就放心……等等,錦衛!史帶著錦衛下鄉辦案!崔家到底是犯了什麼事兒,連他這個在鄉下的孩子都有錦衛千戶親自拿問?
他心忙意地被人推進了一乘小轎,抬進了府衙。府衙與學廟就建在一條街上,府學在北,衙門在南,相隔不過半條街,沒幾步轎子就扛到了衙門外。那個引路的錦衛他下來,領著他從小門進去,上了二堂。
堂上正位并坐著兩位員,都是烏紗袍打扮,不過裳一青一綠,左手的一個打著文七品的鸂鶒補子,應當就是劉史;右手的一個……不用看補子,看臉就知道是錦衛五品千戶。他下首還坐著個和他服一樣,只是打白鷴補子的員,應當是五品的府同知。
雖然知道謝千戶是來抄家拿人的,可是看到他的臉,崔燮就莫名覺得有種安全,忙了一路的心也定下來了。他走到堂中央,穩穩當當地站在堂上,拱手施禮:“遷安縣儒崔燮,見過兩位大人。”
他的個子確實長了,人也確實瘦了。
謝瑛最早見他那次,他雖然病著,臉上還是有的,又因當時正發著燒,兩頰泛著暈紅,反而顯得氣好看。但這回他是剛從考場熬出來,整個兒人都有種疲憊憔悴的覺,臉也不知是凍的還是累的,白得著幾分青氣。
但他的姿比從前更修長拔了,穿著層層疊疊的玉長衫,就如同一株玉樹立在堂上,照得堂都亮了幾分。他的臉瘦了,下也尖了出來,卻不是那種病態的凹陷,而是從小孩子般團團的可里長出了一英氣。
唯有那雙眼變化不大,眼尾略略挑起,垂眼時只覺著溫潤清秀,抬眼看人時卻流出一種灼灼華。
謝瑛是來問他的事的,卻不是來看他行禮的,見他躬了便說:“不必多禮。劉大人、張同知與本不是講究俗禮的人,你也不是罪犯,別站著了,到張大人下首坐著吧。”
劉大人看了他一眼。他只當沒覺到,托著茶盞說:“給崔公子上一盞茶。圣命既沒說要拿問他,就還該給他籍子弟、府試學子應有的待遇。”
居然還有圣命?不過不是來抓他的,那麼說他應該是證人?不會是白蓮教又鬧什麼事了吧……
以崔燮貧瘠的經歷和想象力,也就只能想到這點了。不管怎麼說,只要不是來抓他的就好,他順勢起走到同知張桂下首,卻是沒坐下,而是恭恭敬敬地拱手道:“不知大人要問什麼,崔燮一定知無不言。”
劉瓚對他那張臉也是很喜歡的,只是怕他德才襯不上臉,恨不能當場考校他一番,確定那三場卷子真是他自己寫的,還是事先猜到題目,請了人代筆。
不過他是奉命來問案的史,再想問也得忍到辦完案子再說,因此也等不得他坐下喝口茶水,便直接問道:“遷安縣縣衙后街那座圖書館原是你家里的產業?是你獻給遷安縣的?”
不是白蓮教?是圖書館?
崔燮愣了一下,落在劉史眼里,又懷疑他本不知道捐獻圖書館的事。他微微欠,看著崔燮溫聲道:“你只管說實話。本與謝千戶皆是奉皇命而來,無論有什麼委屈,我們都能為你做主。”
謝瑛也笑著說:“劉大人說得不錯。你有什麼冤屈只管當面回來。天子圣明,燭照萬里,我等深荷皇恩,豈能容那些鬼蜮伎倆戧害好人?”
崔燮回過神來,連忙踏上前一步,看著兩位欽差堅定地說:“那圖書館的院子是我主捐給本縣的,不曾有任何委屈。兩位大人來問這些,莫非是我不該捐這地方麼?”
當然不是。
捐產業給朝廷是義舉,遷安縣建圖書館無償供人看書也是德政,任誰也不敢說不對。史要奏的,欽差要查的本也不是他們不該捐院建館,而是這麼個去年還未丁的孩子怎麼想到要捐院子的——
是真個出于本心,還是被人騙了?
劉瓚的子傾得更厲害,幾乎要從椅子上站起來,看著崔燮明亮清澈的雙眸問:“你去年還不曾丁吧,小小年紀,怎麼就知道捐贈院落給縣里建圖書館?可是有人教給你這些?還是許諾給你什麼?”
崔燮眉心出幾道淺淺的川字紋,反問他:“大人怎麼會這樣以為?捐贈圖書館一事是出自學生的本心,至于前后經過,戚縣令那篇《修遷安縣圖書館記》上寫得清清楚楚。學生是為了先母嫁妝施用在更有益的地方才將其捐出去的,并未別人勸。”
劉瓚擰的雙眉微微放松,又問道:“那店鋪既是你先妣的嫁妝,每年總也有百余兩典租收吧?你一個孩子住在外地,家里的份例要從京城送來,來往總夠不方便,了這筆生息,不怕影響你讀書麼?”
不怕。了致榮書坊,還有兩家居安齋和隨節開市的清竹堂呢。
崔燮稍稍移開視線,正氣凜然地說:“學生曾聽家仆說過,先母嫁崔家時,家父還是個生員,外祖家正是為了照顧父親讀書才陪嫁了一間書鋪過來。后來家父有機會博覽群書,才得順利考上進士,報效朝廷。我來到遷安備考,重慈亦是懷著這般期許而作主將書坊予我手上。而我也因能隨意讀書,故而到縣里一年有余便學會作文,能趕赴府試……”
原來這書坊還有這麼曲折的來由。劉瓚聽得連連點頭,直聽到“到縣里一年就學會作文”才醒過神來——
不對!那可不是有書可讀就能學會的!一般人肯定不能因為多讀幾本書就會寫文章!
經義文還罷了,先生多改幾回也能改出清通的文句,那樣嫻老練的策問卻不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能寫出來的。就連翰林苑的那些文學侍從,他們寫經義文章和古文都是花團錦簇;真到了這樣的時務策上,卻是十有八久都要剿襲故務的。
他正打斷崔燮,問問那文章的究底,崔燮卻更慷慨地上前一步,揚起頭對著他說:“學生當日就想,天下婦人,莫不盼著丈夫讀書仕;天下母親,莫不寄兒子蟾宮折桂;而天下讀書人……無論是寒門士子還是宦子弟,更有哪個不愿意在藏書館里任意取書來讀?”
劉瓚一時他唬住了,忘了要打斷他,反而隨著點了點頭,說:“所以你就把你那書坊捐了……”
崔燮笑了起來,和緩地說:“大人說進學生的心里了。學生雖然學問淺陋,但也和史大人、和本縣大令一樣明白我朝太祖立社學、設科舉教化百姓的苦心,憐惜寒素子弟求學的艱難,故此才將院子捐給縣里,略盡綿薄之力報效朝廷。”
謝瑛在旁邊點了點頭,淡淡夸了一句:“說得不錯。你能有此義舉,也不辜負圣上曾敕諭嘉獎你‘忠君尚義’了。”
劉瓚微微一愣,想起崔家門上那塊“急公好義”匾額,和街口的圣旨牌坊,頓時就不敢再往深里追問他小小年紀怎麼可能生出這樣濟世報國的心思的。
那不是一般的不知財帛輕重的孩子,而是個十四歲就得了圣旨旌表的義士!
如今他又過了縣試,考了府試,再考一場道試就是生員了。即是生員,也該當他是個人相待,一個急公好義的生員將自家產業和書捐出去供人借閱,又有什麼可問的?
怕只怕是戚縣令知道他有這樣報效的心思,以朝廷名義他……
劉瓚猶豫了一下,又問了句:“戚勝與你,究竟是誰先想要建圖書館的?”
建這個應該是戚縣令的政績,要不要說是他提的?崔燮下意識看了謝瑛一眼,想從他那兒得著點提示,謝瑛回了他一眼,只笑著搖了搖頭:“照實說吧。戚縣令已經說過了,劉史只要聽聽你的說法。”
那就得是他想的了。戚縣令這個人不會說謊。
崔燮定了心思,便說:“是學生要建的。原是十七年遷安大水,書店經營不下去,只得典租與外人。那家是一個婦人住在書坊后院,又有人管書坊里印的畫箋和書‘崔人’什麼的,學生嫌名聲不好,收回院子之后不想再開店鋪,又因有志向要學子都能看得著書,便要將其改建圖書館。
“縣尊大人知道了這事,說我一個學生負擔不起這些,便要撥了縣里的財稅,另選址做一個圖書館。我因打定主意要做這事,自己做不,也愿戚大人做,索就將那院子連里頭的書一并捐給了縣里。”
說到崔人,劉史忍不住流出幾分可惜的神:“那崔人兒是因何搬走的,你可知道去哪里了麼?”
一說這句,崔燮的臉霎時比剛進二堂時還要冰冷,僵著臉答道:“學生不知,學生從未親眼見過那個崔人兒的臉,更不曾問過他去哪里。”
謝瑛笑容瞬間鮮活了幾分,低下頭微抿,很快又恢復到了平常溫和的神,側勸劉瓚:“大人問這些做什麼。他一個孩子,哪里就曉得人不人的。你只問他案就是。”
噫……可惜這小學生太小,還不懂得欣賞佳人啊!
案倒沒什麼可問的。既是崔燮自己要捐書坊,理由又說得清清楚楚,未見一一毫勉強的痕跡,那遷安縣的罪名也就洗清了。只是當初史上書中提到崔燮為人子不該置父母家產,還需當面問他一句。
劉瓚的神已經放松下來,深深坐進椅子里問他:“你家那書坊畢竟是父母之,捐他時可曾與家里打過招呼,得過父母允許?”
崔燮當然沒問過。不過越是心虛時,就越得表現得氣,他就看著劉瓚的眼睛,出一點被冒犯的神說:“當時因為縣尊提起要建書館,學生當場就答應了,一時來不及和家里商量。然而忠君即是盡孝,這等利國利民、報效圣恩之舉又何須商量!大人在京里想必已經問過學生家里了,家父是朝廷忠臣,湛湛清流,怎會說半個不字!”
敢說半個不字就是不忠!
這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封建社會里,君臣大節是遠遠在父子人倫之上的。拿出忠君的名號來,稍微孝順點兒不算什麼,豈不見那麼多大臣連父母的孝都不守,該丁憂的時候都想盡辦法奪麼?
劉瓚點了點頭,贊同地說:“令尊的確也說了愿意將產業獻給朝廷。這麼說來,你也不算私擅用本家財產,只是遷安隔得京里來回幾日的路程,于忠義大事上立刻決斷,不能待家中從幾百里外做主罷了。”
崔燮微微垂著頭,端正地站在那里答道:“大人說得是,我深知家父忠君之心,凡此有利朝廷百姓的事,我便做了,他一定認同,不需派人往來請命。”
謝瑛把目撇向一旁,簡直不能看他,生怕多看一眼就要笑出聲來。
劉史到此就算取完了口供,后面隨侍的書辦也已將問對記下來,拿到崔燮面前,他簽押。都察院一份,錦衛一份,他都翻看了幾眼,見沒什麼錯,就都簽上名字,打了指模。
同知張桂坐這兒充了半天擺件,此時也稍微舒了舒背,直起問道:“兩位大人問案已畢,皆下來可有什麼安排麼?”
謝瑛道:“我們是領旨來的,如今完了差事,還要趕著回去繳旨,不必安排什麼。如今天已晚,有勞永平府備幾間房子給劉大人與我們錦衛歇腳。”
張同知喏喏答應,吩咐人下去準備。崔燮看著沒他什麼事了,也要告辭,劉史卻手虛攔了一把,道:“且慢,圣上派下的差使雖已完了,本還有一件事要問你。”
崔燮頓時直起,無辜地看著兩人,他的臉雖然是正對當中的,目卻朝著謝千戶飄呀飄地飄了幾回。
謝瑛道:“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劉大人聽遷安縣贊你過目不忘,又是只花了一年工夫就學會寫文的神,要考較你一番。”
來啊,考啊!他有盤在手,是真正的過目不忘,倒背如流,就是不怕考啊!
崔燮一雙眼都亮了,臉龐因為激帶上了淡淡的,更顯得容照人。劉瓚雖有些懷疑他的文章,卻也覺得這個人生這樣,真是個點狀元的品格,考察的態度都不了下幾分,溫聲說:“你在遷安縣縣試里寫的那幾篇文章不錯,本也看了,確實是理法兼備之作。只是太過方正雅純,不似你這個年紀能作得出的……”
他來之前想著嚴厲地問這學生是怎麼做出那些文章的,到此時卻厲不起來了,淡淡嘆了一聲,道:“以前的我索也不問了。你不是能過目不忘麼?就在這里把你這三場府試文章復誦出來,我……兩位大人與本品評品評。”
謝瑛看了崔燮一眼,笑著對劉瓚說:“這又不是監察史問案,又不是先生考較弟子,怎麼他站著答?給他把椅子搬到當中,他坐著答吧。”
便有錦衛搬了椅子上來,崔燮朝謝瑛拱了拱手,躬謝道:“學生謝坐了。”
他也很謝劉史愿意考他一考——他的縣案首到底是實至名歸,還是戚縣令太喜歡他了,烏及烏地給他那個頭名,就靠這幾篇文章證明了。
崔燮淺淺地坐在椅子邊兒上,打開腦海里的PDF文件,緩緩念道:“‘春省耕而補不足,為諸侯度’:即一觀而不忘勤民,可以為法于天下矣!”
- 完結536 章
王爺,娘娘又有喜了!
童婉這一世決定當一個貨真價實的廢柴。哪裡有靈寶?不去不去。哪裡有神獸?不抓不抓。什麼千百年難得一見的神器現世?快躲快躲,神器要倒貼上來了。她堅持把廢柴進行到底,冇想到卻被自家一對腹黑娃娃給出賣了。“爹爹,一條七星五毒蛇,孃親就是你的了。”“爹爹,乖乖要七彩羽翼哦。不給就不告訴你孃親在哪裡呀。”兩個粉雕玉琢的奶娃娃賣親孃賣的毫無壓力,某王爺一手一個拎起來,全部打屁股。“賣我媳婦兒?找打!”
8 63712 - 完結6156 章
隐婚娇妻,太撩人!
他是權勢滔天,俊美矜貴的大人物,清心寡慾,唯獨對她染指成癮。某日,保鏢來報:“少爺,少夫人被冤枉成小三!”“把對方潛規則上位的視頻曝光。”“少爺,少夫人離家出走了!”“馬上收拾行李,我跟她一起走。”“少爺,少夫人去參加組織上的相親聯誼了!”男人怒不可遏,將她抵在沙發,身體力行的收拾了一遍:“還敢去相親麼?!”【婚後】喬安一手托腮,望著身穿圍裙的俊美男人,語調慵懶:“老公~還有什麼是你不會做的事?”男人薄唇噙著笑,將剝好的蝦喂到她唇邊,“有,不會離開你。”【小包子】被粑粑家法伺候,小包子淚眼汪汪:“麻麻,我還是你的小寶貝嗎?那種犯了錯你都捨不得罵我,還心軟給我抱抱的那種?”(暖寵)
8.18 121720 - 完結1224 章
全星際都是我的美食粉絲
21世紀美食博主江秋秋穿越到了星際時代,兩袖清風,一窮二白。為了餬口,聯邦美食直播專區一個叫江啾啾的美食主播橫空出世,吸引了無數土豪大佬和億萬聯邦粉絲!#震驚!美食區某主播粉絲排行榜簡直就是聯邦中央臺新聞釋出會!!!#榜一是帝國之刃墨司上將!榜二是內閣首席瓊斯閣下!榜三到榜二十集齊了聯邦18位征戰將軍!眾人:!!!???*江秋秋原本隻想做做飯餬口,冇想到一不小心就出了個名,入了個伍,拯救了個軍團,撿了個一個丈夫。某日,一則短視頻引爆聯邦網絡,視頻裡,聯邦最熱網紅江啾啾指揮著高大英俊氣勢懾人的帝國之刃墨司上將那雙引爆蟲族女王的手,拿著菜刀切蘿蔔!並表示:她終於找到了一個為她做飯的男人。無數人為這絕美愛情嚶嚶嚶嚶嚶嚶嚶!-【嬌軟美食博主x為嬌軟美食博主洗手作羹湯的上將大人】
8 43585 - 完結862 章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
穿越成一個個被命運捉弄、人生錯位的苦命女子,看她真女神歸位。 然後,女主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奔得歡脫了:經濟獨立,敢愛好男人,沒空恨渣男,建功立業。 系統撫額無奈:嚴重偏離路線,你當你是七點男嗎?本文前兩個故事格局較小,展開較小,後面逐步大起來。 目錄:背約的現代潘金蓮(已完成)打爛好牌的女藝人(已完成)狀元郎的不賢原配(已完成)農村小寡婦復仇記(已完成)神仙界醜女多作怪(已完成)忘恩負義的被救女(已完成)民國寒女名震天下(已完成,本單元最長,腦洞放飛,讀者視自己的接受能力,慎重考慮再訂閱本單元)不孝無子的女教授(已完成)被調包的侯門千金(已完成)知青農村遺珠進城(已完成)可憐又可恨的女犯(已完成)師生戀醜聞女教師(更新中)炮灰皇太子的寵妾女配逆襲虐的小白丑爹丑娘的寒門女坑死種馬的白富美遊走二男的綠茶婊被勞教的風塵女子身敗名裂造反公主靈能界的刁蠻小姐中國版風月俏佳人星際寵婚男主前任棄子丫鬟逆襲之路懶癌星宅女要出嫁末世醬油黨逆襲記被困農村的女知青狐仙戀書生未婚妻拋夫棄女的物質女……排雷:1、獨立不等於一個人逍遙,而是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和經濟獨立,有話語權和想做事的自由,堅持無CP的朋友,慎重入坑;2、本文不是設定穿越進晉江小說的女配文,只是女人的故事,自己是自己的故事的主角,如果有人作惡都是作者杜撰,不是所謂黑「原女主或男主的女配文。 請別把其它文的思維定勢套路本文,非常感謝。 3、明確是綁定「壞女人洗白系統」 ,原主一定是有不好名聲的,原來也有一定的失誤才需要洗白,喜歡完全好人的女主的朋友,慎重入坑;4、本文女主重利益,會一定程度的現實的包容別人的缺點,海納百川,做事業時才有盟友和效忠的人,道德感很重的朋友,慎重入坑;5、作者文筆一般,所有故事世界全為架空,愛考據的朋友,慎重入坑。 6、本文72小時防盜,防盜比例30%,購買前可算一下能否看到,若是不足,建議72小時后看。 7、歡迎捉蟲或者好意的建議,謝絕扒榜和人蔘公雞。 作者非神運算元,不能抓住所有人的思維喜好,也不能避過所有人的雷點,不合部分人的口味是正常觀客現象。 如有觸雷,一別兩觀,各生歡喜,請速點X! 完結舊坑《【紅樓】權后之路》(原名《【紅樓】寵妃邢岫煙》);在填的兩百多萬字大坑《書中游【快穿】》。 歡迎捧場。
8 9727 - 完結428 章
茗門閨秀
父親早逝,母弱弟幼,二叔覬覦家產,蘇玉畹身為長女,撐起了蘇家大房的茶葉生意。小商戶未婚夫家里議論紛紛,拋頭露面成何體統?退婚吧。某候府世子對小商戶家做出這個決定表示非常滿意,甚至脫口而出一句:這婚退得好!
8 19352 - 連載681 章
她死后,薄爺跪在墓碑前哭成狗
六年前—— 喬予是雙手不沾陽春水的豪門千金,嬌縱任性; 薄寒時是穿著廉價白襯衫的寒門才子,清貧孤冷。 六年后—— 喬予是掙扎在溫飽邊緣的單親媽媽,卑微孤苦; 薄寒時是屹立于全球福布斯富豪榜的風云人物,矜貴無雙。 再遇,他雙眼猩紅抵在她耳邊,恨道:“喬予,拜你所賜,才有今天的薄寒時。” 她仰頭忍住眼淚,笑的一臉無畏:“那薄總應該感謝我,要不是我喬予,薄總還是當初那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 后來,薄寒時將她抵在角落里,又怒又痛:“喬予,你怎麼敢跟別人結婚生子?” 再后來,她朝著蒼茫深邃的大海,一躍而下。 她說:“薄寒時,這條命抵給你,現在,我不欠你了。” 再再后來啊,薄寒時發了瘋似的找一個叫喬予的女人,聲音像她的不行,長得像她不行,性格像她的也不行,必須是她,只能是她。 他說:“喬予,你回來吧,我甘愿重蹈覆轍,這一次,你玩死我都行。” 【雙潔+甜虐+狗血的要命+破鏡重圓+追妻火葬場】
8.33 3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