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第281章

李琮獻上的新薯皮紅潤、兩頭尖尖,大的足有兩掌長,因是從呂宋移栽來的,當地人多稱番薯。這種番薯在福建貧瘠的沙地、田間都能生長,不挑地、不挑、不需耕細作,隨意栽種即能生長,產量卻比所有糧食和能充的薯芋之類都高。

他除了幾車分裝得整整齊齊的薯塊,還獻上了幾盤帶著葉、只清理了泥土的整串番薯。那一串下竟拖著五枚碩大的薯,稱量一下,足有七八斤重。

弘治天子對這薯簡直不釋手,立刻問他如何栽種,要將這東西推行到各地。

李琮答得十分流暢。

他當年見著此時也是如獲至寶,不只嘉獎了獻薯的海商、福州知州與當地屬,還親自在院中栽種過一季,因此講起栽種之法如數家珍。哪怕有人問他何時施、何時間苗,他都能歷歷數清,只不過天子面前只能撿著要的說,再細致耕種、食用之法自有下面的人接。

天子頷首笑道:“講到這里也罷。你等回去安心等待,吏部考察之前,翰林侍講崔學士便會過去寫栽種法。你們細細替他講解,吏部也會計此功的。”

栽種番薯的法子竟要勞翰林寫了?莫不是要記檔,往后修史時也要記上一筆?

李琮與同來的知州、知縣們都有些激,低頭謝恩告。弘治天子命賜了這群員在宮中用宴,又司禮監隨堂太監親自到客棧,賜給那幾名獻紅薯的商人白金、綢緞、酒、寶鈔與整桌膳菜肴。

同賜下的還有一道詔令,賜封那些商人世襲錦衛帶俸千戶。

雖說沒正式許他們實職,可世世代代有有祿,這幾家人就搖一變,從四民之中最低的商人變人,徹底抬升祖宗門楣了。

有這幾個獻番薯的榜樣,那些往來海外的走私商人們,怎麼不想借機搏個,回故鄉做個清清白白、人尊重的鄉宦?

搜尋海外良種即可得的消息在這天之后便如乘了風般傳至閩粵諸省。原先還持觀態度的商人紛紛出海,僑居安南、占城、日本、琉球等國的海商或海盜,甚至早已植當地的世家大族,都起了幾分歸鄉立業的心思。

而弘治十三年這個元旦前夕,海外風浪尚未揚起,獻番薯的員卻先見著了中樞一位名聲在外的翰林講

太有名了。

放在別的地方可能還差些,福建這個專出盜版書的地方,卻連不識字的百姓都聽過崔燮的名字。麻沙版盜印遍天下書籍,不書坊都靠翻印他主持編纂的科舉科舉筆記、中試舉子經驗、每日農經系列活著。

今年建大火,燒了無數書版。那些書坊坊主們拿竹筋水泥板和稻草匆匆搭了屋子,第一件事就是重刻他的《每日農經》和同為居安齋的《錦衛》《年錦衛》系列圖畫書,然后又刻他的《筆記》《試題》《經驗》……正經的四書五經還都是在員們迫下才不不愿地重校重印。

布政使李琮、建知縣等人對崔燮還是頗有的,極熱誠地招待他進房坐下,李琮還親自替他倒了盞茶水。

崔燮只是個從五品侍講,正三品布政使親自招待,自然要寵若驚,忙起道謝,并說了自己命而來,要為陛下記錄紅薯栽種之法的事。

李琮便命人取來紅薯,親自提刀切塊,教崔燮如何挑選薯種、浸泡催芽,待薯苗長到幾寸后割苗催長到多長時再將薯苗種在大田里……

紅薯喜喜熱,土要松深厚,最好是沙壤,水倒不用澆得太多——水多澇,還容易結出不好吃的柴

他們進京時帶的多是整齊的紅薯塊,但紅薯藤也能育苗,等明年紅薯在京里長起來,再育種時也能取紅薯藤剪斷育苗。

崔燮掏出鉛筆、線裝的筆記本記錄,字寫得飛快,除了有時問幾個細節,幾乎不需要李琮停下來等他。

李琮說得差不多了,停下來呷了口茶,笑著說:“崔大人也用這石墨筆?我前些年做山西按察使時便見人用這種京里傳來的筆,當時還只是百姓們用,后來到福建做時,就見廳里的人都用了。也不知這東西是誰做出來的,平常在墻上記些事、題首詩,倒省了磨墨蘸筆的麻煩,也容易清洗。”

崔燮又起來說了一聲“慚愧”,這也是他人弄出來的。后來他們家先生兼他的同年陸博山盡力推廣此,卻不想如今已經推廣到大明最南端了。

李琮聞言愣了一下,直起仔仔細細看了崔燮幾眼,朝他拱了拱手:“福建百姓多蒙崔君之惠了。”

書坊刻版時翻他編的書,描版時用他做的筆,賺的錢養活了小半個建的百姓,他做布政使的便代百姓謝上一謝。

知縣也起行禮,跟他說了建翻刻他的書風的事,崔燮這才明白緣故,笑著還了一禮。

當初他還很認真地打擊過盜版,但后來奔著當首輔、開海、平倭寇,讓大明搭上工業革命的順風車斗了,連環畫就了重要的宣傳手段,自然不能再狠防。

教輔也不能限——居安齋畢竟不是現代化印刷廠,印的書僅能供書店所在府州,卻供不起全國。這些盜版書質量雖差些,印量卻大,能賣到居安齋鋪不了貨的地方,各地讀書人看到同樣的教輔書,也算保證了教育資源公平。

難道朝廷不知道麻沙版都是盜印的?可建大火之后,朝廷還要送正版四書五經去讓那些書商們印呢。

他如今已經不在是憑著個小書店掙扎求生的白丁,也不是要養一家祖父母和弟弟的小秀才,而是中央領導了,眼和心思自然和從前不一樣了。

崔領導跟二品大員談笑風聲,研究紅薯怎麼吃好吃。

福建引種進來才一年多,最初還是那幾個商人把番薯藤絞在船纜里運回來的,直到現在也沒栽種出幾畝。而種出的良種多又要運到京里來,當地員們也沒太敢吃,就只想出了蒸、烤、熬粥這幾種簡單的吃法。

吃多了胃不舒服,但若能推行開來,青黃不接時以此為糧,總比喝野菜羹強。

李布政還送了他一匣番薯,他帶回家與家人一同嘗嘗新。回到家里,天子的賜食也送來了,是致致的一小簍番薯,約有十余斤,表皮干凈,紅殷殷的,人看著就想起烤紅薯。

他有十多年沒吃過烤紅薯了,想起來也是心酸。

崔燮再不客氣,立刻人取火盆來,挑細選了兩個略小的埋進灰里,晚上煨了和謝瑛共。還有幾個小的他廚子拿去蒸,剝了皮和上雪白細面炸點心,送給京里的三個弟妹共嘗。

紅薯太珍貴了,最好最大的得留著作種,大家吃點兒摻假的吧。

這紅薯也不他一家有。福建送進京的紅薯也有數千斤,京里的勛貴和高都能分到幾斤、幾十斤不等。翰林院員們每人都能分著一份,閣老分的更多,李東就想趁著元旦假期辦個詩會。

番薯詩會。

茶陵派旗下的年詩人們聞聽這事,都要踴躍參加,唯有他的親弟子崔燮耷拉著一雙愁眉,不想湊這熱鬧。

他的確有正事,還得給天子寫圖文版的番薯栽培、食用指南呢。

李兆先替父親安他:“前日賜食之后師兄寫寫過謝恩詩了,再參加一回詩會又能怎樣?師兄你到時候只是不寫,坐在上首跟父親一起評這些詩作就是了。”

崔燮深深嘆氣:“罷了,到時候非有人要我作詩,李師弟還是要幫我一把。”

既然老師要辦番薯詩會,做弟子的也得盡心幫忙。他是幫不了作詩了,但貢獻了不往番薯里摻假,顯得菜量更多的法子:如摻藕水晶番薯丸子;以番薯作餡、糯米做皮的糯米湯圓;番薯泥碾細如澄沙似的糯米松糕;自己家做過的炸薯餅;番薯、山藥、芋艿三樣蒸制泥,夾上棗泥、澄沙餡的番薯花糕……

紅薯涼、紅薯條雖然也好吃,但是太不出數了,不合用在這宴會上,還是等今年收之后再做吧。

他一邊指導人做,一邊把整完形好看的點心畫下來,順便寫他的番薯食用指南。

李老師和謝閣老、陳太常卿家那幾簍紅薯他調著花樣摻進了數倍的米、面、薯、芋面,再添些糖調味,省料又面地招待了一院子才子。

眾人吃著賜的救荒新品,議論著今年邊關的大勝,還有今年冬天城外給流民修筑的暖房,越說越激揚,滿腹豪慷慨奔流,紛紛取紙筆作詩。

如今國朝有了盛世氣象,幾篇新詩中也有了追攀盛唐的雄渾豪氣。李東從中咀嚼出些味道,深覺驚喜,滿意地點評道:“舊日見人學盛唐、李杜之詩,皆極力摹擬,不但字面句法,并題目亦效之,開卷驟視,宛若舊本。這幾首雖也有幾分擬學盛唐的味道,卻能品得流出肺腑之,可在諸卷之間卓然立出了!”

他自己對唐詩研究極深,深得其中三昧,早年在中庫看書時,從未見過的詩集,讀上兩首就能猜出是白樂天之作。而對宋詩、元詩、明詩也是隨口可鑒,他評這幾首詩有唐詩韻致,那便是真有唐詩意象。

幾位大家在上面評點佳句,又呼作詩的人上前詢問。

崔燮在燭下看著幾名意氣風發的年才士從人群中走出來,言詞敏捷、流利如珠地回答前輩大家們的提問。而這些才子中地以一人為首,那人對詩的理解果然也比別人更高,慨然答道:“言斯永,永斯聲,聲斯律,律和而應,聲永而節。言弗睽志,發之以章,而后詩生焉。”

李東笑著贊他:“不愧是邃庵的弟子,于詩詞一道工夫甚深,再用心鉆研幾年,可稱大家矣。”

李夢又是他師弟楊一清從陜西簡拔。出來的才子,又是他自己的門生,能寫出這樣的詩作、說出這樣的詩理,李東面上也甚有彩。

旁的太常寺卿陳音品味此言,拍了拍李東的手,欣喜地說:“這話和你從前說的‘詩與文之異……以其有聲律諷詠,能使人反復諷詠,以暢達思,發意志’之意倒有些相近。”

幾位大佬都覺得李夢將是繼東詩壇缽的人,興致地與他討論起詩詞音調、格律的問題。

卻只有這場中唯一一個不作詩,也品不出詩詞格調的人深深看著李夢,發現了他那句話中與李東看似相近的詩詞理念里埋藏著的,將來必會逐漸拉大的分歧。

茶陵派的詩清新靡麗,以法中晚唐為主。前七子則揚起了古文運的大旗,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要人只學魏晉至盛唐詩篇,準打擊李東的茶陵派。

不過那是史書上寫的,現在他給李夢和他的小伙伴們加了那麼多工作,他們也沒什麼工夫搞七子派了吧?

這些人正職之外還干著利國利民的副職,眼看著大明也強盛了,他們也出名了,不像是有志難,必需在詩中抒發、借詩文戰斗的樣子。

也許前七子的詩詞理念仍是歷史上那樣,但只要他們不跟李老師對著干就行。

崔燮的目轉過李夢后的才子們,將他們的面容、名字記在心中——以后得把這些人看點兒,沒事就給他們年輕人多開開會,讓他們明白文藝作品百花齊放的重要

作者有話要說:

李東和李夢那兩端看著很有學問的話,就是他們自己作品里的

    人正在閲讀<穿到明朝考科舉>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