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如來不負卿》第9章

終於到茲了

我們終於啟程去茲了。歡送活還是很熱鬧,幾乎全城人都出來夾道送行,溫宿王還騎馬送了幾十里地。跟著國王旅行果然待遇不一樣,吃穿用度都比跟著羅什母子提高了一個檔次。羅什還是每天做完晚課到我帳裡學習,我有了書,講解得更闢了,經常舉一反三,用的歷史事件,融做人的大道理,羅什對我的敬佩之溢於言表。

茲王白純曾經來視察過,他的漢語居然十分流利。看我正在講解《子罕第九》,就隨便出一句考我,是「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者也』」。

這句話本意已經很好理解了,我想一想,說:「孔子歎時人薄於德而厚於,然喜好乃人之本,好出於誠。目,有電相吸,告子有云:『食,也。』而德行,非自然之,人之好德,確不如好之誠也。古固如此,今亦然。」

我頓一頓,見白純沒言語,可是老覺得他看我的眼不是太友善。唉,我這個實誠的孩子,幹嗎那麼老老實實地說好乃天,皇帝不都是需要喊點口號妝點門面麼?

所以我趕補充:「『』非指,乃一切好之。德,亦為好事之一,好德有如好者,乃君子也。故孔子周遊列國,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實乃因為未遇好德如好之君也。孔子若生於此時,吾王英武好德,孔子斷無此歎也。」

白純的臉上還是看不出有什麼表,不知道馬屁拍上了沒有。皇帝難伺候,我算是有會了。這還只是個西域番國的國王,要是秦皇漢武,那還得了?一個不高興就是掉腦袋的事。我背上冷嗖嗖的,眼看著華麗的白純。他本不理我,用吐火羅語跟羅什叮囑幾句,看都不看我一眼,出去了。

結果第二天他當著我的面居然對耆婆和羅什說:「此年紀太輕態度輕佻,沒有為人師表的樣子。」

我差點背過氣去。當我不懂吐火羅語啊,還是他本不在乎是否被我聽到。肯定是那個傻笑鬧的,也說明我昨天的馬屁拍到馬上去了。唉,都不知道是哪句話得罪他的。他說到了茲就給羅什另找賢師,茲漢人大儒有的是。小羅什卻婉言謝絕了,說我是他見過的最好的老師,博古聞今,循循善。哈,果然沒讓我失。白純又轉向耆婆,耆婆卻說隨羅什之意。

耆婆真開明,難怪小羅什對那麼尊重。白純臉當然不太好,我見狀趕低下頭,假裝啥也沒聽懂。

繼續走過拜城,眼前不再是戈壁沙漠了。一列列峽谷,形態各異,沒有植被,在太照耀下呈褐紅,景壯觀如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我們已經行進在天山山脈之中。羅什告訴我,穿過這片峽谷,再走二十里的戈壁,就到茲境了。

一片峽谷中出現了一條季節河,中間積出一潭湖水。有水就有綠洲,兩岸山形陡峭,是綢之路的要道,有幾戶農家和客棧。羅什告訴我這條河木扎特河,山是雀兒達格山。我又覺得這名字很悉了,這裡離茲還有幾十里,有什麼能讓我覺得悉的呢?我再次看向這山環水繞,清泉綠洲,兩旁陡峭的懸崖峭壁,一個名字蹦了出來:「克孜爾千佛」!

「羅什,克孜爾千佛是不是在這裡?帶我去看看好不好?」

我無比興。克孜爾千佛是中國開鑿時間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以壁畫最為珍貴,可與敦煌壁畫媲,而且比敦煌還早兩個多世紀。藝上堪稱上乘,很有茲特,是研究茲的珍貴資料。可惜在回鶻人信奉伊斯蘭教後毀壞了很多,又在十九世紀被德國人勒科克揭去很多珍品。如果能在這個時候親眼看一看,臨摹下來,將會有多大價值啊。

「什麼是克孜爾千佛?」他一臉茫然。可能「克孜爾」是維語,在這個時候還不克孜爾千佛

「就是在山中開鑿的石窟寺,裡面有大量壁畫,一排排鑿開的石窟,綿延數千里,列在雀兒達格山山壁上。」

我兩眼放,激地描繪著,卻看見他還是一臉茫然。他環視了一下這裡的環境,眼睛落在對面山上:「艾晴,此並無你所說的石窟。」

啊?難道現在的克孜爾千佛還沒開始開鑿?史料記載大約開鑿於公元三到四世紀,公元八到九世紀逐漸停建。所以開建年代應該就是我所的這段時間了吧?

「艾晴,」他突然目炯炯地盯著我,「你是如何知道要開這樣的石窟寺?」

我急,腦門開始冒汗。對啊,我是怎麼知道的?克孜爾千佛可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寺。現在,這個最早的,都還沒開出來呢。

「那個……」我哈哈笑著爭取時間,然後指著峽谷間蜿蜒的路說,「我是想到,此乃商人必經之地。行走於綢之路上的商人,旅途艱險,天氣惡劣,盜賊猖獗,都有可能讓辛苦奔波本無歸,甚至丟了命。所以商人需要佛法上的神寄托,為自己祈禱平安。如果在此設立寺廟,行商者路過,便可求神護佑。況且此幽靜,也利於修行。」

看他面,眼裡流出越來越晶亮的芒,我噓出一口氣。季羨林就曾經說過,商人和佛教的關係切,佛教主要的佈施就是來自於商人。這也是為什麼佛教寺院大分佈在綢之路沿路上,佛教也是這樣沿著綢之路逐步傳了中原。所以我用這個理由,這寶押對了。

我再四顧周圍高高的山壁,搖頭晃腦地說:「至於開鑿石窟麼,呵呵,這裡是峽谷,樹木不多,以木頭建寺要從外面運進來,本太高,木頭建築也不利於保存。反而是建在石壁上更因地制宜。」

他點頭讚許:「你說的這種石窟寺倒是跟天竺還有罽賓的寺廟很相像。那裡也是因為通要道上多山,所以鑿寺於石壁上。」

沉思片刻,他又轉頭問我:「只是,你為何這種石窟寺『克孜爾』呢?」

我張大,還沒過關啊?這小鬼能不能不要那麼聰明?

「克孜爾,克孜爾,」我喃喃念著,一拍腦門,「在我的家鄉,這是土話,就是石窟的意思。」還好,我可以藉著他是個老外,掰方言。

他探究地看我,正當我越來越心虛之際,他突然微笑著點頭:「艾晴所說的,甚是有理。」

他頓住,想一想又問:「那依你看,這石窟寺如何設置更能現佛法大觀呢?」

「這個……」我騎虎難下了。不說的話,恐怕後世的克孜爾千佛會變樣,猶豫了半天,還是弱弱地說了。

「就是先在山中開鑿石窟,中心留有柱子,柱前壁龕供奉佛像,左右甬道和後室繪有佛傳和本生故事。這樣信徒們可以先在主室禮拜佛陀,然後右旋進甬道和後室觀看佛陀涅槃之臥佛像,最後再回到主室,抬頭正好可以觀看石窟口上方的彌勒菩薩說法圖。石窟壁畫以菱格代表須彌山,菱格繪佛本生和因緣故事。」

看他眼裡流出越來越多的疑,我心裡發,呲著,繼續在腦中搜刮克孜爾千佛的資料:「哦,對了,還要設僧房窟,供僧徒居住打坐禪定,就不需要裝飾壁畫了,可以是居室加通道結構。這些僧房窟和壁畫窟組建在一起,可以組合一個單元,哦,就是一座佛寺。」

「艾晴,你可曾去過天竺或是罽賓?」

「啊?」我是去過印度。但是克什米爾的白沙瓦地區,也就是他口中的罽賓,因為21世紀那裡不太平,我沒有去過。這個著名的位於南亞和中亞接通道上的古城,由貴霜王朝犍陀羅的迦膩伽王設為國都,是佛教犍陀羅藝的發源地,也是我極其嚮往的聖地。

可眼下的形是,我怎麼自圓其謊呢?毫無疑問,我說的這些建制,別說在中原,甚至在西域,都沒有先例。可我要是說去過,肯定會馬上被揭穿。他的父親是印度人,他自己又在罽賓待過好幾年。

「我是,嗯,因為……我到過一個天竺僧人,他告訴過我……」

「哦?艾晴什麼時候懂梵語了?」他打斷我,敏銳的眼看得我無遁形。

「我——」難怪有人說,撒一個謊容易,可是為了一個謊就得編一堆的謊,一個個循環下去,遲早被揭穿。

「艾晴,你還真是不會說謊啊。」

「我——」果真被揭穿了。剛剛怎麼這麼犯混呢,居然不假思索就溜出口了。

「你到底是何人?」又一個問題劈頭蓋下,打得我頭暈眼花。

「我——」居然忘了,這傢伙可是打敗了論遍西域無敵手的論師。他再問下去,要把我的底給掀了,也不是難事吧。

「好了,別急。」看我臉憋得通紅,他忽然笑了,眼裡閃著若有所思的神,「你既然不願意說,羅什自然不勉強。」

「羅什回到茲,會勸服王舅在此開鑿石窟寺,就克孜爾千佛。便以你所說的形制設僧房窟和禮佛窟。」

他看向我,目灼人,輕輕搖頭微笑:「艾晴,你可知道,你剛剛的傻樣子,真是很好玩。不論你從哪裡來,你都是羅什見過的最靈秀的子。」

臉刷一下紅了,下差點掉下。克孜爾千佛原來是這樣開鑿出來的。暗暗拍自己的,以後再也不可以說話了。擾歷史,我怎麼擔得起這個罪名。

回頭卻發現自拍作居然又被他看到了,苦連天。他倒也沒再說什麼,可是,看我的眼神卻總帶著幾分探究與思索。那一天,我提心吊膽地不敢多說話。

我們終於到茲了。遠遠地就看到歡迎隊伍,這次比溫宿更盛大,還沒走到音樂聲就不絕於耳。城門口排列的帳篷有幾百米長,帳篷前都有看上去級別很高的僧人衝我們禮拜。羅什和耆婆下了馬,恭敬地向那些僧人回禮。我則仔細觀察帳篷的佛像,想著要是能保留到現代多好。

歡迎隊伍前面是一個中年子,態有些臃腫,穿得雍容華貴,半袖金線,花團錦繡袍,肯定是王后了。後跟著的那堆著華麗的人孩子,肯定是妃子和王子公主。再後面應該是文武大臣,幾百號人齊刷刷向茲王白純敬禮,氣勢宏大。一下子將茲王室貴族見個遍,恨不得手中有個相機,能見證這一歷史盛況。

王后一把摟住耆婆和羅什,激得痛哭起來。母子倆也眼睛紅紅的,細敘著四年的想念之。我注意到王后後人群中有個人,長相與所有茲人不同,非常顯眼。

那是個中年男人,巧克力,個子很高,削瘦的得筆直。他的臉廓狹長,大眼睛深陷在清的臉上,淺灰眼珠流轉,睿智悲憫。不像茲人留發及肩,而是留現代人一樣的短髮,有些花白。就算是穿著茲服飾,也能看出來他是印度人。到了他這個年齡,單用「帥」字形容太貶低他了,更難拷貝的是那份俗的氣質,那種即便站在數百人中也能讓人一眼盯著然後很難轉移視線的氣質。

他牽著一個小孩,大概十歲左右,臉有些圓,細白的接近茲人,跟羅什長得很像,但更可。與羅什同樣的淺灰眼眸骨碌碌轉悠,看見我時有些吃驚,仔細地盯著我看了半天。我衝他笑,又扮了個鬼臉。小傢伙一愣,趕別過臉。

毫無疑問,這個印度人就是那將嗣相位卻辭避出家,東渡蔥嶺被茲王聘為國師的鳩羅炎,鳩羅什的父親,當年耆婆費盡心思要嫁的人。連羅什的祖父鳩羅達多,也有「倜儻不群名重於國」的記載留於世。而那酷似羅什的小孩,就是他的弟弟,我忘記他弟弟什麼名字了。慧皎在《高僧傳》裡僅記載了一個名字,他在歷史發展中,只作為鳩羅什的弟弟存在而已。

王后終於停止哭泣,將羅什和耆婆帶到鳩羅炎邊。耆婆對曾經的丈夫也行雙手合十禮,鳩羅炎眼裡流出濃濃的眷與思念。他應該更想摟懷的,定定地盯著好幾秒,還是回以合十禮。小傢伙可沒管三七二十一,一頭扎進母親懷裡嚎啕大哭,耆婆也擁住小傢伙,淚流滿面。羅什用跪禮見父親,被鳩羅炎趕扶起,父子倆都緒激,用梵文談了起來。

歡迎儀式進行了有一個多小時,鳩羅炎向白純提出讓母子倆回家去住,耆婆沒有反對,看來也是念子心切。於是我跟著一起住進了國師府。

我問清楚了羅什弟弟pusysdeva,是梵文,按古漢文翻譯原理,應該翻「弗沙提婆」,又是個拗口的名字。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更新,看文的親們應該能看出來,小春很用心地寫,凡是與歷史有關,都要先考據一番。雖然不能保證一點都不出錯,但小春想盡力接近歷史事實。所以,小春的碼字速度不快。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質量第一,好文至上。所以,一章三易其稿,是很平常的。我會逐字逐句地推敲,想著如何讓歷史的和佛學的東西,變得通俗易懂,能讓親們有看下去的興趣。我想親們應該都是希看到好的東西,而不是倉促的東西。

克孜爾千佛前有一尊鳩羅什的雕像,表現的應該是他三十到四十歲時的樣貌。很瘦,很睿智,我覺得有他的神韻的,很喜歡。

    人正在閲讀<不負如來不負卿>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