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我的環球航行》第20章 開炮

據自己以往對明代時期火炮的理解,火炮發大約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用一頭裹著布的炮桿清理炮膛,再依次從炮口放火藥藥包和彈丸,而后用推彈桿將其推炮膛,接著用木椎從火炮后面的火門中刺破發藥包,再從火門引燃藥,瞄準完后用火把點燃火門的引燃藥。引燃藥燃燒,帶藥包炸,推彈丸發出膛。

整個流程復雜繁瑣,每一步作不當都會造失敗,甚至引起火炮炸膛炸,必須慎之又慎。

我仔細梳理了一下整個發流程,又找來陳彥,問了一下當時參與試紅夷大炮的形,讓他將桶的火藥,分兩斤一份,再裝進用繳獲綢做藥包。其實我并不確定明代的火藥包的材質,但我記得在某次軍事節目中偶然看到,軍現代“阿華”級戰列艦的主炮分裝發藥包就是采用的綢材質,因為綢在開炮時可以隨發藥的燃完全燃燒,不會產生雜質,有利于延長炮管壽命。

聽我這麼說,陳彥瞪大眼睛說:“那,那好貴的啊。”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用綢包著火藥,可以打得更遠更準。莫要擔心,用完了我們還會再繳獲的。”

其實最后看也沒有耗費多綢緞。等陳彥做好了百余個字典大小的發藥包,一整匹綢還稍微剩了一點。看來我們還是用得起的。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我們開始了人類當時最先進火炮系統的發試驗。

城關鎮東面,港池海堤以外是一片海灣,微風吹拂,波瀾不驚,水域開闊,正好可以作為火炮試驗海域。鎮子北面沿海的小山靠海一側,有幾塊巨大的巖石,約有三四層樓高,矗立在海邊,正好作為目標。

炮彈有限,需要節省,這次準備試兩發。第一發實心彈,青龍隊炮,白虎隊船;第二發開花彈,青龍隊船,白虎隊炮。我在炮位上指揮,陳彥、李長昊、呂伯延各司其職。

上午十點左右,“平倭號”解開拴在岸堤上的繩索,李長昊指揮白虎隊相互配合,用長桿將船推離岸堤,喊著號子,逐一掛起船帆,而后李長昊跑去船尾舵。

由于炮艙在船頭,舵在船尾,為了指揮方便,我按照現代船要領設計了一套口令,也正好演示一番。

看到船已離岸,帆已掛起,我開始下達口令:“左滿舵!”而后,我后的水手大聲重復我的口令:“滿舵左”。李長昊聽到口令,立刻作舵桿,并回應“左滿舵”。船輕快向左轉去,駛向海灣。

不一會,“平倭號”離岸約有幾百米的距離,我下令道“全滿帆!”后水手大聲拉長聲音重復:“滿帆全”。

在一片“吱扭吱扭”的聲響中,“平倭號”掛起滿帆。雖然在岸邊覺海上只是微風,但船開出海后風還是大了一些,掛起滿帆,三個風帆鼓,船速明顯加快,行駛穩健順暢。船頭掀起白浪花,嘩嘩的水浪聲令人愉悅。我目測速度不低于六七節的樣子,“平倭號”已經從步行變了小跑,看來我們對船帆的改造完全達到了目的。

“平倭號”在海上兜了一個大圈,在距離海岸千米左右自北向南與海岸平行進炮擊航線。我先命陳彥解除炮艙轉臺的固定裝置,將炮口轉向船尾。下令道:“裝彈!”幾個炮手用早就準備好的炮桿仔細拭了炮膛,依次從炮口裝進兩個藥包和一顆實心彈,用推彈桿使勁推炮膛底部實。再打開右側艙壁,將火炮逆時針旋轉90度,炮口對準右舷外。

這時,那幾塊高大的巖石已經出現在視野中,目測距離約有一公里左右。我下令道:“準備擊!”炮手用木椎從炮尾部的火門用力下去,聽到“呲啦”一聲,這是木椎刺破綢藥包的聲音,而后拔出木椎。另一名炮手從火門里倒進黑火藥,直到火藥填滿火門。

我單半跪在炮后,雙手扶著火炮尾部的炮珠,對著炮上面刻著的瞄準線,調整好了俯仰角度。而后,轉到火炮右側,接過旁邊炮手遞來的火把,在炮口對準目標的一刻,大喊一聲:“開炮!”,同時將火把砸在火門上。

白煙從火門里陡然竄起,一道紅在炮口一閃,“轟隆”一聲巨響,整個大炮連著炮架在后坐力的推下猛然后退,就在眼看就要退出轉臺摔出船艙的時候,被拴在炮架上的繩索拉住,又借助繩索的拉力慢慢返回了原

即使有炮艙轉臺和繩索的幫助,火炮發時的巨大后坐力還是讓整艘船猛然一抖。要是把炮直接安在船上,這一炮就足以把船的龍骨震斷。

再看遠的巨石,猛然間迸出一道青煙,就像挨了一記重拳,碎石飛濺,幾層樓高的巨石居然慢慢倒了下來,一頭栽進海水里,激起巨大的水花。

幾乎所有人都被這一記重炮震撼了,大家不由自主地為這一炮的威力發出歡呼。我雖然有過投擲開花手榴彈的經歷,但畢竟不是近距離發炮,而且開花彈的裝藥量還是不能與兩整包的火炮發藥相比。

接著到開花彈上場了。

    人正在閲讀<1510我的環球航行>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