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奴的山間生活》第27章 二十七章 下山

晚上兩人躺被窩里, 因為嫌熱,秋要單獨一個被窩睡, 鐵牛隔著被子摟著,兩人胡的說著話,秋想著他們打獵的時間,“哎,像你們這種按季節的打獵,不就像在山里散養牲畜嗎?一年兩季打獵,兩季修養生息, 只要沒有大型食過來,咱們的生活就很安逸嘛”。

“對啊,缺糧了就拿換糧,就是這我們覺得是我們養的, 那林中吃的也覺得是它們養的呢”。

“比山下的生活好多了, 跟道比跟人打道省心多了, 至不用低聲下氣的討口飯吃”, 秋覺得這種生活是很多人做夢都得不到的,沒有攀比、沒有炫耀、不比服不比吃食不比學識, 沒見過繁華世界也就不會向往,像山里的婦人們,終其一生也不會出去,這種安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是們的一生, 不會覺得無聊, 山里林中藏著很多有趣的東西, 只要有心探索,聽過的鳥鳴們都能描述出來。

“還有傻瓜想下山生活呢,天冷了躲在山里不暖和嗎非要去服徭役干活, 一滴汗珠摔八瓣種出來的糧食不是要稅就是要分給地主,反正我是想不明白的,如果我們兄弟幾個獵頭野豬回來,族長二話不說就拿一半走,我是不肯的”。

“山下生活繁華呀,有村、有鎮、有城、有集市,想買什麼出門就能買到,還有學舍,能讀書” ,秋在記憶里扯一些出來描繪給鐵牛。

“那也得有銀子,沒銀子你臉扇腫都不會有人賣你東西”。

“那以后我們的孩子要是想下山呢?你會陪著他們去嗎?”繞了這麼久,秋終于問出想問的話,也的確想知道這個回答,是不打算出山了。

“把打獵的技練好,銀子自己掙,想出去就出去吧,生死有命,我可沒那個本事跟著他們屁后面收拾爛攤子”,覺得說的好像有些無,他補充到:“別擔心這有的沒的,下山生活要有這麼容易山里還能住這麼多人?我們可是沒戶籍的人”。

鐵牛覺得這婆娘懷娃了總想這些烏七八糟的事,娃還沒落地呢都擔心他長大后的事了,要他說,這種干半年吃一年、婆娘娃娃熱炕頭的日子誰會煩嘛。

天氣熱了,放久了會有味兒,秋也不耽擱,鐵牛打獵出發前就告訴他:“你給爹和三個兄長說一聲,晚上到我們家吃飯”。

“好”,路生的遭遇并不會讓他們放下刀斧另謀生路,他們只會更加謹慎的去巡視這片山林。

兩個豬頭一鍋煮不下,只好從上午就開始煮豬頭,中午割些才出鍋的豬頭夾在餅子里給吃了,到了下午,大嫂就過來了,看這里的鍋忙著,就不讓再準備其他菜了,大嫂回去告訴另外兩個弟媳婦,傍晚的時候燒兩三個菜直接端過去,不提著菜過去炒了。

鐵牛他們打獵回來,菜都放在灶臺上溫著,等五個男人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豬腦大家都喜歡吃,秋就讓他們把吃的差不多了把豬腦取出來,給切塊兒跟青菜做個湯,大家都能舀到碗里吃。

慘遭拒絕,“我們就喜歡吃這個味兒,做湯浪費了,秋/小嬸別忙活了,趕坐下吃飯”。

三嫂打趣他們,“你要是說切開放碗里,還有懶人答應,但一說跟青菜一起做,那都說糟蹋了”。

這時候,懷里的小姑娘出聲了,“娘,我沒說,我吃菜菜”。

鐵牛二嫂看著小金橘眼饞的不得了,“還是小妞稀罕人”,生了兩個都是男娃,生下來的時候得意,長大些了又嫌男娃鬧心,做飯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

瞅瞅秋那有些顯懷的肚子,“秋,你跟鐵牛是想要男娃還是娃”。

“這哪說的準,男娃娃都想要,反正又不是生不了,這胎不是,還有下胎呢”,秋喝口水,覺得燉了一天的上都是油味兒,膩人。

打斷還想說話的二嫂,問:“這吃著膩人,我要去煮個青菜湯,有人要喝嗎?”

都說不要,秋就撈兩把青菜用油炒兩下,添瓢水,水開打兩個蛋,一個人在廚房里吃了個肚飽。

人散之前,三個嫂子幫把碗碟都洗干凈擺放好才走。

第二天,秋帶著小驢走出山谷,在地面上找認識的草藥,遇到幾位大娘出來摟柴,聽們說路生被野豬牙拱的傷口在惡化,人疼的也睡不著,整日整夜的直哼哼,他兩個哥哥打算出趟山,到山下的醫館去抓幾幅藥,路生年紀輕輕的還有兩個娃要養,他們整日聽著悲苦的疼聲和兩個娃的哭聲也是不忍心。

鐵牛回來后,秋告訴他,他出去轉一圈就知道了消息,他兩個哥哥打算明天天亮就出發,只帶干糧和砍刀弓箭,路上不耽擱,兩個男人三天就回來了。

“他們兄弟好,這個時候山里多危險”。

“沒那麼嚴重,他們又不帶又不打獵,只要注意點不會有啥危險”。

“那你們怎麼只是深秋下山?”

“這個時候又放不住,下去一趟買的能有多人,再說,糧食還沒收起來,我們下去了也沒啥用”,他停頓了一下,“這次下山,估計也有小李大夫的原因,你給我說的方法我也轉告他了,他有興趣的,這兩兄弟也是得到好了”。

路生兩個哥哥下山的舉除了他們一家子惦記著,于其他人而言就像是清晨的水,太出來了也就消散了,各自仍忙著各自的活。

在鐵牛出發后,秋收拾好家務也要出發了,如果門外曬的沒有東西它會跟著秋出去,像那天把布曬外面,喊它都喊不走。

現在,小里也叼了個小竹籃,跟在秋后面慢慢的走著,秋開始挖公英了,不用進山,就在這片山谷里、外面的草地里,滿地都是黃的小花,挖的時候,小驢就在它附近打滾,一油亮的黑給弄的灰撲撲的。

經常也有小孩過來幫,小孩直接用手拔,結果沒起來,葉子和花散落在們的小手上,秋們自己玩就行,但們仍要幫忙,因為用牽牛子打蟲的時候,秋沒有問那些給摘牽牛子的小孩要醫藥費,們爹娘拿藥都要給們覺得特有面子,再加上秋杏的大力宣傳,秋們心中是頂厲害的人。

大點的娃娃就回家拿個鏟菜的小鏟鏟過來幫秋挖,但秋也不讓人多干,也是挖一會兒起來走走,也帶的一群小孩兒在周圍玩,孩子玩大,一個打岔就忘了要做什麼了,等想起來了再挖四五個又開始玩了。

男娃主要是被小驢吸引過來的,他們也不靠近,就遠遠的看著小驢打個滾、咬口草、攆著鳥跑遠……他們看著也跟著跑,再被小驢帶回來,有時候秋惡趣味來了,就當著他們的面跟小驢握手,把他們羨慕的烏拉烏拉的,一個個見著都是“嫂子好”、“嫂子,小驢沒來啊”,孩子王的名聲一炮打響。

大嫂甚至打趣:“看你,還沒個貌如花的兒,都到了丈母娘的待遇”。

也喜瞇瞇的:“我家姑娘以后都沒有小驢這麼歡迎”。

在第三天天將黑的時候,下山的兩兄弟回來了,聽說是帶回來了幾包藥,還有一罐白酒,等第二天出去了,找個路生家附近的大娘、大嫂一打聽,就都知道了。

下山后,兩人把砍刀和弓箭埋起來,一起到鎮上的醫館去買藥,大夫一聽他們說的,就要去看病人,他倆再三說翻了好幾個山頭過來的才打消了大夫看病人的想法,開了兩個方子,一個是退燒的,還一個是傷口的,兩人走的時候被大夫囑咐說買罐烈酒,回去后要是傷口發膿了,把刀泡烈酒里把腐剜去。

兩天后,路生的傷口終于沒有再惡化了,村里也有了兩張保命方子,至于采摘草藥,那都是小李大夫安排人。

也周轉在生育過小孩的婦人周圍,打聽生孩子、養孩子的小偏方,們懂的沒有山下婦人懂的多,因為山里老人基還不深,沒有口口相傳的偏方傳下來,甚至生孩子也沒有穩婆接生,當秋問“山里穩婆住哪里的時候”,們都笑:“想住哪里住哪里,生過孩子的都是穩婆”,一群人哄笑起來。

現在也只能靠自己索,經過路生這檔事,秋也發現,只要不是冬春兩季,山里的人下山還是較穩當的,就是磨人,聽鐵牛說,路生的兩個哥哥回來后足足睡了兩天才有神進山打獵。

想要賺銅板,和鐵牛的家底是一個銅板都沒有,按鐵牛說的只能深秋下山賣貨后才有銀子,那只能采摘這些認識的草藥去賣,再買常用的方子回來認識新的草藥。

現在秋忙的停不下腳,挖公英、摘金銀花、掐牛娃兒頭,還要挖野菜,還好家山門前地方大,夠晾曬,也告訴村民們,公英和金銀花曬干后泡水喝是清火的,一到夏天,男人們吃上起燎泡,眼睛也因為上火爛眼角,吃青菜又說干活沒勁,然后家家戶戶都拎著小籃子出去挖公英的挖公英,摘金銀花的摘金銀花。

還擔心采多了再給弄絕種了,出門了見人就說:“每個地方留一些,每年我們都可以就近挖”。

“知道知道,跟打獵一個道理,我們都懂”。

那就行,省了好多口水。

    人正在閲讀<逃奴的山間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