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第19章 第 19 章

聽了宋恂的一番“高論”以后, 盛主任怔忡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

這個小宋主任可真敢想啊!

空手套白狼也不是這麼套的吧?

你們公司啥也不出,出些漁民,就想要我們那麼多的船?

想得也太了!

盛主任被噎得, 無言以對。

心知這事不是那麼好作的, 人家如果能一口答應下來, 才是真的見鬼了。

宋恂對他笑道:“徐伯母可能跟您說過了, 我以前是船廠的工程師, 并不太懂公司里的這些業務。”

盛主任:“……”

快別謙虛了吧。

“在來見您之前,我也去船廠聯系過。那邊目前有一批從機帆船大隊退役的軍用漁船, 打包價只是新船的三, 十分劃算。”宋恂坦言道,“您許是已經看出來了,我們瑤水支公司的規模不大, 資金有限。所以我就打算跟船廠商量用鮮魚換來這批船。”

“這種事船廠能同意?”盛主任不信。

“我還沒來得及去問他們的意見,就先來了您這里。不過,六七年前, 有漁業生產隊跟船廠結過所謂的幫扶對子。他們用捕撈來的鮮魚,跟船廠換過一艘漁。”宋恂想了想補充, “還有的生產隊是跟汽車廠結對子的,換來了一輛卡車。”

他確實打算跟船廠提一提,用水產換船的建議。

船廠不讓分期付款, 但未必會拒絕水產這樣的俏貨。

船廠職工們雖然從事的也是海洋相關的工作, 但該吃不到魚還是吃不到魚的。

廠領導興許會認真考慮這個提議。

只不過,如果出口公司方面同意, 還是與出口公司合作更好。

畢竟船廠那邊是一錘子買賣, 出口公司卻是長期的。

盛主任是這兩年才當上出口公司軍代表的, 以前一直在部隊工作,還真沒聽說過此類事

不過,這種事也確實有可能發生的,城鄉人民吃魚難的狀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好幾年前就這樣。

船廠和汽車廠都是大廠,職工多達上千人,如果領導層為了給職工們改善伙食,想辦法用廠里的產品換些鮮魚,也不是不能這樣作。

“你想要跟我們結對子?”

“對啊!”宋恂理所當然地點頭,“我們瑤水支公司在農村的最基層,船員們從事的是最辛苦最危險的生產工作,與生產隊的漁民們是一樣的。省食品出口公司是大單位,如果與我們結幫扶對子,不論從哪方面講,都是很有意義的。”

宋恂雖然沒說,但想表達的意思也很清楚了。

如果出口公司方面想拿這件事做做文章,搞搞宣傳,他們瑤水支公司也是愿意配合的。

盛主任對于結不結對子不怎麼在意,他最看重的還是對方的產量。

這幾年他們公司確實沒為了水產品短缺而發愁。

尤其是經歷過風波后,不工廠停產停擺,他們之前甚至還在為了付兩年前的訂單而努力。

如果這個小公司,真能幫他們緩解水產品短缺的問題,倒也不是不能談。

他們公司有錢,買幾艘船的錢還是拿得出來的。

只不過……

“即便是買船,我們也只買大船、買漁,那種退役機帆船是不會考慮的!”盛主任大手一揮,說出了他的條件,“如果有漁,水產就可以在漁上冷凍加工。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水產品達到一等品的要求。不過,你們如果不同意,我們也可以跟其他單位合作。”

這個宋主任算是給他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

宋恂:“……”

他也很想買漁,關鍵是瑤水那邊沒人能駕駛啊!

這玩意不像大家用習慣的機帆船,弄回去就能上手,可以隨時出海。

“瑤水目前并沒有會駕駛漁的船員,除了省漁總公司,其他支公司基本都是用機帆船出海捕撈的。您哪怕是去跟別的支公司合作,也是一樣。新組建的船隊,必然要從船員的培訓開始。”

宋恂心里其實也不太托底,生怕這事真的黃了,忙說:“我們瑤水其實還有一個優勢。瑤水支公司的上一任主任,目前正在省漁技工學校工作。對于船員的培訓,我們是有天然優勢的……”

搜腸刮肚地跟盛主任講了一大通瑤水的優勢,這半小時里說的話,比他平時一天說的話還多。

不過,他也沒能與盛主任流太長時間,事還沒有結論,通訊員就推門進來了,提醒盛主任去外貿局開會的時間快到了。

盛主任擺手示意知道了,然后起去辦公桌旁,拿起話筒,打出去一通電話。

沒多久,就跑進來一個頭頂有些稀疏的中年人。

“主任,啥事找我?正應付罐頭廠的人呢,你這通電話可算是讓我離苦海了!”

盛主任給他們相互做了介紹。

這位是省食品出口公司的水產組肖組長。

“宋主任也是能幫你離苦海的。我還得出去開會,你幫我招待一下宋主任。把咱們公司的水產缺口跟他講講。”

盛主任與他代完,又對宋恂說:“你的那個提議,我個人認為是可以作的,但我們公司還需要上會討論。到底能不能合作,怎麼合作,還得由集說了算。”

宋恂知道人家公司是有自己的辦事流程的,但他的事也確實不能等了。再等下去,那批退役漁船就該被別的公司買走了。

他將況說明,然后建議道:“即便要買漁,船廠也不是立馬就能供貨的,咱們還得考慮漁船的制造周期。等到真正付使用的時候,已經是幾個月半年以后的事了。這期間的水產短缺問題,您難道就不管了?”

盛主任搖頭笑道:“你這是還打著那幾對機帆船的主意啊!”

“這次買船,對我們公司是個難得的機會,出口公司如果能幫我們把這批船吃下來,那麼這幾艘船捕撈回來的水產,以后就專門給出口公司供貨。”

盛主任挲著下沒言語。

宋恂再接再厲道:“如果貴公司這邊行不通,我就得想辦法去船廠談談結對子的事了,雖然只是一錘子買賣,但那幾條漁船才是能幫助我們公司完生產任務的,我們得先可著要事辦。”

已經聽清楚事容的肖組長,站在了宋恂這邊,跟他一起勸盛主任:“蚊子再小也是,水產供應是老大難問題,因為這事我天被人堵在辦公室里不敢出門!要不咱先跟小宋主任合作一回,只當是個試用階段吧,如果合作愉快,再談買漁的事也不遲。”

最主要的還是,需要立馬供貨,解了他的困局。

他是水產組的組長,只要瑤水那邊能給他們持續供貨就行,至于公司要花多錢幫人家買船,那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

反正公司有錢,買幾條船不算什麼。

這種送上門來的穩定供貨渠道,花點錢就花點錢吧。

盛主任著急離開,只對宋恂保證:“這件事我會盡快上會討論,最晚明天下午給你答復,不耽誤你們跟船廠買船的事。”

“那行,我留個電話給您,如果有了結果,您電話通知我。”宋恂沒有強求,掏出口袋里的鋼筆,將自家電話寫給了對方。

瞟一眼那串電話號碼,盛主任不由問:“你家里也是軍區的?”

宋恂點頭,但他沒有跟人抖戶口本的習慣,只說:“我算是從小在軍區長大的,徐伯母的婿是我發小。”

盛主任了然,老徐的婿雖然是個公安,卻是出軍區的。

“那行,都是自己人,你回去等消息吧,我們這邊會盡快答復你。”

說完就匆匆離開了辦公室,讓肖組長接著跟宋恂談。

肖組長已經將宋恂他們公司看板上釘釘的水產供應單位了。

將他帶回三樓的水產組,就一點不拿宋恂當外人地,說起了出口公司對于水產品的收購要求。

“你們不要只拘泥于捕撈魚類,像是對蝦呀,海蜇呀,梭子蟹呀,反正但凡是海里的,只要撈上來,就沒有浪費的,你們都可以送去硯北港那邊!不過對于極難保鮮的螃蟹和離水即死的帶魚,需要格外小心,這兩類產品,經常會被質檢員檢查出質量問題,容易變質。”

宋恂從包里掏出小筆記本,將他提到的要求,十分詳盡地一一記錄下來。

哪怕這次沒有合作機會,了解一下人家出口水產的品質要求,對他們以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都是干這一行的,說不準哪天就有合作機會了。

*

為了等待出口公司那邊的商議結果,宋恂回家以后就哪也不去了,沒事就守在電話機旁邊看書。

被弟弟宋恒笑稱為家里的免費電話員。

電話鈴一響,他就要接起來。

不過,盛主任沒有食言,在第二天下午下班前,他的通訊員就撥通了宋家的電話,通報了公司的決定。

出口公司接了宋恂結對子的提議,打算在這方面做一波文章。

他們要求瑤水支公司必須為出口公司組建一支不于五對機帆船的船隊,為出口公司專門供貨。

而且對船隊的每月供貨量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宋恂合計了一下,在漁汛旺季,完出口公司的貨以后,他們是可以用這批船完自己的生產任務的。

不過,船廠的那批退役漁船里,他們公司只占兩對,另外三對已經被他許給了兩個生產隊。

所以,除了兩對退役漁船,出口公司還需要給他們另外購置至三對新船。

至于購買漁的事,通訊員在電話里沒提,想來出口公司方面也是不想一次拿出那麼一大筆錢購置漁的。

雙方是第一次合作,還得再觀

放下電話,宋恂心里的一塊大石落地。只要這件事辦了,魚肝油原料魚的問題自然也就跟著解決了。

他靠坐在沙發里,將事從頭到尾捋順一遍。

雖然敲定了,但是會計和公章都不在邊,他不可能單獨出面跟出口公司簽下這麼大的單,所以還得回去向公社和縣里,甚至是省漁層層上報。

而且公司增加了這麼多船,上級的生產任務也會相應的下來。

不過,那些就是明年的事了,他只要能把今年剩下的幾個月順利熬過去,就算贏了。

想明白這些,宋恂提上包就往外走。

買漁船的事已經定下來了,他得跟項隊長商量一下之后的細節問題。

而且,今天上午大姨帶著項家三口,去找了那位老中醫看診。

想來這會兒應該已經有結果了。

宋恂跑去招待所的時候,項家三口人確實都在呢,只不過神看起來不太好。

苗嬸和項隊長的眼眶都是通紅的。

項小羽正低著頭用草紙擤鼻涕,看不清面,但是看那肩膀一的樣子,想來也是難過極了。

宋旭心里一咯噔。

這是一家三口抱頭痛哭過了?

苗嬸那個睡不著覺的病,難道真是什麼了不得的大病?

見到宋恂進門,項家人趕忙收起臉上的失態,苗玉蘭笑著起招呼:“小宋來啦,快過來坐,我們在供銷社買了點豆糕,你也一起吃點吧。”

可是那個笑,看在宋恂眼里,就是怎麼看怎麼勉強。

他坐到椅子上,猶豫片刻還是小心開口問:“今天去看大夫的結果怎麼樣?”

好,大夫說我這是郁證,七不舒什麼的,我們也沒聽懂。不過大夫給開了幾副藥,讓我回去按時喝,配上那個什麼……”

項小羽啞著嗓子提醒:“甘麥紅棗湯。”

“對,配著湯喝,再放松心,慢慢就好了。不是啥大病,控制住以后變不神病。”

宋恂:“……”

看你們仨這樣,不像是沒事的樣子。

“那你們這是怎麼了?”他給兩個年長的留面子,只問,“項小羽怎麼還哭上了?”

提起這個,項小羽用手背抹干眼淚,紅著眼眶和鼻頭抬起頭,額前的發也哭得糟糟的。

反正看著就很弱小可憐。

又擤了擤鼻子,甕聲甕氣地說:“沒什麼,就是花妮和順姬這對姐妹,實在是太可憐了,想起們的事,我就忍不住想哭……”

說著說著,眼淚又啪嗒啪嗒掉下來了。

一頭霧水的宋恂:“……”

誰是花妮和順姬啊?

“是電影里的兩個閨。”在眼睛上抹了抹,項英雄對宋恂解釋,“上午看完了病,孟主任給了我們三張電影票,說是什麼參考片。”

項小羽在擤鼻子的空檔嘟噥:“部參考片。”

“說是部參考片,《賣花姑娘》,是朝鮮那邊的電影。”項英雄不好意思道,“孟主任說你苗嬸這病,就是憋出來的病,看看其他人的苦,也就不覺得自己那點心事有啥了。我尋思著,既然是能治病的電影,那就去看看吧。誰承想,那倆閨也太慘了!”

宋恂:“……”

那你們可是夠真的。

項小羽嗚嗚嗚,“宋主任,你也去看看吧。們姐妹真的特別可憐,順姬的眼睛都被地主婆燙瞎啦!那地主婆太壞了!”

“……”宋恂只好應承著,“有空會去看的。”

既然苗嬸的病沒有大礙,宋恂也就放心了,拉過還在抹眼淚的項英雄,說了買漁船的事。

“我跟出口公司那邊還沒有簽合同,他們肯定不會現在就幫我們付船款。”宋恂跟他商量,“你看能不能由隊里先出了那兩對船的錢,當作給船廠的訂金。”

項英雄極其干脆,沒有二話,當場就答應下來:“沒問題,我這就給公社打電話,讓我們隊里的賈支書和大隊會計,帶著錢到省城來!”

反正這個船錢是一定得的,早一個樣,又能趁機還一份宋恂的人,何樂而不為。

*

隊里的人要來,但宋恂卻得趕返回公社了,他得跟上級匯報這邊的況。

雖然可以靠出口公司走上層路線來解決生產任務的置換問題,但是出于對上級領導的尊重,他必須提前趕回去跟尹主任他們解釋清楚。

臨行前一天,孟玉裁將兒子到房間里,單獨代了一番。

“我跟你爸的事,你不用管,那個老東西就算真跟我離了,也得安頓好我們娘幾個。”孟玉裁在兒子的肩頭,不放心道,“主要是你,在鄉下那麼遠的地方,邊又一個親人都沒有,讓我實在放心不下。”

“怎麼沒有。吳科學還跟我住在一起呢,項隊長家對我也還算照顧,你就甭擔心了。”

說到項隊長家,孟玉裁也點頭:“他們兩口子都是厚道人,聽你大姨說,上午看病的時候,本來想讓他們用部醫療券的,看病買藥不用花錢。不過人家沒占這個便宜,還是照常付了錢。我準備了不吃的用的,你自己留一些,給項隊長他們家一些,你住在人家家里……”

宋恂耐心地聽絮絮地說了很久,知道是擔心自己才會這樣。

他忙工作的這幾天,都是他媽帶著宋悅招待的項家三人,吃喝玩樂,能想到的基本都照顧到了。

只盼著項家人也能投桃報李,回生產隊以后,能對兒子好點。

孟玉裁說完了這些家常,從床頭柜的屜里拿出一個信封遞給他。

“我這些天從老東西的那些關系里,拉來拉去,挑中了一個距離你們生產隊最近的。”孟玉裁細細地代道,“這個人前幾年給那老東西開過車,后來為了媳婦,轉業回鄉了。現在是南灣縣公安局派駐到你們團結公社的公安特派員。”

“能找出這麼個人,你沒費心思吧?”

他媽得拉多關系,才能準確地挑出這麼一個人啊?

“那當然了!花了好幾天,才打聽到呢!以前我也是傻,跟著那老東西發揚風格,怕他生氣,什麼關系也沒幫你們走過。”孟玉裁冷哼一聲,“這回都要離婚了,我才不管他有啥風格!既然有這層關系在,就得趕給你用上,再不用就過期作廢了!”

宋恂笑了笑,將信封塞進口袋,“行,有需要我會找他的。”

“我還不知道你!跟那老東西一個德!等你去主跟人家聯系,得等到猴年馬月!”孟玉裁得意道,“我昨天已經給小孫打過電話了,人家是個痛快人,只說讓你隨時去找他喝酒。”

宋恂:“……”

孟團長厲害了。

你從軍區給人家往公社打電話,人家能不痛快嗎?

就這麼著,宋恂理完在省城的事務,帶著大包小裹和老母親的殷殷叮囑,踏上了返程的歸途。

與他同行的只有苗嬸和項小羽母

項隊長被獨自留在省城,等待大隊書記和會計,去船廠定金。

火車上,見識了省城繁華的項小羽,著窗外快速后退的景,還有些不舍。

但是心里又很清楚,是不屬于這里的,終歸還得回歸到平靜的漁村生活中去。

可是,有些心思,一旦了,便不是那麼容易能得下去的。

就比如,心里已經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不想一輩子在漁村的補網隊里補網了……

瞟一眼專注看書的宋恂,項小羽踟躕片刻,還是小聲開口。

“宋主任,聽我爹說,你已經幫我姐想到組建‘婦三八號’的辦法了?”

宋恂盯著書頁,隨口說:“暫時還沒有,只是有個大致的方向。是否可行,還得等劉主任的通知。我們請他幫忙去打聽船員培訓班的招生條件了。”

“宋主任,你可真聰明!”項小羽想請宋恂幫自己出個主意,就拼命給人家戴高帽,“你能給我姐想出那麼好的主意,能不能幫我也想一個?”

“想什麼?”宋恂疑抬頭。

“就是工作的事啊!”

“你不是在補網隊有工作嗎?”

是隊長的閨,在生產隊里,哪怕其他人都沒工作,也不會的。

項小羽也知道自己提的這個要求有些人心不足了。

在補網隊補網,真的是隊里難得清閑的工作了,甚至以后還可能變機械化織網,們這些隊員就更輕松了。

可是,就想讓生活能有些奔頭彩一點。寧肯苦點累點,也不樂意過那種一眼能得到頭的日子。

若不是暈船暈得厲害,其實也很想去子船隊里工作的!

有些不好意思地含糊講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這番話聽得一旁的苗玉蘭都不張大了,這死丫頭咋這麼不知道知足呢?

宋恂倒是可以理解的想法。

小姑娘嘛,見識了城市的繁華以后,要是能一點不心,心甘愿地過回簡單的漁村生活,才會讓他覺得奇怪。

“你想做什麼工作?”

項小羽犯愁,要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工作,還用麻煩宋恂幫忙想辦法嘛?

答不上來,宋恂又問:“那你有什麼特長嗎?就是相比于其他人,你覺得自己有哪方面的優勢?”

說起項小羽的優勢,那得分跟誰比。

如果跟村里的普通姑娘比,的優勢還明顯的。

有個當隊長的爹就不說了,還是村里有的上過初中的姑娘,人也長得漂亮。

項小羽把這些吧啦吧啦說了,憂愁道:“有什麼工作是要求長得漂亮才行的呢?我也就這點優勢了……”

宋恂&苗玉蘭:“::::::”

宋恂將書合上,認真打量片刻。

雖然那話聽起來有點厚臉皮,但說實話,除了皮被海風吹得沒有城里姑娘白,項小羽確實是個漂亮姑娘。

不然,也不會被他朋友和老娘誤會,他們之間有其他關系。

“你既然已經上初中了,怎麼不繼續將高中讀完?績不好?”

項小羽趕澄清:“我上學的時候績很不錯的,不說前三名吧,前五名是沒問題的。”

“對,我家兩個閨績都很好。”苗玉蘭也證實,“小羽從小就可會編故事了,參加過好幾次作文比賽,都得獎了。我家堂屋里,的一半獎狀,都是小羽參加作文比賽得的。還在縣里面的一個什麼報紙上,發表過一篇歌頌祖國的作文。”

“既然如此,你怎麼不繼續讀書了?”

寫作也可以算是一項特長了。

“哎,這不是上山下鄉嘛。我本就是農村戶口,無論是初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都是要返回隊里勞的。那就沒必要再花家里的錢上學了。”

以前高中畢業還能分配到公社或者縣里工作,現在他們這些農村戶口的,都得回家務農。

宋恂點頭表示理解,琢磨了一會兒,說:“其實,你還有一個優勢。”

“?”

“你普通話說得還不錯。”

項小羽很有自知之明地說:“還可以吧。但是跟你們這樣的城里人比,還是有些口音的,上次我跟小悅一起去報幕,我自己就能覺到。”

“但是,會說普通話這一點,在南灣是個很大的優勢!你要是能認真練習說好普通話,將優勢發揮到極致,以后未必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

“這個倒是可以,多練練沒什麼,可是練好了以后,能干什麼呀?我們隊里沒有要求說普通話的工作,也用不著我去給演出報幕。公社和縣里倒是有廣播站的播音員,但人家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不可能給我騰地方。”

項小羽其實很喜歡做這類工作,但是沒有機會。

宋恂的手指在書頁上敲了敲,思忖著說:“生產隊里為了建設機械化養豬場,馬上就要通電了。”

項家母一齊看向他:“所以呢?”

“我們公司的業務也馬上就要多起來了。我想借著這次通電的機會,給我們公司拉一條電話線,安裝一臺聯系業務的電話。到時候,可能會招聘一名電話員。”

    人正在閲讀<七零年代青云路>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