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天天想謀反(穿書)》第16章 (下)

臺上的子皓腕翻飛,銀針穿梭,墨線織,雖然沒有繁復驚艷的形式,靜謐之中卻也頗有幾分觀看

但這遠遠不夠,時間一久眾人就會沉悶了,于是開口說道:“本宮與絮然自識,一道師承靜靈大師,本宮瞧著倒有幾分想念以前在相國寺的景了。既然如此,不如本宮琴一曲,權當是助個興。”

長公主倒真是個重義的,如此高貴份竟會為了兒時玩伴紆尊伴奏,眾人慨之余也被吊起了胃口,傳言長公主琴藝頗佳,但是因為行事低調,沒幾人聽過,今日竟能飽一飽耳福,甚是期待。

命人取來了琴,往臺側一坐,捻指一撥,悉的覺洶涌而來,琴音自然而然地從指尖瀉出,這個只會碼字的現代俗人終于可以裝一回了,想想就很激啊。

琴音淙淙,清而不浮,亮而不躁,竟是古曲《定風波》,此曲歷經朝代久遠,樂章在流傳中已經殘破,前朝哀帝費盡許多心思才修復了七七八八,卻因指法繁復然意境又需豁達使得許多琴師而卻步。

如今長公主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竟能對此曲信手拈來?

眾人只聽得琴聲悠揚,松沉而曠遠,間或夾雜著流水竹林之聲,一時仿佛了境,竟似乎真穿蓑,手持芒杖,穿過竹林緩緩而來,淡看風雨,只嘆一聲風波定。

技藝嫻,琴聲流暢準確已實屬不易,然而更難得的是如此韶華年紀琴音之中便能有這番的豁達曠然,甚至還帶了幾分禪意。

眾人一時聽了迷,竟忘卻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臺上還有一個人在繡著字。

晏清毓看著臺上琴的子,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相國寺的禪房里那個為了練琴十手指盡數磨破卻不哭不鬧依然不停歇的倔強小丫頭。那時世人皆道公主子極好,他卻總覺得子最為剛烈,只是過于仁善,才顯得有些文弱。他總擔心會因為極善又極剛的子誤了此生,可不知為何,如今見了幾次后他竟放心了不

當琴聲停下,安絮然將完的繡屏往臺前推了一推時,眾人才發覺半個時辰竟然就這樣過去了。

而半個時辰之間安絮然也當真完了刺繡,眾人只見素絹上用墨線繡著:

一朝金榜,兩淚漣漣。只道三元喜,哪聞四時寂,五經難誦六藝繁。七步詩,八方,丹心朝奏九重天。十年寒窗無人問,百轉腸空許月。我自千金散盡換酒,萬古江山君莫愁。

容倒是中規中矩的祝賀新科進士的詩,巧妙的卻是長短句錯落,由一至萬,數字相連。不過但凡才學好些的世家子,下一下功夫倒也都能做出來。

然而還不等眾人禮貌地夸一夸,安絮然卻轉了屏風,將屏風的背面呈現在眾人面前,眾人這廂一看,才發自真心地鼓掌稱贊。

屏風背后同樣用墨線工整得繡著一首數字詩:

萬戶搗,千里嬋娟。憑欄百般想,倚窗十年妝,九華帳醒八月涼。七夕盼,六橋夜,羅衾難耐五更寒。四弦不似琵琶聲,三夜頻夢見君意。爭教兩銷魂不羨仙,一生一世一雙人。

短短半個時辰,安絮然不僅僅是左右開弓,繡得還是一副雙面繡,雙面繡的難度眾所周知,足見其刺繡功夫了得,怕是整個盛安無人能出其右。

更別說此番的細膩心思,若第一首數字詩只是一首中規中矩的士子詩,那麼第二首詩則是一首悱惻的閨中詩,兩廂連在一起一則才子報國空負佳人,佳人卻癡心不改的相思愁躍然浮現,生無比,懷。

真是極巧的心思,極厲害的手藝,又都是實打實的東西,旁人也眼紅不得。眾人也就淡去了先前的嘲笑心思,真實意地為安絮然好。

安絮然心中得意,果然不出所料。面上卻仍只是淡淡地笑著,還帶了分赧:“絮然獻丑了,惟愿能博得諸位一笑,不掃了大家興致才好。”

衍書也端起了幾分興致打量著繡屏,小橙子卻突然“咦”了一聲,眾人往上座看去,發現長公主的臉似乎有些微妙,而周遭的宮人也在竊竊私語著什麼。

衍書皺了皺眉,沉聲問道:“莫非有何不妥?”

作者有話要說: 兩首數字詩,形式是模仿卓文君,容是作者憑借初高中的語文課知識胡謅的,你們就假裝這兩首詩寫得很厲害,昧著良心相信這就是一代才所做好不好?!(手捂臉,實在覺得套用古人的詩詞太尷尬惹)

    人正在閲讀<長公主天天想謀反(穿書)>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