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讀心全集》第19章 識破謊言,讓虛僞欺詐者顯真形(3)

如果你發現某種現狀很難改變,就不要繼續在它上面花費更多的財力、力,因爲很可能你的衆多投都會像以往一樣打了水漂。如果你已經對某個項目進行了投資,但當你用發展的眼去衡量這個項目時,發現它並不能給你帶來利益,反而會讓你虧損,那麼,你現在最好的選擇是及時放棄,不要惋惜自己曾經投下去的資金、力等。如果你希用加大投資力度的方式來拯救這個項目的話,可能賠得會更多。

20世紀60年代,英、法兩國共同投資,準備開發大型超音速客機,即協和飛機。該機不但機大,而且裝飾豪華、速度快。其研發過程可以稱得上是一場豪賭,是設計一個新引擎的本就可能需要數億元。項目開展後不久,兩國政府發現,如果繼續投資開發的話,費用太大,可是這樣的設計定位究竟能否適應市場還不知道;不過停止研製也不可能,否則以前的投資都會付諸東流,

雖然協和飛機最後研製功,可是飛機的自缺陷(耗油大,噪音大,污染嚴重等)較多以及運營本過高,不適應市場競爭,英、法政府因此遭了巨大的損失。

假如兩國政府能及早放棄,本來能使損失減,可是他們沒有這麼做。最後,兩國航空公司不得不宣佈協和飛機退出民航市場,這才從這個無底而出,可以說是“壯士斷腕”的無奈之舉。

我們往往會陷類似的誤區。如果你面對的是一項投資巨大的工作,而一旦繼續投資,你就會發現並無太大的意義。但是已經花費的資金卻覆水難收,如果希以前的財力、人力不至於白費,人們往往選擇繼續投資,把事堅持到底,可到最後卻賠得本無歸。即使事功,卻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我們把那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力、金錢稱爲“沉沒本”。沉沒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在正式完易之前投本,一旦易不,就會白白損失。但如果對沉沒本過分眷,就會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更大的損失。

現實中還有諸如此類的例子,比如: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本。如果你是理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本。比如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著看完;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

兩種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應該不考慮這件事。如果你後悔買票了,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你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你爲這部電影付了多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建議你選擇後者,這樣你只是花了點冤枉錢,而選擇前者你還要繼續冤枉罪。

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這種一錯再錯的現象,如果發現事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有利可圖,繼續堅持下去也沒有任何現實意義,那麼你最好放棄這種無謂的堅持,把損失降到最低。

悉人心奧妙,把握心理脈搏

遊覽名山古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到看手相、相面的算命師。在他們周圍總有幾個遊客圍著要算命,有的人還不時地點頭:“嗯,真準。”神虔誠至極。

爲什麼我們會相信算命師呢?

日本心理學教授多湖輝對算命現象進行過深刻地研究後發現:幾乎所有的算命先生都瞭解人的心理,他們最慣用的心理招數就是:“人們在聽到對方語意不明確的幾句話時,往往向自己理解的方向去推敲,從而產生‘對方深知我’的錯覺。”這是一種自我求證的心理現象。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自我求證的心理,自我求證的過程,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自我麻醉和變相強化的過程。

比如:

一個孩買了件服,自己覺得這件服很漂亮。

當有人讚這件服漂亮的時候,會比平時更加信以爲真,平時可能能判斷對方評價的真僞度,可是現在在自我求證的心理作用下覺得對方說的一定是真話。從而使覺得自己的服的確漂亮,毋庸置疑。

當有人說不好的時候,可能想法設法把對方的評價當作是嫉妒、沒有欣賞水平等,總覺是絕對不可以信的,不值得信,相反會覺得更正確了,因爲引起了別人的妒嫉。

問媽媽,服漂亮麼?媽媽說漂亮,問姐姐,姐姐說,不漂亮。在自我求證的心理作用下,記住了媽媽的話,拋棄了姐姐的話……

再比如:小時候,當你聽到了恐怖的故事之後,晚上一個人獨自走路回家,時常會覺後面有個人跟著自己。當你張地回頭張時,黑暗中好像真的有個人影閃過,此時,你的心“嘭嘭”地跳出嚨,如果你因害怕而跑起來,就會越跑越快,越跑越怕。

還有,生活中的“錯覺”也是因爲自我求證的心理作怪。如某男對某有意,於是他往往會“我見青山真嫵,料青山見我也如是”,有意無意地尋找某些現象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想法是對的。只要那位士偶然地看他一眼,他就會認爲這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於是神魂顛倒,想非非,造錯覺”。

同理,老闆在樓道見到你時,會拍拍你的肩膀說:“你最近很忙,好好幹吧。”你頓時到老闆很瞭解自己,有一種被理解的寬,工作起來很賣力。其實,老闆只是運用了你的自我求證心理而已。

自我求證源於我們以自己爲中心的思維方式。從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自己”開始,我們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但我們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到周圍信息的暗示。當看到別人的一段經驗總結,或者別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時,我們會從在去尋找,找到相似之,然後就以爲我們也有過這樣的慨或者這樣的問題。

所以,你應該恍然大悟了,這就是爲什麼平時當我們看到一段籠統的、一般的人格描述時,都傾向於認爲這段描述特別適合自己。

很多時候,人們如果得到某種模糊的信息,就會從自己的各個方面推測,越想越多,從而變得疑神疑鬼。信人算命就是其中陷阱之一。所以,認識到了“自我求證”的心理暗示作用,就能避免生活中很多“騙局”、“”,就不會在現實生活中被蠱欺騙。

看穿商家的心理詭計

人天生逛街,逛完後大包小包提著回家後才發現,有些東西並不需要,而此時,後悔晚矣,錢包空矣。只能對著那極瘦的非純,昂貴的牛仔,一洗就水的真晚禮服,十公分的高跟鞋……發呆。

看吧,冬天穿的白子不僅很難和其他服搭配,還特別髒;下雪的時候絕對不能穿,颳風的時候最好也別穿,家裡養寵不要穿,乘坐地鐵也不要穿。總之,一個冬天只穿了兩次,還沒出門就被門邊的灰塵印上一條黑印。更不要說裡面愚蠢的標籤:不可機洗,不可乾洗,不可手洗,不可用刷子刷。燒了它?當初是誰買的呢?

還有那些無袖高領衫,當然,它非常漂亮,幸好如此,因爲它的功效僅僅是掛在櫥裡供人欣賞;天熱的時候,不了它的層層高領子,天冷的時候胳膊上都是皮疙瘩,反正什麼時候穿也不舒服——但爲什麼買呢?

很多時候,20元一件的T-shirt或小襯,看上去還不錯,怎能錯過?打1折的D&G長,腰好像了一些……可這有什麼關係,太值了!於是櫃子裡充斥著這些便宜貨和有瑕疵的打折貨。可到後來終於發現,不願意穿這20元一件的襯上街,也不願意穿紫紅的過時長去見客戶,那怕它出自VERSACE家族。除了把它們送人,還能有別的辦法嗎?

當打折季節到來的時候,節省錢財的了對尺碼的寬容。他們往往斷碼了——可斷的恰恰就是自己需要的那個碼。沒關係,不是正想減掉兩公斤嗎?下個星期不要吃巧克力和蛋糕就是了。可結果是,永遠也減不掉這兩公斤。同樣的問題還出在鞋子上,平時穿37號鞋,可只剩下36號的一雙漂亮短靴。導購小姐保證說這種皮質非常合腳,越穿越鬆快。被“對摺”的標籤刺花了雙眼,心甘願地相信的話。可結果是,只要站著……

更糟糕的是: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黃,價格也夠合算,試穿之後喜不自勝,爲了防止日後再也買不到這麼合適的襯,一口氣買四件,黃,紫,藍和綠。下場可想而知:誰都不願意總穿一個款式的襯出門,哪怕它們的不同。

當然,在我們這些糟糕的購經歷中,導購小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我們從試間裡走出來,如果繃繃地上,們會說:“這料子穿穿就鬆快了”。如果大,們又說:“這料子洗後會一些。”有時候們還會利用其他顧客達到自己的目的:“先生,你說說看,這位士穿這條子好看嗎?”那位可憐的先生又能說什麼呢?

於是,一件又一件本用不著的填滿了櫃,而大部分時候,只是因爲它“便宜”、“劃算”……

更甚者,在面對“免費”贈送的時候,就不只是人們瘋狂了,所有的人都會瘋狂。

“買高清DVD機免費贈送影碟。”

“購買巧克力,贈送泰迪熊。”

“在該商場購買商品滿80元,免費贈送食用油一瓶。”

這種時候,人們通常會爲了得到免費贈送的東西而購買指定的商品,不惜花時間,排長隊,瘋狂搶購,然而到最後卻發現這些東西,其實自己並不需要。

劉先生和妻子一起逛商場,恰好該商場搞活。在家電專櫃,有一項優惠活是“買高清數字電視,免費贈送最新款超強糾錯DVD影碟機”。看到免費的商品,劉太太很是高興,因爲自己一直想要一臺DVD機,劉先生也很高興,於是就馬上決定買回家去。當把電視和DVD都搬回家時,才突然醒悟過來,其實自己並不需要電視機,家裡的電視機也剛買沒幾年。爲了買DVD,反而多買了一臺電視機,真是虧大了。

看來,免費對人們有著超乎想象的吸引力,以至讓人會產生一種非理的衝,見到免費的東西,不管需要不需要,就會不顧一切地向前衝。貪圖便宜是人們常見的一種心理傾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特別是在購買商品時,很多顧客對打折的商品、免費的商品趨之若鶩。

這種不理的消費掏空了錢包,卻換來了一堆不實用的東西。

問問你自己,在那麼多人慘痛的教訓前,你是否會戒掉如此不理智的消費行爲呢?小心了,那些商家設置的“圈套”,可正等著你鑽呢。

即使你勝了,其實也是敗了

只要是針鋒相對的爭論,無論你說得多麼彩,多麼富有哲理,也很難讓對方心服口服、甘拜下風……

有一種人,反應快,口才好,心思靈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別人有利益或意見的衝突時,往往能充分發揮辯才,把對方辯得臉紅脖子,啞口無言。

長此以往,這種人就形了一種習慣:不管自己有理無理,一用到,他絕不會認輸,而且也不會輸,因爲他有本事抓住你語言上的,也會轉移戰場,四攻擊,讓你毫無招架之力;雖然你有理,他無理,但你就是拿他沒辦法。

在辯論會、談判桌上,這種人也許是個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場合中,這種人反而會吃虧,因爲日常生活和工作場合不是辯論場,也不是會議室和談判桌,你面對的可能是能力強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辯贏了前者,並不表示你的觀點是對的,你辯贏了後者,只凸顯你是個好辯之徒。

而一般常見的形是,人們雖然不敢在言語上和你鋒,但大家心知肚明,反而會同“辯”輸的那個人,你的意見並不一定會得到支持,而且別人因爲怕和你在言語上鋒,只好儘量迴避你。如果你得理還不饒人,把對方“趕盡殺絕”,讓他沒有臺階下,那麼你已種下一顆仇恨的種子,這對你絕對不是好事。

有好口才不是壞事,但運用不當則會壞事,因此你若有好口才,建議你:

把口才用來說明事理,而不是用來戰鬥。不過當有人攻擊你時,你當然可以“自衛”。

有好的口才,也必須要有相對應的涵,否則別人會笑你全只有舌頭最發達。

要駁倒對方,保衛自己的意見時,點到爲止即可,切莫讓對方“無地自容”,換句話說,要給對方臺階下。

別人得罪你時,你雖理直氣壯,但也不必把對方罵得狗淋頭。

若自己的觀點有錯,要勇於認錯,並接對方的觀點,切莫用辯論的技巧死命反擊,因爲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辯只會讓人看不起你。

空有好口才而不知收斂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把“逞口舌之快”當一種“快樂”的人,最後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千萬不要爲了逞口舌之快和他人強辯,這在很大程度上無疑是孤立自己,將自我陷衆矢之的的境地。

    人正在閲讀<微表情讀心術全集>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