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配改拿爽文劇本》第29章 第29章

永安額頭青筋起, 連脂都遮不住了。

左一句“手腳笨”,右一句“手腳笨”,就連找借口都找得這麼不誠心, 是怕自己聽不出來們在故意打自己的臉嗎?!

靜樂冷笑著說道:“殿下為難個小丫頭有什麼意思, 有什麼話大可以沖著我鎮北王府來。”

靜樂的心痛著,父王戰死時, 阿辰才剛滿十六,在北疆。

只知道父王死得凄烈, 后來阿辰為了搶回父王尸,率軍殺敵陣, 遍鱗傷。

這是鎮北王府的死, 每每回想, 就像是在挖的心窩。

靜樂的桃花眼殺機四溢。

知道自己在京中就是質子,為了兒子,為了鎮北王府上下,能忍則忍, 但是有些事實在忍不了了。

眼看著靜樂就要拍案而起,盛兮微微一笑,笑容恬靜, 仿佛有一種安人心的力量。

但目再向著永安長公主的時候,卻著凌厲的鋒芒。

“郡主都說不用了, 殿下非要讓郡主簪花。”盛兮角一勾, 臉上還在笑, 但是笑容卻冷了許多:“莫非這杏花有什麼玄機?!”

四下又是一靜, 花榭里的幾人換著目,暗暗咋舌。

這杏花的事,們當然都聽聞過, 但是誰也不敢大大咧咧地說出口啊。

這一說,豈不就是在指責永安是故意折辱鎮北王府嗎?!

永安幾乎要快把手上的酒盅碎了,幾滴琥珀的酒濺到了白凈如一樣的手背上。

鎮北王府對大榮朝而言是功臣,至現在還是,自己可以暗地里給靜樂使絆子,讓靜樂難堪,靜樂向低頭,但是絕不能讓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不然,若是讓史和那些一心只偏向鎮北王府的武將們參一本,肯定會被母后和皇弟訓的。

盛兮淡淡一笑,的語氣還是毫無起伏,但是目卻亮得驚人:“臣聽聞,當年在北疆……”

“夠了。”永安臉難看地打斷了

咬著后槽牙,一字一頓地出了聲音:“是本宮的不是,既然靜樂不喜歡杏花,那不簪便是。”

說到最后四個字的時候,的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了。

盛兮角一彎。永安長公主不過是仗著靜樂郡主不愿親口提及這段心窩子的事罷了,那就來提!

雖然兩世都未能有幸見過老鎮北王,但是,像老鎮北王為國戰死的英烈,也不是誰都能拿來隨便說的。

更何況,靜樂郡主才剛剛幫過琰哥兒,誰對好,都是記著的。

永安一口氣幾乎把自己給憋死了。

盛兮含笑著,目在那些破爛的杏花上掃過:“那……這些花?”

領著盛兮過來的嬤嬤向花榭里伺候的丫鬟們使眼,那個先前捧著花籃子的丫鬟趕倉皇地蹲下,收拾起地上的花瓣。

靜樂:“……”

莞爾一笑,看著永安憋屈忍的樣子,那團憋在口的怨氣傾瀉而出。

朝盛兮招了招手,讓在自己邊坐下。

這小丫頭真好。

從前就想過,要找個什麼樣的兒媳婦,但是,楚元辰長年在北疆,仿佛對終大事毫都不關心,一年又一年的才拖到了現在。

興許也是緣份吧。

這小丫頭看起來的,卻有一子韌勁,不會輕易服輸,但也知道適可而知,就像是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里,然后就在底線之上瘋狂的踩踏。

不會越線,更不會任人欺凌。

他們鎮北王府如今風雨飄搖,這小丫頭是最適合的世子妃。

靜樂拉過的手,輕輕拍了拍,放在膝頭,說道:“過幾天來我府上,陪我說說話。”

盛兮俏地應了:“您上次說的琵琶彈唱,我早就想去聽了。我近日新買的一本話本子可有意思了,讓先生說給咱們聽。”

靜樂心越發好了,剛剛的事,就當作是被野狗吠了一聲。

花榭里,其他人都沒敢說話,也就靜樂和盛兮似乎覺不到這可怕的沉寂,越說越愉快,從話本子說到戲本子,還約好了過幾天去戲園子里頭看戲。

地上的杏花很快就被收拾干凈了,照樣放回到那個花籃子里,只不過,剛剛那些杏花還朵朵綻放,而現在,卻已了一堆殘破的花瓣,就如同永安難堪的臉

“盛大姑娘。”永安不想見們婆媳深的樣子,冷著臉說道,“他們都在問心湖那里玩,你也一起去吧。”

他們指的是永安的簪花帖邀請來的那些貴和公子們。

他們在請過安后就被領去了問心湖,也就是盛兮,永安本來想用來隔應靜樂,但沒想到,被氣得快要吐的是自己。

原本,永安覺得太后代自己的事,簡單的很,料想這盛大姑娘也不敢拒絕,但是現在,已經沒什麼信心了。

也不知道靜樂用了什麼手段,人還沒嫁過門呢,就被給籠絡住了。

得好好想想……

盛兮看向了靜樂,靜樂含笑著向點了點頭,說道:“去玩吧。”

,向永安福了禮,說道,“臣告退。”

于是,就有丫鬟領著去了問心湖,昔歸跟在后。

永安大長公主的簪花帖請了不人,有男有,大多相紀相仿,盛兮到的時候,他們正在親水亭廊玩著投壺和覆,言笑晏晏。

大榮朝的男大防遠非前朝那般嚴苛,只要不是孤男寡一室,就不算逾禮。

見到來,程初瑜的眼睛一亮,遠遠地就揮手打著招呼道:“姐姐,這里這里!”

程初瑜在邊關長大,一向跳,惹得周圍貴們紛紛側目,更有人難以茍同地皺了一下眉。

“阿瑜。”盛兮快步過去了,眉眼含笑。

“我就知道今天能見著你。”程初瑜開開心心地說道,“過幾天我去給你添妝。”

盛兮地說道:“等你定下親事,我也去給你添妝。”

程初瑜掌笑了,猛點頭。

這樣子,讓盛兮心念一,問道:“可是你家中要給你定親了?”

程初瑜年底就及笄了,定了親也不稀奇。

程初瑜的臉上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紅霞,然后,倉促地改了話題,低了聲音,悄悄說道:“姐姐,你聽說了沒,永安長公主打算今日給昭王挑一個側妃。”

盛兮挑了下眉梢,程初瑜可不是那麼容易害子。

地順著程初瑜的話說道:“怎麼說?”

“我也是今天來了以后才聽說的。”程初瑜嘟囔道,“早知道就不來了。”

昭王份是高貴,但在這里的貴們大多份也不低,足以當親王正妃了,現在卻要為了一個側妃,被人當挑件一般的挑揀,們哪里會不樂意。

但要真是倒霉被挑中,誰都很難說“不”,除非敢和盛兮一樣去跟太后杠,興許還有點希。不過,當初盛兮是拿住了太后的肋,再換個人不一定會有這等好運氣。

“而且啊。”程初瑜抬了抬下,示意盛兮看前面,里說道,“現在誰不知道昭王心里頭只有那個人呢。”

盛兮順著看去,見到的是一襲悉的影,姿纖纖,正在一眾人眾星拱月下,談笑風聲。

是趙元

自打上次在園子里頭知道兩男爭一的主角是周景尋后,程初瑜就對趙元很不喜歡了。在程初瑜看來,任何一個品行還過得去的人,都不會明知對方和自己的表姐訂了親,還要牽扯不休,至也該避嫌。

撇了撇,不快地說道:“也不知道是怎麼得了這簪花帖的。”

永安長公主下的帖子,除了對俊年有所寬待外,極其注重家世。好比盛家,盛興安雖是三品禮部侍郎,但是,盛家起于盛老太爺,論底子實在太薄,在滿京城的世家勛貴眼中,其實也就是泥還沒洗干凈的泥子,從前本得不到的帖子。

趙家家世比盛家更為不如,但趙元居然也有帖子。

“許是得了永安長公主喜歡吧。”盛兮隨口說著。

程初瑜想想也是,永安長公主向來就是個很隨的人。

盛兮看了一圈,隨口道:“昭王沒有來? ”不是說,今天是給昭王挑側妃的嗎?

“剛剛還在的……”

剛剛昭王還在趙元邊寸不不離,也不顧人家已經訂了親,而趙元看起來也沒有什麼要回避的意思,當時程初瑜還期待著周景尋會不會來,說不定又能看場好戲呢。

結果周景尋沒來,昭王還不見了。

程初瑜有點沒趣,覺得今日這簪花宴的樂趣了一大半!

說話間,兩人走了過去,這時,趙元也看到盛兮,兩人目福了福,喊道:“表姐。”聲音干

盛兮含笑回了禮:“表妹。”

兩人相對無言。

這對表姐妹看起來淡淡的,倒是比陌生人還要陌生。

程初瑜挽著就要從趙元邊走過去,里說著:“姐姐,我們來玩覆吧,我總是猜不對……”

表姐。”趙元出聲喚著,幽深,說道,“我一直以為你是個溫婉約的,但是,你實在太讓我失了。”

盛兮饒有興致地挑了下眉。

趙元一臉的難以茍同,搖了搖頭說道:“你討厭我沒關系,但是你又何必針對周世子呢。”

程初瑜好奇地眨眨眼睛,看熱鬧不嫌事大地扯了扯盛兮袖。

盛兮微微一笑,說道:“周世子是被北城兵馬司帶走的,若是表妹覺得北城兵馬司有違律法,無論是京兆府,還是登聞鼓,表妹大可以去一訴冤屈,與我說有什麼用。我家又不開衙門。”

周景尋被北城兵馬司帶走的事,也就區區幾人知道,盛兮此言一出,不人都看了過來。

程初瑜恍然大悟,難怪今天沒見著周景尋,原來是被帶走了啊!熱鬧看不了,好失

趙元:“……”

紅艷的角抿了一條直線,真是看錯盛兮了。

原以為,是個溫嫻淑之人,雖然古板,但也不乏善良,但是沒想到,不但得理不饒人,還睚眥必報,不但對自己如此,對周景尋更狠,栽贓陷害,害得周景尋挨了板子。

就算如此,也沒毫的疚,自己好好與說話,偏生像帶了刺似的。

趙元

是的。盛兮覺得鎮北王世子妃了,所以,就眼高于頂。

但是也不想想,若非自己與周景尋兩相悅,得蒙太后賜婚,又怎麼能順利解除婚約,進而有機會為這個世子妃?如今還非要抓著那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鬧個不休。

趙元輕輕嘆息,上次落湖時,趙元就告訴過自己,已經不欠了盛兮的了,不需要在盛兮的面前再低聲下氣。

這歷朝歷代,哪個手握兵權的藩王能有好下場的?盛兮實在目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富貴,卻看不到背后的兇險。

趙元原本還想提醒兩句,但顯然已被私怨蒙蔽了雙耳,不會聽的。

既然盛兮冥頑不靈,自己也無需再上趕著湊過去。

趙元憐憫地看著,淡淡地說道:“表姐,凡事過猶不及。”

說完后,趙元福了福禮,轉就走了,再沒回頭。

程初瑜聽得莫名其妙,忍不住道:“一直都是這麼自說自語的嗎?”

盛兮很認真地想了想,點點頭道:“好像是啊。”

從前沒什麼覺,但是仔細想來,趙元似乎總是會用一種憐憫的目看著別人,就仿佛自己站在了所有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旁人在看來都是螻蟻。

“算了,別理,我們自己玩,”程初瑜拉著去玩覆,“我都輸了好幾局了,姐姐你可得幫我贏回來。”

覆就是將一件東西用盂等蓋住,再給出一段暗語讓人來猜。

姑娘們玩覆,輸的不用罰酒,只要拿出彩頭便是。

程初瑜嘟著道:“我把我新得珠花都輸了。”

盛兮地說道:“我去給你贏回來。”

最擅長玩這個了,十猜八中,喜得程初瑜在一旁直拍手,不但把程初瑜的彩頭贏了回來,還贏了兩朵珠花和一條絡子。

正要再接再勵,這時有人過來說:“趙姑娘要和清平郡主一同舞劍了,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于是,本來玩得好好的的幾個姑娘興地說了一句“不玩了”就跑去看。

“我們也去吧。”程初瑜躍躍試地往人群張

盛兮笑著應了。

程初瑜開開心心地挽著過去。

問心湖畔圍了不人,他們三三兩兩的站在那里,談笑風聲。

趙元和清平郡主各自持著一把沒有開刃的劍,面對面而立。

們原本是在一起談詩論詞的,后來清平郡主說得了一對好劍,就有人起哄舞上一曲。清平郡主本就是個張揚的子,有人起哄,就應了。

劍有一對,舞自然不能獨舞,清平郡主就拉上了趙元一起。

“元。”清平郡主挽了個劍花,忽然眼睛一亮,說道,“我聽我娘說,你前幾日在清茗茶莊里做了一首好詩,不如你再即興做詩一首,我們以詩配樂,再來舞劍可好?”

趙元也覺得這樣不錯:“那誰來奏曲呢?”

“可惜我皇叔不在。也不知去了哪兒。”清平郡主口中的皇叔就是昭王,嘟囔著說道,“我皇叔吹了一手好蕭。”

昭王不在,這劍也是要舞的,清平郡主讓人去了個府里的擅琴的樂師來,問道:“元,你想要什麼曲子?”

“你決定吧。”趙元自信地說道,“我都可。”

清平郡主沉道:“那就來一首《十面埋伏》吧。”

樂師的十指輕攏慢捻著琴弦,空曠的琴音從他指尖流出,一種金戈鐵馬的肅殺之氣撲面而來,宛若兩軍對陣,聲震天,氣勢蓬

趙元和清平郡主分別持劍,踩著激烈的樂曲,劍隨舞

趙元輕啟,伴隨著跌宕的樂曲聲念道:“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1]

揮劍,大大的擺隨著作飛舞起來,猶如牡丹盛放,兩人雙劍相姿輕盈如飛燕,如畫,但更勝似畫。

一時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兩個上。

劍為鋼,舞為

們揮出的劍雖,卻有些綿,只適合賞玩。

而《十面埋伏》是一首激昂的樂曲,與這的劍舞其實并不相搭,但是趙元口中那一句句豪邁的詩句,卻讓劍舞與樂曲完融地融在了一起,又平添了幾分聲勢赫赫。

“銀鞍照白馬……”

趙元每念一句,就揮出一劍,作由慢到快,到了“十步殺一人”的時候,劍勢突然再度加快,擺紛飛,劍隨舞,劍如游蛇,仿佛與這樂曲一般,殺機四伏。

“好詩。”

“好舞。”

“好劍。”

有人掌贊了一句,打破四下的寧靜。

在場所有人都被這段劍舞給吸引住了,直到這時才注意到,昭王正伴著一個中年男人走來。那男人將近不的年紀,頜下留著短須,面目俊朗,眉眼間與昭王有五六分相似,他漫不經心地搖著一把折扇,目幽暗,帶著一種上位者的矜傲。

昭王陪伴在側,有說有笑,且面恭敬。

在他們的后還跟著三個人,有兩個腰間佩劍,下盤沉穩,不茍言笑,另一個則面白無須,雙手端著就像習慣的拿著什麼東西似的。

盛兮猜測,來的多半是大榮朝的皇帝。

趙元和清平郡主還在舞著,那一句句讓人心澎湃的詩句從趙元的口中而出,在這聲聲激昂的樂曲中,更顯驚心魄。

他收起折扇,輕輕敲擊掌心,面贊賞。

隨著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經”,琴曲在英雄末路中戛然而止。

“好!”

他又是一聲贊,隨后問道:“這首詩什麼?”

趙元已經收了劍,遙遙抱拳道:“此詩名為《俠客行》”

“是誰所做?”

趙元淡淡一笑,回道:“是我。方才《十面埋伏》的琴聲響起,我心有悟。”

“俠、客、行……好一首《俠客行》!”昭王目灼灼地看著,充滿驚嘆和贊賞,“大哥,我說的吧,趙姑娘才華出眾,非尋常人所能及。”

那中年男人的確是大榮皇帝。

在太后賜婚后,昭王還是不甘心,纏了太后好久都沒有用,他就另辟蹊徑,找皇帝出面。千磨萬求的把皇帝帶來了這里。

皇帝的目牢牢地粘在了趙元上,這小小的子竟能做出如此氣勢磅礴的好詩,實在讓他刮目相看。

昭王的那一聲“大哥”,讓在場的人都猜到了這人的份。

本來還算輕松愉悅的氣氛陡然一變,所有人都噤聲不語,舉止間也有些拘泥。

趙元眉眼一,朝昭王看了過去,口中溢出無聲的嘆息。明白昭王對的心意,但是,只是拿昭王當朋友,都已經跟他說清楚了,他怎麼就不愿意放棄呢。

“大舅舅。”清平郡主歡快地跑了過去,“我舞得怎麼樣?”

皇帝的目終于從趙元上挪開,也贊了一句:“不錯不錯,清平這一舞,讓……讓我刮目相看。”

清平抱著劍,憨地說道:“那大舅舅要不要賞我些什麼?”

皇帝點了點的額頭,寵溺道:“我這兒有新得的金蟬翼,你拿去做裳吧。”他停頓了一下,看向趙元時目灼熱,補充道,“你與這位趙姑娘,一人兩匹。”

清平寵,常常來往宮中,自是知道,江南今年新上貢了一種為名“金蟬翼”的布料,輕薄如蟬翼,金與蠶織,在底下璀璨生輝,不勝收。這種料子極為難得,聽說今年一共只得了六匹。

清平開心了,跟著趙元說道:“我們一人一半。你先挑。”

“大哥。”昭王跟在皇帝邊,小小聲地說著,“你就替我去跟母后說說吧。”

皇帝神一頓,敷衍道:“這件事,我再想想。”

昭王一喜,覺得有希了,只要自己再接再勵,準能行。

“那說好了啊,您一定要好好想……”

說話間,一眾人等簇擁著皇帝往亭廊去了,程初瑜問道:“還要不要玩覆?”

盛兮意味深長地說道:“估計是沒什麼人有心玩了。”

皇帝蒞臨,哪怕是微服私訪,不人也都會簇擁在側,再說了,皇帝在,誰還敢大肆說笑?氣氛怕是很難以恢復到先前。

不過,盛兮沒有去看皇帝,而是直視著趙元的背影。

這首名為《俠客行》的詩,死后在那本小說上也看到過,同樣是趙元做的,不過,那是在幾年后,鎮北王府已經覆滅,北燕一舉破關,連續攻下大榮數城,近京城。

周景尋當時已是軍三千營總兵,臨危命,奔赴前線。

大軍開拔那日,趙元在十里亭當場做了這首《俠客行》為他踐行。

盛兮:“……”

盛兮雖然不擅作詩弄詞,但是,也是知道的,詩詞歌賦都是需要意境,才能有而發,但是,剛剛的劍舞,和上一世的出軍,明明是兩種不同的意境,趙元都是當場做詩,而且還一字不差。

尤其趙元方才親口所說,是聽了《十面埋伏》才有所悟,但《十面埋伏》明明是“英雄末路”,“烏江自刎”,總不能在送周景尋出征時,也同樣悟到了“慘敗”和“自刎”吧?

唔……

好像有點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夾子,也就是千字榜,更新時間會挪后到晚上【23點55】,等夾子過后,從8號開始,更新時間會固定在中午12點。今天也有紅包~

注:

[1]《俠客行》,李白(唐)

《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曲,這里用箏彈。

    人正在閲讀<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劇本>
      關閉消息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