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盜帥》第637章 抵達前線

青海都護府最近特別的熱鬧。

青海當初是杜荷利用吐蕃戰敗,強行從吐蕃人的手上割讓來的。起先李世民還有些不願,覺得青海在高原境,有及嚴重的高原氣候,並不適應他們生存,但是讓杜荷說服了。

說服李世民的理由只有兩點,青海位於青海湖附近,這裡水草極其優良,是絕佳的牧馬之地。另外,青海還是最大的淡水鹽產地,擁有數量龐大的食用鹽。

作為農耕民族,唐朝缺的就是馴養軍馬的牧馬之地,而關中長安位於華夏領土版塊的西方,遠離大海,食鹽急缺,每年從江南一代運往長安的食鹽足以堆高山,垮數十萬大軍。數額如此之大,運費幾何,顯而易見。

青海的存在,正好能夠滿足這個條件。

經過三年的發展,青海馬場擁有軍馬近乎十萬匹,位於唐朝所有馬場的第三位。境的鹽田也大範圍的展開了開採,至今已經完全滿足關中數百萬人口的需求,為大唐節省了一筆天文數字。

因為如此大利,李世民對於青海也格外重視,特地在青海建立了都護府,並且命長平郡公張亮為都護,負責護衛青海的安定。

青海與吐蕃相鄰,是攻吐蕃的跳板,十數萬的大軍將在這裡集合。

青海因為偏遠,人口較為稀。一時間湧大批兵卒,讓境的百姓皆有些膽。但隨即發現,這一個個的兵卒將士都有著極高的自律,他們極擾民,個別偶爾發生的事故,最後都會有人過來理。

負責事件的員,並非是百姓想象中的包庇偏袒,而是認真取證,不偏不倚,漸漸的百姓也安心下來。

經過兩個月的行程,杜荷率領的四萬銳正式抵達青海。

青海都護張亮早以掃榻以待,趕到的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左領軍將軍劉蘭、右領軍將軍辛獠兒、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人也在青海界相迎。

他們都不是駐紮在京師的京軍,而是各地沖折府的府兵,到了徵召,同時趕來青海集合。

唐朝作戰,每每都徵召戰區附近的府兵,皆是青海附近的人,故而杜荷這位遠在長安的三軍統帥是最晚抵達的。

當他進青海地界的時候,聞訊的各路將領已然列出了容重的迎接陣勢。

「見過大總管……」張亮帶著牛進達、劉蘭、辛獠兒、劉伯英一併像杜荷行禮。

杜荷翻下馬,忙上前將張亮攙扶而起,笑道:「張老將軍不必多禮……諸位將軍也起來吧。論資歷杜荷屬於諸位的晚輩,承蒙陛下信賴,授予主帥之職。自問作戰經驗,遠比不上各位,並肩作戰,若有什麼失誤之,還大家指出……」他和氣的說著,並沒有擺出任何的架子。

一干諸將忙道不敢,彼此無形中也親近了許多。

張亮見此,心中也鬆了一口氣。在這些將軍中,屬他力最大。自從得知統帥是杜荷之後,張亮的心一直就沒有安定過。他並非是怕杜荷沒有本事,反之是怕杜荷太有本事,就如霍去病一樣。

霍去病年英雄,那是何等了得。然而就是因為太厲害,子也就無比的高傲,從來不顧及他人的緒。當年霍去病的遠征軍在回師的時候,糧草耗盡,許多士卒死途中。而霍去病的車駕里,卻有一惡臭。那是漢武帝賞賜給霍去病的酒。因為數量太多太多,吃不了,在路上發臭了。

人無完人,霍去病年得志,子有些瑕疵,也是理所當然。

杜荷與霍去病一般,都是年得志,如果杜荷如霍去病一樣的高傲,那況就異常嚴重了。

初唐可不是武帝朝,現今的每一個有份有地位的將軍,他們大多都是為李唐打過天下,立過戰功的老將。杜荷若太過高傲,不將這些老將看在眼底,那必然會造軍心不和,做不到令行止。

現在見杜荷如此,張亮也放心下來。

杜荷一路來也有算計,他清楚自己比不上李靖、李績、李道宗。他們這三位不但有本事,還有威信,有三軍信服的力量,這一點正是他不備的。想要真正讓所有人信服,唯一的辦法就是拿出真才實學,打好這一場仗。

尊重靠的是自己的爭取,而不是他人的給予。

依照杜荷現在的權力,確實可以依仗李世民的聲勢,來一個下馬威,讓他人敬畏。可這樣並不能真正的讓人心服,他們服的是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實實在在的打一場勝戰,讓他們心服口服,這才有說服力。

故而打從一開始,杜荷就沒有炫耀自己權力的打算,一切都憑實力說話。

對於杜荷的實力,前來迎接的諸將都有所了解,能夠擊敗侯君集,已經說一明一切。他們之間存在的唯一隔閡就是資歷,杜荷還是太年輕……任何一個人都難以忍比自己小許多的小傢伙在面前指手畫腳,教他們怎麼做事。

杜荷不擺任何架子,也對了他們的心思,都覺得杜荷這欽點的統帥已經給他們面子了,他們自然樂意支持。

杜荷與張亮並肩而行。

張亮五旬之齡,濃眉大眼,聲音宏亮,中氣十足,給人一猛張飛似得覺。若真將他視為猛張飛,那就大錯特錯了。李世民對於他的評價是「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懷詭詐」,作為凌煙閣排列十六位的功臣,他自然有著常人難以比及之

「老將軍,兵士集結的怎麼樣了?」杜荷客氣的說著。

張亮毫不遲疑的答道:「各路兵馬,已經集結完畢……不過,恐怕一時間難以出征……」他眉宇間著憂

「是因為高原氣候吧……」杜荷笑著說著原因,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在他的記憶中青海已經存有高原氣候的特徵了。

張亮詫異道:「大總管果非常人,確實是高原氣候。這裡的氣候獨特,不習慣的人一時間難以承。聚集的近十萬大軍,就如得了瘟疫一般,三分之一人到了影響。餘下的人或多或也有些問題,固不那麼嚴重,可士氣不可避免的到降低……不是出征的時候。另外大總管帶來的四萬兵馬,現在看起來是生龍活虎的,過不了一兩天,說也有一半人死鱉鱉。」他在青海已有三年,已經適應這裡的氣候,對於這裡氣候,早已深有會。

杜荷對於高原氣候在了解不過了,點頭道:「這一仗,形勢嚴峻,我們不但要與人斗,還要與天斗。老將軍的兵卒如何,他們應該已經習慣這裡的氣候了吧?」

張亮答道:「這是自然,最初也是一樣,死不搭活的。一個月左右,況稍微有些好轉,三年過去,自然就習慣了。」

「一個月,那我們就休整一個月,讓所有兵卒在青海調養,進行適應訓練,儘可能的讓他們適應這裡的氣候。免得到時候腳蝦,任人宰割。」杜荷此刻現了三軍統帥應有的冷靜,並沒有過度的高估唐兵的素質,要與老天斗,就必須做足準備。

張亮嘆服贊道:「明智的決定……」杜荷的想法與之不謀而合,他靠的這些年在青海的心得,那杜荷靠的是什麼?

張亮雖是老將,卻也沒有倚老賣老之心,在這番談中已經認可了杜荷作為三軍統帥的存在。

杜荷也察覺到張亮語氣的變化,微微一笑道:「象雄國、吐蕃的況現在怎麼樣了,可有什麼消息?」

張亮搖頭道:「吐蕃早在發進攻的一開始,便封鎖了象雄國所有對外通訊,我們得不到任何消息。最近吐蕃已經在邊境整備,相信已經得到了我們的意。為了防止我們與象雄國聯合配合,他們更是加強了封鎖。在大總管未抵達的這兩個月里,我先後十次派探想與象雄國接,最後都杳無音訊,全無收穫。不過這樣也證明了一點,象雄國還在,並沒有被滅亡。」

杜荷琢磨了片刻道:「那祝霍是怎麼突破封鎖的,有沒有可能依照老路,重新與象雄國取得聯繫。」

張亮再次搖頭:「這一點我也想過,詳細的詢問過可能。祝霍是翻山而來,這下山容易,上山難。他下的來,上不去。我還不信,特地讓軍中最擅於攀巖的士卒去嘗試了番,結果失敗了……」

杜荷頷首點頭,也不在多問了,心中也明白了一點,張亮能夠位列凌煙閣,確實非等閑之輩,自己想到的他未必想不到,能試的辦法都應該嘗試過了。

他看著前方,心想:「看來,只能由我親自出馬了!」

杜荷在後世還是杜長天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以輕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巔,站在世界的最高點。現在他的輕功,還沒有到當時的水準,可他翻越的也不是珠穆朗瑪峰呀。

一個月的休整,應該夠自己跑一個來回。通知象雄國,裡應外合,前後使力。

杜荷心底盤算著,最後道:「老將軍,回頭你讓人將祝霍帶到我的軍帳,我有事問他……」(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人正在閲讀<大唐盜帥>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