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盜帥》第642章 兵抵眾龍驛

旌旗如林,鼓聲勝雷。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休整適應,唐軍將士終於進了吐蕃境,直松贊干布所在的眾龍驛。

杜荷高坐在雪無痕上,腦中思考的一直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戰勝吐蕃。吐蕃雖然比不上薛延陀強大,松贊干布也未必比得上侯君集,但在杜荷心中卻是知道,這一仗將會是他所經歷的所有戰役中。最難打的。

因為他們不但要跟人斗,還要與天斗。

雖然一個月,唐軍的將士們對於高原氣候有所習慣,但是杜荷卻是知道的,這只是一時間的適應而已。一但戰鬥打響,將士們力消耗過劇,各種不適應的跡象會再次出現。

更何況他們所在的青海只是位於青藏高原的門戶,最下面一段。越是深青藏高原部,空氣會越是越稀薄,高原反應也會越來越嚴重。即便是常駐青海的張亮部隊都未必能夠適應,更別說是其他兵馬。

鬥智、速戰!

杜荷腦海中反覆出現這兩個詞,這一戰要想勝利,兩個詞絕對是重中之重的關鍵。

但問題就在於鬥智、速戰可以說是一個反義詞。

鬥智,步步算計,以智取勝,需要時間,作為布局。而速戰,則意短時間擊潰敵軍。

如果對手是一個垃圾,三腳貓的貨,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偏偏不是,松贊干布年起家,軍事政治皆有一手,欽陵固然年輕,但他是未來的吐蕃戰神,薛仁貴一生唯一的敗戰就是輸給了他,而且是全軍覆沒的慘敗。

他們都是了不起的人,想要用計,想要速勝,絕非易事。

可若不速勝,老天爺給他們的力會越來越大,一但承不住,甚至可能導致慘敗……

「這與天斗,可真不容易……」

杜荷覺得自己都要想出皺紋來了,如何打這一戰,還是沒有什麼頭緒。

「大總管……」

這時一輕騎從遠飛馳而來,彙報道:「在我軍右側翼發現千餘人的吐蕃騎兵,他們游弋在我軍附近,劉將軍請求指示……」

他的話音乾落,又有一騎來報:「大總管,我軍左側翼發現千餘人的吐蕃騎兵,牛將軍請求指示……」

杜荷心念電轉,依然明白吐蕃容易。

他們剛剛昨日退至眾龍驛,防工事,還有什麼營地布置,十之八九沒有準備萬全。唐軍來勢洶洶,兼之財大氣,便是步卒也有馬代步,行軍速度極快,他們需要一些時間準備。故而派出幾支游擊部隊,沿途擾,打算拖延一下唐軍的行軍速度。

頓了一頓,當即下令道:「告訴劉、牛兩位將軍,不用理會,並在左右翼補充一些強弩手,如果他們敢上,以強弩退之,不需要戰。」他命令下達出去之後,高聲道:「傳令三軍,加速行軍。」

雖然他沒有想到好的破敵計策,但既然松贊干布不想他提早抵達,那便去給他心裡添點堵,噁心噁心他。

軍隊加速行軍,面對唐軍的弩箭陣,前來游弋的吐蕃軍本不敢放肆,只能眼睜睜的瞧著唐軍加快速度,而無能為力。

經過強行,唐軍比原定計劃更早的抵達眾龍驛。

眾龍驛是一個見的丘陵,地勢北低南高,壑縱橫錯,環境十分複雜。

吐蕃軍的軍營正坐落與眾龍驛上,營旁可視刀山戟海在朝照耀下閃點點金,營盤之中七扭八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一隊隊巡營士兵氣十足、整然有序。

杜荷站在西面一較高的丘陵,向已經近在咫尺的吐蕃軍營,臉上是毫無表,但心底卻也不得不暗自讚歎:「這松贊干布,果非浪得虛名之輩。」

隨著杜荷查探敵陣的有張亮、劉蘭、牛進達與薛仁貴。

張亮深思許久道:「觀其營,知其能。單看這營盤的布置已能覺到主人中韜略,非同小可。我們這一次的對手,不簡單那……」

牛進達道:「大總管加速疾行,搶先抵達眾龍驛,果真是正確的決定。你們看,吐蕃的營旁雖好,可防措施,卻並不多,以我軍長於攻堅的特,攻破他們的防線,不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但如果我軍到了鉗制,拖延了行軍速度,讓他們在這種地方修好了防工事,我們想要用小代價,拿下眾龍驛就不容易了。」

劉蘭知道牛進達說這話的理由,接話道:「牛將軍說的不錯,這裡壑縱橫錯,部隊本無法形整齊而集的方陣進行攻堅,縱然在兵力分配上有優勢,卻也發揮不出來。」

他們兩人互一眼,唐軍戰無不勝,因此所有唐將一個個都滿懷自信,這發現敵軍,本能的打算將他們擊潰,來個開門紅,可杜荷卻讓他們被防守。固然不久前因為杜荷表態,讓他們意識到大家都是一繩上的螞蚱,需要齊心協力,方能取勝。可這種齊心只是目標一致,不想拖彼此後。並不是對一個主帥,無條件的信服,對於他的命令遵從了,心底卻有些抵。如今見到吐蕃的營地,他們方才明白杜荷的用心,也有了小小的服氣。

杜荷了一眼薛仁貴,問道:「仁貴,你有什麼看法?」

薛仁貴道:「末將的看法與幾位將軍一致,都覺得地方主帥松贊干布有著出的幹略。較之吐蕃軍,我唐軍有三大優勢:其一、將士素質,唐軍戰鬥力及在大規模的團戰中,軍與軍之間在戰場上的配合,天下無對,吐蕃難以相比。其二、兵力上的差距。大總管帶來了十三萬大軍,而吐蕃舉國之力,不過十數萬。平都山口讓象雄滅了兩萬,欽陵又帶走兩萬前往平都山口,眾龍驛里的吐蕃軍打到頂也就是八九萬的樣子,與我們之間有著四五萬的差距。其三、吐蕃新敗,又不戰而退,士氣必然到影響,反之我們因為他們的不戰而退,大鼓舞,在士氣上也佔有上風。而今這三大優勢,在眾龍驛這裡,可以說是然無存了。」

薛仁貴說出了張亮、劉蘭、牛進達都沒有想到的細節問題,讓三將大為驚愕。

杜荷笑著點頭,這也是將與帥的差距。

薛仁貴有帥才,他思考的方式從大局手,再思考細節問題,從本上解決問題。而張亮、劉蘭、牛進達三人則是將才,他們並沒有想的那麼深,那麼細,考慮的只是如何才能攻破眾龍驛,取得眼前的勝利,而不是長遠的解決方式。

「仁貴分析的不錯,我唐軍最擅長的即是配合,尤其是軍與軍之間,進行大規模的戰鬥,然而這眾龍驛卻不適合大規模作戰。我軍兵多,但眾龍驛地形複雜,兵再多也是無用,不能一併齊上。另外士氣問題,也是關鍵。自古即有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的話。我們現在士氣正旺,若不乘此機會打破前面兩大弊端,士氣的優勢,也不復存在。一個地方,破我軍三大優勢……不佩服都是不行。」

他先淡淡的贊了兩句,接下來話音卻是一轉道:「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伎倆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松贊干布確實機關算盡,可那又如何?我軍確實擅於進行大規模的軍團作戰,但這並不代表,小規模的戰鬥,我們就是人人拿的柿子。同樣的,發揮不出兵力上的優勢,又如何?我大唐自從立國以來,以勝多的戰例,何曾過?不依仗兵力上的差別,一百對一百,我們難道就會輸?松贊干布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沒別的說,一個字『打』……」

張亮、劉蘭、牛進達三將神一陣,從薛仁貴分析之後,他們就有些憾,覺得不能夠痛痛快快的一決勝負了。誰知杜荷後來,話風突變。慷慨激昂的話語,也讓他們,皆覺得杜荷說的完全在理。就算松贊干布能夠將唐軍的優勢,降至最低,也不意味著能夠戰勝唐朝。

此想法一生,三將同時請命作戰。

杜荷笑著道:「機會人人有,不過這首戰至關重要,還是讓張副總管這位東道主,好好表現一下吧。」

張亮與他麾下的兵馬在青海生活了三年,是唯一沒有到氣候影響的部隊,也最能現唐軍的戰力。

張亮被委以重任,直了腰桿,高聲道:「末將必然不辱使命,大總管就等著好消息啊!」

杜荷點頭笑著送他離去。

他打這一戰,並非如他所說的那樣,只憑氣之勇,而是經過全方位的思量的。

眾龍驛是一能夠最大限制唐軍優勢的地點,一但被好好利用,將會為一天然的堡壘屏障,抵唐軍前進的步伐。

在吐蕃做好充足準備之前,將此地拿下,避免與吐蕃做長久的僵持戰。

他們遠征在外,拖不起。

杜荷不想為諸葛亮,讓司馬懿拖垮,只能搶先攻擊,賺取先手。

另外杜荷有一種獨特的覺,他覺得松贊干布未必會跟司馬懿一樣,死守眾龍驛。

他覺得接下來的一戰,唐吐並非攻防對決,而是正面的對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力。)

    人正在閲讀<大唐盜帥>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