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不孝生死繞》知恩圖報順天理

浙江省有個紹興市,紹興市有個上虞區,上虞區有座曹娥廟,曹娥廟有塊曹娥碑,曹娥碑背面刻有八個字,八個字的書寫者蔡邕,蔡邕是東漢末期的文學家,文學家育有才蔡文姬,蔡文姬一生多坎坷!

一段繞口令的句子,把時繞到了三國時代。這一天,曹帶著主簿楊修等文臣武,順道祭拜曹娥廟。看罷蔡邕書于曹娥碑面上的"黃絹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萌生濃厚興趣,即與楊修相約分別破解其意。楊修沉片刻即竹于,而曹則騎行三十里后才大悟恍然。兩人將答案各寫于手心出示,竟是相同的"絕妙好辭"四字。從此,曹娥碑便被冠以"中國最早字謎"載之譽。

蔡邕寫在曹娥碑面上的謎面,因于太過傳神,為后世難以超越的經典。曹曾師從蔡邕,兩人"有管鮑之好"。公元208年,曹統一北方,霸業有的他,屋及烏,功解救了因避戰被匈奴虜掠、陷于窘境中的蔡文姬。之后又親自作,將董祀介紹于,結為秦晉之好。關于蔡文姬的有關故事,時下中小學教材多有采擷,在此不予多表。

不予多表蔡文姬的目的,是想重點敘述一下的父親蔡邕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與"哭”有關,而且與"義"相依,基于這個涉"哭"、涉“義"的故事,蘊含知恩圖報之天理,故爾建議讀者不妨賦以耐心,看完此文。

話說董卓擅立漢獻帝劉協不久,即先后弒殺了何太后、漢帝劉辯等朝中要人。董卓的暴政,引發了諸多文人墨客,特別是士族階層的強烈反。董卓的軍師李儒覺得如此下去,有損董卓名聲,于是建議董卓:"必須通過拉攏士族的方法,提升自形象。"

千萬不要以為董卓只是一介武夫,其實當年他和皇甫嵩搭檔鎮黃巾起義軍時,就有"皇甫嵩會打仗,董卓會帶兵"一說。這個"會帶兵",說明董卓能和部下打一片。試想,如果董卓只是一個目空一切、趾高氣揚、五谷不分之徒,他安能混到那個"一統天下"的太師地位?

董卓非常重視李儒的建議,就問如何才能拉攏士族?李儒說,邀請那些文人墨客到朝中任職,借助他們的影響力,促使其他士族臣服。董卓問:“哪些人可用?"李儒就答蔡邕等。董卓說:"好,就請他們到朝中做吧。"

于是派人去請蔡邕,但遭不屑與董卓為伍的蔡邕連續三次拒絕。這一天,董卓上朝,見滿朝文武大臣中,依然不見蔡邕影,就問李儒:"蔡邕怎麼還不來?"李儒說了原因。董卓說:"既然請他做他不來,那就算了,就把他和他的家人,統統給殺了吧。"面對董卓的威,旨在保全家人命,持別是為了編纂“后漢史"的需要,蔡邕只得朝。

聞知蔡邕到來,董卓親自安排接見一一“甚見敬重。舉高第,補侍史,又轉持書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歷三臺。"大致意思是,三天之,董卓連升蔡邕三級。有人不解,問董卓為何如此看重蔡邕?董卓說:“蔡邕是個人才,要不是我以殺他家人要挾,他肯定不愿來長安任職。既然蔡邕給了我面子,我就得給他辦事的權力,禮尚往來嘛。"

在與蔡邕的關系上,董卓理得很好,但在與義子呂布的關系上,董卓卻沒有理好。不好的原因在于,他不肯放棄貂蟬,以至被貂蟬貌弄得神魂顛倒的呂布弒殺。董卓一死,貂蟬的義父、也就為呂布岳父的司徒王允,獨攬大權,他下令將董卓尸暴曬街上,明令不得斂葬。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哭祭董卓,而且不是一般的哭,是涕淚橫流的哭。王允大怒,問何人竟敢如此大膽祭奠董賊?調查者報:"乃是蔡邕。"

王允就差人將蔡邕押到他的面前究問:"董卓暴行,神人共憤,你為何哭祭于他?"蔡邕答:"自從被任左中郎將一職后,我就盡力想為國家和人民做些好事,憑己之能編纂史書,遇到人員、資金困難,董太師總是幫我解決。現在他死了,我哭祭一下,也算是了卻他對我的知遇之思。"聽罷蔡邕此言,王允這個曾經視獨裁、殘暴、昏饋為洪水猛的文人,竟然做出了比一介武夫董卓還要不得人心的舉一一先是將蔡邕投牢,繼而又下令悄悄毒死蔡邕。

王允這種以暴制暴的治國方略,同樣也被他人所不容。不久,王允即步董卓后塵,被誅九族。借著"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勢,曹“挾天子以令諸侯”,墨登場。

渡之戰不久,袁紹病逝。袁紹長子袁譚、二子袁熙、三子袁尚,大演"兄弟閻于墻"的丑劇,以至后來袁譚在惱之下,投靠袁家的宿敵曹。但不甘心寄人籬下的袁譚,私下又耍"聰明的鬼把戲",結果被曹先行發覺,誅殺袁譚后,曹下令:曝尸三日,如若有人哭祭袁譚,立斬!曹以為:如此嚴令之下,袁譚尸肯定會被野狗噬咬殆盡。但想不到的是,當天下午,他就接報,說袁譚謀士王修正在哭祭袁譚,是不是將其當場斬于袁譚尸旁?曹片刻,下令將王修帶到府上再說。

常人以為,曹素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之道,因此王修必死無疑。但奇怪的是,曹卻寬恕了王修,不僅寬恕,而且讓王修斂葬了袁譚。等到王修辦完袁譚后事,曹即任命他負責軍糧后勤工作。王修倒也沒有扭怩,即刻赴任,并在此后,為曹魏做了許多屢被稱道的實事。

同樣是哭祭,蔡邕遭遇了死,王修禮遇了活。致蔡邕死的人,是一個標榜"只想做仁人君子"的文人;讓王修活的人,是一個說過"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梟雄。王允的做法,失去了人心;曹的做法,收獲了人心。

私下以為,曹一定是從蔡邕之死事件中悟出了一個天理:敢于舍生取義之人,必屬懷坦之士!

    人正在閲讀<孝與不孝生死繞>
      關閉消息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