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第18章 除夕烽火

黃奇胤一直覺得自已是滿腔執忱、報國無門,在這彈丸之地白白浪費了一腔雄心壯志,到今日才覺得自已輸的不冤。

那篇引以爲豪的文章雖然讓他從此不得志,不過他心中一直有一種文人的傲氣,認爲自已是被政見不同者打擊,雖然場不得意,但是青史之上必然留下自已的清名,這一世便不枉了,想不到自已的奏疏如果真要施行起來,也是誤國誤民,所以此時不獨心灰意冷,那鬱積許久的孤傲之氣也一掃而空。

著楊凌這個英俊的年輕人,黃奇胤心中暗暗盤算:“原來只道他是本縣最年輕的秀才,也不過是八文章做得妙罷了,想不到卻有這番見地,看來此子也非池中之呀。

自已是沒有什麼就了,不若盡心佐助於他,將來他若能就一代名臣,自已便也跟著青史留名,再不濟只要他能做個一方大員,自已那早死孩兒留下的孫也可有個依附”。

想至此,黃奇胤呵呵一笑,上前扶起楊凌,滿面春風地道:“楊賢侄勿須客氣,師長之說愧不敢當,老黃在這縣裡呆得都快了,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賢侄儘管開口,老黃是知無不言吶”。

鳴驛是三等縣,較之江南富裕的縣份,稅糧總數相差甚至300到500倍,稅額低得嚇人,一看,似乎必須提高稅額,至這樣的縣份再也不應該有稅糧的積欠。但實際形是,這裡的地方就算一些小地主或自耕家,仍然於半飢半飽之間,欠稅欠糧也就了理所應當的事。

因而一個縣在富縣徵稅達到80%,當地百姓的生活仍然不影響,還稱讚其爲青天,送萬民傘,可是過幾年要是倒黴調到這樣的窮縣,就算他費盡心機強行收上30%的稅,在當地百姓口中,他也是貪、酷吏、刮地三尺的吸鬼。

何況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員的奉祿計算得出奇的準確,所發的俸銀只夠員養活一家老小,至於迎來送往的花費、家丁僕役、轎伕馬伕,包括幕僚師爺等人的工資,全是員自掏腰包,所以百姓繳納的錢糧,各地方肯定要挪移一部分進私囊,縣如此,以下村長里長甲長莫不如此,這樣一來便是100%徵稅,上繳國庫的也只有八

因此稅賦不足時,各地方便各顯神通,田地數超過吏部掌握的縣份便以多補上,先天不足的縣份就壯著膽子上報天災請求減免,既完了徵收稅糧的任務,又博得了民的好名聲。

鳴驛雖然有大批的人拖欠糧稅,不過這些年來又有人開荒墾山,而戶部掌握的還是建國初的田畝數,因此收上來的雖然極,只需用盈餘的商稅補充一部分便可達到戶部要求。

另外秋上韃子剛剛來劫掠過,可以將到的災害報得更嚴重一些,以減免些錢糧,由於鳴驛的特殊地位,此地的軍事意義遠重於縣治,因此吏部明知這裡年年稅賦不足就算往裡搭錢考覈政績也是不太嚴的。

本來愁得焦頭爛額的楊凌經黃奇胤這一指點,不霍然開朗,原來收上來的已經得可憐的30%的稅糧在黃縣丞的大筆一揮之下,居然只上一半,看得楊凌咋舌不已。

其餘那些雜七雜八的事在黃縣丞的指點之下,楊凌也上手甚快,很快就將政務理得井井有條,了閔縣令幕後真正控制一縣行政的人,只不過他的權力全部來自閔縣令,頭上頂著這尊泥菩薩,他就是菩薩的代言人,若是沒有這尊“菩薩”,便也不會有人聽他號令罷了。

不過有閔縣令這位正牌縣太爺的支持、黃縣丞這位二把手的大力協助,楊凌把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縣城治理得井井有條,不消多久,鳴驛的百姓、兵、驛使們就知道實際控整個縣城運作的人是藏在閔大人背後的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這個人楊凌。

娘已經不去裁鋪做工了,不是不想去,而是老闆不敢再用,開玩笑,的男人是什麼人?現在只是頭上差一頂縣太爺的帽子罷了。

那時代在江浙一代的大城市已經有些織染工廠,傭工數百人,不過這些傭工大多也是男,在這種小地方子出門作工那是非常的事,所以楊凌雖然不願意讓一個才十五歲的孩子天天悶在家裡當住家婦,也只能鄉隨俗,不再要拋頭面。

只是這一來韓娘天天悶在家裡,除了作飯簡直無所事事,那時又沒電視這些娛樂工,雖然那時已婚子大多如此,不過以楊凌一個現代人的眼來看,卻覺得娘如同在家中囚一般。

每日唯有自已回家那一刻的臉上纔會出歡喜的神,一邊看自已吃飯一邊好象有說不完的話兒,隨便一點小事都能津津有味兒地講個半天,原來在山村中雖然艱苦,至還能出門,現在卻象關在籠中的鳥兒,眼中的神采也越來越黯淡了。

楊凌看著心痛,加上自已公務實在太忙,乾脆給弄了男子服穿了,帶著去簽押房協助自已抄錄纂寫文案。幸好韓娘不同於一般人家的孩子,父親本來是鏢局的一個鏢頭,家境倒還不錯,年家裡是請過教席的,後來鏢局失了一筆重鏢倒了,這才敗落下來。這些抄抄寫寫的事自然可以勝任。

娘有事可做,又能陪在夫君邊,自然滿心歡喜。楊凌‘公私分明’、雖然簽押房人人都知道這是楊師爺的人,他卻只說是請來幫忙的,所以薪資照開,只不過他僱傭的私人就要他來發餉了,於是楊凌鄉隨俗,該由他截留的自然也是一文不差全揣到腰包裡,反正他不要也繳不上去,自會被其他人瓜分了去。

楊凌因爲是縣太爺私人聘請,不品階,故此月俸只有三石,摺合紋銀6錢,這錢是要由縣太爺私人來出的。縣太爺月俸3兩七錢,養活一家老是夠了,可是再支付師爺幕僚、家僕轎伕的工資,閔縣令如果一點稅賦不截,那自已一家就要喝西北風了。

場對這種合理的截留稱之爲火耗,按楊凌的理解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初看小說時看到明朝員貪污白銀六十兩,朱元璋就施以剝皮塞草的酷刑,可是員貪污卻是屢不止,那些兒前仆後繼一般奔向砍頭臺,當時頗不理解,如今自已親自有所會,他才知道固然真有貪,但是就算清有些必要的奉儀也是必須要的。

好在明朝這些兒這些年下來自已自然形了一個規程,哪些屬於貪污哪些屬於下必要的孝敬已經在朝綱之外自一套系,上下員自發遵守,有黃老指點,楊凌也拿得安心。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或許是由於心的原因,明明街上還是溼冷的天氣,可是走在街上卻不象平時那般覺寒冷。遠遠近近的已有劈哩叭啦的鞭炮聲傳來。

明日縣衙是不必上班的,所以一直忙到很晚,楊凌才理完手頭的公文和韓娘走出縣衙。家家戶戶已在門口掛起了紅紅的燈籠,縱然平時不捨得這般奢侈的人家,今天也早早掛起了燈籠,燃起了蠟燭。

人不可以走在丈夫前邊或者和他並肩而行的,所以韓娘還是按照規矩退後半步,楊凌看看今晚夜已黑,不會引起太多人注意,加上韓娘穿得男裝,便故意放慢了腳步,趁不備,一把拉住了的手。

娘吃了一驚,臉臊得通紅,掙了兩掙沒有掙開,不紅著臉低聲嗔道:“相公,你......”。

楊凌回過頭來溫地一笑,輕聲說:“明天咱們上街採購些年貨,今晚咱們去酒館兒吃些好的,走吧”。說著拉著韓娘徑奔他頭一次去過的那家小酒店。

楊凌是個念舊的人,去過一次,覺口味還可以,也就懶得再找一家,想換換胃口時就一直去這家。韓娘雖然有些不安,不過知道自家相公一向隨和,加上天已黑,別人也看不見自已臉面,小手兒便任由他握著,溫順地隨著他走。

楊凌再和韓娘踏出酒店時,夜更深了,湛湛夜空中繁星點點,細細絮絮的雪沫兒緩緩飄落下來,讓他因爲喝了酒而顯得微微脹熱的面孔十分清爽。

楊凌神一振,挽起韓孃的手在城中緩緩地遊,兩個人雖然都沒有說話,可是相挽的手掌,傳到人心裡的卻是另一種更加心絃的覺。

城牆垛口上,楊凌抓起一捧積雪,團了一個雪球,使足了力氣,狠狠揚向城外茫茫夜之中,只是這太缺乏鍛鍊,這一使力拉得筋脈有些疼,腳下被巡城士兵踩得凍結的路面也很,幾乎將他摔倒,駭得韓娘搶上一步,一掌託在他肋下,將他的子穩穩地托住,又好氣又好笑地嗔道:“相公,看你,怎麼象個孩子似的,小心摔到了”。

楊凌迴轉來,輕輕結實的臉蛋兒,寵溺地道:“你呀,纔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娘嘟了嘟兒,不服氣地直了子,楊凌看著略帶些稚氣的面孔和那雙溫的眼睛,心中爲這怦然一,他這時才發覺自已和越來越親暱了,已經習慣了邊默默地照顧自已,已經習慣了和做些親暱的作,一旦自已魂飛渺渺,到那時豈不讓更爲傷心?

可是如果現在對冷冷淡淡,楊凌的心又怎麼能擋得住的眼淚攻勢?那些關於一旦自已死去,讓好好照顧自已的話實在太過突兀,又無法說得出口,他怔怔地著韓娘,不知該說些什麼。

孃的臉蛋兒忽然變得越來越燙,在楊凌朗如晨星的眸子注視下,尤其他的裡還有淡淡的酒氣,韓娘顯然誤會了他的意思,心中不覺又是害怕又是欣喜,慌子都有些抖了起來。

就在這時,楊凌忽然看到一束火苗蓬然從韓娘兩顆又黑又亮的眸子裡閃爍起來,韓娘此時也驚駭地瞪大了雙眼,從楊凌的肩頭直過去,愣愣地注視著遠方。

楊凌霍然回頭,城牆東西兩頭各有一座烽火臺,此時東側的烽火臺已經點燃,烈火熊熊,遠遠的,蜿蜒的城牆延到山林深,還有幾點星火閃耀。

他再向西看去,便在此時,西城牆上的烽火臺也轟地一聲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勢猛烈,接著向西更遠的山脊上的烽火臺也點燃了,向著更遠方傳遞過去。

楊凌張大了,半晌才猛地扭過來,看向韓娘,兩雙眸子裡傳遞著同一個訊息:“韃子來了!”

    人正在閲讀<回到明朝當王爺>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