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第19章 瘋子縣令

娘從未見過烽火,但是卻已無數次聽說過,自然知道點燃烽火臺意味著什麼。韃子的兇殘和野蠻對來說,猶如今人之對日本鬼子的觀,那是一羣嗜的野

楊凌倒是驚訝多於駭然,到後世太多影視劇的薰陶,在他想來,所謂韃子都是些獷豪猛的蒙古勇士,又好客又豪爽,或許打仗很驍勇,可是怎麼說也不是人盡喪的鬼子兵嘛。

不過畢竟現在還是敵對的兩朝,他不會天真地以爲人家萬一攻進城來,會對自已手下留,當下急忙拉起韓孃的手向縣衙飛奔而去。

此時城門閉,城的居民也早已因爲烽火而紛紛涌出家門。韃靼小王子伯猛可率部襲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是不敢直接攻擊象鳴驛這樣的關隘的,對於這種較高大的城池,他們並沒有遠程攜帶各種攻城械的能力,僅僅爲了劫掠,韃子是不會冒著巨大傷亡攻城的。

但是通常小規模的戰事,是不會啓用烽火臺傳訊的,今晚這形顯得有些特別,似乎已經有關隘直接到了攻擊,這些百姓豈能不到驚慌。

閔縣令做縣做得雖然渾渾噩噩,畢竟是軍人出,一聽到韃子來了的消息連服都來不及穿好就急匆匆地從後堂奔了出來。

此地的駐軍只有260人,由兩個把總率領,按照明朝的規矩,一旦發生戰事,當地的最高行政長要負責全盤軍事行,軍是沒有獨立指揮權的,因此現在閔縣令又了戰區警備司令。

閔縣令幹這個可是老本行,當下一面派探馬同最近的幾驛站取得聯繫,打聽進一步消息,一面派人快馬加鞭趕回府城調兵,周時又著人通知馬驛丞,要求所有軍驛人員配戴刀槍,隨時準備上城支援。

楊凌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說實話,這些日子以來,他每日代閔縣令理大小事務,閔縣令自已形同傀儡一般,楊凌雖然念閔縣令的知遇之恩,但是心底裡是瞧不起他的,想不到此時他理起戰事來卻是有條不紊。

閔縣令唾沫橫飛地指派完畢,這才吁了口氣,整了整冠,衝後邊嚷道:“老子的盔甲、大刀呢,趕快拿來!”

說罷扭頭看了看楊凌和站在他後的韓娘一眼,笑道:“他的,這個年怕是過不好了,這些韃子趕在除夕前夜來劫掠,想必是今冬的大雪凍死了許多牛羊,他們不撈足了吃的用的是不會離開的。”

這時兩個家僕一個捧了鎖子甲、一個扛了把大刀走了出來。因爲這是三等縣,條件艱苦,閔縣令的家小都未帶在邊,所以日常就是這幾個家僕伺候。

閔縣令也不見外,就在大堂上解下文袍開始換起服來,韓娘見了連忙退到側房去以避嫌疑。閔縣令將鎖子甲披掛整齊,又將縣的袍子穿在外面,一探手從家僕手中奪過了大刀。

那刀怕不有四十多斤重,這閔縣令單手提刀,手腕一抖,沉重的大刀在手中滴溜溜一通轉,然後嗵地往地上一墩,砸得青磚地面碎屑橫飛,楊凌霍然容,他雖知道這閔縣令是武,倒想不出他居然使得如此沉重的兵

閔縣令一縣太爺打扮,一走起來帽上的烏紗翅兒還晃晃悠悠的,偏偏扛了一柄鋒利的大刀,模樣不倫不類,他也毫不在意,威風八面地向堂外喝道:“走!跟我上城牆!”

院子裡先後趕到的一堆衙役們哄哄地應了一聲,一大幫子人前呼後擁地衝了出去。

楊凌隨著走出縣衙,衙門口四盞紅燈籠在風雪中輕輕地搖曳著,此時雪下得更了,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天地一片茫茫。

閔縣令帶了一幫子人佩刀持槍,大步流星地衝向城頭,街上到都是熱鍋上的螞蟻般到竄的鄉民,他們也來不及理會。

南城門上,近百名兵正神張地注視著城下。這道門是正對著南北道的大門,東西兩門臨山而建,不適宜戰馬馳奔,韃子縱然來攻,也難以調集大隊騎兵攻向東西兩門,相對來說較爲安全,因此只派了各七十名兵駐守,由一名把總乘馬來回巡視。

南城門的把總站在城頭上正向城下觀看,見縣太爺帶人親自來了,連忙奔過來單膝點地,雙手抱拳道:“卑職江彬參見閔大人”。

閔縣令擺手道:“免了免了,江把總,韃子來了麼?”

江彬啓齒一笑,說道:“大人,燈不及城下,看得不太清楚,不過從韃子的火把不看,至不下百人,不過大人儘管放心,有卑職在,他們攻不上來的”。

楊凌細細打量這名把總,這位江把總相貌極是英俊,看樣子也就二十出頭,材健碩,神剽悍,似乎對韃子兵毫不在意。

楊凌不由暗暗點頭,以前的印象中,大明的兵都是懦弱無比,要不然大明皇帝親征,五十萬大軍也不會被瓦剌太師也先率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連皇帝都丟了。他還以爲大明的兒一聽到韃子的名字就面如土呢,想不到這裡一位縣太爺、一位守城的把總,倒都是勇氣可嘉。

閔大人哈哈大笑,說道:“走走,上去看看”。一行人上了城頭,扶著箭垛向城下去,只見城下黑漆漆的,百餘點火把四,一陣陣怪聲從城下傳來。

城下道正中一箭地外,聚集了二十多枝火把,映照出幾個人影兒來,遠遠的正向城上喊著什麼。閔大人冷笑一聲道:“區區百十人便想攻下我鳴驛麼?”

江彬向東遙遙一指道:“大人,方纔派出的探馬被韃子死了一個,逃回來的那個稟報說二里半那個方向廝殺聲震天,想必韃子正在攻打那裡”。

二里半、五里臺和巡邏鋪,是左右距鳴驛最近的關隘,但要再進一步攻擊居庸關,則必須由鳴驛闖,所以閔大人一聽韃子主攻的是二里半,便知道這次他們又是寒冬難渡,把大明當了他們的倉庫,前來劫掠糧草。

所以城下的韃子兵十有八九目的只是堵住城門,以防城派兵援救二里半驛。閔文建已經兩年多不刀槍,兩膀閒得發,一見城下韃子縱馬在城牆左右呼喝怪,卻是喜不自勝,他扭頭對江把總道:“江把總,給我準備一匹戰馬,派四十人隨我出城將韃子擊退”。

江把總也早想出城一戰,只是沒有上命令不敢妄,一聽吩咐喜不自勝,連忙向手下喝道:“來人,牽兩匹戰馬來,城上弓箭手預備,劉、李兩位哨長率隊隨大人和我出戰!”

楊凌見他們只領著四十人就敢出城,倒是頗爲驚訝,旁邊王班頭原是閔大人在軍隊時的親兵,見了楊凌驚訝的神,呵呵笑道:“楊師爺想是沒有見過閔大人的神勇,大人原是大同總兵杜大人麾下的千總,武藝超羣,當初剿滅山賊的時候,大人只率一哨人馬就殺得牛頭山百餘名山賊落荒而逃,此番定然旗開得勝”。

兩名騎兵、四十名小校出城迎戰這些騎著高頭大馬的韃靼騎兵?楊凌心中有些不安,不過想想四十斤重的大砍刀被閔縣令用的如臂使指,這大刀揮舞起來時又何止一二百斤,那武藝定然不俗,縱然不敵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危險,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城樓下吱呀呀打開了城門,這座小城並無護城河,也沒有吊橋,城門樓上二十名弓箭手拉開弓箭,蓄勢以待,城下閔大人與江把總率著四十名兵已衝出城去。

四十名小校中,有二十名刀盾手、二十名長槍手,雁翅狀左右分開,江彬勒住戰馬,正要向對面一箭之地的韃靼人高聲喊話,不料閔大人單手控繮,提著大刀在道上徐行片刻,忽然呀地一聲大:“賊酋犯我邊界,速來刀下死,衝啊!”

說罷呼地舉刀過頂,雙腳一磕馬蹬,縱馬如飛,直奔正前方那十多名斜裹皮、揹負弓箭的韃靼人而去。

江彬看得眼睛都直了,他知道這位閔大人原來是大同總兵杜人國麾下的一名千總,杜總兵人稱杜瘋子,臨陣殺敵從不講究什麼戰陣謀略,更不懂得多兵種配合,通常都是敵我雙方剛一接,便立即率軍一窩蜂地掩殺進去,混戰一團,手中一桿六十斤重的厚背大砍刀,還真沒有幾個人能擋得住他,當真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不過兩軍對戰,畢竟不是個人逞英雄便能決定戰局勝負的,他雖嗜好戰,親手殺的韃靼兵極多,卻總是負多勝,每遇敗績便憤而以刀劈爛盔甲泄憤。想不到這位閔縣令同他的總兵大人竟是一樣的作派。

江彬心中發急,若是閔縣令有個好歹,他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這時也顧不得手下全是步校,立即揮刀大喝:“跟著大人,給我殺呀!”,這江彬臂力過人,騎又好,使的是兩把三尺長的斬馬刀,雙手持刀,全憑雙控馬,狂追縣太爺閔文建而去。

四十個小校見狀只得跟在馬屁後面一通狂追,夜黑路,積雪甚厚,頃刻間什麼隊形全都不見了蹤影,了一羣散兵遊勇。

縣太爺倒是騎了一匹好馬,一箭地的距離,須臾間便已衝至,他鬆了繮繩,雙手舉刀,一陣風兒般徑直撲向那羣人簇擁在中間的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擒賊先擒王’,這位識字不多的縣太爺就懂得這個道理。

火把之下那青年穿著件虎皮袍子,肩上有弓,手中一桿長槍橫亙在馬鞍橋上。他的使命便是擾城駐軍,威嚇他們,免得他們出城援救二里半驛的兵,這個任務可說是輕鬆已極。

一到城下,他便吩咐手下人人持了兩枝火把,縱馬在城下這片曠地中四奔走,虛張聲勢以作恫嚇,自已立在此高聲喝罵,他事先對此守軍也略知一二,料想城中守軍不多,縣治又是由文把持,在此聲勢下絕不會敢於出城迎戰,所以大意了些。

也合該他倒黴,今天上了大同瘋子總兵麾下的瘋子縣令,不但出城迎敵,而且居然單槍匹馬衝殺了過來。這位韃靼將領站距城門一箭遠,閔文建手下的兵出來就是打架的,連火把都未點,他站在這兒本就不知道兵已經出了城,閔縣令雖在城下大喊了一聲,由於他自已也在大聲斥罵城上兵,本沒有聽清,還當是大明兵在城上回罵。

此時大雪漫天,閔縣令騎著黑馬,穿著青袍,與夜渾然一,馬蹄雖疾,四下都是正在虛張聲勢的韃靼騎兵在縱馬狂奔,他們更加不會在意,直到閔縣令衝至近前,雙手擎刀,直殺進人羣中來,在十餘支火把掩映下他們才辨出這人是大明的人。

一方是毫無準備,一方是縱馬疾馳,直駛得近了,那虎皮袍青年才駭然瞪大了雙眼,只見眼前一騎疾來,馬上的人穿大明文袍,那袍前襟上一隻張開翅膀的黃小鳥兒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人頭上還戴著頂烏紗帽兒,帽翅兒忽閃忽閃上下搖得角度極大,偏就彈極好,還未折斷。

馬上這位文黑黝黝一張面孔,小小的眼睛瞪得溜圓,滿臉的絡腮鬍子,雙手以一種奇怪的姿勢高高舉在空中。

馬疾如電,一時間十幾個韃靼人本來不及反應,直到那雙姿勢古怪的手狠狠地向那虎袍青年劈肩帶地揮落下來,火把映出半空中一片亮,他們才發現這位大明文手中舉著一柄寒閃閃的大砍刀。

    人正在閲讀<回到明朝當王爺>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