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農梟》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

本來李淵和李世民以爲自己要找於秋說的事很重要的,但聽於秋這麼一說,頓時覺得,於秋每天忙活的事,纔是關乎著全人類福祉的大事,比自己要說的那點事,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他們是等於秋將哪些書給孫思邈,並且跟孫思邈聊了半天起回去的時候,纔敢開口說自己的事

“夏國銀行今年能給我們多錢的貸款?”隨著於秋來到了他在書院的小閣樓,李世民纔開口問道。

他的側,李淵側過了耳朵,想要聽的清楚些,他的鼻樑上,則是架著一副剛剛從孫思邈那裡弄來的老花鏡,這是於秋給孫思邈製作的備用眼鏡,李淵戴著似乎效果很好,在於秋沒有按照他的度數給他配一副眼鏡出來之前,他是不打算還給孫思邈的了。

“這得看你們貸款是用於什麼方面了。”於秋讓守護的侍衛打開了閣樓的門道。

“修建長安通往,洺京的鐵路,修建連通關中各州縣的水泥公路,在關中開辦學校,掃盲班,以及建設新設的承州,還有巂州,寧州,登州,泉州,廣州,州,新州等八大經濟特區。”李世民答道。

“你覺得,貸多錢能夠解決問題?”於秋示意他們在一樓大廳的沙方上隨便坐道。

“呃,這個……”李世民卡主了。

“是不是數字太大,不好意思開口了?”於秋坐下來之後笑了笑道。

聽於秋這麼說,李世民倒不覺得有多難爲了,點頭道,“是啊,這裡面隨便其中的一樣,都需要花很多錢,總共加起來,沒有過億貫,只怕是不可能完的了,而朝廷現在全年的稅收結餘,連一千萬貫都還不到,夏國銀行怎麼可能借這麼多錢給我們呢!”

“一億貫麼?倒也不算多,但卻未必夠。

因爲,這麼多的開發項目,你全部想要朝廷獨資完,別說一億貫,幾億貫也未必夠。”於秋敲了敲桌面道。

“莫非,你有什麼辦法讓朝廷花很多錢?”聽出了於秋話裡另有含義,李世民虛心請教道。

“當然,你們沒有想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證明你們對夏國的系和模式看的還不夠深,理解的還不夠徹。”於秋點了點頭道。

“此話怎講?”這幾個月在夏國,李淵可是沒怎麼閒著,幾乎各個方面都看了個遍,就連夏國各署的員每天上班在幹什麼事,他都大致知道了,於秋說他理解的還不夠徹,他頓時就有些不服了。

於秋笑著向李淵答道,“您看過了夏國的各級政府的辦公,那您告訴我,夏國自國務院往下,哪一級政府除了在做公共建設的時候白錢做之外,有沒有自己投資做過什麼掙錢或者不掙錢的產業?”

“你們夏國那麼多的集團公司……”

說到這裡,李淵卡住了。

他突然想到,夏國的各個集團,都是於氏的,現在,應該說是所有東的,並非夏國各級政府的,夏國軍政法系和這些產業的關係,是他們保證了這些集團公司的經營,這些集團公司,給夏國政府納稅而已。

雖然國務院在計算國產值的時候,會將各個集團產業的產值都算上,但是,稅收,利潤,全部都是分開的,稅收歸政府使用,利潤,歸各個集團按照各自制定的規矩自行分配。

而朝廷,就相當於夏國的政府,政府的目的,是收這些公司的稅而已,爲什麼要自己做投資方?

萬一這些公司沒有賺到錢,甚至是虧損呢?那豈不是說,朝廷也要虧錢?朝廷虧了錢,誰來買單,加稅給民衆麼?

在李淵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世民也早就反應了過來。

此時,他覺得自己和李淵好傻,在酒店裡商量了三天,盤算著借多錢可以解決問題,但其實,本都不需要借,自己兩人之前做的,都是一些無用功的事

“怎麼樣,想了沒有?想了之後,再給我報一個數字過來。”於秋笑了笑道。

“我想知道,關中各家在夏國銀行的資產狀況。”李世民現在閉口不提貸款的事了,開口向於秋道。

聽到這個問題,於秋在心裡給他超凡的悟力點了個贊,又道,“這些屬於銀行客戶的私,出於道德和行業守,我不方便明確的告訴你們。

但是,你們可以自己據這幾年在夏國各個集團所得的分紅,以及他們在夏國各個集團的持數量,去計算他們的分紅收,大致統計出他們的現金流數據,通常,除去大項投資,他們手上的存款,只會比分紅得到的錢財數量多。

當然,其實這做,效果也不大,只是讓你心裡對市場的貨幣流通量有一個底而已。

而且,我覺得,你的思想還沒有徹底打開,爲什麼在關中做的產業,只有關中人能投資呢?難道我夏國各個集團就不能投資了?難道高句麗,新羅,百濟,聯盟其它所有員國不能投資了?

你的心有多廣闊,就能拉來多的投資,而對於朝廷而言,越多的人來自己的地方投資,給自己貢獻稅收,這不是一件好事麼?

別國的世家大族貢獻的財富,難道就不是真金白銀,難道就不香麼?”

如果說,於秋之前的一番話,只是讓李世民茅塞頓開的話。那麼,現在的這句話,簡直就像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

他現在正幻想著,將所有國家的國主,權貴,邀請在一起,跟他們介紹自己要搞的項目之後,他們大把大把的把錢投給自己時的模樣,就好像以前夏國每一個集團舉行招大會的時候一樣,當時,於秋就是靠這樣發行票,來吸引大家給自己送錢,從而用這些錢來搞活夏國的經濟,做各個方面建設的。

原來,自己也完全可以這樣搞,甚至,可以直接在夏國搞。

因爲,夏國的金融市場更,調撥款項更方便,外國有錢人也極其的多,到時候別說聯合執政聯盟的十七國,說不定還能拉到聯盟以外的波斯人,拜占庭人的投資。

於是,他開口向於秋提問道,“如果,我們李氏,想要立一個鐵路公司,可不可以在夏國辦招融資的活?”

“當然可以,這是給夏國所有商界的朋友一個投資你們李唐境鐵路的機會,而且,如果這個公司在洺京掛牌上市,招融資,那麼,將會到夏國財政部旗下證監署的監管,所有員國的投資客,都會更加信服,收穫肯定不小。”於秋笑著點頭道。

李世民一拍手掌大呼道,“如此的話,難題解矣,不管朝廷要在各個經濟特區做什麼樣的建設,都可以公開招來做,這樣的話,大部分花費,都將由別人來出。”

“也不是這麼算,因爲,不是所有你們規劃的經濟特區都是有盈利產業可做的,你們需要先想辦法,引導人在那邊聚攏,讓那邊有產業可以做,有勞力可以使喚。

比如,開放一些免稅政策。

你說,登州要是工商稅和農稅全免,再允許附近的州縣的百姓自由往那邊遷移的話,是不是臨近幾州的百姓,都會往登州聚攏,臨近一片區域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去登州易?”於秋循序漸進的反問李世民道。

“是的。”李世民聽到這裡,臉上已經有了一,因爲,他已經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些百姓一但聚攏在一地,瞬間就會推一個地方的建設,剛剛去的百姓,沒有多家底,如果,你有一個活要招工,他去幫你幹活,每個月可以賺到一兩貫錢,你說,他會不會先過去幹著?”於秋繼續問道。

李世民點頭道,“肯定會。”

“這不就得了,登州想要做海洋貿易,需要大型的碼頭,良好的倉儲,你在這些公共事業上面用一點小小的投資,就能引很多資本來投資。

比如,將修建的海港碼頭公司化,朝廷出地,出人手組織規劃,你們皇室出一小部分錢,佔一定比例份。

有意向的出資人,按照出錢的多,佔大部分份,並且招募負責經營的管事來經營,對東負責,今後碼頭建了以後,停泊收取的盈利,按照份分配給所有東,你說,有沒有人願意投錢去賺取那些盈利收益?”於秋攤手給李世民打比方道。

“如果,將登州設爲免稅區,那麼,肯定是有很多人願意投錢的。”李世民點頭道。

“這不就結了?有暢通且免稅的碼頭,有人口聚集,那麼,所有想做產業的人,就都願意往這些地方去了,這些地方的經濟,是不是就起來了?”於秋笑道。

“我怎麼覺著,這是你爲了夏國的各個產業免稅,和找更多的廉價工人的一種手段?”李世民皺著眉頭想了半天之後道。

“沒錯,這就是我的手段,但是,這些手段,能夠幫你迅速發展出幾個產出巨大的口岸城市,你是拒絕呢?還是答應呢?”於秋毫不遮掩的笑道。

夏國產出的東西再好,它也地中原腹心,將所有產品的生產基地都放在夏國,那麼,原材料運進來,再從夏國將這些原材料做的商品運輸出去的時候,就會增加很多的運輸本,尤其是重貨和大件。

所以,於秋才耗巨資,在長江的出海口,打造上港經濟特區,與嶺南馮盎好,合作很多項目。

現在,夏國的工人逐漸長起來了,已經不滿足於過往的那些賣力氣賺錢的活計了,甚至都不滿足於現在的收了。

所以,一些低端的,附加值的,只是用來解決就業問題的產業,就可以放在其它地方去做了。

分散的擴大產業,能夠讓更多的人走上管理崗位,獲得更高的收,增加各個集團的營收。

比如,將各種食品,藥品廠,直接開在與西南和吐蕃界的巂州,那麼,那邊產出來的原材料,就不需要往返夏國近萬里的運輸,還能免稅,還能在生產環節,大量使用更加廉價的巂州本地勞工。

同樣,如果將銷售往西北地區,甚至鄰近的幾個西域國家的布料,皮貨等等的工廠,直接放在朝廷在吐谷渾舊地設的寧州,那可是能省去陸地上來回幾千裡的運輸,其中的本,人力,稅收,能節省多

更遠的,如州,新州,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可以說,李唐的經濟特區一旦按照於秋的要求設立起來,夏國各個集團的盈利,至會陡增一倍以上。

而李唐,則是因爲有這些集團產業的投資,得到七個經濟繁榮,而且基礎建設不斷因爲商貿的發達,人口的集中,而完備的大都市,是兩利的局面。

“我,答應。”

李世民回答了於秋之後,面帶懇求之的看向了李淵。

因爲他知道,一旦朝廷這麼做了,未來,也會走上一條和夏國一樣,經濟騰飛的道路。

    人正在閲讀<初唐大農梟>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