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庵》第十六章 疑問

「外祖母,先說正事。」實娘忙按住了又要哭的外祖父母,讓人送了三個箱子,一一打開,自己拿出那個小匣,雙手放到了呂太公夫婦跟前的案上,「這是二十萬兩押箱銀,其它的能找齊的,都在這兒。丟了一些傢布匹等笨之,這些由孫補齊,遲了十六年,才退回,這是方家的不是,祖父母見諒。」

第四箱被抬了進來,打開,滿滿的一箱子銀錠,這便是才說的,缺的,自己補齊。

方雲夫婦看看那一箱子銀錠,也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這位一出手就是一整箱的銀錠。

呂家又傻了,這是何意。

「太公,呂家母親的嫁妝按律就該退回一半,另一半添為實娘之嫁資,實娘還小,這些原該由呂家發落的。」方雲忙抱拳和呂太公言道。

「不,大兄說得不對。」實娘再跪坐在了呂太公夫婦之前,忙言道,「呂家給家母的嫁妝,家母早逝,只一人。小不孝,累得慈母早亡,卻還因為吾母之機智,換得小十六年之平安。小有何面再呂家之恩惠。必當全數退還!」

方雲一怔,合著妹妹是一文不想取,所以昨日才會鬧那樣,因為要全數退回,缺的,得補上。自是煩惱不已了。

「太公,呂家母親早亡,妹妹一直心懷愧疚,請太公全!」方雲忙上前陪著笑。

「你母親的,你就這般不屑一顧?」呂顯都不記得姑母的長像了,現在看到一個表妹,原本也沒多想。現在把姑母的嫁妝全數退回,這個有點打臉了。

「表兄說得極是,雖襁褓之中父母違,但小一直對生母心懷敬意,所以嫁妝之中,小留下了那幅穆學士的《勸學篇》,將會供在小的房中,時刻警醒。」

「這話聽得好像哪裏不對?」呂顯歪著頭,自己有點遲疑。

太公忙扶起了實娘,「這些事有什麼要的,現在,這些就是你的嫁妝,過回抬將回去。聽清楚了,你送回的,祖父收了。這是祖父給你的出嫁之資,與爾母無關。」

「說得是,說得是。」老太太忙笑著點頭。

「外祖父,外祖母,小已經搬到大兄家,請莫要為難大兄夫婦了。」

「正是,正是,太公必須收下,不然,晚輩當不知如何在軍中立足了。」方雲忙跟著跪下,十分惶恐。

「方賢弟向是端方君子,這些事,堆到方賢弟府中,只怕會引來非議,祖父不如替妹妹封存,等妹妹定下婚事,呂家便大張旗鼓的送上厚厚的嫁妝,豈不是兩全其。」呂顯忙對祖父說道。

「有你什麼事?這家有你說話的份?」大舅舅終於開口了,瞅了侄子一眼,想想,「這些年,你日子過得如何,我們也不知道。倒是勞你記掛,時時寫信,送些工,以安長輩之心。你昨日才回歸京城,今日就這般大張旗鼓的送回嫁妝,讓那碎的如何想你、看你?」

呂湖是老道人,對於自己惟一的外甥,還是有點香火之的。

「是,甥知錯了。」反正東西已經送回了,挨會子罵也無所謂了。

「你這子,倒是頗似你母。認錯倒是快的,不過,就是不改。」大舅母忙扶起了實娘,輕擰了的小臉一下,自己說完,便笑了,長長的嘆息了一聲,「來了,就住幾日,你娘的屋子都按原樣擺著。小時的玩,太公他們都不捨得丟了一樣。」

「方公子,讓實娘住上幾日可好?」呂老太太忙看向了方雲。

「原本這是應該的,不過,妹妹昨日方才歸京,今日第一便來看太公、老夫人,但小侄還要帶二妹去各親眷拜見,不可失禮。還有賤也得帶著妹妹四應酬。不如這樣,明天一早,賤便來接妹妹。」方雲思忖一下,抬頭說道。

太公點頭,呂家不能替方家帶著實娘出門應酬。實娘已經十六歲了,必須要讓京中各家知曉,方家嫡回歸了。

「很是妥當,明日不勞煩你媳婦了,我讓舅母親送回你那兒。」老太公點點頭,輕輕的拍拍方雲。

實娘就眼睜睜的看著方雲夫婦告辭了,連午餐都沒用,說孩子們在家,這個,是不是太有眼了。都知道,呂家此時,不需要他們夫婦這外人在場。

午餐就是大大的長桌,大家圍坐一桌,雖說也是每個面前一份餐點,但也是親親熱熱。

「兒啊,你這些年在哪啊?收到你的信,祖母時時痛哭,去年大病時,還心心念念的說,不能死,要等你歸來。」大舅母忙給夾著菜。

大舅母嫁進來時,呂瀓還小,真的是當閨養大,好好的送出門的。結果不到一年,人沒了。孩子說是被人救走了,可人呢?那時也瘋了一般去尋那孩子,沒想到過了十六年,才第一次見到,看的臉,就知道這是呂瀓的孩子,剛剛都熱淚盈眶了。

「就在城外山中,娘應該就是想逃去那兒。」實娘剛已經看過呂家與威武伯府的距離了,想來,很明白,逃向呂家路已經被堵死了,能走的,並不多。於是想來想去,就是出城,去因緣庵,那裏是皇家的地,有兵士把守。只要進了樹林,就能活命。

「就在城外,為何不許我等去探?」老太太忙急急的問道。

「皇家地,若是讓外家知道了,只怕進進出出的,引人遐思。再說,養母也不想讓人知道,我這十六年被養在那,於我名聲不利。」

「那……?」大舅母果然一驚,遲疑了一下,看到眾人迷,立刻住。也知道那裏不能說。

「說得極是,看你這般,也知道這十六年,被你養母看顧得極好,有機會,呂家必闔府老磕首與。」呂太公點點頭,大媳婦能聽懂,他自是聽得懂的。

「怎麼今天一早就搬出來了,可是方家為難與你?」大舅父點頭,換了一個話題。

「哦,問一下,為什麼讓我娘嫁與方家為填房,我娘這麼多嫁妝,長得又好,嫁給誰也比嫁方閑強吧?」說到這兒,實娘忙問道。

「先帝晚年頗信黃老之,那年選一批進宮修道。」呂顯忙說道,「姑母的八字頗為合適。」

------題外話------

現在特別困,不過知道堅持一會,就又睡不覺了。我剛把我寫字的文檔字調到26號了,現在覺很好。

    人正在閲讀<因緣庵>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