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鳥

“現在國市場上在流通的貨幣有多?你們有誰做過類似統計或估算麼?”已經年逾五旬的前國家貴金屬管理總局局長、現任財政部長、中央執委的強全勝,在自己的辦公室向一幫下屬們發問。

今天被召集來的下屬多爲金融系統人士,如繼任“央行行長”位置的現貴金屬管理總局局長周申沃,國最大的幾家銀行(西北墾銀行、聯合工業信貸銀行、商業清算銀行,拉普拉塔銀行是合資銀行,且由******人擔任行長,故未獲邀請參加金融工作會議)的行長,第一造幣廠廠長,以及梅機關專司經濟統計的科長長數人,基本都算是最瞭解如今華夏東岸共和國金融、經濟形勢的人了。

如今的東岸共和國,資金還是相對比較充裕的,當然也僅僅是“相對”而已。幾大行吸收到的可憐存款大多貸給了有出口創匯能力的大型骨幹企業,而它們通過放貸獲取的利潤也被迫購買了大量國家建設債券,可謂是裡外被榨了個乾淨,再也沒有多餘的資金玩出更多的花樣。

銀行存款大多被放貸給了大型國營企業,東岸境剛剛興起的私營企業可就面臨著吃不飽的窘境了。這些企業多集中在瞄準國市場的輕工行業上,如機、傢俱製造、制繩、醃製品作坊、果品深加工、榨油、飼料生產、製品等行業,基本上都是和老百姓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主要應用於東岸國

在這些行業中,除許機械化程度較深的行業(如麪)外,其他行業限於生產規模、用工本、融資本、技不夠先進等因素,發展不是很迅速,以至於還需從鄰近的西、魯進口部分產品以填補缺口,令國上下都有些不太滿意。爲此,政務院前陣子還專門召開了一次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就是如何引導國資本投這些國家暫時還無力顧及到的輕工行業,以提高生產力,繁榮國商品市場,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本。

在這次會議中,金融部門算是被關照的重點了,政務院的意見是財政口要充分發揮主觀能,積極引導沉澱在民間的資本投資實業,以提高資金利用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畢竟,只有讓金錢進行不斷的“旅行”,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據我們多年的統計數據估算,現在本土不到三十萬國民手頭握有的貨幣財富總量可能已經超過了一千二百萬元,其中大概有四分之一是以承兌匯票的形式存在的,其餘都是貴金屬——嗯,90%以上是銀幣。”穿越衆、貴金屬管理總局局長周申沃清了清嗓子,出言回答道。

說實話,他這個數據雖說大量參考了以往的一些統計,但說到底還是靠估算、靠猜的。他們部按照各種算法,比如歷年工資表、價格指數表、主要商品(糧食、布匹、鹽、、魚等)的生產及批發數量,進行各種計算,最後再將各自的數據進行綜合理,從而得出了這個結論。至於說這個數據準不準,那就見仁見智了,反正政務院是採信了貴金屬管理總局給出的這個答案,並以此爲基礎制定政策。

不過強全勝本人似乎對這個數據尚有些疑問,因爲在周申沃遞給他的這份數據中,明確指出現在國沉澱的財富約有一千二百萬元(同時流通在市場上的貨幣約爲二百萬左右),這令他到有些困,爲何流通貨幣如此之但市場上的資金面卻沒有出現嚴重的狀況呢?對此周申沃解釋如今東岸的商業貿易大多習慣於用支票、匯票等形式來完,這種方式其實僅僅是把貨幣的支配權從一個銀行賬戶轉移到另一個而已,並不需要市場上額外多出許多的貴金屬幣。

另外,他同樣指出,東岸百姓——尤其是農民——習慣將手頭的貴金屬幣窖藏起來,以應對未知的風險。這種方式是如此之流行以至於這麼多年來流東岸的各種貨幣,其中的相當部分從此再也沒有進流通環境,東岸第一造幣廠的鑄造記錄最能說明問題,他們一日不停地在鑄造著大量金銀幣,但市場就像頭怪一樣始終吃不飽,讓人真是苦惱無比。

“這些錢能不能想辦法弄出來?現在國一方面很多行業缺錢,但民間沉澱的資金卻又很多,尤其是農村,很多出國打仗的軍人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修地窖存銀子。這都哪學來的壞習慣,不存銀行拿利息卻去存地窖,真是荒唐!”強全勝有些鬱悶地說道,“50、51年我們集中兌換了大量前些年爲修鐵路而發行的承兌匯票,消耗了很多現金儲備,可問題是這些兌換出去的錢又漸漸沉澱在了民間,沒有流到需要的行業上,真是令人頭疼。這通貨膨脹的勢頭剛剛有些遏制,難不我們又要發行新的商業票據?”

“多做宣傳、多做思想工作、多提高存款利率,大概能吸引一些沉澱的資金出來,但不能指太多,我估計兩百餘萬就頂天了。”周申沃了一口煙,面凝重地說道:“不過兩百萬就兩百萬吧,也能修小兩百公里的鐵路,或者建兩個中型港口,又或者改造四五十個定居點的下水管網和污水理設施了,用還是蠻大的。”

周申沃的話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如果真把這一千二百萬資金都流通到市場上去,那東岸的經濟還不當場崩潰啊,那時候如果不實行配給制或價格管制纔出鬼了,通貨膨脹能漲到天上去。不過強全勝的要求也有些道理,如何說服這些資金的所有者將錢存銀行而不是存在自家地窖裡,確實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畢竟,把貨幣的支配權從零散的個人手裡集中到國家手裡,用可要大多了,因爲只有國家才能夠讓錢做更有意義的“旅行”。

“也好,貨幣的市場投放量一定要掌握好,不然可能造比較嚴重的經濟問題,這需要我們隨時關注一攬子商品的加權價格指數表,梅機關在這方面任重道遠啊。”說到這裡,強全勝朝與會的一名梅機關科長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至於現在市場上出現的結構錢荒,我覺得還是老辦法吧,注解決。”

“部長,這往市場上注新的流自然是必須的,可我們是以什麼方式呢?”周申沃問道,也許是覺得自己的話不清不楚,因此他又解釋了一句:“我的意思是繼續印製新的承兌匯票呢,還是用存放在陸軍第一監獄的黃金(鐵嶺金礦出產,目前大概有1.5噸,約合75萬餘元,當然實際鑄貨幣的話肯定不止75萬元)?額度又是多爲好呢?”

“不,這次不印製新的承兌匯票了,其他一些商業票據也一概不再印製。以前的票據品種太多、太雜,印刷也很糙,這造了很多的問題,因此這次部裡決定將所有票據合併到一種上面,那就是新出的國庫券。國庫券將以國家財政收、陸軍第一監獄及商業清算銀行金庫的儲備黃金做擔保,到期償還本息。最短期限一年,最長期限五年,不記名,無需背書即可自行轉讓。”強全勝一口氣說了一大段,然後只見他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繼續說道:“額度暫定爲五十萬元吧!這往市場裡注了五十萬元的流,如果投建設的話,起碼能帶三四百萬的項目了,國家建設的步伐又將大踏步向前。只是,唉,剛剛因爲集中兌換了一批到期票據而遏制住的通貨膨脹,差不多又要擡頭了吧,真是頭疼啊!國大型基建項目這麼多,貨幣回收不易啊!”

與會衆人聞言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作爲一個常年高速發展中的經濟,無論東岸的政府多麼努力、又採取了多措施,但這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程度卻始終無法遏制住。梅機關每個月都統計的一攬子商品加權價格指數同比、環比齊上升,真是讓人無奈到了極點,以至於前陣子政務院下令大幅度調高最低工資至6.5元(平均工資獎金福利加起來早就超過了8.5元),以應對老百姓工資越來越的購買力。

不過漲工資也是把雙刃劍,因爲這會提高東岸國的用工本,降低東岸商品的競爭力,可在如今的大環境下,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要繼續在移民、繼續在搞基建,那麼就免不了忍長期的通貨膨脹。至於東岸國的企業主們,也只能適應這種不利的環境,不斷尋求降低本的辦法——比如引低工資的外來勞務工、比如提高產品的機械化生產程度、比如獲取更廉價的原材料、比如獲取自己能夠獨的商品傾銷市場等等。

治大國如烹小鮮,東岸的執政者們現在真的是更深刻地認識到了這句話,治理一個不到三十萬人口的小國都如此麻煩了,如果將來人口增長到五十萬、一百萬,工農業規模擴充到如今的十倍、二十倍,他們還能勝任嗎?

    人正在閲讀<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