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29章 當丫鬟的第二十九天

顧見舟在正院沒吃好,兄弟三個喝了酒,推杯換盞間說了許多朝中的事。他心思不在酒上也不在朝堂之事上,就草草吃了幾口。

倒不是說正院的飯菜不好吃,就是人多,沒一個人的心思在吃飯上。長兄話里話外打聽他在翰林院的差事,顧見海左右周旋,同笑面虎一般。

沒有他和陸錦瑤兩個人吃自在。

這樣多好。

就他們兩個人,不,如今還有個未出世的孩子。

很快箐湘就把肘子和涼拌黃瓜端了上來,一人盛了半碗多的飯,怕吃多了胃里難

陸錦瑤傾下子聞了聞,鬢間的步搖微微晃,流溢彩。

道:“聞著就香,你快給我夾一塊。”

顧見舟夾了一塊肘子皮放陸錦瑤的碗里,轉手又夾了黃瓜,“菜也吃些。”

陸錦瑤:“你也快吃吧。”

顧見舟在正院沒吃好,能看出來。場上的事也是一知半解,只知大爺顧見風時學問就不好,如今二十八歲,在鴻臚寺任職,是為正五品鴻臚寺寺丞。

職不低,但鴻臚寺主管招待外賓。相比起大理寺翰林院……還差得遠呢。

陸錦瑤覺得,永寧侯遲遲未請立世子,除了因為永寧侯尚好年富力強,與這個也有關系。

顧見風學問不好,而顧見舟是天盛二十一年的進士,狀元及第,雖是從六品的翰林修撰,但前途不可限量。

其實論學識,顧見水都比顧見風強,長房,也就占了個長字。

陸錦瑤給顧見舟夾了一大塊,“以后若是在正院吃的不痛快,你就悄悄拉我一下,我就說我難,咱們回來吃。哪怕吃兩碗素面都比那兒強,更何況還有燉肘子呢。”

顧見舟嗯了一聲。

陸錦瑤:“場的事我雖不懂,但也知道要做好,做清。便是你的兄長,不該說的就是不能說,你做你想做的事,母親那邊若是又說道,我去勸。”

顧見舟笑了笑,“不用,這點小事哪兒用得著你。你要管鋪子,還要幫著大嫂管家,初十二哥回來你還要幫忙籌備家宴,這就已經夠累的了。”

這回的家宴同顧見山回來那次像,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坐在一起吃,一桌子菜是有講究的。

鄭氏沒全給韓氏,而是讓陸錦瑤幫忙。

陸錦瑤邊有姜棠,辦一場家宴是不怵的,保準弄得又新奇又好看。

還聽說,顧見水這回回來,升了一級。聽來的話做不得真,陸錦瑤就沒和顧見舟說。

夫妻倆一邊說著話,一邊吃肘子。陸錦瑤把半碗飯吃完就不再添了,顧見舟又添了半碗。

晚上,兩個人吃了粽子,顧見舟不住咸粽子,只吃了棗的,倒是陸錦瑤吃了半個咸蛋黃的,半個咸的。

剩下的粽子,全賞給丫鬟們了。

端午節過后,第二天一早,陸錦瑤便去了宴明堂,和韓氏商量家宴的菜品。

幾菜幾湯,幾葷幾素。有些湯需要提前燉,買什麼東西、家宴喝什麼酒、喝什麼果飲都得提前敲定好了。

而不是等當日顧見水回來了,讓大廚房去現準備。

哪怕是個小小的家宴,也考驗當家主母的能力。上次顧見山回來,菜是二十六道菜兩例湯。顧見水是庶子,卻是顧見山的兄長,不好越過,故而還是二十六道菜,兩道湯。

韓氏不想被陸錦瑤比下去,所以對這件事極其上心。但陸錦瑤邊有個姜棠,就跟去科考打小抄似的。韓氏哪兒懂得做菜,訂菜單還不是什麼好吃就訂什麼。

姜棠跟在陸錦瑤后面,還說得頭頭是道,就好像……陸錦瑤多長了張

韓氏也沒辦法,管家這事向來是能者居之。若不是鄭氏護著大房的面,無論如何都比不過陸錦瑤。

最后只得讓姜棠去大廚房幫忙,韓氏邊的思瑕在一旁盯著,以免出了錯

陸錦瑤這廂讓姜棠去大廚房,姜棠想也不想就應下了。

怎麼想這都是件好事,和讓竹去看鋪子一樣,也是一種歷練。

至于大廚房的師傅們有沒有怨言,有自然是有。大廚房和各院的小廚房不一樣,顧及著院的主子,小廚房都是廚娘掌勺。

大師傅就理所當然地覺得,廚娘的本事沒他們多。一個姑娘家,來摻和做飯的事兒,擱誰誰都不樂意。

但這是在永寧侯府,不樂意也得憋著。

上頭的才是主子,在侯府里干活,不比資歷,只比誰做的菜主子們吃。這點,誰也比不過姜棠。別人沒本事讓鄭氏、陸錦瑤用飯,姜棠有本事。

換句話說,姜棠是宴幾堂的丫鬟,辦完家宴之后還得回宴幾堂伺候,如果真能跟姜棠學些本事那定然益匪淺。

活了這麼多年不至于這點道理都看不明白。

姜棠也是這麼想的,做了幾十年菜的廚子功力肯定比深厚,不過是仗著多的二十年記憶,把現代的東西帶了過來。跟大廚們學習,定能讓獲益良多。

從五月初六開始,姜棠就總往前院的大廚房跑。

院各院的小廚房相比,大廚房不僅大,東西還多。

總共四個大師傅,看著四十多歲的樣子,一人占著一個灶。每人有兩個學徒,學徒要從案板功夫練起,如今還在切土豆蘿卜的階段。

別看短時間不能上灶,但四個大師傅的學徒還是要爭搶的。

拜師,端茶,當親爹一樣供著。

一個大廚房,姜棠是唯一的子。

姜棠想過的刁難、輕蔑的景并沒有出現,而是開門見山,直接開始商定家宴的菜式。

各自介紹了自己的拿手菜,還把二十六道菜分了。

姜棠松了一口氣。

想多了,就算有人瞧不起,都是在侯府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不至于把不喜擺在臉上,頂多在心里背后說

只要不當面說,姜棠都可以當作不知道,還管得了誰心里在想什麼。來這兒是辦家宴的,好好做事比什麼都強。

說到底還是看在鄭氏和陸錦瑤的面子上。

姜棠明白了幾個道理,本事是最重要的,要喜怒不形于,讓別人看不出你在想什麼。

就會覺得你高深莫測。

思及此,姜棠就淡然地和大師傅們商量起菜式了。

家宴算上吳小娘沈小娘和幾位小公子小娘子,總共十六人,這種場合宴明堂等三個院子的妾室是不能出席的。

吳小娘和沈小娘是因為兒子長大家了,雖是妾室,但等以后分家,們可以跟著出府兒子的供養。

換句話說,兒子長大,終于熬出頭了。

而其他的妾室,說難聽點,不過是個玩意罷了。

在下人眼中是半個主子,在主子眼中就是個奴才。在朝,真正寵妾滅妻的有。

故而對吳小娘沈小娘與鄭氏的態度,要大有不同。

這麼正經的家宴姜棠還是頭一回辦,十六個人,二十六道菜兩道湯,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為陸錦瑤和鄭氏做菜。

在這二十六道菜中,又分八道涼菜,十八道熱菜。

涼菜有四葷四素,熱菜四道大菜,指的是鴨魚,剩下便是各院主子們吃的小炒、蒸菜了。

一個上午,菜單便擬好了。四個大師傅各做五道菜,姜棠做六道。兩道涼菜分別是小、涼拌萵筍,四道熱菜分別是京醬、烤鴨、番茄燉蝦,還有一個酸甜口的糖醋里脊。

其他的菜倒還好說,就是這烤鴨,姜棠得好好練練,許久不做,手早就生了。

做菜倒是好說,但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這二十六道菜無論怎麼擺,都只能夾到自己面前的菜肴。便是有丫鬟在一旁布菜,也不會繞半個桌子去夾別人面前的。

以往這種場合要麼分桌,要麼著。

分桌也不合適,永寧侯府的只有顧寧遠、顧寧瑜還有二房三房兩個小娘子四個,不能單獨把孩子放在一桌。

而男分席而坐,就了家宴的氣氛。

姜棠倒是想到了一個桌子,轉一下,便什麼菜都能吃到了。

這里琉璃極貴,用木板做也

吃的菜肴。

姜棠如今跟著大廚房的人一同負責家宴,背后又是陸錦瑤,說話有不輕的分量。先請示陸錦瑤能不能做這樣的桌子出來,陸錦瑤同意之后,便拿著的腰牌去前院負責采買的管事那里訂桌子就行。

前院負責大廚房采買的管事是韓余清。

看見韓余清,姜棠愣了一下,但還記著喜怒不形于,和他說了要買什麼東西。

韓余清目極為復雜。

想好好看看姜棠,又不敢。說起來他已經很久沒見到姜棠了,他知道姜棠是三等丫鬟,沒想到除了能去正院做菜,還能去大廚房準備家宴。

第一次見時還搬著東西往院走,見到五公子時怕得很,如今,搖一變,經辦家宴了。

他心里高興,可更多的是味,就好像姜棠離他越來越遠了。

韓余清想明白姜棠那日的話是什麼意思了,但一個子,又是這般招人的相貌,出門在外,難免招人眼。

韓余清并不是說親之后就不讓姜棠來四娘子這邊,他們以后可以跟著四爺,他努努力當上大管事,姜棠做四娘子邊的大丫鬟。

這樣不也很好嗎。

“韓管事?”姜棠喊了一聲,“你看看最快什麼時候能打出來。”

韓余清回過神,他認真看了圖紙,不清楚的地方仔細問了,“兩日便能打出一張這樣的桌子來,初九之前我把桌子送過來。”

姜棠道:“這兒還有一份采買的單子,是家宴上能用到的食材。鴿子、鴨……這些明兒就要用,其余的魚蝦蔬菜要新鮮的,初九晚上送來,直接送到大廚房。還要一個大的鐵爐子,得找鐵匠鋪子打,最好明兒送過來,送到宴幾堂。”

韓余清:“好。”

姜棠道:“韓管事先忙,我這就回去了。”

韓余清點了一下頭,他其實想住姜棠說會兒話的,但是不知為何,不敢開口。

在他眼里姜棠以前就很好看,如今更是彩照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想,就是和以前不一樣了。看著姜棠離開的腳步極快,怕是大廚房那里還有事。

等以后再說吧,不急在這一時。

上趕著說話,會讓人討厭。

回到宴幾堂,姜棠先去了小廚房,從前院回來飯還沒吃,看看小廚房還剩什麼。

若是沒剩飯,那兒還有菜和呢,昨兒分的兩斤。

趙大娘可算把姜棠盼回來了,火急火燎地把姜棠拉到角落里,戰戰兢兢道:“你可回來了,唉,中午你不在,大娘子飯都沒用多。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四爺又不在,這可如何是好!”

姜棠:“又害喜了?”

“白薇說,大娘子沒有犯惡心,是不是我手藝差了,咋又吃不下飯了。”

姜棠想了一會兒,道:“那是不是熱的。”

端午一過,太就開始炙烤。好像一夜之間就熱的。姜棠從前院回來,飯都沒吃,出了一頭汗,,但沒胃口。

只不過陸錦瑤不吃,有一個小廚房等著給做飯。姜棠不吃,只能自己做,要麼就著。

趙大娘一琢磨,還真興是太熱了。

各院的冰敬六月份才發,一直用到八月中旬。

這剛進五月,便是用冰也得等到六月份。

趙大娘急道:“那可如何是好,這會兒正是長孩子的時候啊。”

姜棠道:“不然做點涼拌菜,用麻醬拌,試試大娘子吃不吃。”

像醋和麻醬,最能勾人胃口。以前夏天的時候姜棠學校旁邊總有賣涼拌菜的,麻辣拌。一份涼拌菜,兩個小饅頭,就是午飯。麻辣拌和和單純的拌不一樣,里面什麼菜都有,醬也更講究。

畢竟吃水煮菜,料最重要。天氣熱,吃這個最合適。

給陸錦瑤做的,不能馬虎,里面東西種類要多。

什麼魚丸蝦丸都放一點。

再用面包窯做點燒烤,弄一杯被井水冰過的果飲,天是熱,應該能吃得下去。

熱是熱,但天熱了有天熱的好,送到宴幾堂的水果多了不

子濃郁的果香。

姜棠看小廚房有一簍油桃,半筐李子,一籃子枇杷一籃楊梅。

給弄果醬,小蛋糕都能多做幾樣。

枇杷還可以做枇杷膏,其他的可以做果茶。這會兒應該有荔枝的,但荔枝孕婦吃不得,宴幾堂就沒看見。

宴幾堂的杏兒也了,但味道還有些酸。不過陸錦瑤吃酸的,。

再給正院別的院子送些,分給丫鬟們一點,樹上的杏兒早已經摘完了,現在就剩茂的葉子。

姜棠做菜,趙大娘自然說好,幫著擇菜洗菜,燉魚茸做豬皮凍。

趙大娘問豬皮凍是做什麼的。

姜棠道:“做丸子的,能丸子。”

陸錦瑤現在就靠酸杏過日子,吃得牙都了還停不住。

高嬤嬤不敢給多吃,急忙給收起來,“大娘子,這可不興多吃啊。”

陸錦瑤回憶著酸味,“嬤嬤,我沒覺得多酸。”

就是牙有點

高嬤嬤道:“那也不能多吃,老奴看看小廚房都有什麼,給大娘子端點過來。要是實在想吃酸的,吃點酸梅干,一片多含一會兒。”

陸錦瑤想說不,但是該吃些東西。過去只是自己,不吃也就罷了,但有孩子。

別人都急,覺得嫁進來兩年還沒孩子,但覺得這個孩子來的正是時候。倘若嫁進來就有孩子,肯定無暇他顧。

現在在侯府也站住腳跟了,和顧見舟的越來越好,讓覺得生這個孩子不是單純為了給顧家生個孫子,這是喜歡的人生下的孩子。

高嬤嬤去了小廚房,很快,就帶著月云箐湘端了吃食進來。

陸錦瑤坐了起來,吸吸鼻子,“這是什麼?”

高嬤嬤:“姜棠說這個麻辣拌,知道大娘子吃酸的,做了酸口的。還有五小串烤羊,兩個烤翅。這個茶啊是用水果做的,在井水里冰了冰。”

陸錦瑤道:“我先喝口茶。”

高嬤嬤把茶遞了過去,只一口,陸錦瑤就嘗出里頭有酸杏和楊梅的味道,再看麻辣拌,看著極其漂亮。

紅彤彤的辣椒油,醬黃的麻醬,里面不知是什麼,好像是丸子。

高嬤嬤道:“姜棠說吃得時候要小心,這丸子里面有湯。”

陸錦瑤只聽過灌湯包,卻沒聽過灌湯丸子。

既然這麼說了,陸錦瑤就想嘗嘗,夾了一個,多蘸了點麻醬辣椒油和醋,輕輕咬了一口。

咬的時候就覺得比以前的丸子彈牙,里面好像是空心的。盡管高嬤嬤提前說了,但這一口咬下去,陸錦瑤還是躲不及時,湯飛出來,弄服上了一些。

不過倒是不燙,丸子是魚的,里面的湯應該是豬皮凍混著豬的。

高嬤嬤道:“先換服吧。”

腥味是不重的,細膩

陸錦瑤看了眼服,笑道:“先吃飯,一會兒再換好了。”

因為陸錦瑤,姜棠吃的也是麻辣拌。

但沒陸錦瑤的費事,是想到吃什麼就放什麼。

自己切兩把面條,寬來一點,豆腐干豆皮,青菜放得。除此之外,還炸了兩油條和一點豬丸子和蘿卜面丸子。

吃麻辣拌,姜棠喜歡的從來都是這些,清水煮開,然后麻辣骨湯再煮,煮的時候留一點湯。

再澆上醋和麻醬,只要慢慢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姜棠最喜歡吃的是里面的面丸子和油條,這樣炸過又煮,丸子和油條里面孔又多,早就吸飽了湯,再在麻醬里滾一圈,就這麼一小口,給人的滿足就非同尋常。

豆皮又麻又辣,青菜則是最吸辣的,本來就熱,辣的讓人想噴火。

面條不能最后吃,不然就坨掉了。

面條不再勁道,吃的就是香勁兒,一抿就斷,好像再放一會兒就化了,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越吃越多越吃越多。

吃過麻辣拌,姜棠氣神恢復了一大半,準備調烤鴨用的醬

做的六道菜中唯一難的就是這個,以前是做過,但不知道在這兒沒有燒烤爐,能不能

烤鴨得提前多做幾只,有把握了才能端上桌。

不僅姜棠在忙活家宴的事,大廚房的四個師傅也在忙活。

幾十年的看家本事若是比不過一個半路出的丫鬟,那該讓人笑掉大牙了。

    人正在閲讀<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