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小食堂》第24章 辣子

食堂一角,魏詢、孟桑等六人圍桌而坐,周遭只有阿蘭與柱子守著。

在場之人顧忌文師傅的臉面,沒有貿然提起方才糗事,神各異。

而文師傅死死抿著,目飄忽不定,一眼也不敢往孟桑那瞧,只覺得自己仿佛是被架在火上烤。

陳師傅子活絡些,暗中瞄文師傅那紅了的雙耳,暗自稱奇。

原來一貫挑別人病的冷臉文師傅,還有這麼一面啊!

牽扯這樁糗事的另一人孟桑,正眼觀鼻鼻觀心,默默抿著溫水。

不遠,雜役們在清理監生留在桌面的碗盤,斷斷續續有細碎聲音傳來,襯得八人所在一角,安靜到有些詭異。

文師傅尷尬到雙耳紅得像是要滴,紅意甚至都漸漸蔓延到兩頰。

偏生論起,在場之人中除了孟桑,便是文師傅最白,故而那兩抹紅越發顯眼,活像是掛上兩盞紅燈籠,可見其心之慌

終于,在一眾或是瞄、或是笑瞇瞇看戲,以及魏詢數次言又止之后,文師傅終是按捺不住了。

他一拍桌案站起,隨后僵著脖子,沖著孟桑深深彎腰,叉手致歉。

“孟師傅,對不住!當初是我見識短淺,空口白牙詆毀你的技藝!”

此言擲地有聲,聲音洪亮到整個食堂里的人都能聽見。

在場誰都沒料到,平時總是傲氣的文師傅能突然來這麼一出。

孟桑先是詫異,后又茫然道:“哪來的詆毀?不曾有過此事啊……”

見孟桑說不記得,文師傅只覺得對方心善,在好心給自己臺階下。

他這人雖然總挑刺,但還稱得上是敢作敢當。既然已將紙薄一般的臉皮撕開口子,文師傅索不管不顧地揭起自個兒的短。

“孟師傅不必給我留什麼臉面!”

“當日你剛食堂時,我曾在背后道你是非。無憑無據詆毀你是濫竽充數之輩,沒有真才實學。后來,方悔悟是自己鼠目寸,不知天高地厚。”

“分明折服于您的手藝,卻只敢領了吃,著實卑劣無恥。”

“此番種種,皆我之過,您可隨意責罰,文高毫無怨言!”

文師傅越說越激,頭腦一熱就要跪下請罪。

聽到這兒,孟桑總算約記起當時的形,哭笑不得,連忙示意柱子快些將人攔住。

這一跪要是落到實,忒折壽。

孟桑無奈道:“當時有靳廚娘在前,三位師傅心存疑慮,也是人之常,無可厚非。”

“文師傅不必掛懷此事,日后咱們同在食堂,只管齊心協力將朝食、暮食做好,讓監生吃得開懷,方是正事。”

聞言,文師傅滿臉愧,終究還是聽了勸,坐回原

不等坐定,他肚子傳來一串響亮的“咕咕”聲。

文師傅:“……”

一旁默默圍觀的陳師傅沒忍住,拍著大,“噗嗤”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讓你文老二,說去買什麼胡餅當朝食,人后卻指使康三領蛋餅。這下餅落泥地里不能吃,胡餅更是沒個影,就白白肚子罷!”

此言一出,在場多數人無一不在憋笑。即便是一貫嚴肅的魏詢,角不免也上揚好些。

而文師傅本人只差沒找個地鉆進去,尷尬到整張臉通紅,真真是手足無措。

孟桑想起掉土里那塊還算完整的蛋餅,猜到文師傅定然沒吃幾口上,現下還著呢。掩住笑意,連忙讓柱子與阿蘭一道去攤幾張餅子來。

待到蛋餅上桌,阿蘭勤快地為諸人添了干凈碗筷與熱茶,退至一旁。

孟桑憋著笑,溫聲道:“多虧了文師傅警覺,抓住那醬的賊人康三,移監丞置。想來忙活到現在,文師傅不曾用朝食,不如先吃些餅子墊墊罷。”

文師傅悶聲悶氣地應聲,夾了一塊蛋餅到碗中,咬了一口。

蛋餅是阿蘭攤的,外表看著像模像樣,也好看。一旦口,便能察覺到其與孟桑親手所做的,尚且有些出

后者攤的蛋餅卻不失韌,干恰好,吃著服帖。而阿蘭顯然在火候的掌控上還差些,餅子做得有些干,韌太足,但已算可口。

文師傅慢慢咀嚼,有些出神。

短短十數日,原本只會洗菜切菜的阿蘭,今時今日已能攤出一張像模像樣的蛋餅,足以見孟桑多擅長調教廚子。

世上技藝出眾的庖廚不,但這樣不論出、有教無類的師父,實屬可遇不可求。況且,孟師傅都能收一竅不通的阿蘭和柱子當徒弟,那……

多他一個文高,也無甚大礙嘛!

文師傅忖度再三,終是下定決心,咽下嚼碎餅子后,再度起,對著孟桑叉手行大禮。

見狀,孟桑微微睜大雙眼,很是不知所措,連忙想避開。

好端端的,文師傅又怎麼了?

莫非是餅子太好吃,激不已?

不消多猜,文師傅慷鏘有力的聲音傳來:“文某資質愚鈍,于庖廚一道見識短淺,遠不及孟師傅技藝湛。”

“請孟師傅收我為徒!日后,文某定會好好孝敬您,不辱沒師門技藝,不辜負師父厚,將我門手藝代代傳下!”

忽然來這麼一出,魏詢等一干人,連帶著在不遠的雜役們,齊齊傻了眼。

孟桑愣住,旋即回過神來,張口想推拒此事。

說笑呢,哪里能當別人師父!

然而孟桑這一愣怔落在陳、紀二位師傅眼里,就了猶豫想應下的意思。

頓時,陳師傅和紀師傅覺得口中的蛋餅不香了,前后腳撂下筷子,將文師傅扯起來。

陳師傅急了,劈頭蓋臉斥道:“文老二你這要咋子嘛,怎得還趕在我前頭呢!”

一向好脾氣的紀師傅臉拉好長,狠狠瞪了文師傅:“好一個‘擒故縱’引起孟師傅注意,惹猶豫,文師傅未免過于狡猾!”

說罷,紀師傅也對著孟桑彎腰行大禮。

“孟師傅,我紀山勤好學,刀工尚算可稱道,既然您都斟酌要收文高做徒弟,不若也一并收了我?”

前有文高,后有紀山,陳師傅左支右絀,悲憤罵了一句:“你們兩個臊皮!”

他一跺腳,也跟著彎下了腰,振振有聲:“孟師傅,他們兩個手藝腦子都不得勁,您要真想收徒弟,不如收我罷!”

見這兩人一前一后學自己,剛被扯直的文師傅鼻子不是眼睛,梗著脖子,腰又彎下去了。

至此,孟桑坐在徐叔側,面前是三個齊刷刷行禮要拜師的食堂師傅,退無可退。

頃刻間,了食堂中最為扎眼的人,遠近許多雜役都忍不住覷著孟桑臉

乖乖,這是什麼百年難得一遇的稀奇景啊!

魏詢等人:“……”

唯有徐叔樂呵呵瞧著,揶揄道:“孟師傅快說說,瞧上哪個當徒弟呀?”

“徐叔別打趣我了!”孟桑此刻頭疼極了,有些惱地瞪向作壁上觀的笑瞇瞇老人。

孟桑原想跟先前一般,讓阿蘭和柱子將三位師傅扶起。可視線剛落到他倆上,就瞅見阿蘭二人臉上有些憤懣不平,眼中著異樣彩和蠢蠢

孟桑直覺不好,揚聲喝道:“你倆閉,別添,過來扶人!”

被這一聲喝住的阿蘭與柱子,終是不不愿地過來扶人,但眼珠子還滴溜溜轉著,顯然賊心不死。

誰曾想,陳師傅三人,一個比一個倔。阿蘭和柱子勸不他們,便是孟桑親自來扶也無用,死活不愿起,擺明要拜師。

孟桑著實拿這三人沒法子,前后遠近又有這麼多人明里暗里打量,急得耳畔染上一抹紅,急急開口。

“左右我都教了阿蘭與柱子,日后自也能和三位師傅切磋技藝,何必非要拜師呢?”

“三位與我阿耶年歲相近,拋開同在國子監做事不談,平日見了便是長輩,哪有收長輩當徒弟的?”

可無論孟桑怎麼說,陳、紀、文三人都不聽,只覺得沒有正式拜過師,便沒臉面學手藝,上不得臺面。

就在兩邊陷僵持之時,一直默默看著事態發展的魏詢,終是開口了。

“桑娘,不若你就收了他們。”

見嚴肅穩重的魏詢都跟著湊熱鬧,孟桑難得惱了:“魏叔!”

魏詢眉眼帶笑,緩聲道:“曉得你一年輕郎,素日看著活潑,實則臉皮薄,否則不會教了阿蘭二人,卻無師徒之名。”

孟桑埋怨道:“魏叔看得清,又何必再勸?”

魏詢頷首,繼續往下說:“可你也得明白,咱們這一行當師父收徒弟,從來不論資歷年紀,只看手藝。你技藝出眾,常有巧思,便是與膳房的廚子們相比,也是不差的,憑何不能收徒?”

“再者,你本不是個拘泥規矩的尋常郎,否則不會與宋……宋好,又與贈與姜老頭諸多食方,何必在此刻扭?”

他想說的是宋都知,但以免旁人嚼舌,便只喚其為“宋郎”,想來孟桑能意會。

一旁笑呵呵的徐叔肚子,也開口勸:“哎呀,徐叔我啊,還以為在孟師傅眼中是發揚庖廚技藝、讓更多人能嘗到百樣珍饈,才更重要呢……”

這兩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連番上陣,理并用、言辭懇切。

孟桑聽在耳中,心中猶豫不斷加重。

是了,難道讓更多人品嘗好吃的吃食,不是更重要的事嗎?

孟桑不是優寡斷的子,否則兩月前也不會當機立斷逃離揚州府,只一人來長安尋親。

眼下漸漸被魏詢、徐叔說服,當即拿定了主意。

“多謝魏叔、徐叔指點,兒教。”

謝過二老,孟桑看向文師傅三人,直腰板,正道:“我從未當過旁人師父,只能是盡力而為,你們此刻若是仍未生出悔意,那這聲師父,我便應下了!”

聞言,陳師傅三人倏地抬起頭,雙眼亮堂堂的,齊聲道:“多謝孟師父!”

本是其樂融融的場面,卻有幾道別的聲音進來。

阿蘭垂下眼簾,有些委屈:“孟師傅偏心。”

柱子猶覺不服,斗著膽子與三位庖廚師傅爭個道理:“分明是我和阿蘭在前,孟師傅怎能越過我們,只收陳師傅他們呢!”

最后一人竟是嚴肅慣了的魏詢。老人家抬眸,一本正經道:“既如此,孟師傅你看……”

孟桑哭笑不得,先是安了阿蘭和柱子,索也收下這兩乖徒弟,看他們臉上陡然放晴,隨后嗔怪地看向魏詢。

“魏叔,姜家阿翁與我切磋技藝時,可是平輩相稱。若是今日我斗膽收您為徒,日后您與姜阿翁面,豈不是要喚他一聲……”

話音未落,孟桑又故意嘆了一口氣,笑道:“左右我是不在意的,端看您了。”

魏詢不自在地咳了兩聲,生道:“你已拿定主意收徒,總得有個像樣的拜師禮,等會兒我讓人備下東西。”

聞言,孟桑翹起角,笑著道謝,不再使壞。

-

拜師禮辦得倉促,但魏詢和徐叔上心,一應什都齊全。

屏退了看熱鬧的雜役閑人,后廚僅留魏詢、徐叔作見證,余下便是孟桑師徒六人。

議定次序時,阿蘭和柱子鮮鼓足膽子,和文師傅等人爭執誰才是大徒弟、二徒弟。

原本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因孟桑稍有些偏心一直跟著自己的阿蘭二人,出面定了大徒弟是阿蘭,二徒弟是柱子,此事便再無異議。

至于文、陳、紀三人,究竟是誰先誰后,誰次序最小,暫還沒辯出定論,且讓他們自個兒吵去了。

待到禮,看著眼前一溜高低不一、有男有的徒弟們,又囑咐他們自去忙活,孟桑才終于有了腳踏實地的覺。

不僅了人家師父,還一來就是五個徒弟……若是讓阿耶阿娘曉得,定會捧腹,連起伙來嘲笑足足一年,怕都不會消停!

念及兇多吉的雙親,孟桑神微斂,略有些傷

這抹黯然之一閃而過,在場只有魏詢敏銳捕捉到,心下了然,無聲嘆氣。

桑娘定是想起生死未卜的雙親,以及杳無音信的阿翁了。那阿翁的事,倒也尋了一些老友幫忙,但短短幾日還沒個頭緒,不好找啊……

魏詢緩下神,本想安幾句。

誰知再過去時,只見孟桑盯著五個托盤里的許多銀錢,面上憂愁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樂到笑瞇了眼,跟天上掉了餡餅似的。

嘖嘖,收五個徒弟,竟然誤打誤撞得了三兩銀子并四百文錢,這說能抵七個月租金呢!

趁著后廚只有魏詢、徐叔在,麻溜將銀錢一一收起,妥帖置懷中。

魏詢:“……”

倒是沒看出來,桑娘還能有守財奴的一面。

孟桑揣著懷中銀錢,清楚自個兒貪財鬼的模樣,定被魏詢二位長輩看了個齊全,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兩聲。

徐叔笑瞇瞇著胡須道:“孟師傅,這下曉得我為何極力勸你收徒了吧?”

“監生監讀書,的束脩多是芹菜、干,圖一個寓意好。可尋常行當不一樣,人都實在得很,給的都是沉甸甸的銀錢。”

“拜師禮時得多些,之后每月雖然,但勝在月月都有進賬,平日里要幫著打掃家宅外,隨喊隨到,待到逢年過節更得孝敬師父各東西……好多著呢!”

徐叔看的眼神很是慈,像是看自家孩子似的:“孟師傅不是正愁沒銀錢租屋舍?現下便能解燃眉之急。”

他眨了眨眼,意有所指:“想做孟師傅徒弟的,那可多了去了,下回缺銀錢只管再收些徒弟,保管財源滾滾。”

“徐老兒!你盡教些什麼歪門主意?”魏詢瞪他,極為不滿。

轉而向孟桑時,魏詢神和許多:“桑娘,你一郎孤在外不容易,若是缺銀錢,可來尋我應急。”

孟桑連忙擺手,輕快道:“謝過魏叔好意,我手里銀錢已足夠了。改明兒天好,我就尋機會找牙人看屋舍,盡快搬出去。”

三人說笑間,孟桑想起昨日傍晚姜老頭來國子監找,商量去高家中做宴席的事,眼下不忙,便順勢與魏詢說了大概。

道出前因后果后,忐忑問:“魏叔,先前我初長安,多虧姜家阿翁關照,此忙不得不幫。不知,能否再向您告一日假?”

“您放心,我會提早安排好那日朝食,不會出子的。”

其實孟桑這話問出,自個兒心里也是沒底的。

哪有剛來做了幾天活計,便連連休假的?旁人看到,不免覺得此人懶。

若放在上輩子,怕是早早就被上司約談勸退。

魏詢原本擰眉,想說孟桑幾句,但一念及近日來的辛勞,終歸還是忍下,板著臉道:“不必多告一日,就當提早支了旬假罷。”

“算上昨日暈倒,接下來一月你都得在食堂做活,輕易不得再告假,免得旁人說我縱容手下庖廚,編排你懶,可明白?”

孟桑狠狠點頭,笑道:“曉得的,左右之后除了租看屋舍,再也沒旁的事。一直留在監做活,還能多腌些醬菜呢。”

在一旁默不作聲站著,聽完前因后果的徐叔哼笑,嗤道:“你別聽魏老兒嚇唬人,他慣是刀子豆腐心。此舉一是想給你多攢些銀錢傍,二則沒提實。”

“過了中秋,便是九月授假。許多來食堂的監生都要歸家探親、取冬。如此,每日朝食遠不如原先那般忙碌不堪,你和阿蘭他們能松快許多。”

魏詢臉上有些掛不住,瞪他:“就你話多!”

呵斥完老友,魏詢轉頭,一本正經囑咐孟桑:“你既已拿定主意,我不好多言,但需謹記,去高府上做事要小心,提早問清客人忌口,知否?”

孟桑含笑點頭,連連謝過魏詢提點。

魏詢頷首,又說起另一事來:“既然你如今已經收徒,不若連帶著監生暮食一并看顧?倒不必你親自去做吃食,擬定食方,指點文廚子三人去做即可。”

自從孟桑收徒,應文、陳、紀三人所請,諸人提及他們時,皆由“師傅”改稱“廚子”,好區別于孟桑。

說罷,魏詢補了一句:“放心,公私分明,此事不占你便宜。待會兒便跟我去找監丞,將你的工錢提到八百文一月。”

徐叔在一旁幽幽道:“孟師傅,莫要中了這猾老兒的圈套。監庖廚師傅的工錢,一律都在四百文至六百文,他這大師傅不過一千文一月,而八百文,是食堂二把手的月錢,與我老徐相當。”

“這既是提攜,盼著你日后接替他的位置,也是打你主意,要你變著法子地幫他重振食堂吶!”

孟桑撲哧笑了,恍然大悟。這是魏叔作為頂頭上司,想給升職加薪!

三番兩次被人打斷,魏詢著實惱了,指著鼻子罵道:“你這遭人嫌的徐老鬼,今日舌頭怎麼這般長!我何時要誆騙桑娘?分明是來不及細說,就被你搶了話頭,著實無賴!”

魏叔幾番深呼吸,方才緩和怒意,沖著孟桑正道:“不過徐老兒所言非虛,桑娘可愿接下這擔子?”

來國子監十數日,孟桑多出五個比自己大的徒弟,跟魏叔、徐叔等人越發稔,還與包括許平在的監生們混了個眼

來長安兩月有余,幾乎沒有比在國子監更愜意的日子,快活又自在。每每看見這麼多人喜歡做的吃食,心中便充溢著滿足與欣喜。

孟桑叉手行禮,爽快地應下:“承蒙魏師傅看得起,孟桑怎敢推拒?此事我應下了!”

已定,想著趕早不趕晚,魏詢直接帶著孟桑去監丞那兒改公契,以免孟桑后悔。

監丞姓徐,是近日才調來國子監的,但對于魏詢的挑剔,多有所耳聞。

改公契時,徐監丞笑道:“聽同僚提起過,說食堂二把手的位置空缺七八年,一直沒著落。如今看來,魏大師傅總算尋到能眼的師傅了。”

“不過也是,孟師傅這技藝著實湛,幾位博士與祭酒都夸贊不已。倘若不是我家中妻催促回去用暮食,想來也能品嘗一二。”

孟桑按了手印,執筆簽下姓名,笑道:“日后總有機會的。”

說罷,又沖著魏詢眨眨眼,無聲謝過對方的看重。

徐監丞將公契取回,看見孟桑的字跡,眼中閃過欣賞之,嘖嘖稱奇:“上一回看見孟師傅的字跡,就覺得不像尋常郎能寫出來的,古樸大氣、收筆利落,不知師從何人?”

孟桑笑笑:“家母所教。”

頓時,徐監丞向孟桑的目中,平白添了幾分惋惜,像是看見了寶蒙塵。

孟桑鼻子,抿出一個得的笑。

眼前這位徐監丞,該不會以為是什麼落魄家族的子弟,家道中落后,被迫出來當庖廚的吧?

非也,非也!阿耶是個隨可見的廚子,阿娘不詩詞歌賦,不拘小節,只醉心食,著實沒什麼好說道的。

不過,阿娘這字確也不像尋常人家能教出來的,想來源頭還是那未曾謀面的阿翁。日后,倒是可以試試以字跡尋人,萬一瞎貓撞上死耗子,真就找著了呢?

-

改完公契,孟桑二人徑直回了食堂。

回到后廚,孟桑要心的頭等大事,便是今晚的監生暮食做什麼。

雖說徐叔拍著脯保證,即便孟桑臨時要食材,也能趕讓手下人去購置來,絕不會耽誤孟桑干活。

不過今日的蔬是昨日就定下的,早間已經運庫房,孟桑不愿白白浪費,便先婉拒了徐叔好意,想著先琢磨能否就用這些新鮮蔬做吃食。

圍著今早剛送來的、豚、魚,以及一干菜蔬看了一圈,慢慢拿定主意。

紅燒、辣子,再來一碗清淡不失鮮味的魚丸湯,醬香、辣香、鮮香皆有,齊活!

做菜前,孟桑將文廚子五人喊了過來。

既然收了徒弟,就理應將人教好。

準備邊做邊講,隨后放手讓徒弟們上手去嘗試,自己在一旁指點。這也算打個樣兒,否則憑一張和食方子,著實難將人教明白。

因著阿蘭和柱子得跟著一道學,便缺了燒火雜役。

不等孟桑煩惱,陳廚子立即喚來他手下的人,好讓孟桑安心做菜,上道極了。

閑著的魏詢和徐叔,也跟著一道進來觀

有了先前早晨,日日被監生圍觀扯拉面、油條等等的經歷,孟桑現如今頂著眾多人的目,已能安之若素地干活,沉下心神,專心做菜。

先做的是道十分費工夫的菜——紅燒

用的是上好三層五花瘦相間,上白下。一看就曉得此豚生前養得極好,日子定然安逸得很,死后才便宜了他們這些有口福之人。

先在院中升起柴火堆,隨后用長長的鐵叉卡住五花,慢慢用明火烤皮那一側。火燎至皮上起細細的小泡,便可拿去置溫水中清洗,刮去燒黑的部分,用刀背不斷敲擊豚皮。

此舉一為燎,二為去除腥味。

將洗凈的盛了溫水的砂鍋中,輔以溫酒、蔥白及姜片,熬煮半個時辰。

待到用筷子扎,可以輕輕松松扎底部時,便可取出,留下高湯備用。

孟桑將豚四四方方的塊狀,緩聲道:“做紅燒,有人用蒸,有人用燉。今日咱們用的是燉法,旨在味,也好學。若你們好奇蒸法,待會兒我將食方一并寫了,你們私下自己試試。”

五個徒弟點頭應了一聲“喏”。

用酒和輔料煮過,在孟桑一刀切下不規整邊緣時,熱氣混著豚香味散到空中,勾得柱子猛眨眼,恨不得將邊角料悉數攏來吃掉。

不僅是他,便是文廚子等人,眼中一樣

被這幾道赤的眼神盯住,只要不是個五缺失的泥人,都能留意到這些人的蠢蠢

孟桑無奈輕笑,松口道:“里頭啥都沒擱,也沒燉足時辰,恐怕吃起來還有些膩。你們若是不在意這些,就隨意走吃吧。”

此言一出,這幾人爭先恐后、不顧燙手,住邊角料就往口中送。里頭作最敏捷靈活的當屬徐叔,而魏詢慢慢悠悠,倒是落到最后,作還有些文雅。

魏詢咀嚼幾下,頷首:“確有些膩,但勝在豚香味足,吃起來倒也不錯。”

徐叔對此嗤之以鼻,哼道:“你哪懂妙滋味?細膩人……嘖嘖,好吃得很!”

一旁的阿蘭與柱子等人,只覺得誰說的都有道理,左右搖擺不定。

聽著他們開始瘦之爭,孟桑角微微翹起,繼續做紅燒

炒糖水,以大把的蔥、姜片鋪滿砂鍋底部,再將一塊塊五花妥帖安置好,加、高湯、溫酒等,最后蓋上砂鍋蓋子。

之后能做的,便只剩下等待。

等著豚在湯包裹下,在小火慢燉燜煮中,被眾多調料混合著侵、融合,被時賦予最驚艷的滋味與口

孟桑倒也沒有干等著,帶著眾人繼續做辣子。2

因主要是教徒弟,又剛用過朝食,孟桑不浪費,只取了半只來。

小塊,依次加鹽、胡椒、干淀等輔料抓拌均勻,以油封口,擱在一旁腌制。

準備姜末、蒜末,將干辣椒剪段,篩去大部分的籽,另炒一大盤花生備用。

原本在炒花生時,諸人都不由自主被花生香味吸引。然而等到砂鍋里持續不斷傳來的香,又將他們的注意力勾到紅燒上頭,饞得直咽津,逮著空就往那瞄。

孟桑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咽口水聲,意味深長道:“饞紅燒的,趕趁現在多聞幾口,否則要過很久才能聞見了。”

數幾人,譬如柱子、阿蘭、徐叔,一聽此話忙不迭多吸幾口,其他人不解其意,云里霧里地犯迷糊。

孟桑憋著壞笑,熱鍋下油,著手做辣子

油燒熱后,下腌制好的塊,前后炸過兩次,然后撈出至一旁,另起一鍋。

如果說,在場之人聞見香時,仍不能理解為何孟桑說要多聞幾口。那接下來,當他們瞧見孟桑往鍋中依次倒花椒和大量干辣椒段后,瞬間反應過來。

當熱油與花椒、干辣椒相遇的那一刻,“滋啦”聲響不絕,油泡不斷涌出,鍋中冒出許多白煙。

與此同時,整個后廚頃刻間被辣味所占據。辣香蔓延至每一角落,幾乎再也聞不見什麼豚香、花生香,攻城略地,極為霸道。

嗆得眾人不約而同打了個激靈,緩過這陣,立馬聞見撲面而來的濃郁辣香味。

徐叔與陳廚子一前一后嘆道:“著實太香了!”

其余人一致狠狠點頭,對著大鍋面垂涎之

孟桑一邊晃大鍋,一邊加炸至金黃的、姜蒜末,快速翻炒,給空中的辣味賦予新的靈魂。

與干辣椒相遇,一并被顛離鍋底,猶如天散花般紛紛落下再彈起,迸發出最迷人的香氣,勾得在場諸人魂不守舍。

后廚一大一小兩扇門外,聚攏起好一撥人,探頭探腦在張。甚至是后廚與小院相通的三扇窗戶外,都爭先恐后趴著好些幫工雜役,半個子探進來,險些栽下去也顧不上了。

每個人都在拼命吸香味,生怕聞一下便虧了!

孟桑吩咐燒火雜役控火,最終往大鍋里添了些鹽、糖、花生粒和白芝麻,小火翻炒均勻后,將鍋中的辣子悉數裝后廚中最寬最大的盤子。

這道菜是熱菜,得剛出鍋就開吃,方才是上上之選。

故而孟桑沒有繼續教徒弟們做魚丸湯,轉而端起盛有辣子的大盤,示意徒弟們準備干凈碗筷,讓大伙一并嘗嘗味道。

于是,一眾人就跟眾星捧月似的,擁著孟桑來到食堂桌案邊。

不僅是魏詢、徐叔、紀師傅等人,就連魂不守舍的雜役們,也不管不顧聚攏過來,極有默契地將孟桑圍在中間,四面包夾。

一雙雙眼睛直勾勾盯著辣子,眼珠子就差沒黏在上頭。

著實是太漂亮的一道吃食了!

盤中,紅彤彤的辣椒與金黃的塊混在一塊甚至還在滋滋作響,上頭撒著白凈可的芝麻粒、裹了深紅外皮的炒花生,零零碎碎鋪了了小山……不僅沖擊力,其中每一樣食材都裹著一層油,亮異常,香味濃烈。

是瞧一眼,就讓人食大開、五指大

好在眾人饞歸饞,但還未失去神智。雖然恨不得立即撲上去,好好吃它個爽快,但還是規規矩矩按捺下躁,等著孟桑率先筷。

盯著一圈灼灼目,孟桑神自若地拿起木筷,也沒細挑,就在里頭夾了一塊黏著白芝麻的口,細細咬嚼。

口微燙,經過復炸之后,表皮口脆,里殘余一水分,使之嘗起來一點也不干柴,嚼起來還有一,很是有趣。

干辣椒與花椒的香味,充分浸的每一寸理,在味蕾之上肆意撒歡,散發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而白芝麻的香氣,錦上添花,卻不喧賓奪主,點綴得恰到好

特意挑的是個沒有連著骨的塊,想來若是有骨,應也炸得脆,嚼起來另有一番趣味。

孟桑本著給自己挑刺的想法,所以才細細咀嚼,沒有立即開口。

然而周遭人不住咽著津,悄悄屏住呼吸,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孟桑品嘗,心中更加難耐。他們心急躁到恨不得沖上去,狠狠搖晃孟桑的肩膀,不斷大聲質問。

好吃嗎?

究竟有多好吃?

孟師傅你別吃,倒是說話啊!

偌大一個食堂,安靜到銀針落地可聞。

終于,有人忍不住開口,聲音輕到像是怕驚醒對方:“孟師傅,怎……怎麼樣,這好吃嗎?”

這一聲出來,就如同油鍋中濺水滴,頃刻之間,眾人不再屏息,紛紛開口催促。

“對啊,好吃嗎?”

“哎呦,看得饞死我了,孟師傅你快開口啊!”

即便是魏詢,都忍不住催了一句:“你好歹說句話,到底味道如何!”

魏詢原本不食辣,可自打遇見孟桑,嘗過干煸豇豆、辣椒炒等等之后,已是漸漸對辣菜有了好。眼下見了辣子,更是挪不開眼,腹中意不斷涌上。

看著四周投來如狼似虎的目,孟桑后知后覺自己方才的舉著實有些刺激人,連忙退出包圍圈:“好吃的,脆,辣椒香濃,特別好……”

話音未落,只那堆人顧不得份高低,爭先恐后搶奪木筷,隨后飛速夾起往口中塞。

有人哀嚎:“等等,筷子沒了!”

紀廚子拿來的木筷不多,攏共不過十五雙,大部分人都沒著。現下再跑到后廚拿,忒費工夫,必定會吃好幾口辣子

于是這些人沒筷子的人心一橫,管不了那麼多,直接上手,就扔里。

“嗯——!好吃!”

“這辣得過癮,吃起來好生脆!”

“老天爺呦,這花生究竟是炸得又脆又香?忒好吃了!”

一些忍不住嘆的人,余掃見其他人一聲不吭,飛速搶菜,方才醒悟,趕忙進去。

這場面熱鬧的,活像是兩撥人在打架,人人都殺紅了眼,哪里顧得上你是大師傅、庖廚,還是幫工雜役?

多搶一口最是要

魏詢與徐叔的筷子同時夾住了一塊,兩人刷地抬頭,目凌厲,面容冷肅,無視后擁

魏詢哼了一聲,斬釘截鐵:“我先搶到的!”

而徐叔不搭理他,挑眉:“我的筷子先到,況且你不是修、吃得清淡麼?別湊熱鬧了。”

魏詢哽住:“……強詞奪理,不論旁的,這塊是我的。”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時,一木筷靈活地卡到中間,瞅準空隙一撥一挑,順順當當把這塊夾走了。

柱子滋滋:“唔!好吃!”

魏詢與徐叔怒目而視,趕各自再挑別的。

而孟桑安然站在外圍,看著眾人忙搶菜,只覺得又好笑又滿足。

無論古今,果然大部分人都無法對辣子說“不”啊!

笑著看了一會熱鬧,孟桑忽而想起已經燜燉足足一個時辰的紅燒,暗道不好,連忙回后廚。

本以為爐子因為無人照看,那小火早該熄了。

然而孟桑踏后廚,就看見阿蘭正乖乖守著小爐子,細心照看著火候,但面上神苦兮兮的。

發覺孟桑進來,阿蘭立即拿著扇站起:“師父放心,爐子的火沒熄,按您說的,用小火慢煨。”

旋即,眉眼下撇,語調失落:“就是那辣子,我一塊都沒吃到,聞了個味兒!”

真真委屈!

    人正在閲讀<國子監小食堂>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