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小食堂》第30章 烤鴨

國子監后門,孟桑右肩背著輔料箱,左臂夾著銀錢箱子,從馬車上下來。

,姜老頭跟尋常長輩一般,細致叮囑:“租屋舍是件要事,魏老兒住在務本坊多年,盡管去尋他掌眼。你一個郎孤在外住,記得找個穩當些的屋舍,莫要心疼銀錢,不夠就來尋我……”

話音未落,只見孟桑用手指輕點裝有四十兩白銀的木箱,跟個撿到錢的土財主似的,眼中放

姜老頭這話一時就說不下去了。

畢竟若是正經算個賬,他那些攢了多年的棺材本,也沒有桑娘手里的厚。

孟桑努力憋笑,故作正經道:“好啦,您快些家去,素素定在門口等著呢。”

話音未落,只見姜老頭繃著臉,一言不發將車門合上。

孟桑終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嘿!這老翁越活越回去了,不就揶揄了他一下,怎麼還跟個孩似的鬧脾氣!

杜昉立在一旁,笑道:“往常與我家阿郎來國子監,都是從大門進,今日多虧有孟師傅,才得以一窺后門熱鬧。”

孟桑掃了一眼對街的小攤,挑眉:“其實前些日子我剛來國子監時,對面還要更熱鬧些,便是過了用朝食的時辰,說還有五六個攤子守在那兒。如今幾日下來,僅剩二三。”

國子監食堂難吃的名聲,幾乎傳遍了整個長安,前段日子鬧出靳廚娘的事,更是“名”遠播。

為國子監司業的侍從,杜昉多有些耳聞。

“如今國子監食堂有孟師傅坐鎮,監生自然不會出來多花銀錢買吃食,”杜昉說罷,叉手行禮,“既已將您送到國子監,杜某這便送姜師傅回宣坊。”

孟桑笑著點頭,過車窗與車繃著臉的姜老頭道別。目送馬車漸漸離去,方才轉往國子監后門走。

后門閽人已經記的長相,堆起笑來問了一聲好,連忙開門放進來。

眼下這時辰,諸位監生已經上了好一會兒的早課,監空空的,幾乎不見人。

食堂,雜役們在清理桌案上的殘羹冷炙,很是忙碌。他們余瞧見孟桑影,忙不迭打了招呼。有機靈些的雜役奔至小門,告知里頭陳廚子他們“孟師傅回食堂”的消息。

阿蘭率先迎出來,手幫孟桑卸下肩上輔料箱,溫聲道:“師父,我來拿著罷。”

紀廚子等人也不甘落后,噓寒問暖起來。

孟桑掃了一圈食堂,挑眉問:“今日朝食如何?”

阿蘭淺笑,回道:“按師父昨日提前定下的食單,油條、豆漿、糜粥等一應俱全。”

孟桑又問了諸如“監生可滿意”“可有忙出錯”的問題,得到“滿意”“稍有忙,但不曾出錯”等等的答復,終于安下心。

地夸道:“你們做得很不錯,待會兒教你們做烤鴨。”

得了夸贊,五個徒弟皆面欣喜之。阿蘭與紀廚子向來穩重,面上倒還穩得住;陳廚子和柱子喜形于角都快提到耳朵邊,就差沒傻笑出聲。

至于文廚子,他明明眼中盡是欣喜得意,卻死命著上揚的角,拗出了一副四不像的淡定樣兒。

這時,魏詢和徐叔也從后廚過來。

孟桑笑著迎上,與魏詢說了要出去租屋舍的事,想尋對方幫忙。

魏詢頷首:“此事你問徐老兒,他在坊中結識的人多,人脈也廣。”

一旁的徐叔樂滋滋地手,笑瞇了眼:“恰巧曉得坊一牙人,子靠譜,等會兒便帶你尋他去,定要讓咱們孟師傅租到稱心如意的屋舍。”

孟桑聽了,安下一半的心來,輕快道:“那我先去把鴨子理好,午后空暇,勞煩徐叔陪我走一趟。”

徐叔自無不可,笑呵呵道:“正巧公廳爐昨日晚間就已改好,等租完屋舍回來,還能嘗到孟師傅做的烤鴨。”

三人都算是爽利子,三言兩語將事說定,各自分開去做事。

文廚子五人尚且恭恭敬敬候在一旁,見孟桑招手,立即跟上。

孟桑抬腳往后廚走,一邊問道:“鴨都理好了?”

這回是陳廚子搶答:“按師父昨日代的,拿筒吹足氣后,再封住,正吊在小院里晾著。”

一說起吹氣,徒弟五人面上都閃過一尷尬。

孟桑瞧見,笑著問:“怎麼了?”

不提還好,一提出這茬,五個徒弟面上更窘迫了。

柱子訕訕一笑,著后腦勺道:“我們給鴨子吹氣的時候,恰巧被徐監丞撞見了。”

孟桑琢磨了一下那場景——

食堂中,五人邊堆著一只只去鴨子。每人都拿小筒堵著鴨脖,拼命往里頭吹氣,而這時門口來了徐監丞,見著了五人對鴨子實施如此慘絕人寰的暴行……

“噗嗤”一聲,孟桑忍不住笑了,頂著徒弟們憤的目擺了擺手,好容易才憋住。

進后廚,繞過房屋墻角,小院便在眼前。

小院兩側架起一行行桿架,僅留中間一條過道去庫房。桿架上頭掛著一只只冒油的鴨,皮白中泛著,軀干微微鼓起,俱是一副被卡住脖子的吊死鴨模樣。

孟桑見了這麼多“凄慘可憐”的鴨兄鴨姐,尚來不及為其鞠一把淚,就已期待起晚間會嘗到的烤鴨滋味。

畢竟這些鴨子瞧著忒,烤出來必定滋滋冒油,香得嘞!

略看過,確認這些鴨子第一步理沒出錯,孟桑安下心來回后廚做皮水。

皮水是烤鴨一大要點,想要烤出澤紅潤油亮的鴨皮,此必不可

食材都是早早準備好的,碗中下糖、開水、酢,慢慢攪拌,使之完完全全融在一、不分彼此。隨后端著皮水去后院,給每一只鴨子均勻刷上淡黃皮水,繼續晾胚這一步。

之后須做的,便是每隔一個半時辰涂一次皮水,不斷晾干。這事不難,剩下的皮水也夠多,孟桑索給五個徒弟來做。

恰巧徐叔也安排妥當庫房的事,著圓滾滾的肚子過來尋。兩人與魏詢打個招呼,就正大明出去看屋舍了。

-

要不怎麼說,有人好辦事呢?

一出來,徐叔就領著孟桑找到相的牙人,言簡意賅道明來意。

那牙人見是孟桑要租屋舍,當即拿了幾串鑰匙,領著二人去看宅子。

前兩間都是一進民居,布局中規中矩,帶一個小院。屋舍的墻是黃土夯實的,墻邊布著凌草叢,瞧著蔫頭蔫腦,忒沒神。

孟桑都進去轉了轉,但沒說一句話,也沒問價錢。

牙人眼尖,看出孟桑不滿意這兩間,笑道:“倒還有一間小二進宅子,離國子監不過幾步路。院中挖了一口水井,另栽一棵百年圣果樹,除此之外,屋主還將床榻等一應什家當都留給房客,無須再另外購置。”

孟桑眨眨眼,心中了然:“就是價錢有些貴?”

“是了,一月租金六百文,”牙人笑笑,作詢問狀,“郎可要去瞧瞧?”

六百文,一年就是七兩銀子并二百文,國子監給的每月工錢就足夠應付,遑論手中還有四十三兩熱乎銀子。

孟桑自覺現如今也算是富裕人,當即毫不猶豫地拍板。

“走,瞧瞧去!”

于是,二人又被牙人引著穿過重重街道,來到位于國子監南邊一座白墻黑瓦的素凈宅子前。

到了這,徐叔雙眼亮了,樂呵呵道:“這宅子與我家不遠,沒幾步路就能走到。”

牙人與之相,笑道:“確是與徐老宅子離得很近。”

三人由東南角的烏頭門院。2

甫一進去,先瞧見的是外院。院中左邊是給仆役住的低矮小屋,院子偏右挖有一水井,挨著井的是水缸和兩張石桌,再往右是一間靠墻大庖屋。周遭種了些郁郁蔥蔥的竹子和矮灌叢,綠意喜人。

再往里頭走,便是院。地面鋪有半舊青磚,院子正中堂的臺基之上設一正堂,四面無墻,卷著一面面竹簾。正堂旁邊傍著一棵長勢極好、兩人高的銀杏樹,投下一隅影。此既可用來待客,也能讓主人家在此午睡,得半日閑。

孟桑方才反應過來,面上流笑意。

原來這牙人說的什麼圣果樹,竟然是會結果子的銀杏樹。

那要是真租下這屋舍,豈不是到了每年秋日,都能打了白果,擱在炭爐上烤著吃?

妙極!

四周還有正屋并東西廂房等四間大小不一的屋舍,里頭床榻、坐榻、矮柜一應俱全。

只要再買上布被、米面油糧等,便可挎著的小包袱款款住,無比便利。

一旁陪同的徐叔不贊道:“果真各什家當都齊全,廚下還留著鐵鍋與極干柴,屋主有心了。”

牙人面上堆著笑,不疾不徐地開口:“這屋主是國子監司業,近些日子快要致仕,已搬去兒子兒媳的宅子一起住。孟郎也瞧見了,屋家當齊全,模樣雖用舊了,但仍然結實好用,只要寫了契書就可住。”

孟桑了然,這牙人口中的國子監司業,必然是那位年過花甲的盧司業了。

牙人似是又想起一事,又道:“不瞞郎,其實這宅子可租可買。若是租,則一月六百文;若是買,僅需七百兩。”

聞言,孟桑眼皮狠狠一跳,瞬間覺得渾上下僅有四十三兩的自己,著實算得上窮困潦倒。

七百兩,按八百文的月錢來算,那得是在國子監干滿七十三年,期間還不能有額外花銷,并且屋子也不漲價,才勉強買得起。

當真是,長安居大不易啊!3

孟桑出得微笑:“囊中,還是租吧。”

一錘定音,孟桑二人隨牙人回去,又等來盧司業家中管事。雙方三言兩語談定各項事宜,爽快簽下契書,又送去辦了公契。

孟桑一口氣足一年房錢,一手著實實在在的銅鑰匙,另一手拎著裝滿剩余銀兩的大布袋,樂滋滋地瞇起眼,活像終于吃到燒的小狐貍。

甭提窮不窮,在這偌大長安城,好歹也算是有固定居所的人!

至于置業買房……一步一步來嘛。

咱買不起皇城腳邊務本坊的宅子,那去房價低些的南邊里坊買唄。畢竟這種工作在一線市區卻住在郊區的打工人生活,上輩子為社畜的早就習以為常啦。

-

風風火火租完房,又購置了一些必要什,孟桑妥帖放好剩余銀錢,鎖上家門,便與徐叔回了國子監食堂。

此時,鴨子已經刷了第二次皮水,只待晾夠時辰后灌進料水或新鮮果子,被送進公廳爐開烤。

烤鴨這道吃食,做法很多,但主要分兩種口味——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兩種各有各的滋味,真正的好吃之人本不挑,哪種都。4

南京烤鴨,妙就妙在最后澆上的鹵水,堪稱點睛之筆。煮出來的高湯加上調配好的香料,糖和醬也必不可,然后蓋上鍋蓋慢慢燜煮。直至香料、輔料與高湯各自的風味糾纏到一,轉化為濃厚鹵香,這一碗咸甜口的鹵水便做好了。

而北京烤鴨又有自己獨特的吃法,現下尚缺胡瓜、蔥白和餅皮。前兩者只是切細條,給紀廚子三人或者幫工去做即可,無須孟桑親自手;后者卻得由親手和面,再搟出一張張圓圓的面皮,每張之間涂上油后摞在一,上鍋蒸

幸好五個徒弟里,文廚子原先就學過一些白案功夫。孟桑耐心地教了做法,又手把手帶著他做了一遍面皮,幾乎就能安心放手,將做餅皮的活出去,自去熬甜面醬。

忙活半天,就到了各只鴨子公廳爐的時辰。那場面,說是萬眾矚目也不為過了。

公廳爐,實則也就是后世的大烤爐,一回能烤制大量點心糕點或者其他吃食。各府衙的公廚大多是設兩只,而國子監食堂原先要供應上千監生的吃食,足足設了四只公廳爐,便于做事。

眼下,也方便了孟桑同時烤制兩種不同風味的烤鴨。

烤之一事,著實沒什麼可說道的。

取來一只只風干后的鴨,或是灌料水,或是填些時新果子,接著送爐子里烤制即可。做南京烤鴨的那一爐得費些心神,中途要開爐將之取出,從鴨尾排出料水,隨后再送回爐中烤上兩刻,即可出爐開吃。

公廳爐中散出猩紅火,一跳一跳地,很是活躍。四爐齊用,更是讓整個后廚悶熱不堪,仿佛人也烤爐之中,額頭泌出細汗。

隨著日頭后移,烤鴨的香味越發濃厚,甚至能聽見鴨油滴落到燒到火紅的炭中,激起的一聲聲響。

孟桑站在離公廳爐不遠的一灶臺前,熬制明日做月餅會用到的糖漿,時不時就得分神去看一眼火候。

聞著滿屋子的烤鴨香,孟桑隨口問徒弟們:“你們昨日跟監生們說了,今日暮食是烤鴨吧?”

“說了說了,”柱子笑嘻嘻地切著胡瓜,言語神夸張極了,“監生們聽見的時候,那眼睛都在放,跟了好多日似的。”

孟桑笑了:“那咱們趕準備好,待會兒監生們快來了。”

只是不知北京烤鴨和南京烤鴨,哪種更得監生偏呢?

真是個無解的難題啊!

-

四門學講堂。

錢博士前腳剛出講堂,原本乖巧淡定的監生們后腳就躁了,一個個飛快收拾桌案上的文卷筆墨,頭也不回地往外奔去。

其中,以許平和薛恒的作最為迅速。

他們二人出了講堂,快步往食堂而去。在聽見后頭越來越靠近的腳步聲后,許平二人對視一眼,無須說什麼廢話,默契地加快了步伐。

聽說今日烤鴨是孟師傅把關,可不得搶個頭盤!

就這樣一人追一人,一堆人趕著另一堆人,紛紛越走越快。

如若不是憂心被主簿抓住,斥責行為不端、不合監規,只怕這群人能直接夾著文卷筆墨,不管不顧地撒開跑!

國子學講堂與太學講堂挨在一,是六學講堂之中,離廨房與食堂最近的。

田肅等人剛慢慢悠悠出了講堂,正商議待會兒去東市哪家大酒樓用暮食時,就瞧見四門學、律學等四門監生,飛快掠過他們跟前。

這些人一撥一撥地連長線,人人憋著氣繃著臉,頭也不回地往食堂而去,眼中再不見其他。

著面前一陣又一陣帶起的風,田肅等國子監生面面相覷。

良久,才有人狐疑道:“不是說食堂的吃食難以下咽麼?緣何他們看上去,皆是急不可耐的模樣,跟惡狼忽然瞧見獵一般。”

此言打破平靜,諸人議論紛紛,其中已經有數位監生在猶豫,是否食堂的吃食當真變味了。

領頭的田肅嗤笑一聲:“什麼急不可耐,臉繃那樣,分明是痛苦不堪。一看就曉得他們是想早些過去完罪,反正拖到最后還得去食堂。”

田肅乃是吏部尚書的親孫子,家世顯赫,因此才攏起這麼一波跟班。

如今他對此事已定論,其他人無論心中如何猜測,面上只有附和的份。

諸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嘲諷一番,結伴往監外走。

-

另一廂,許平與薛恒本想直奔食堂,無奈瞧見前面回廨房的錢博士,只好隨之放慢步伐。

他們慢了之后,后那些如狼似虎的監生們雖然不斷近,但最終也不得不跟著慢下來,唯恐惹到那位以嚴厲而出名的鐵面錢博士。

薛恒二人落后錢博士五六步,一路盯著錢博士的背影。

忽而,許平皺眉,低聲問:“安遠兄,你覺不覺得錢博士的步子并不慢?”

聞言,薛恒定睛一瞧,不免也猶豫了起來,吞吞吐吐道:“瞧著……似是要比往常快些?”

何止是快一些啊,錢博士一路往廨房而去的模樣,堪稱健步如飛,全然瞧不出是一位半旬老翁。

許平猜不出其中緣由,索拋開,搖頭笑了一聲:“錢博士最不重口腹之,總不能是跟咱們一般,急著去用暮食罷?想來是有什麼急事。”

薛恒聽了,狠狠點頭,深以為然。

此時,廨房就在不遠,錢博士頭也不回地往院門而去。

一等到雙方肩而過,許平與薛恒互視一眼,復又撒快走起來。

他們走得急,不曾瞧見一腳踏院門的錢博士頓了一下,撤出半個子,往食堂所在眺,口中還小聲嘀咕:“不是說今日暮食吃烤鴨麼,怎得院中還不見食堂的雜役……”

話音未落,錢博士忽而認出了人群中領頭的得意門生,不由愣怔住。

看著許平急匆匆的背影,錢博士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子。

-

趕慢趕的許平二人,終是搶先他人一步進了食堂,尚顧不著大口氣,便飛也似地跑到領暮食的地方。

孟桑、阿蘭、柱子與紀廚子正候在此,見許平二人來了,各自了起來。

“孟師傅,烤鴨呢?”薛恒直勾勾盯著長案上空空如也的砧板,“怎麼只瞧見胡瓜和蔥?”

孟桑笑道:“烤鴨得趁熱吃,這就給你們切。紀山?”

一聽喊他,紀廚子連忙應了一聲,從桌下大桶中拎出一只散著濃郁油香味的烤鴨,放到了大砧板上,隨后出菜刀,手起刀落開始片鴨

旁邊的阿蘭竟也拎出一只烤鴨,開始剁鴨塊。

許平啞然,猶豫問道:“看著都是烤鴨,緣何……”

聞言,孟桑輕笑道:“今日烤鴨共有兩種,范烤鴨與金陵烤鴨。前者片了鴨,蘸些醬,再與蔥白、胡瓜一并用餅皮裹著吃。”5

此時,落在后頭的監生們已經趕到,輕車路地排起長隊,食堂頓時熱鬧起來。

靠前一些的監生聽見孟桑所言,連忙搶著道:“這是春餅的吃法!”

“是極!”孟桑笑著點頭,繼續說另一種,“而金陵烤鴨是剁塊,澆上鹵水,可以配著白飯吃。”

“今日大家可兩種都領一份,不必憂心該擇哪一種。”

眾人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立馬喜上眉梢,不要錢似的說起好聽話來。他們從孟桑到五個徒弟挨個夸了個遍,惹得一貫沉穩的阿蘭都有些不好意思,抿起專心干活。

許平二人來的最早,接過孟桑遞過來的托盤,頂著一眾同窗艷羨的視線,如常找了一張最近的食案坐下,開始用暮食。

正在排隊的監生們:“……”

看得到吃不到,許子津、薛安遠,你倆日日如此有意思嗎!

無論他們如何憤然,左右許平與薛恒是早就習慣了,半分不在意旁人目,只盯著眼前的烤鴨。

因著范烤鴨是配的一疊餅皮,與看著“中規中矩”的金陵烤鴨相比,似乎更有趣些,故此是二人首選。

夾一塊連皮的烤鴨片,在深褐的甜面醬中一進一出,隨后被安穩放于輕薄餅皮之上。再加潔白蔥、翠綠胡瓜疊上,卷起送口中。

咬下的那一刻,餅皮淡淡的甜香、烤鴨醇厚香味一并涌出。這鴨烤得表皮脆,可里鴨卻很是細,配上微辣的蔥、清爽宜人的胡瓜,瞬間解了大半油膩。

縱使是不喜油膩的薛恒,不免也為這范烤鴨所折服,一連吃了兩三塊。

若是再單獨夾著鴨皮在那小小一碟糖中翻滾一圈,吃時脆生生的,發出細微“嘎吱”聲。

鴨皮到極致,半分油膩都無。

薛恒斬釘截鐵道:“這范烤鴨當為天下烤鴨魁首!”

他一側頭,就瞧見許平竟然在干吃餅皮。

薛恒愣住:“你不包烤鴨,干吃餅皮作甚?”

許平理所當然道:“自是因著好吃啊!”

無他,這餅皮做得實屬一絕。薄而不破,尚且攜有出蒸籠時的一氣,卻并未爛,著溫溫熱。

單吃此餅皮,咬時能到微妙韌勁,咀嚼一番,漸漸回甘,品出最為樸素也最人的小麥香。一抹約約的甜,能直直進人心里去。

這種吃法落在的薛恒眼中,著實無法領會妙。他搖了搖頭,轉而攻向一直冷落的金陵烤鴨。

金陵烤鴨瞧起來也不賴,鴨皮澤紅潤,泛著油,而鴨呈淡淡褐。因著淋了鹵,整盤鴨塊顯得有些蔫蔫的,仿若穿上一層噠噠的深褐外袍,那鴨皮一看就沒有范烤鴨來的脆。

還有那鹵,聞著咸甜咸甜的,這能好吃嗎?

薛恒已經將范烤鴨一掃而,腹中半飽,對這道看著不合眼緣的金陵烤鴨,不免有些意興闌珊。他漫不經心地夾著一塊鴨,抖掉上的鹵,隨后低頭去咬。

僅一口,他就淪陷了。

如若說范烤鴨是憑借將鴨皮之下的油脂,悉數烤化,以餅皮、醬料、蔥白等等為輔,才消去油膩。

那麼這金陵烤鴨,僅需一碟咸甜鹵,就足以讓人傾心不已,再不覺有一分一毫的膩味。

烤制時吸滿料的香,故而此時隨著不斷咀嚼,會從隙里溢出,在口中肆意流淌。而咸甜鹵,簡直是神來之筆,咸得恰好、甜得人。

那鴨皮被鹵泡得微微有些,失了剛出爐的脆口,卻反而有了另一種獨特滋味,香徹人心,配著微甜白飯,簡直一絕。

隨著舌頭與牙齒的共同努力,細的鴨被從鴨骨之上全須全尾地剔除,經過多番的撕咬咀嚼,最后理所當然地被咽下。

如此味的金陵烤鴨,吃完仍覺意猶未盡!

薛恒只到驚為天人,夸贊之詞口而出:“金陵烤鴨之妙,再無能與之比肩的!”

一旁,許平悠悠開口:“哦?”

“須臾前,似乎正有人評了一句‘范烤鴨當為魁首’。”

“安遠兄,這魁首二字,莫非是我一直領會錯意思了?”

薛恒僵住,吮著鴨骨頭,憋出一抹尷尬笑容來。

“哈……哈……”

    人正在閲讀<國子監小食堂>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