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庶第3章 云驪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章思源站在甲板上,看著江河順行,忍不住道。

邊站著兩個年,高一些的生的濃眉大眼,稍矮一些的生的很是白皙清秀。這二人聽到章思源念及這首詩,倒是都有些慨,因為下面兩句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章思源年及第后就外放做,中途只回家了一次,可想而知,他該如何想念自己的家鄉。

“文龍,文懋,此次你二人回去后,便留在京中讀書,替我好生孝敬你們祖母,平日無甚事就聽你們太太的,照顧好姊妹。”

這二人連忙躬應是。

不知道是否近鄉怯,瞬時章思源倒沒有興致再在這里了,遂打發他二人下去。

文龍在前面先走了,他是太太馮氏的親兒子,平日里看的眼珠子似的,現如今自然要去馮氏,文懋則回了生母劉姨娘

此時,恰逢劉姨娘在教兒打雙陸,是個中好手,不料兒子這個時候過來了,劉姨娘忙道:“懋哥兒,不是聽說老爺領著你們在說話,怎麼這麼快就過來了?”

文懋笑道:“老爺就帶兒子和大哥在那邊說了會子話,也就散了。哦,對了,這次老爺說讓我和大哥留在京里讀書,還讓我們好生孝敬祖母和太太。”

能留在京中讀書當然很好,天下才子雖然出自蘇杭,蘇杭文風也鼎盛,但京中游多,章家原籍在真定,如今舉家都遷京中,若是在順天府發解,自然比蘇杭要好考一些。

劉姨娘則道:“讀書的事你聽你爹爹的準沒錯,只是留你在太太跟前我不放心。文龍不過比你大兩歲,在蘇州時,他是去顧家族學讀的書,那顧家一門八進士,三代國子監祭酒。當時說的好聽,讓你先在家里學幾年,再去顧家附學,可你爹爹為你請的先生,哪次文龍不懂了,就把那先生喊過去,反而教你的正經功夫沒有。這回教養嬤嬤的事又從中使絆子,你妹妹也沒去。誰都別打量誰是傻子,做了些什麼勾當,都瞞不過我的眼睛,孫姨娘進門時帶了那麼多箱籠,早被放進庫房,這回文鸞那丫頭出嫁,我看有一半都是孫姨娘的嫁妝。”

說到最后,劉姨娘真是越發生氣了。

文懋到底才八歲,見母親這般大的怒氣,又想日后在嫡母手底下討生活,頗有些忐忑。只因劉姨娘在后宅極,老爺也經常過來他們這里,文懋事實上經常見到父親,父子很深,他的待遇也不差。

但是若老爺外任,劉姨娘必定要跟著去的,云驪還好,到底是姑娘家,即便到磋磨,那頂多也就是月錢銀子發的不及時,下人有意怠慢,但文懋稍有不慎,可是影響前途的大事。

因此,文懋有些惶恐:“姨娘,要不然兒子也跟著外任去吧?”

劉姨娘也頗有意,卻聽方才一直沒有說話的道:“姨娘,哥哥,有志者事竟,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哥哥這樣臨陣逃,豈不是讓爹爹到時候都看不起。”

說完,又對劉姨娘道:“姨娘,家中也請了塾師,姊妹們也在一學,也沒什麼不好的。那些教養嬤嬤本是教宮里的人的,就是咱們學了,又不進宮,有何益?”

文懋素日是知曉他這個妹妹云驪早慧,一歲多就能把唐詩三百首背下來,三歲就跟著姐姐們上閨塾,六妹妹想方逃學,七妹妹在學堂坐不住時,只有一個人坐住了,還十分勤學。

嘆:“妹妹真是比為兄我看的徹。”

卻聽云驪道:“說起來還是先生跟我說的一番道理,當初在蘇州時,六妹妹分明經常懶,但姐姐們卻無一人說,不僅如此,還為遮掩,我的字寫的比好多了,卻無人夸我。有一日,我不大服氣,先生就對我說歷史上有個宰相韓琦,他也是庶出,他比哥哥的境還不如呢,他父親早亡,母親是妾室,由哥哥們養長大,卻最后中了進士,不僅如此還做了宰相,封了國公,還追封了生母為秦國太夫人。”

“我想哥哥你如今比他的境好多了,至老爺在,姨娘又疼我們,哥哥在京中好生讀書,將來掙個功名,誰還敢對你如何?”

劉姨娘聽了兒的話,要強的心思竟然去了一大半,不摟著道:“我的兒,你比男兒都強上許多。”

但教養嬤嬤的事還是要爭取的。

就生了這文懋和云驪兩個,不為他們打算,為誰打算。

只是,是妾室,許多事不好開口。

“你要是太太生的就好了。”

云驪笑道:“我倒是覺得姨娘好,姨娘對我和哥哥照顧的細致妥當,還陪兒寫字作耍,還有,我的姨娘生的最了。”

摟著劉姨娘不放,劉姨娘忍不住也笑了。

纖云聽里屋在笑,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劉姨娘又喊纖云過來,稱了半兩銀子讓纖云去廚房一桌好菜來,還道:“二爺喜歡吃鴿蛋,五姑娘吃荔枝,廚下那些人可別糊弄人。”

纖云笑道:“知道了。”

這府里眷里要說誰最有錢,當然是馮氏,但馮氏一貫儉樸自持并不外,其次就是劉姨娘。寵,章思源常來他這里,自然己更多,再有云驪文懋還有本人的月例,一個月就有十幾兩銀子,劉姨娘也不是那等十分細之人,尤其是兒在時,寧愿多花錢,也想讓孩子們吃的好些。

纖云讓巧珠拿了錢去廚房吩咐一聲,巧珠也是劉姨娘的丫頭,但遠遠沒有纖云這麼擅長應對,因此在劉姨娘這里隔了一層。

因劉姨娘這里拿了半兩銀子來,小廚房自然先為整治,到了飯點,各房的丫鬟們都在此等著。

管廚房的鐘婆子先道:“太太那里今兒要的菜多,咱們先把太太的菜裝了吧。”

眾人都道是,馮氏那里有三姑娘云清、六姑娘云瀟,再有大爺文龍也在那里吃,難得太太開了錢匣子。

早早就在這里等著的朱姨娘的丫頭喜鵲和喜云,看著太太這里湯就三四份,實在是很饞,小廚房還特地做了幾碗櫻桃畢羅。

喜鵲道:“咱們何時能吃上櫻桃畢羅呀?”

“可惜姨娘不在意這些。”喜云撇

朱姨娘不大寵,因為不寵,每月就是靠著月例銀子過活,連個點心都吃不上,每次都只吃例菜。

這所謂的例菜,每次都是最后才能拿。

“接下來該到咱們了吧?”喜鵲問鐘婆子。

鐘婆子卻笑:“可不巧了,這是劉姨娘的,你們還得等一會兒。”

喜鵲不服道:“我們比巧珠先來的,為何在前,我們在后?”

鐘婆子和廚房的仆婦都笑,“你們姨娘要吃的,可不好弄,不得多等一會兒。”

鐘婆子又做了個櫻桃畢羅,不道:“要我說劉姨娘可是給了一兩銀子置辦,我們說廚房都有,又有哥兒姐兒,何必讓您老拿錢來,劉姨娘卻道勞煩我們了,故而給的。有些人,一個謝字都不說,還好意思。”

喜鵲都想沖上去打人了,喜云連忙拉住,小聲道:“你可別生事,得罪了劉姨娘,看你怎麼辦?”

巧珠提了食盒,對著二人冷哼一聲,氣的喜鵲直跺腳。

倒是單姨娘的丫頭忍冬走上前道:“你也不必氣,回京了,有好看的。”

因為朱姨娘和單姨娘不大寵,二人院子也近,倒是有些往來,喜鵲和喜云早就知道劉姨娘的來歷,聽聞原本也是好人家的姑娘,但因為家鄉兵,因此來京里投奔親戚,但親戚們家計艱難,哪里養的起,故而轉手把賣進了大戶人家,跟著做彈唱的丫頭。

聽聞學的極好,模樣又十分標致,很得主家的歡心,但那家是有爵人家,宮里太上皇駕崩時,就被遣散了。

恰好章老太太見兒大了,想為兒買幾個丫頭使喚,到時候做陪嫁陪過去,因此挑上劉姨娘了。

只不過在姑太太婚前,劉姨娘卻和二老爺有了首尾,還珠胎暗結,氣的老太太要把發賣,好在被二老爺保下來,后來生了二爺文懋后,就很有人提起了。

喜鵲氣呼呼的和喜云回去,朱姨娘見這二人的模樣,不道:“這是如何了?”

喜鵲不忿道:“分明是我們先去的,廚房的鐘婆子真是看人下菜,居然給劉姨娘先做了那麼些好菜。先來后到都不懂,真是的。”

朱姨娘淡淡的道:“你們在意這些做什麼,不過是多早晚的事。”

喜云坐下來奉膳,一面又對七姑娘道:“姐兒可知道那櫻桃畢羅,太太了好些過去,全是用櫻桃做的呢,兩面金黃,這櫻桃的水裹滿了整張餅。”

丫鬟們這麼說,自然也是有些覺得朱姨娘不寵,也弱好欺,朱姨娘自己倒是不以為意,還道:“我看這魚湯倒是極味的。”

喜鵲撇:“咱們在船上都吃了半個多月的魚了,也就是您子好。”

朱姨娘剛想說沒事,卻聞到味道幾作嘔,喜鵲和喜云卻是喜上眉梢。

“姨娘,您這是……”

朱姨娘忙道:“先別往外宣揚出去。”

喜鵲這下,一點心不甘不愿都沒了,還道:“是。”

喜云笑道:“姨娘若是這胎生的男丁,到時候興許還有大造化呢。”

朱姨娘知曉喜云是家生子,對也很忠心,不請教道:“你說的大造化是什麼呢?”

“長房無子,太太自然舍不得自己嫡親的兒子過繼,二爺又是劉姨娘所出,三爺呢,矮矮敦敦的,我們老爺都看不上,就更別提長房了,將來咱們的小爺若是過繼了,那可是繼承了伯府,還是遼王妃的弟弟,前程遠大呀!”

朱姨娘肚子,若有所思。

想若是自己生了個男孩,那的七娘也跟著沾了。

喜鵲也是跟著十分高興,還道將來咱們也吃櫻桃畢羅,不怕劉姨娘了。

喜云道:“別說這些了,你還是先給七姑娘做鞋吧。”

喜鵲連忙回房去,喜云看著的背影道:“這喜鵲是個碳脾氣,若非是我攔著,怕是真和劉姨娘的巧珠鬧起來了。”

朱姨娘點頭:“我這里多虧你了,喜云。”

“姨娘說哪里的話。”喜云不以為意。

卻說方才被形容碳脾氣的喜鵲回房之后,過了不一會兒又出艙,對一個小丫頭耳語了幾句。

這個小丫頭跑到了纖云,纖云聽了不敢耽擱,連忙進房對照看五姑娘睡覺的劉姨娘小聲道:“喜鵲那邊傳來消息說朱姨娘有了孕,還圖謀過繼到長房。”

劉姨娘涂著大紅蔻丹的指甲,冷笑道:“真是好盤算,只可惜遇到我了。”

    人正在閲讀<小庶女>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