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約》第5章

第5章那些文武人才生怕錯響馬之道

新安鄉小十里消軍嶺上的馮道正值年,十五歲就隨鄉里的一些鄉民響應從天壇山來到潞安的太平軍,並跟隨出太行山到西南面的王屋山鬧「天國」,從咸六年到咸九年回來,增長了不見識,就在十里山一帶豎起了一桿旗:上寫「游風」二字,招兵買馬,為這一帶的鄉民抱不平,實行「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同穿,有錢同使」的□□制度,號稱小「天國」。也學太平天國不剃髮、不結辮,披頭散髮的樣子,顯示出跟常人不一樣的形象。

豎起招兵旗就有吃糧人,當時正是太平天國革命的興盛時期,方圓幾十里的鄉民紛紛上山聚落,遊說馮道是「游風」顯靈,是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刀槍不

小天國里有個李三太,神機妙算,跟馮道一塊走南闖北,來到十里嶺,馮道把他當做軍師,為了使隊伍發展壯大,李三太給馮道出主意說:「如今上山的百姓都是一些無地種無飯吃的無業游民,那些能文能武有號召力的俠義之士如不伙便難舉大事,不如我們這般這般。」

道聽后大悅,便讓李三太去辦。

李三太是當地人,從小就知道這裡有不有名的俠士,抱打不平為百姓分憂,是那些貪污吏的對手。只是不清楚他們舉旗的目的,在這大山裡百姓對太平天國還有多數不理解的,因為地方士紳和那些吏每天宣傳太平天國的隊伍是響馬是吃人喝人的長賊,弄得家裡的孩子們不敢出門,令青年壯漢不能出鄉,違令者抓到府坐牢。

道就是效仿太平天國豎起來的大旗,雖然「游風」在人們的心裡是神,但府的宣傳比起任何人的說法都頂用。所以那些在鄉里有點本領的文武人才還都是敬而遠之,生怕錯響馬之道。

李三太找文人編了一段順口溜,將當地比較有名的文武俠士編了進去,還唱了小段子,然後教給那些上山的鄉民,在當地廣為流傳:游風鄉約得民心,百姓禮教記得清,知文習武懂事理,保佑鄉民是福音。七里有個王抓鉤,教書四鄉有大名,龍鎮有個龍關,飛檐走壁真是行。拔地千斤牛滿圈,徒弟都是巖村人,還有十里小拳王,新安鄉里顯才能。

小唱段一流行,當地的鄉約就報告了縣衙,說是這些刁民參加了十里嶺上的反賊響馬。

縣衙接到報告,哪敢怠慢,這小小地方豈能出現朝廷追剿的太平天國反賊,那是除了帽保不住命也不保啊。速派兵前往捉拿。鄉里這些眾英雄還在納悶頌揚他們的順口溜是怎樣編小調四鄉傳開的,方聽說有兵來抓,躲是躲不及,只待等死。

危急中山上的「反賊響馬」舉著「游風」大旗下山救援,一個個把他們救到山上。後來才知道這神機妙算的李三太學的是吳用請盧俊義上梁山之計把各個英雄俠士請到了山上。

眾俠士到了山上,才了解到這馮道打的是太平天國之旗幟,實行的是「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同穿,有錢同使」的□□制度。總之不是欺百姓的響馬盜賊,也就默認了。

縣衙看到這個況,那還敢輕起妄,速將這一況報告了潞安府衙,府衙知道太平軍長賊在咸三年來到這裡的厲害,燒廟宇開糧臺殺兵虜百姓強民,比佔山強盜威猛無比。雖然賊已走,卻有眾多響應者留在山上為王,不敢怠慢,遂派府臺帶兵到縣衙平息賊,武,以招安甚好。

府衙一出兵,這十里嶺上的「小天國」那是兵的對手,剛剛上山投奔到「游風」旗下的百姓,還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聽到府來抓,還沒見到兵的蹤影有的就風而逃了。

可是方圓上山的眾俠士這個面子哪能輕易丟掉,即是要斬首示眾也得落個好名聲,不能讓鄉中父老將他們也當作響馬反賊來唾棄。

於是在兵未來之前,眾俠士就商討對策,戰是戰不過,投降也得有個理由。大家生在這裡長在這裡,都知道地方貪婪,借給朝廷徵收軍費,巧立名目,地稅倍增,得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並肆意捆綁無力繳納賦稅的百姓。

道跟李三太聽了這個建議拍手好,他們樹旗的目的就是要給百姓討個公道,沒想到這府來的太快,知道是他們打著「小天國」這個牌子驚怒了府,還把鄉里的眾俠士給連累了。

李三太是游風約七里人,連累眾俠士也是他的計謀,現在剛剛聚攏就遭兵圍剿,他們曾親眼目睹兵跟太平軍戰的那個腥場面,真是河慘不忍睹,他們就是從死人堆里跑回來的。

接到府派來的使者通報說:悉聞十里嶺眾義士聚集舉事,打「天國」之旗號,乃朝廷反賊無疑,必圍清剿,念是初犯,起因乃刁民挑唆,遂網開一面,如眾英雄接府招安,諸事免。限三日選頭領來縣衙議和。

使者走後,李三太召集大家先是一番謙言:「想我李三太跟從馮頭領在這十里嶺上舉旗招兵議事,實為模仿太平軍之舉為當地百姓抱不平,還將遠近聞名的眾義士敬上山來,沒想到這府來的如此之快,害的眾義士有家不能回,有苦無言啊,我李三太是西七里人也,跟眾義士同為鄉親,今此舉已出,難以收回,還眾鄉親海量,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這時東七里的王抓鉤道:「今我等來的山來並不是李軍師之錯,而是兵捉拿才被義士先救,不然現在也已經被府加個反賊之罪腦袋搬家。府因為一段順口溜就把我等斷為反賊,豈有此理。」

「就是就是。」眾人齊聲響應。

王抓鉤是當地的教書秀才,懂得事理,說出話來那是一套一套的,其他好漢只是一介武夫,適才聽了李三太之言已是激,對他們請他們上山的那個「請」法也不再記心,接著聽了王抓鉤的一番話更是疑雲飛散,怨恨大消。其實他們都知道,現在是說什麼也遲了,唯有共同想辦法渡過難關。

王抓鉤又道:「如今太平軍已經跟朝廷反了十年,目的也是為我們百姓抱個不平,雖然結果無,那是因為外國洋子的手。像我們這游風之地百姓常年賦稅累累,地方吏編造名詞,欺百姓屢屢皆是,我們即是反也反的有理有據。」

「就是就是。我們就給那些貪污吏羅列一些罪狀,跟縣衙對質,即是被抓也能落個好名聲。」眾百姓一時興,剛剛還在驚驚膽,聽了王秀才的一席話反而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罪孽可言。

於是挑一些能人義士,由王抓鉤執筆,羅列了當地收刮民財的吏們的一些罪狀:一、巧取名堂欺詐百姓。二、缺斤兩剋扣糧餉。三、地稅倍增,巧取豪奪,得百姓家破人亡。四、拳打腳踢,私設公堂。

至那日,縣衙接報「反賊」無人來議和,便領兵前來鎮。馮道等義士、及「嘍啰」聚集消軍嶺等待兵前來。次日,各地鄉親奔走相告,宣傳「小天國」義士在消軍嶺跟府大鬧鄉民賦稅之事,便一路紛紛聚集消軍嶺。

這一切原是李三太、王抓鉤及眾義士的計策,他們沒有選派代表到縣衙議和是因為怕府欺,弄不好當場將代表捉拿后再舉兵來剿,連百姓都弄不清他們是犯的何罪而被剿滅,最後再扣頂「反賊響馬」的帽子,就永世也說不清了。最終在祖宗先人面前連個牌位都沒有。

消軍嶺是兵到十里嶺的必經之路,當年青羊山陳琦兄弟起義就是在這裡跟兵大戰,只要佔據消軍嶺的險要之地,兵是無可奈何的。他們要在這裡跟府論個高低,即是死也死得其所。

「反賊」聚集消軍嶺的消息已經在早上就傳到縣衙,縣衙兵知道這反賊是要跟府決戰到底了,便快馬報告府衙,府衙怕事鬧大,差同知帶兵前去監督。目的還是以招安議和為主,減傷亡。

兵到了消軍嶺,將嶺上的「反賊」圍的水泄不通,兵臨城下。前來看熱鬧的百姓紛紛散聚在各個山窪崖壁,唯恐傷及自己。許多前來「圍觀」的百姓其目的是為自己的家人助威,希有個好結局。

有府衙在上,縣衙也落個清凈,有事沒事有府衙擔著,他們即是聽從命令。

府衙同知肩負著一槍不發招安議和的使命,那個當的也不願意刀槍先,害民害己。看著聚集在嶺上的「反賊」沒有拚命的意思,就大聲宣道:「嶺上的義士聽著,我乃潞安府同知,跟大家同為糧農,小無依無靠,寒,今命前來跟眾義士議和,不武力,以避□□傷亡,請義士選派代表面談如何?」宣罷行個禮節。

站在嶺上虎視眈眈的眾義士一聽這個府衙大人的言辭,看不出來有專門帶兵前來滅他們之意,遂派事先議好的王抓鉤出場,聽從招安議和。

「府臺大人,我乃游風一帶的一名普通教書先生,也是被府追剿的反賊強盜,剛剛聽父母大人言辭悅意,便斗膽站出來為我等所謂的反賊討個說法。」說罷也行個大禮。

「教書先生做反賊?我不相信。」府衙大人道。

「我就是被兵捉拿上梁山的,眾鄉親可以作證,還有遠近有名的眾義士。」說著就原原本本將府聽得順口溜就當反賊來抓他們的前前後後講了。

「真有其事?」府衙大人問縣衙

縣衙也一時答不上來,只說:「沒查明原因。」

又問十里嶺上的「小天國」一事。

王抓鉤道:「我們被上山來,並沒有見什麼『小天國』之名,許是多舌之人謠傳而已,倒是豎桿旗幟,那旗幟上寫有『游風』二字,這『游風』乃我們當地百姓心中的神靈,敬畏已久,毫無謀反之意」。

「那舉旗是何意圖?」

王抓鉤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游風乃指我們當地一直流傳的『游風鄉約』,先傳『游風』是位賢人,奉命在鄉里管事,帶頭制定鄉約,勸鄉民遵守,做到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患難相恤。定時講約演習,在家鄉率鄉人推廣,教化民眾,以正鄉俗,遂使當地風俗為之大變,民風淳樸。只乃當今地方吏橫行,巧立名目給百姓增加賦稅,弄得民不聊生。」

府衙同知一聽這伶牙俐齒的王抓鉤一席話,知道這所謂的反賊並沒多大能耐,即是前有居心,經過府這一番驚,現在也鋒芒不了。倒不如來個順水推舟,平息這場風波吧。

「地方吏橫徵暴斂之事可有憑證?」

「有,百姓均可見證。」

來我看?」

遂派人將羅列的那一系列罪狀到同知手裡。

同知接過狀紙,還衝嶺上道:「既然眾俠士是有因被迫舉事,念也是初犯,給當地百姓沒有造損害,我謹代表府衙免去大家一切罪狀,令自行散去,回到鄉里在自己的管轄登記造冊,寫出保證,日後安分守己,不再滋事。待查明百姓所列地方百姓之罪證,必嚴懲不貸,還百姓一個公道。」說罷令兵收兵回府。

所有在場百姓舉臂歡呼。

    人正在閲讀<柔風約>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