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撿的夫君他稱帝了》第642章 登基

但是他的尋找注定一無所獲。

因為晴兒此時已經乘著大船,順著汴河,轉到大江,一路回了南屏,最初穿越過來的地方。

這個主意是鄔神醫最先提起來的。

若要避世,不惹紛爭,且消息靈通,一有風吹草便能知曉,有什麼比南屏這個地方更合適呢?

畢竟,那里本來就是晴兒的家鄉,左鄰右舍都是知知底的,且他在那也還有個竹林小院,地偏僻,環境清幽,又靠近晴兒自家的藥材田,方便就地取材,在那養胎,條件簡直是得天獨厚。

辛晴欣然同意。

生死劫已解,也覺得,自己是該回去一趟,看看曾經來時的足跡。

況且,干娘和春娘姐姐的墓還在那里,也該去拜祭一下了。

那晚,糊弄過廖慧兒,便經由道出了廖府,在一片廢棄的園子里鉆了出來。

風涯駕著改頭換面過的馬車,就候在園子外面。

眾人上了馬車,一路朝食街而去。辛晴把剩下的一只耳環給程管事,叮囑了一番,便讓風涯雇了一艘大船,順水南下。

南禮滅了,南屏也歸于大盛的版圖,因而這一路都順利的。只是暈船暈的厲害,在路上頗吃了些苦頭,到南屏的時候,前些日子養起來的膘全都減了回去。

行人下了船又雇了車,終于到了竹林小院。蘭姑一下車見四周竹林幽靜,小院兒雖簡約卻也著清雅,確實是個安胎的好去,于是滿意的點點頭。

一番徹底清掃過后,幾人便在這里開始過起了安靜恬淡的日子。

---------------

凌云璟讓人沿著汴河沿岸仔仔細細的搜羅了好幾天,卻沒找到半個影子,氣得他真想發個通緝令,把那個跑的小人給抓回來!

他這邊想抓辛晴回來,后一群大臣卻想抓他回宮。

先帝的喪儀不能再拖了,登基大典也得安排上了,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

于是凌云璟在一群大臣跪勸下,只好回了宮里,接了先前冊封的太子份,又以孝子的份主持了廖崢的喪儀。

喪儀結束,登基大典在即,喜旺再次捧著那封信跑到凌云璟面前,“太子殿下,這封先帝的信……。”

“下去吧。”凌云璟這次沒再拒絕,接過信,進了紫宸殿。

紫宸殿是歷代皇帝的書房。凌云璟著四面高至房頂的書架,還有中間一張鋪著明黃錦緞的案,走到一旁的圈椅坐下,朝后一靠,閉目養神。

奔波回京,又連日找人,如今又主持過喪儀,他實在有些疲憊。

于是這一靠,他的意識便漸漸模糊起來。

朦朧中,他看到殿門外一片刺目的白,一個背影站在那片中,形很像廖崢。

“璟兒。”

那背影突然開了口,聲音渾厚低沉,還帶著陣陣回音。

“登基之前,看一看我給你的信,里面有一些你需要知道的消息。以后萬般諸事,需要你自己去定奪了,我只能幫你到這里。”

“替我把信兒養長大,教他做一個正直有用的人,不必封他為親王,給他個閑職混口飯吃,保他一生平安順遂,于愿足矣。”

說完,他走了那片中,很快便消失不見了。

凌云璟想喊住他,卻猛地清醒過來。

一睜眼,只見面前的案上,正擺著那封信。

凌云璟于是趕把信拆開來看。

里面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標明了哪些是可以重用之人,哪些是油逢源的兩面派,哪些是背地里暗藏心事中飽私囊之人,可以殺一儆百。

還有國庫、賦稅、徭役,各州縣的人口管制等等,逐一列明了利弊,提出相應的建議。

最后的重中之重,便是軍隊。

廖崢據自己多年在軍中的所思所想,建議他實行集權,將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撤銷節度使一職,避免再出現武坐大的事,以后武統一由兵部管轄,最終任免權在皇帝手中。

厚厚的一沓信,里面裝的是整個大盛的家底兒,是廖崢在生命最后的時,竭盡全力整理出來的。

直到此時此刻,凌云璟才真正放下對這位長輩的所有芥,眼眶不有些發熱。

信的最后,廖崢寫著:

【朕此生,做錯了太多的事。一步錯,步步錯,悔之晚矣。希你珍惜余生,珍惜社稷蒼生,珍惜邊之人,莫要像朕這般,勞碌一生,到頭來一切皆空,反倒負了他人命。朕自絕于此,一來生為惡,沒能護住晴兒,愧對于你,二來時日無多,與其茍活,不如先行一步下去還債,希你看在朕這封信的面子上,善待信兒,不必讓他榮華富貴,讓他做個普通人,一生順遂平安足矣。

錚在此拜謝。

保重。】

凌云璟放下信,心中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晴兒說天下大定才會回來,廖錚說百姓苦于戰已久,休養生息,珍惜社稷蒼生。

他們都想讓天下安寧,四海升平。

可如今時局未穩。

南禮雖然滅了,但那些的殘余勢力還在蠢蠢

西蜀險狡詐,險些趁虛而,如今更是需要防范。

再有便是北羌,聽說當初劉存義最終還是被拓跋恭說服,殺了大皇子,送他回了草原,如同放虎歸山。如今拓跋恭不僅坐上了黨項羌族首領的位置,還開始逐個吞并羌族各部,妄圖一舉統一草原,為草原之王。

他了解拓跋恭的野心,等他統一了草原,一定會鐵騎南下,意奪中原。

到那時,便是他想四海升平,也做不到了。

凌云璟擰眉思索著,枯坐了一個下午。

第二日登基大典上,他頭戴垂旒冕冠,穿十二章紋冕服,玄纁裳,貴氣迫人,在百的朝拜聲中,登上了龍椅寶座。

這之后,便是員任免。

他提拔了一批,降了一批,殺了一批。

謝璞被賜予樞院使兼兵部尚書之位,戰事時便可替他出謀劃策,當好軍師。

孫威被封驃騎大將軍,加萬戶侯,駐兵秦州,替他監視北羌,守好西北門戶。

徐超被封戶部尚書,繼續當個好管家,守好國庫。

另有趙小藝、葛武、馮實等一同隨他出生死的軍兄弟,全都了擢升,就連年紀尚小的霍英和魏小五,也都被收軍中,為了最年輕的裨將。

安排完了這一切,凌云璟于兩日后點兵,起兵伐蜀。

有仇不報非君子,于于理,于國于家,西蜀必滅!

    人正在閲讀<我撿的夫君他稱帝了>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