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第9章 第9章

千秋宴時,鄭玉衡告假歸家,終于離開中。

他沒有第一時間回到鄭府,而是前往劉通劉老太醫的府邸相送。他的恩師早在數月前便已被太后批復了歸鄉榮養的請奏,只是因為京中事務繁多,太醫院里也有很多事需要接,才耽誤下來這幾個月。

如今,慈寧宮的各類事務、藥方、冊子,都已經給鄭玉衡負責,老太醫除了最初幾次帶著鄭玉衡同往之外,其余的時候都在府上整理件,回淮南老家。

鄭玉衡在馬車前,幫老師查點醫書的數目,將數目對了兩三遍,毫無錯,才允許小廝們搬上馬車。

劉通坐在車里,車簾歸攏在側,遠遠地著這個為他鞍前馬后的學生。他招了招手,鄭玉衡便放下冊子過來。

老太醫道:“先別忙了,玉衡,你上來跟我說說話。”

鄭玉衡便將賬冊邊的侍從,登車簾,坐到劉通的邊。

他素來神溫順,起來純澈乖巧,仿佛很容易被掌控,但劉通教導了他幾年,對這個學生的脾最了解不過,鄭玉衡其實倔強專斷,很有一番自己的主見,而不是對父權無條件臣服的孝子賢孫,所以才跟鄭大人的關系惡化至此。

劉老太醫道:“我一生兢兢業業,如履薄冰,見識過京們為了討好權貴的臉,也到過許多次威脅和拉攏,深知權力中心是一口擇人而噬的漩渦。為師能活到如今這個年歲,其實已在許多事中喪失了原本的底線……正因如此,你進慈寧宮中侍奉娘娘,才讓我如此放不下心。”

鄭玉衡怕老師會說太后娘娘的不是,便率先道:“慈寧宮娘娘待人極好,很照顧晚生后輩。”

劉通凝視著他,沉默了須臾,又開口:“我不是擔心娘娘不好,而是擔心你。想要活得長久,要麼能屈能,可以折得下腰來,奉迎討好,攀援權貴,這是你天做不出的,沒法兒討好主子。要麼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制住你這顆赤子之心,這也是你做不出的,即便能做得到,也辱沒了你多年修的品。”

鄭玉衡聽聞此語,只是說:“學生不曾將自己看得很高,也用不上折腰這樣的詞,只盡自己醫的本分便是。”

老太醫卻搖了搖頭,手搭在鄭玉衡稍顯單薄的肩頭,嘆道:“若不是三年前那場春闈犯錯,以你年中舉,連中兩元的才學,未必沒有十五歲登科及第的佳話。玉衡,你的文人心腸還沒有泯滅在醫書藥爐里,為師知道。”

這件事過去了一千個日夜,早已被許多人埋忘在熙寧十四年的風霜里,當年那個天才的錦繡年郎,到今日再提起,也不過是一句“可惜仕途無”的嘆惋。

談及此事,鄭玉衡只能回以沉默,并安道:“老師,是學生的資質還不足。”

劉通擺了擺手,臉上除了龍鐘老態外,還顯出一種對學生前途的痛惜,他疲憊地攥住鄭玉衡的手,道:“不必這麼說,全天下人都知道,能被先皇帝親筆黜落,說明早就過了主考的慧眼,如無意外,定是進士及第,只是待點評名次而已。可嘆當年的命題議在風口浪尖上,其他人都知道順從天意,偏你……”

他似乎也不能說什麼話來苛責鄭玉衡,因為他確是為民著想,一片冰心。

當年明德帝孟臻因為一項政務,跟六科、中書門下的要員們意見相左,幾次駁議。春闈之時,負責出題的主考是六科的吏部尚書,不知道該說這位尚書冒險、還是說他大膽,他出題時將此次爭議不下的政務融考題當中,并且親手點選了其中跟皇帝意見不同的幾篇文章。

其中,鄭玉衡所寫的文章,就在一甲之列當中。明德帝看到他如此尖銳的觀點、鞭辟里卻又不留面的剖析時,大肝火,用朱批將他的名字劃去,從進士當中黜落。

除了鄭玉衡外,同樣有一批考生因為“言辭不恭”獲罪,進了刑部大牢,但不過三五日,便由彼時的皇后董靈鷲出面,在明德帝的默許下饒恕了這一批人,免去因文字而生的牢獄之災。

在此一事之后,京中德高重的大儒盡皆緘默,幾乎沒有人再將他的文章公開夸贊,以免怒天。到了這個地步,自然也不會有人愿意以主考為鄭玉衡的座師,所以科舉前途,確實已經無

老太醫道:“三年過去,如今天下又換了新主,說不定……”

鄭玉衡輕輕嘆氣,語調溫和地寬他:“讓老師費心了,當年我舍去學名從醫,不僅是因為這件事,更是因為這是外祖父、外祖母的殷切期,自從母親離世之后,他們一直盼我能繼承家傳醫。”

老太醫著膝頭,有些不贊同地道:“這就是我那老友的不對了,你母親的醫雖好,但也要你自己愿才是,就拿什麼托付、期之詞來綁住人,實在做得不明智。”

鄭玉衡道:“學生愿的。”

他這句話口而出,說出來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等話語落定,才發覺自己剛剛竟然在想:拿這份醫為董太后效命,能福壽綿延,大殷亦能政治清明,那麼,他是愿的。

幸好老太醫并沒注意到對方一時的怔愣,轉而問道:“你說慈寧宮娘娘待你好,這也是我怕的一個點,三人虎,我尚畏之,何況你哉?”

經歷剛才那樣一個小片段,鄭玉衡原本想說自己跟太后保持距離、敬畏尊重,這時候都有些問心有愧,說不出口,靜默了好半晌,才勉強答道:“這是學生自己的路,請老師不要掛懷,您還要好好地珍重自……”

劉通的年齡著實不小了,他近年來力不濟,又患上咳疾,比不了前些年的景。能夠功退,也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臨別在即,老太醫將囑托提點的話說了一籮筐,又問詢了幾句慈寧宮的事,正在愁緒漸濃時,外頭的小廝突然敲了敲馬車,揚聲道:“老爺,鄭大人府上來人了。”

劉通皺眉道:“可說是什麼事了嗎?”

小廝道:“沒說,只讓大公子快些回去。”

“去,跟鄭節說,今兒先是我徒弟,再是他兒子,讓他等著!”

小廝愣了一下,不曾預料到向來和藹的老太醫能發起脾氣來。鄭玉衡剛要勸說,就聽見鄭府的一個管事的悉音調:“老大人,您可別難為我們啊。家中真有要事,大公子非得回去一趟不可的。”

劉通冷笑一聲,掀起簾子:“好,你說是什麼要事?”

管事連忙湊過來,先是行禮,仰首道:“跟大公子指腹為婚的祝家夫人來到府上了!”

這話一出,別說是老太醫了,連鄭玉衡都愣了好久沒回過神來,他渾,抬手按住馬車的木框,連忙追問道:“指腹為婚?我怎麼不知道?”

管事道:“這……父母之命、妁之言,大公子這不是知道了嘛?您快下來,老爺跟夫人在府中等候呢。那祝家也是今年才上京的,安頓下來沒幾日,就來見老爺了。”

鄭玉衡只覺得一口火氣頂上來,惱怒道:“我還未弱冠,沒行冠禮,從哪冒出來這種親事!”

管事見他不愿,也愣了愣,沒想一貫溫和的大公子反應如此激烈,邊勸邊道:“這不就在議親麼?公子快跟小的回去吧。就算那是個您不喜歡的子,以公子的份,納些妾還不是……”

他后面這話被堵回到里,鄭玉衡撂下簾子,砰地一聲關上了車門。

他的氣還是不順,指骨攥得發白,這種被當件擺布的失控,正是他跟父親這麼多年隔閡的原因之一。

他緩了半天,才一回頭,便看到老師端詳的眼神。鄭玉衡以為自己反應過激,怕他疑心,剛要解釋,便聽劉通忽然和善地問出了口。

“很見衡兒這麼生氣。”

鄭玉衡心中著一口氣,道:“學生只是不愿意……”

“我明白的。”老太醫笑道,“我就知道你這孩子自有打算,婚姻大事,肯定要自己做主。”

“老師,”鄭玉衡道,“我不愿回去,請您再收留我一日吧,明天我便返回宮,回去侍奉娘娘。”

劉通道:“我豈有趕你回去的道理,只不過我這里也不全然清凈,要真想隔絕你家族的催促迫,還是在慈寧宮娘娘邊,才能得到庇護。”

……

千秋節,宮中。

在這節日當中,侍省、尚宮局各司、各宮殿的掌事、領班宮人,盡皆得到了一筆賞賜。宮中宴請了朝廷有名姓的伯爵、侯爵娘子,各階誥命夫人。

有皇帝、皇后、以及太后娘娘在場,各位眷們也覺得這種場合代表著無限榮寵,祝酒之后各自攀談流,談論京中盛事,香鬢影,一派富貴風流。

其中份最高的,是臨安王妃。

臨安王不是皇帝的兄弟,而是他的叔叔,也就是先皇帝孟臻的弟弟。而臨安王妃也就是董靈鷲的娣婦,兩人是妯娌。

王妃去年上京,攏共才見了董靈鷲三面,今日才又見到嫂嫂,閑話家常,懷萬千,等到宮宴結束后,還陪同太后一起往月池散步。

董靈鷲在宴上喝了幾杯酒,有些頭暈。早年不曾輕易飲醉,酒量在眷當中十分不錯,但孟臻死后,飲酒。

瑞雪扶出來,吹了一下夜風,腦子反而清醒很多。

臨安王妃挽著董靈鷲的手,慨道:“昔年往東府里探嫂嫂時,皇嫂在廊下看侍簸錢為戲,臨風而立,那模樣如天仙一般,妾記了十幾載不曾忘懷。后來妾又知曉,下棋雙陸、蹴鞠投壺,一應博戲,沒有人能蓋得過皇嫂您的,只可惜后來嫂嫂不再出手,讓妾惋惜了許多年。”

董靈鷲道:“這都是過去的事了,臨安王還康健麼?”

王妃道:“唉,還是那老樣子,十天里有八天都在榻上,我這世子又魯莽不。”

兩人走到月池邊,清風朗月,地涼意吹拂,拂開宴上的那濃重脂酒水氣。

董靈鷲著池水上漂泊的月,“你那世子怎麼不,不是已送去神武軍中歷練了麼?耿哲將軍剿滅水匪的軍報中稱,臨安世子很有一番英才,王妃太自謙了。”

臨安王妃從這話中敏銳地嗅到一危險,挽著太后臂膀的手稍稍一,搖頭道:“將軍看在我們老一輩的面子上,太抬舉他了。”

“你也不用怕。”董靈鷲一點兒也不在面子上留,淡而平靜地道,“我指著耿哲帶出來一個能用的將,你家老王爺……要是病起來真的不好,哀家定然仔細地照拂著你,也把神武軍的世子回來,讓你好好看看。”

臨安王妃心中,掩在袖中的手攥得一,好半晌才道:“嫂嫂,王爺雖不是個像先帝那般的圣賢,但我們也十幾年夫妻分……”

“孟接了梁鴻案。”董靈鷲從瑞雪的手里接過魚食,坐在池邊扔下去,看著冒泡的鯉魚群,“什麼時候你們還用起舉案齊眉的典來了?”

臨安王年輕時,是出了名的花心浪,暴戾恣睢,犯下的很多錯,都頻頻要王妃來東府求見太子妃,在董靈鷲面前垂淚痛哭,才能幾次三番將命給撈回來,兩人這十幾年的分,本就是一部所遇非人的淚史。

臨安王妃慢慢低聲道:“可這樣,是不是太無了些。”

董靈鷲沒看,而是自顧自地為池中鯉魚衡量食,態度溫和地道:“自先帝病,世子從軍三四年了,孟誠登位之后,你特意從封地趕來,不是為了這件事嗎,真的只是跟哀家吃這頓飯的麼?”

臨安王妃久久沉默不語,隨后道:“那妾再求嫂嫂一個恩典吧。”

董靈鷲道:“你說。”

“我兒在軍中,年紀到了,不曾有個世子妃的人選。我上京一年,了各家貴,都覺得公侯府雖好,我兒糙魯莽,恐配不上,所以挑來選去,經過別人引薦,選中一家清流門第,那人家姓祝,跟殿中侍史鄭節鄭大人是同年進士,有同窗之,聽聞兒品行又好,妾有意擇為世子妃。”

董靈鷲聞言便笑,偏頭晲了一眼,“你家可是王爵啊。”

臨安王妃上前,手輕輕挽住董靈鷲的手,低道:“只要世子能回來襲爵,這樣的妻室才配他,太高的門第,即便嫂嫂不擔心,我怕嫂嫂的孩子會不高興。”

臨安王府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王妃,才能在孟臻執政的這十幾年中風雨不倒,孟臻雖是一位賢帝,但也因帝王多疑,在病癥初現時冒出一些疑心而起的禍事,幸而有董靈鷲從中斡旋,不然他恐怕晚節不保。

董靈鷲很欣賞這位妯娌的慧敏,不然也不會從當太子妃的時候就常常相助,兩人除了權力傾軋的抉擇外,還真有那麼幾分親眷之間的誼。

“既然只是小門戶家的兒,何必求哀家這個恩典。”董靈鷲道,“一步登天近在眼前,誰能拒得了臨安王府?”

王妃道:“本是這樣。但妾與他家談到一半,將祝家公子的品行才學考較得七七八八,才聽聞他家曾跟他人指腹為婚,他家夫人為了向妾表示誠意,剛剛上京,便登門取消婚約,免去當初的戲言。但妾總疑心這樣對我兒聲譽不好,有王府以勢人的嫌疑,想請皇嫂的懿旨,給我那不的世子一個天家賜婚的面。”

董靈鷲點了點頭,問了一句:“原本指的是哪位公子?”

臨安王妃不假思索地道:“是鄭節鄭大人的長子,似乎是……鄭玉衡。”

董靈鷲撒魚食的手頓了頓。

一旁侍奉的瑞雪飛快地抬頭,看了臨安王妃一眼,又將太后手中殘余的魚食接過來,遞給其他使,帕為娘娘拭手指。

眼前池水波紋粼粼,碎滿目。

在瑞雪的提醒、和這詭譎的沉默當中,臨安王妃意識到形有些不對。

一疏,只知道鄭玉衡是太醫院的一位醫,不曾到太醫院去深打探,更怕這樣的舉會招致皇帝、太后的注意。

董靈鷲將手帕拿過來,自行指腹,低聲道:“……是他呀,倒沒聽他說過。”

作者有話說:

一點養貓的小/趣而已hhhh

接了梁鴻案:出自《紅樓夢》

    人正在閲讀<太后>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