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被誤認是神明以后》第15章 第15章 公元前6900年

日頭西沉,夜幕降臨。一枚金的耀眼明星掛在清朗的西方天幕上,沒有其它星辰能與之爭輝。

丹站在山坡上,面向西方。夜風將他金褐的短發拂起,卻阻止不了他專注地凝這枚麗的星星。

“金星太了。”丹回頭瞅瞅伊南,大約正在心中暗自比較。

伊南正坐在丹后的地面上,就著附近的篝火查看丹的計算。的心可沒有丹那樣麗,發現,丹所創立的進位計數制,不是十進制,不是十二進制,也不是二十進制,而是六十進制

伊南使勁兒地托著自己的下,郁悶地想:為什麼,為什麼是六十進制1

面前用陶磚砌的地面上,整整齊齊地擺著一大把算籌一些算籌都是用發拉底河畔的蘆葦棒曬干之后做的,伊南姑且它們“蘆籌”。

除了算籌之外,還有一枚一枚燒陶時的副產品陶籌。其實就是碎陶片,但是丹把它們都打磨了大小形狀差不多,而且去了棱角不會割手的,拿來做算籌用。

按照丹說的,六十枚蘆籌,就用一枚陶籌來代表。

但其實丹所說的“六十”這個詞,落在伊南耳中,已經經過了語言芯片的翻譯。在丹的腦海里,是絕對沒有“六十”這個詞語之中“六”和“十”的概念的。“六十”只是一個單獨的定義名詞。

這對早已習慣了十進制的伊南來說,相當難以接

但是細細想來,六十進制也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從秒到小時到分鐘,都是使用六十進制的。

伊南原本可以不用多管,反正以后社會大幅度數據電子化,管你十進制還是六十進制,最后都會被二進制所統一。

但是還是好奇:究竟是為什麼,讓古老的索不達米亞文明最終選擇了六十進制

“你為什麼會選擇一枚陶籌代表六十枚蘆籌呢”伊南索開口問丹。

丹跑來伊南面前盤坐下,抓起一把蘆籌坐下,數了數正好六十枚。

他說:“這麼一把蘆籌,我如果想要兩枚兩枚地分,是可以分得盡的。”

“三枚三枚地分,也是可以分得盡的。”

“五枚五枚地分,一樣可以分得盡。”

伊南又問:“那三十也可以啊”為啥丹就沒有創造出三十進制呢

丹很狡猾地又拿出一把蘆籌:“那如果要十二枚十二枚地分,三十就不行了,只有六十能做到哦”

伊南無語了:看起來眼前這個孩子是真的聰明。

他剛才提出的,六十能被二、三、五整除,已經涉及了整除、分數,和質數的概念。至于六十能被十二整除,恐怕是因為十二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

比如,一年里月亮會繞地球轉十二圈;又比如,如果大拇指不參與計數,那麼人一只手上共有十二枚指節可以用來輔助數數

“我的神,您不是說過,想讓丹看清楚天上的星星,再將他們記下來嗎”

這時丹索在陶磚地面上平躺下來,著漸漸轉為深藍的夜空,說:“剛開始我看了好幾晚,都記不住天上的這些星星。頭天晚上剛記下,第二天再看就又不認得了”

伊南想:觀星確實是這樣,如果沒有輔助分區,僅僅靠各種星座的形狀,的確很難記憶。

誰知下一刻丹就說:“后來我想,如果我把天空按照規則,等分幾片,再把每一片天空出現的星星記下來,不比現在這樣要容易得多”

伊南:你要我夸你什麼好

古代文明都有觀星的傳統,觀星自然要分區。在古老的東方,天空被分二十八個區域進行觀測,而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則起源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天文觀測。

伊南突然覺得丹有做科研狂魔的潛質一想到這里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著這一片天,我就在想該怎麼等份,我既想二分、三分,又想五分、六分、十二分所以就想到了用一枚陶籌代表這麼多的蘆籌。雖然我們部落都還沒有養到一個陶籌的羊”

部落現在已經有了四十多只羊,勇者和村民們再多努努力,就能湊滿一個陶籌了

伊南一想:在各種計數材料比較匱乏的現在,六十進制確實能比十進制更容易地代表較大的數字。

既然丹已經把這一系都想出來了,還是暫且先做個觀察者,看看六十進制的數字往后是怎樣發展出數學的。

正想著,丹養的貓“咪嗚”一聲大,叼著一只大的田鼠來到伊南面前。

最近山坡上的谷倉已經建起來了,吸引來的田鼠也不在數,貓咪便大顯手。

而且這只喵有個特點,只要伊南在,它就會把獵叼來,送給伊南。

伊南:這就是對我擼貓的報答嗎

只得撓撓貓咪的小腦袋當做“獎賞”,然后這貓咪才肯一搖三晃地離開,獨自去用它的獵去。

“丹,你現在計算出大約什麼時候雨季會來了嗎”伊南問年。

丹撓撓頭,說:“按照我的計算,雨季現在應該已經來了呀”

伊南看了看天上星星的方位,心里也覺得有些奇怪。現在應該已經進冬季。按照的推算,也是雨季應該已經來了才對。

反常即妖伊南心頭莫名有些不祥的預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天氣一反常態,非但沒有進雨季,反而變得寒冷而干燥。部落把小麥種了下去,但伊南卻像是預見到這批小麥可能會收不上來似的,一個勁兒地催促整個部落,變著法兒存儲糧食。

整個部落的口糧,都被搬到了山上的谷倉,并且安排了人和貓專門值守。

充足的時候,多余的食就全都用巖鹽腌了起來,掛起來風干。

各種各樣的植種子被伊南用專門的陶罐收好,里面還裝著亞麻布包好用來吸的鹽晶。

所有的勇者和村民都被發起來,參加在山坡上修筑房屋的工程。除了谷倉以外,供人居住的房屋和用來飼養牲口的棚子飛快地建了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伊南想要在冬季過完之前,讓整個部落都搬到半山去可是這是為什麼有必要這麼急嗎

伊南自有的道理:發拉底河的河水來自西北面的高山和高原地區。每年雨季轉干季時期的河水水位高漲,其實是上游高山融雪帶來的充沛水量。

但是現在的氣候看起來十分反常。南部干燥雨,可能預示著降水都集中在西北的山區,氣溫低表示山區雪量大,那麼明年融雪的時候水量一定比往年更大。

按照伊南的判斷,明年冬春之發拉底河會有一定程度的泛濫。

只是伊南的這些,說給蘇部落的人聽,村民們都只能像聽神諭一樣聽著,本沒法兒求證。

如果到時沒有洪水,伊南作為“神”的地位與信譽必定會打上很大的折扣。

但是伊南心深卻寧可沒有洪水,寧可“失信”于整個部落畢竟以蘇爾人現在的發展水平,抵自然災害的能力太弱了。

到了春天,氣溫回升,天氣轉暖的時候,雨水還是稀

但是蘇爾人憑借發拉底河充足的水量,依舊完了對麥田的灌溉。等到天氣轉暖,快要夏的時候,這一季的小麥,眼看收獲在即。

這天庫帶著蘇爾整個部落的人,開始收割當季的小麥。勇者們用鋒利的石刃和木了鐮刀用來收割,便收得又快又好。

其他人將小麥堆放在空地晾曬,打算曬干之后再收回谷倉去。

這時忽聽遠隆隆的一聲悶響,像是急雨降臨之前的天邊滾來滾去的悶雷。

庫卻很警惕地抬起頭,靜聽了片刻,他忽然扭頭大聲喊:“快,快跑往高跑,回村子里去”

就這麼一句話的功夫,發拉底河的河水一下子漲到了眾人腳邊。

“勇者們,抱上麥子再走,能抱多抱多。其他人,什麼也別顧上,只管往村子里跑”庫大聲下令。

雖然把搶救麥子的重任給了勇者,其實庫自己心里也有數,就憑他們能搶回的實在有限。

但是,舍不得啊辛辛苦苦種出的小麥。

等到每個勇者都抱上一捆麥子的時候,水已經漫過了麥田。部落里其他居民都已經沖上了山。丹已經守在村口清點安全歸來的人數。

待到庫和麾下勇者們趕回位于半山的新駐地,他們原先住過的地方,耕作過的土地,此刻已經是一片汪洋。

洪水還在迅速地上漲,漸漸近村子的駐地。

庫是最后一個回到村落里。他后漸漸近的洪水,實在是后怕:如果他們還住在山下,今天遇到的就是家園毀滅的沒頂之災。

可是,眼看這洪水的水位越來越高,誰也沒有把握,這洪水不會就這樣漫上山坡,進一步侵蝕他們的家園。

還有困在這小山坡上的部落,真的能一起熬過這一段艱苦的日子嗎

一想到這里,庫的腳步就有些游移。但轉念一想,他們的部落有預言了這次洪水的神伊南坐鎮,還怕個啥庫立即抱了懷里的麥子,徑直沖進村落里。

    人正在閲讀<[基建]被誤認是神明以后>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