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第 24 章

此時此刻,再往別躲,已是來不及了。

,微微抖,連牙齒都開始打

在害怕。

非常害怕。

衛景朝微微蹙眉。

低頭看見沈驚恐的眼神,喟嘆一聲,將的頭摁在前,死死藏住的臉。

響在耳邊的聲音低沉沙啞:“沒事,別怕。”

的頭,被他摁住,埋在他前,眼前便只能看見他的紋理。

鼻尖有一上清淡的香,讓格外的安心。

砰砰直跳的心臟,略略舒緩三分,終于從嗓子眼回到了心口中。

衛景朝扶著沈,往水底沉了沉。

轉頭朝門口看去。

恰在此時,長公主推門而

衛景朝聲音冰冷,略帶寒意與慍怒,制止的腳步:“母親!”

長公主腳步一頓。

霧氣氤氳,又隔著一層薄薄的屏風,看不清楚里頭的形,只約約看見衛景朝前趴著個姿窈窕的

長公主殿下是過來人,喪夫后養了數十位年輕俊的面首,什麼場面都見過。

這模樣,一看便知發生了何事。

然,饒是見多識廣,面首無數。

此時此刻撞見兒子的事,仍是尷尬得眼睛不知道該往何放,只覺進退維谷,手忙腳,恨不得找個地鉆進去。

半晌后,輕嗽一聲,已忘了自己想說什麼,匆匆移開目,腳步散,轉退到門外。

站在門外,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道:“你真的在沐浴?”

衛景朝冷聲道:“不然呢?”

長公主輕咳:“我以為踏歌在騙我,等你出來再說吧。”

衛景朝聲音冷淡,“母親先去書房等我,我稍后就到。”

長公主求之不得,這間屋子,是一瞬也待不下去,一點也不愿回想。

聞言轉就走,走前匆匆道:“你快些。”

話一出口,又覺不對,干脆閉上,只管離開。

踏歌哭喪著臉送走,連忙去浴室門口跪下。

半刻鐘后,衛景朝披了件外,推門走出來,瞥一眼。

踏歌哭喪著臉道:“侯爺罰奴婢吧,沒能攔住長公主殿下,都是奴婢的錯。”

衛景朝只道:“進去把帶出來。”

經了方才的事,沈已經尷尬得抬不起頭,一直將頭埋在膝蓋里頭,說是再也沒臉見人了。

還說,若是他再強迫干脆自殺。

衛景朝拿沒法子,又怕強行把人帶出來,真的自殺給他看。

干脆給踏歌將功贖罪。

說罷,他便穿好裳,推門往書房走去。

長公主已在書房中坐下,自有人給上了茶。

母子見面,俱是尷尬。

長公主移開目,輕輕咳嗽一聲。

衛景朝在對面坐下,十指相,率先開了口:“母親星夜至此,有何要事?”

顯然,無意談論方才之事。

長公主松了口氣,開門見山道:“今日午后,圣上急招本宮宮,有意為你賜婚。”

“你總是對本宮避而不見,我只能親自前來……”

衛景朝冷笑一聲,打斷:“又是我和神公主?”

長公主嘆口氣:“本宮不懂,神到底何不好,為何你百般挑剔?既是公主之貴,又有掌權之尊,更是花容月貌,滿京城想娶的男人,能從宮城排到外城。只要肯點頭,那些個男的,給做小也是愿意的,偏你不樂意。”

衛景朝只慢慢道:“那母親不妨想想,這樣的人,何必非嫁給我不可。”

長公主一頓,沒有說話。

其實,神公主第一選擇并不是他。

而是前平南侯世子沈元謙。

自沈家出事,沈元謙死北疆后,的目,才退而求其次,落到衛景朝上。

究底,這位公主殿下擇婿的標準,只有兩個字,便是“兵權”。

哪家哪戶有兵權,可以為所用,便會看上誰,嫁給誰。

如今,若非衛景朝位列樞副使的要職,又兼之掌管北疆兵,神公主恐怕也不樂意跟他親。

至于男人本,一點都不重要。

哪怕是個死的,讓去結冥婚,只要給足夠的利益,恐怕這位公主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衛景朝手指把玩著腰間的玉佩,慢條斯理開口:“公主殿下將婚姻當做一門生意,我卻不是那樣的人。何況,縱使真的做生意,也該有我討價還價的余地。”

長公主嘆了口氣,倒也沒有勸他,只道:“若是不愿意就罷了,但你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否則陛下那邊我不好代。”

“正直春日,改日我辦個宴,再為你擇一名門閨秀,也好徹底堵住陛下的。”

衛景朝無可無不可,剛想答應,眼前卻驀然閃過一雙含著悵然的清潤眼眸。

他不由想,若是沈知道他想娶妻的消息,明兒的戲文里,肯定就該出現,江燕燕的未婚夫為了不得罪齊王,另擇高門貴為妻,拋棄江燕燕的場景。

回頭這出戲唱到外頭他要挨罵的。

他抿了抿,道:“再等等吧。”

長公主終于沒忍住,用探究的目打量著他,半晌后才問:“是為了剛才那個人?”

衛景朝冷聲制止:“母親。”

長公主閉了閉眼,也不樂意提起此事。最終,只問了一句,“是哪家的兒?若是家清白,便抬進府中做個妾。”

衛景朝道:“不算清白,青樓花魁。”

長公主聞言,一張臉,紅了白,白了紅。

有心教訓他兩句,只想起自己后院的鶯鶯燕燕,一時也拿不出話來說,最終只憋出幾個字,“且注意著些。”

衛景朝不咸不淡“嗯”了一聲,顯然沒放在心上。

長公主終于沒忍住嘮叨,:“你怨我和你父親關系不親近,怨我們各自納妾蓄養男寵,怨你父親死時我沒能回來,所以你一直不肯見我,我能理解。”

“只是,你早晚要婚,如今小小年紀就花天酒地的,日后好人家的姑娘,哪個愿意跟你……”

“母親。”衛景朝制止,“夠了。”

長公主心知他不喜,也不敢多說,只能道:“為何要等等,總得有個說法,否則陛下日日要與你和神賜婚,本宮推得了一次,推不了第二次。”

衛景朝深吸一口氣,不想與爭執,冷冷打斷了的絮叨,“你只對外頭說,沈新喪,一年我無意娶妻。”

長公主臉變了變,蹙眉道:“沈家乃是謀逆大罪,他們家的事,你何必招惹?平白無故沾一腥,有什麼好?”

衛景朝只道:“母親難道不懂,若要就大業,道義上便不可有瑕疵。”

長公主亦是個聰明人,聞言頓時明了,默默敲敲桌案,嘆息一聲。

大業,除了兵、錢、權之外,最要的,便是一個“德”字。論語上說的好,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他將沈氏的責任扛在肩上,表面上看是吃了大虧。

但等到天下人都稱贊他有有義時,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好人時,對他以后行事,會有莫大的好

一個人的名聲好到了一定程度,哪怕造反,世人也只會覺得他是被迫。

如此一算,倒是利大于弊。

“你有你的盤算,母親聽你的便是。只是仲也,你一向聰明,小心不要里翻了船。”

長公主向來只圖利益,想到好,便不再反對,只提醒他,“人不像們表面上那樣弱無害,尤其是麗的人。”

自古以來,人鄉便是英雄冢,雄才大略的英雄,也抵不過似水

只盼著,這個兒子,別被人絆住腳。

畢竟,剛才那個姑娘,只一個影,便已是勾魂攝魄。

衛景朝淡聲道:“我的為人,母親不清楚嗎?”

長公主看向他的眼睛,頓時放下心。

的兒子自己清楚,一顆心是石頭刻的,腸子比石頭更親的弟弟妹妹都不曾放進眼里。

若說這樣的人為一個青樓花魁沉溺,為對方了心肝,是絕不可能的。

長公主略想了想,道:“等你想娶妻,就把打發了吧。”

衛景朝道:“我有分寸,母親還有其他的事嗎?”

長公主明白他這是逐客的意思,無奈站起道:“我今日過來,便只為此事,你既然心里有主意,我便先回去了。”

衛景朝點頭,淡淡道:“我送母親出門。”

將人送出門,臨上車前,衛景朝不咸不淡道:“母親下次若再有事,讓人喊我回侯府便可,不必親自過來。”

言外之意,這是他金屋藏的地方,長公主再過來,難免遇見其他的尷尬事。

不如干脆別來了。

長公主更不愿意再駕臨這個地方,不僅沒有反對,反而給他一個建議:“你若是愿意聽本宮的,時不時回侯府一趟,本宮自然不會再來。還有,你不如盡早換個地方住。”

說罷,轉上了檻車,徐徐離去。

待目送長公主的儀仗走遠,衛景朝目沉沉,轉回了夕照園。

邊走邊想著,不知道踏歌有沒有本事,把沈從水池子里哄出來。

要是從剛才泡到現在,人恐怕都要泡發了。

衛景朝喟嘆一聲,推門進去。

轉到室,一眼看見榻上悉的弧度。

似乎,沈在疲憊與驚懼之下,已經睡著了。

他納悶地看向踏歌:“怎麼弄出來的?”

踏歌也很納悶,撓了撓頭道:“我進去的時候,姑娘自己站起來,讓我給披上裳,就出來了。”

衛景朝微微蹙眉,略微不解。

這是單對他一個人不好意思?他一走,臉皮就厚起來了?

他揮手道:“退下吧。”

踏歌點頭,畢恭畢敬地往后退。

生怕一點不如他的意,走的慢一點快一點,被發作了。

衛景朝舉步走到榻邊,

結果,后關門聲一響,沈猝然睜開眼,向衛景朝。

衛景朝愣了一下,抬了抬眉:“裝睡?”

這是尷尬到,竟連踏歌都不能面對了?

只訥訥問:“長公主殿下走了嗎?”

衛景朝反問:“難道你想留過夜?”

沒有心跟他說話,輕聲道:“今天不會再來了吧?”

衛景朝道:“不會。”

他都特意告誡過了,若是再來,倒奇怪了。

他那個母親,臉皮是厚,但也不至于這般。

倏然松了一口氣,皺的眉頭終于舒展,拉了拉被子,將自己下半張臉出來。

衛景朝暼了一眼,看眼底的驚懼之緩緩消散,淡聲問:“這次,有臉見人了?”

默默低下頭,垂下眼皮,沒說話。

尷尬,當然是尷尬的。

但尷尬過后,日子還得照過,時間還得照樣走。

總不能真的不見人,日日夜夜裝睡吧。

,今日尷尬的不止一個。

夕照園從上到下,知道此事的人,沒有一個不尷尬的。所以,肯定不會有人再提起此事。

如此一來,十分的尷尬,便只余了八分。

衛景朝沒再說什麼,掉外衫,穿著寢躺在側,等快睡著時,才慢慢開口:“沈,你害怕我母親。”

倏然一

“為什麼?”衛景朝沒搭理的話,淡聲問,“對你做了什麼?”

怔然,慢慢開了口,“長公主不曾對我做過什麼。只是,你或許不記得一件事了。”

“我們剛定親時,有個丫鬟仗著貌和段,想勾引你。”沈忍不住打了個冷,“長公主命人,生生將打死,尸扔在葬崗。”

始終記得,那日長公主冷著臉,說的話。

“你這樣卑賤的人,也配勾引我的兒子?既然自己不要這條命,我替你丟了,倒也罷了。”

那場景太腥,回家去,便嚇得病了三日。

所以,害怕長公主。

如今份何其卑微,還不如那個丫鬟,若長公主知道與衛景朝勾勾纏纏,恐怕要將五馬分尸,才能泄憤。

衛景朝閉了閉眼,似乎是不忍直視,無奈道:“沈,你怎麼那麼天真?”

蹙眉。

天真?一點都不天真。

“那個丫鬟,不是想爬床。”他淡聲解釋,“是宮里派來的,想往我的書房里頭,放些不該放的東西。”

頓時凜然。

衛景朝笑了一聲,語氣里不知道是警告,還是安,“只要你不是某些人派來的探子,盡可以放心地活著。”

垂下眼眸,聲音很輕很淡:“我與他們有深仇大恨,縱是死了,也不能為他們所用。”

帶著幾分恨,慢慢道:“我父親被人指認謀逆,從書房里搜出來的東西,想必,也是宮中那位所為吧。”

衛景朝只道:“凡事,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不必說出來。”

“是。”沈閉上眼,指甲慢慢掐住掌心的,竭力按耐住心的恨。一口氣,從腹部舒到口,再緩緩吐出來,才松開手。

半晌后,輕聲開口:“只要我聽話,就能活嗎?”

衛景朝,像是承諾一般,對說:“是。”

便安心地閉上眼,靠著衛景朝,慢慢睡去。

衛景朝側目,的睡眼,無聲嘆息。

沒對他說實話。

之所以畏懼他的母親,并非是因為親眼見過對方殺人。京都公侯門第的人,那個沒有殺過下人?

這樣自長在侯門的郎,哪怕平南侯府沒有這樣的事的外祖家,親朋好友家,總是有的。

怎麼不見畏懼旁人呢?

最大的原由,還是對方比較多,了解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樣聰明,識時務,定是很清楚地知道,一旦與利益相悖,長公主這樣冷的政客,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掉所有人。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曾經喜歡十分的兒媳。

哪怕這個人曾垂眸,當著所有人的面,怯喊過一聲“阿母”。

可等到犧牲時,長公主不會有一一毫的手

害怕,為別人手中的犧牲品。

正如十年前的他,正如當時無力反抗的他,同樣害怕為別人手中的犧牲品。

這樣的心,他再了解不過。

終究還是個善良的姑娘,在泥淖中沒有選擇沉淪,而是獨自咽下苦楚,獨自承風雨,從不給任何人帶來災禍。

和他不一樣。

終究比他善良。

,沈

如月,如月。

默默念著的名字,衛景朝慢慢地,嘆息一聲。

的人品,才是真的如珠如月,照夜長明。

月轉朱閣,低綺戶,撒到床榻上。

衛景朝拉了拉寢被,蓋住的肩臂,緩緩地閉上眼。

——————————————————

時間猶如流水,緩緩流逝,轉瞬又是數日。

這日,沈給衛景朝一折戲文。

說,這是最近一折,是結局。

江燕燕死后,凄慘無比的尸被送出齊王府,的父母見狀,心肝裂。又悲又怒之下告上金鑾殿。

金殿上的君王相貌堂堂,道貌岸然,聞言極其憤怒,當場下旨申飭齊王。

這是一個小高,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君王能夠為民做主,殺了齊王,給江燕燕報仇。

通過戲詞堆砌,將期待值推到最高。

結果,大家等到的,只有一個不痛不的“申飭”。

甚至于,接著,皇帝便貶謫了江燕燕的父親,將他全家送去嶺南煙瘴之地。

江母未好,經不住奔波,半途而終。

江家兄長在驛站中,為護母親的尸,被人殺死。

江父忍著喪妻喪子喪之痛,孤一人至嶺南,卻沒熬過嶺南的瘴氣,短短三日,便病終而逝。

這場戲,最后的結局,是江家離散,是沉冤難雪,是萬古同悲。

沒有希,沒有前景,徹徹底底的悲涼。

沒像其他的戲文一樣,在故事的最后,出來個義薄云天的青天大老爺,為冤死的人昭雪。

但也唯有如此,才更能顯出孟氏皇族的惡。

衛景朝看著,都頗覺不忍直視。這樣的戲文唱出去,誰會不罵孟氏皇族呢?

誰會不罵齊王和皇帝呢?

恐怕連皇族自,都要為此慚而死。

真真這侯門養出來的千金小姐,看上去滴滴的,其實個個都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瞧瞧這戲文寫的,將來聽到的人,肯定無人不因這些詞句悲痛傷心,義憤填膺。

可是,這錐心之痛,當真是偽裝出來的嗎?

衛景朝看向沈,不免又想起的家人。

平南侯所謂的“謀逆”,自然是假的,疑點重重,人盡皆知。

可是如今的況同樣讓人悲憤難言,平南侯父子冤死北疆,死在青樓里,沈夫人被流放邊塞,生死未卜。

的家,的家人,又比江燕燕好在哪兒呢?

能寫的如此,便是所謂的之所至,無法自抑吧。

不知道,寫時,想的是江燕燕凄慘的人生,還是沈悲慘的遭遇。

亦或者是,兩者都有……

兩番痛楚織,才能如此悲戚。

衛景朝越想,心緒越復雜。

哪怕只是從戲文中,窺見一二心緒,就足以讓人心口發酸。

半晌后,他徐徐吐了口氣,道:“你寫的極好。”

“沈,你有什麼想要的,我都可以答應你。”

他給定的時間,是一個月。

沒想到,短短數日,便完了,還做的這樣好,的確是出乎意料。

如此,給些獎勵,也是應該的。

衛景朝想,只要提的要求不過分,他都可以答應。

一笑,眼底滿是激,只道:“侯爺替我照顧母親,已是最好的禮,我別無所求。”

別無所求。

心里,母親的安危,的確是最重要的,解決了心頭最大的問題,便別無所求。

衛景朝嚨微啞。

所在乎的,便只是如此嗎?

長陵侯府權勢赫赫,富貴無極,便沒有別的想法嗎?

然而,那雙清澈亮的眸子里,裝滿真誠與念。

沒有一一毫的怨憎,亦或是擒故縱的意味。

是真的別無所求。

衛景朝忽覺自慚。

不敢去看沈雙眸,心下算了算日子,“我派去找你母親的人,還需一段時日,才能從北疆回來。”

很理解:“北疆天遙日遠,自然需要時間。”

這樣善解人意,溫,無無求,衛景朝反而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最終只道:“你能理解就好。”

臉上,便綻開一個笑。

的笑容,總是直達眼底,出臉頰旁淺淺的梨渦,好看又溫,像是盛滿星辰與月

卻因為太了,所以沒有人能看出來,的笑,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衛景朝的心,倏然憋悶的難,像被輕輕撕扯了一下。

不疼,卻難

卻一無所覺,依舊笑意盈盈。

是真的開心。

衛景朝將目臉上移開,避開清愁的眼眸,慢慢道:“你給自己取一個別號,印在書上,以后……”

以后也是流傳千古的人

他咽下這句話,沒有說出口。

已逝,縱然流傳千古,也是某個別號。

誰也不會想到,這出戲文的作者,是昔年的侯門千金。

卻驟然來了興趣,連眼睛都變得亮晶晶的,“我嗎?要寫我的名字嗎?”

衛景朝緩緩點頭。

坐在椅子上,手里抓著筆,想了半天后,終于苦著臉,仰頭看他:“我想不到什麼才好。”

衛景朝看著的雙眼,略想了想,抬腳走到側,接過手中的筆,替在紙上寫了兩個字。

——如月。

看到這四個字,驀然怔住。

幾乎是下意識就問出口:“你不是不許我用嗎?”

之前,要給戲文里的主角取這個名字,衛景朝三令五申,改名字。

如今,怎麼主提出來了?

衛景朝不答,只問:“你用,還是不用?”

忙不迭點頭。

點完了之后,不免又有些遲疑:“這個名字,會不會不太正常?”

旁人的筆名,都什麼先生,什麼居士,什麼老人,要麼便是有一二典故,文雅至極,偏用這兩個常見的字,未免太招人注目了?

這話,的確是有些道理。

凡事不尋常,就容易人注意。

衛景朝垂眸,問:“你想什麼?”

咬著下,思考片刻,忽道“又疑瑤臺鏡,非在青云端,不如就瑤臺居士吧。”

月似瑤臺鏡,瑤臺鏡自然如月。

既然是如月,那居于瑤臺之上,倒也十分合宜。

這三個字,既是如月的意思,偏又不落俗套。

衛景朝微微搖頭,道:“不如玉鏡先生。”

傳說中,瑤臺是神仙居所,又名玉鏡臺。

此外,玉鏡還有另外一層含義,便是指人間清明之道。

取這個名字,倒讓這出戲文,顯得是天生掉下來主持正義的。

點頭應了,自己拿起另一支筆,直接在書稿上寫,“玉鏡先生作于建安二十五年暮春。”

衛景朝自上而下俯視著

眼角眉梢的滿足,看提筆寫字時的力道,緩緩移開了目

他輕聲道:“沈,世人不會知道,玉鏡先生是你。”

笑笑,“我自己知道啊。”

旁人夸玉鏡先生時,知道是在夸

旁人罵玉鏡先生時,知道是在罵

若是有幸,玉鏡先生能夠流傳千古,也知道,這個流傳千古的人是

這篇流傳千古的戲文,是寫的。

已經“死”了,若能用玉鏡先生的名字,續上未完的生命,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

衛景朝驀然無聲。

他的心,像是一座鐘,被人用錘子狠狠地敲了一下,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響。

這聲響讓他一時之間失了所有的語言。

他此生自詡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出口章,倚馬文。

到了此刻,所學所知,卻完全形容不出自己復雜難言的心緒。

他有千言萬苦縈于心頭,無法訴說。

此時此刻,他只是著沈的眉與眼,輕聲道:“會有人知道的。”

總會有那麼一天的。

荏苒,歲月如梭,待到來日,一切都會大白于天下。

————————————

暮春方過,很快便迎來了夏日,燥熱的空氣伴隨著蟬鳴,聒噪得人心煩。

一出戲文,從京畿萌芽,比夏日蔓延的速度更快,不過月余景,四散至朝野外,全國遍地。

全國各地,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戲班子,都排上了演上了這出“燕燕于飛”。

反而是距離京畿最近的京城,到了之后的六月份,才第一次從一個外地來的戲班子里,聽到這出戲。

隨即,這出戲便風靡京城,引來無數夸贊。而戲文中的兩個男人,齊王章昀和江燕燕的未婚夫,則遭到了無數謾罵。

兩個男人,一個暴無道,不堪為人。一個懦弱無用,背信棄義。

他們怎麼配得上那麼好的江燕燕。

夏日的亮得晃眼,哪怕已是黃昏,仍舊熱騰騰的。

于是,沈便拋棄了窗下的書臺,斜靠在人榻上看書。

踏歌從外面進來,滿頭大汗,卻還是遮不住臉上的怒火。

不解揚眉:“怎麼了?”

踏歌怒道:“今兒我慕名去聽了那出燕燕于飛,真是氣死我了。該死的齊王!該死的未婚夫!江燕燕上這兩個男的,真是晦氣,倒霉!”

手中的書,便翻不下去了。

鹿鳴苑事事都在衛景朝眼皮子底下,這間屋子里發生的事兒,他全都一清二楚。

也不知道踏歌今兒的話,會不會傳進他耳中。

等他聽見“該死的未婚夫”這六個字,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表

再聽見“晦氣”“倒霉”這些字眼,會不會惱怒?

只求他別生氣,畢竟這戲文,是他自個兒點頭發出去的。怨不得

踏歌見不說話,反而坐在那兒發起呆,有些奇怪,問道:“姑娘怎麼了?”

驀然回神,搖頭道:“沒事。”

踏歌卻誤會了,低聲道:“姑娘若是也想聽戲,不如求一求侯爺,讓他將戲班子請到家里頭來。”

份,斷然不適合出門,否則,但凡被某個曾認識的人看見,就是欺君的死罪。

反而是請戲班子來家里,更安全些。

最近這些日子,侯爺對姑娘更好了些,若是姑娘開口求一求,侯爺肯定會答應。

搖了搖頭:“我沒想聽戲,只是在想,侯爺今兒沒有大朝會,怎麼回的這樣晚?”

踏歌,也有些納悶,最終只道:“許是有事耽擱了。

惦記著的衛景朝,此時此刻并不在樞院,而是被同僚們請到戲班子里,坐在雅間里等聽戲。

今兒的主家,是左都史陳善舟,陪客的是長樂侯世子于逸恒,九門提督程越。

衛景朝進門時,陳善舟去方便,程越未至,室只于逸恒一人。

瞧見他,衛景朝略有三分訝然:“何時回來的?”

于逸恒笑一聲:“昨兒才從江寧府回來。今天慕名來聽戲,誰知道一進門先上陳大人,就被拉來陪客了。”

衛景朝搖搖頭:“這戲文早已在江南傳遍,只怕你早就聽出花來了,又何必非得來這一趟。”

于逸恒以折扇抵住下,如妖似孽的桃花眼微微瞇起,漫不經心笑:“戲不戲的不要,我主要是想看看,我們背信棄義的未婚夫是個什麼表。”

衛景朝瞥他一眼:“不是被臨時拉來的?”

于逸恒哈哈大笑:“當然是騙你的,我哪有那個閑工夫,去聽一出破戲。”

衛景朝冷笑:“我看你閑得很。”

于逸恒俯,趴到他跟前,低了聲音問:“說真的,這戲文到底是何方神圣寫的?竟將弘親王、圣上和你一起罵了,膽子大得很啊。”

衛景朝側目,眼神微涼,慢慢問:“誰告訴你,這戲罵的是我們?”

于逸恒桃花眼迷離帶笑,“好弟弟,哥哥我呢,雖然不及你聰明,但也不是個傻子,不至于連一出戲都聽不懂。”

衛景朝道:“你不是個傻子麼?”

他諷刺得毫不留,“那你說,為什麼旁人都不破,單你一個人冒頭來顯擺自己聰明?”

“莫非全天下就你一個人能聽出來?”

于逸恒頓住,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暗自唾罵自己。

果然還是心急了,又被這小子辱一頓。

還是他自己白送上門的辱。

衛景朝冷笑,收回目,垂目看向戲臺。

又過了片刻,程越與陳善舟一同進門。

這波人里頭,程越年最長,如今也不過不之年,陳善舟年三十又八,于逸恒與衛景朝同年,早生了三天,常年以哥哥自居。

幾人坐下后,寒暄幾句。

樓下鑼鼓喧天,樂聲起,戲已開場。

先出來的,是扮演江燕燕的花旦,油彩勾勒出清麗嫵的臉龐,姿窈窕,搖曳生姿,回眸便是國

接著,是扮演他未婚夫的小生,亦是年輕俊俏,姿容俊

于逸恒笑著打量衛景朝,片刻后湊近他,低聲評價道:“這小戲子倒不像你,沒有你半分神韻。”

太瘦弱,太斯文,太溫了些,半分不像衛景朝這個冷臉煞神。

認識的人看了,絕不會將他們聯系在一起。

衛景朝默默抬手推開他,嫌棄地撣了撣袖。

于逸恒嗤了一聲:“你再嫌棄我,我就勸長公主,早日給你娶個媳婦,最好是個丑的。”

衛景朝道:“姑娘家再丑,也不及你。”

于逸恒冷哼一聲,頭發,問一旁的程越:“程大人,我丑嗎?”

程越一個三十幾歲的大老,聞言沉默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于世子,您還年輕,千萬別自暴自棄,男人還是要剛一些。”

于逸恒反手指著自己,一臉不可置信,“我不剛?”

戲文唱到高,衛景朝微微蹙眉,制止他的無理取鬧:“住口。”

戲臺上的小花旦雙眼亮晶晶的,含著無盡的綿綿意,向遠

那一刻,戲臺上好似生出無形的花燈,好像天上真的有一明月。

明月照著郎,讓不自,說出要嫁給他的話。

獨自唱出心里話:

十里長街一眼難,花燈比月亮。

我一眼郎,他好像是我的神仙郎。

做出奔跑的姿態,奔向站在不遠的小生,在他面前停下,唱出最后一句詞。

“郎啊郎,六月上,荷花開,等我與你做一個新嫁娘。”

語氣歡快,欣喜不已。

那小生紅了臉,回道:“六月上,荷花開,我騎高頭大馬拜高堂,牽紅綾,飲酒,與你做一個新郎。”

正胡鬧的于逸恒,聽到此,倏然沉默下來,看衛景朝一眼。

去歲冬日,衛景朝奉命至蘇州剿匪。

彼時,他正在蘇州游玩,他們見面時,他說等回京便要與沈家婚。邀他早日回京,喝他的喜酒。

多年好友,于逸恒看的一清二楚,衛景朝當時是真心實意要娶妻,沒有別的算計。

是真的真的,有些開心的。

結果幾日后,京城就傳來消息。

平南侯謀逆,沈氏下了大獄。

再接著,他聽到的消息,便是沈死了,衛景朝為了與弘親王撕破臉。

他終究沒能等來自己的婚禮。

如今,他聽到這戲文,不知道心里該有多難

于逸恒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

衛景朝沒吭聲,臉上神淡淡,只眼底一抹悵然,沒逃過于逸恒的眼。

一旁,陳善舟抹了把眼淚:“燕燕多好的姑娘啊,結果……天妒紅啊!”

陳善舟的,比旁人都深些。大概是因為,真正的“江燕燕”是他看著長大的,世家的兒。

昔日里江家遭此大難,他恨不得咬下孟允章的,卻不得不生生忍下,今日景再現,怎能不淚流滿面。

衛景朝聲音冷然:“陳大人說的不對,是人禍,非天妒。”

他盯著樓下的戲臺:“若非孟允章行惡,今日的江氏,也該婚生子,而非……”

陳善舟終于干了眼淚,不敢再聽臺下戲文,只嘆口氣,站起道歉:“本來是說請景朝你們聽戲的,只是我這……著實沒法子聽下去了,今兒先告辭,來日設宴宴請諸位,以作賠罪。”

沒有人責怪他。

連于逸恒都道:“陳大人慢走,若有安排就我,我定及時趕到。”

陳善舟擺擺手,聽到樓下一句唱詞,又落了淚。

無奈,只得生生抹著眼淚出了門。

又過了一會兒,戲文唱到齊王提親,衛景朝豁然站起,淡聲道:“我有事,先走了。”

程越想阻攔,于逸恒先擺手:“走吧走吧,恕不遠送。”

待他走后,于逸恒才跟程越解釋了來龍去脈。

程越聽后嘆口氣,慨道:“長陵侯倒是難得的深義重,沈氏,可惜了。”

若是活著,能得這樣一個夫婿,倒是一生的幸事。

————--------------梔子整理——————————————

衛景朝回到鹿鳴苑時,月已半掛中天,園一片寂靜,只余蟬鳴和蟋蟀窸窣聲。

已沐浴后躺在榻上,翻看手中的書,緩緩醞釀睡意。

衛景朝推門進來時,詫異抬眉,半直起子,朝著他驚訝道:“您怎麼回來了?”

問的是這句話,真實意思是,怎麼那麼晚才回來。

如今說話,越發有水平。

衛景朝聞弦歌而知雅意,沒有生氣,解釋道:“有點事耽擱了。”

掉外衫,沐浴后出來,帶著一潤的水汽,在沈側躺下。

避開他,往里挪了挪,手中還握著書。

衛景朝干脆將人拉到懷里,低聲問:“看的什麼書?”

將書皮翻過來給他看,“世說新語。”

尤為強調:“是正經書。”

衛景朝沉默片刻,在耳側咬牙:“沈,你拿我當什麼人了?”

嗎?

    人正在閲讀<嬌棲>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