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妃華京》第十九章 看他們笑話

又是經過一夜的大雨,今天終于放晴。

穆長縈自從“求雨”功之后,名聲在外。這種名氣讓莫長縈自己都不自覺的飄起來,和桃溪兩個人昂首敢在煦王府橫著走。兩人準備去廚房弄點好吃的,經過練武場的時候就看到子弟們正在休息,聚在一起不知道在說什麼。

“吉地的戰馬絕對是咱們南商最好的戰馬!”

穆長縈耳朵一尖,不知道誰在夸吉地的馬好,抑制不住驕傲的心,就湊了過去。

“咱們南商不是好戰之國,但是戰馬絕對是所有國家里一頂一的好!”

穆長縈點頭。這些爺們還是有點見識的。

“吉地原來是北馳土地,北馳好戰,馬匹自然良。要不是北馳被先皇滅國,這種好馬還真不容易是咱們的!”

穆長縈點頭。沒想到這些娃娃們對吉地還是有點歷史了解的。吉地位于南商東北,原來是前朝北馳專門培養軍隊和馬匹的地方。因為北馳末代國君昏庸無能,被當時還是太子的先皇聯合其他國家一同吞并,將北馳滅國。后兩國準備平分北馳土地,當時南商較小,自認沒有多大的能力吞下半數北馳,所以提出只要南商附近的北馳城池,其中就有現在吉地這塊易守難攻的土地。更是為了后來南商軍事發展的主要后續力量。

“聽說明天吉地的百匹戰馬就要京,我們就能看到最新鮮的戰馬!”

穆長縈點頭,明天戰馬京。

嗯?戰馬京?

“這次還是吉地定遠軍的將軍親自送來!”

嗯?將軍?親自?

“不過我聽說陛下原計劃是想讓煦王爺接待穆將軍,但是王爺拒絕了。”

莫久臣?接待?拒絕?

穆長縈一頭霧水的回頭看著同樣疑不解的桃溪,兩人決定先回去朱雀榭。

回去朱雀榭的穆長縈拜托桃溪去西門祺過來。是昨天才知道,西門祺因為表現良好已經被莫久臣設為這次家子弟試訓的隊長,所以他一定會比剛才閑聊的那些人更知道關于吉地送馬的況。

西門祺是第一次朱雀榭的院子,聽說朱雀榭一面靠湖,整個院子裝飾的很是好看,他還沒來得及欣賞院子里的布局就被王妃出門直接帶客廳,隨后就被按在凳子上被迫坐好。

“你累了吧。”穆長縈趕給西門祺倒了一杯涼茶放在他的桌前。

西門祺一時不到頭腦,只能不知所以的喝下茶,面對對自己一直笑的王妃,他小心著問:“王妃找在下可是有事?”

“有。”穆長縈立刻說:“我剛才聽說吉地將軍穆之昭帶著吉地戰馬京,可是真的?”

西門祺不明白煦王妃為何對此興趣,但還是老實回答:“是。明日就可京,煦王爺今日早朝已經上書由太子殿下接待。”

“你確定?”

“在下確定。因為這次試練,在下有幸和其他子弟們被王爺選中,優先試馬。”

那就是真的了。

穆長縈抿了抿,莫聲文后日才回來,這麼好的差事,莫久臣卻要將之昭哥哥給莫聲文招待。搞不懂他怎麼想的。

“那你們后日豈不是要聽太子殿下安排?”穆長縈雙手撐著下,看著眼前神爽朗的年。

西門祺點頭:“這是王爺為我們爭取到的難得的機會。”

屁嘞!只要是莫久臣想做的還需要爭取?莫久臣到底是給這些人灌了什麼迷魂湯,就是抬抬手指的事竟讓他們這麼激涕零。

穆長縈是不會在年面前揭莫久臣的丑惡,接著說:“你可知煦王為什麼會讓太子殿下接下這差事?”

西門祺說:“聽聞陛下原意讓王爺接手的,可是不知道——”

“莫久臣會接手?”穆長縈豁然撐桌站起。

西門祺被嚇了一跳,恍惚道:“原來是這麼說——”

嗖的一聲。沒等西門祺說完,眼看著在自己面前閃過一道影,再定睛一看原來坐在自己面前的煦王妃已經不見了蹤跡。他還在發愣之中,如果沒有聽錯的話,剛剛煦王妃好像了煦王爺的姓和字。

“西門公子請用茶。”

西門祺看向旁邊對自己端莊笑著的侍桃溪,更加迷。這,就是煦王府的風格嗎?

————————————————

震驚到西門祺這種傳統世家公子哥的家風代表煦王妃,此時正提著擺穿過院門一路小跑到莫久臣的書房。知道莫久臣今天會在書房議事,是不會放過可以與他商量事請的機會。

“南侍衛。”穆長縈跑到門口看見南舊亭,急停下:“王爺在里面嗎?”

南舊亭堅守陣地:“王爺在與史臺的各位商討政務。”

外界都傳。當今莫帝不理朝政,將朝政大權都分給了高相國和煦王府。這兩家一個控六部,一個掌握控制六部的史臺和監尉司,儼然為南商的小朝廷。每隔幾日,他們都會到各府找各主議事,繼續商討政務。

“什麼時間結束?”穆長縈有點著急。

南舊亭道:“屬下不清楚。不過王爺說過,如果王妃有事可以直接進去。”

“這麼好?”穆長縈懷疑。

南舊亭說:“這是王爺的命令,屬下不知。需要屬下通報嗎?”

穆長縈抵著下,雖然確實急于讓莫久臣攬下接待之昭哥哥的差事,但是他現在竟然允許自己隨意打斷他們的政務商議,聽著怎麼就這麼不對勁兒呢。

“王妃需要屬下通報嗎?”南舊亭又問了一遍。

穆長縈先不管這些,先理要事比較重要,順便看看莫久臣這次的什麼心思。

“嗯。”穆長縈點頭:“有勞南侍衛。”

南舊亭進去通報得到應允后請王妃進去。穆長縈走進去就到了書房里的抑,除了主位上的莫久臣,兩側還都坐著史臺的其他大人,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小侯爺華當寧居然也出現在這里。他不是兵部侍郎嗎?怎麼不在相國府而是在這?

“煦王妃。”

“煦王妃。”

穆長縈在眾人的打招呼和眼神中走到莫久臣面前,端莊行禮:“妾見過王爺。”

在外面裝樣子這種事穆長縈很擅長。同樣的,莫久臣也已經習慣“柳扶月”的裝模做樣。

“過來。”莫久臣招手:“坐在旁邊。”

穆長縈笑盈盈道:“妾只是有一點小事而已,就先不過去了。”

“事請急嗎?急的話,本王先解決你的事。”

穆長縈可不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自己的訴求,含笑道:“事請不急,妾先出去等一下。”

“過來坐吧。”莫久臣的話很有,讓穆長縈不得不走過去。

“好。”穆長縈走過去邁上臺階坐在莫久臣旁邊的位置,滿面笑容。

華當寧眼看著這對假模假式的夫妻在這假裝膩歪,將扇子擋在臉前笑了笑。他看向主位,正好對上煦王妃投過來的犀利眼神,眉眼笑的更甚。

莫久臣慵懶的靠在后的靠背上,對著下面的臣工:“你們繼續。”

眾位大人立刻恢復剛才的討論聲,毫沒有在意在場的還有一位煦王府眷,將他們想說的都說了出來并且積極討論。

穆長縈是聽不懂他們說的,不過大還是能夠聽的明白一點。

無非就是大理寺卿年紀已高準備告老還鄉,那麼這個大理寺首席的位置就被空下來。大理寺作為南商最重要的審判部門,可是大大的缺,莫久臣和高相國可是都盯著呢。莫久臣如果拿下大理寺的位置,聯合他的史臺和監尉司,那麼他在整個南商朝堂的督察網可就更加齊全。若是高相國拿下大理寺卿的職,聯合他的刑部可就是能控制多項定案的走向。誰要是能夠繼任大理寺卿的位置,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

這是龍虎之爭,任誰拿了都得濺對方一臉的口水。穆長縈才不理會這些,就算是大理寺卿的位置很重要,對于這兩位大人來說,得了是好,得不到也影響不了什麼。

穆長縈低下頭打了一個哈欠,不小心就被底下正在發表言論的大臣看到。那人說:“煦王府可是對下的說法有見解?”

“嗯?”穆長縈忙收起哈欠,嗓子一卡差點不過氣來。頓了一下抬頭就看到兩側的目都投向了自己。

“下看到王妃好像對下的說法頗有微詞。”說話的是史臺史中丞馬大人。此人年輕時因為心高氣傲直言上諫而一直不得重用,頻繁遭遇打。中年郁郁不得志準備退出場之時被接手史臺的莫久臣看中,史臺為。同樣因為不凡場合的直言不諱為莫久臣在朝堂上最有用的,狂懟群臣,深重用。

現在他正在滔滔不絕的說自己的想法,卻被煦王妃用一個不屑的哈欠給否決掉,心高氣傲的他自然是不能夠忽略不計。

穆長縈完全懵掉,本就沒有聽馬大人說什麼,該如何回答?

華當寧一直一言不發的看著熱鬧,瞧見煦王妃發懵就知道馬大人誤會了什麼,不過看在煦王爺都沒有幫煦王妃說話的意思,他不介意再火上澆油。

“馬大人的意思從剛剛晉升四品的年輕同僚中挑選出一位繼任大理寺卿這個位置,煦王妃覺得如何?”

穆長縈白了華當寧一眼,這個家伙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哪里都有他!

“我覺得吧。”穆長縈重新看向馬大人的時候還是保持端莊:“此事是朝廷政務,我不需要多。”

好的。就是這樣,穆長縈,你不需要回答什麼,你盡管放空就行。

穆長縈為自己的躲避回答沾沾自喜的時候,就聽到華當寧不依不饒的說:“煦王爺既然讓煦王妃坐在這里,自然就是想聽煦王妃的意見。煦王妃通政務,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才是。”

穆長縈甩給華當寧一個冷眼,看他一副得意的樣子,絕對是在報仇剛剛扔出去的白眼。

莫久臣沒有說話,突然覺到鋪在席子上袖一,他低頭看去,“柳扶月”正僅僅的攥在他的袖表達自己的不滿。他輕皺一下眉頭,想到現在的場景,很快就舒展開來。說:“王妃盡管答就是。”

穆長縈回頭不可思議的看著莫久臣,這家伙也是要看的笑話是吧。好!他們等著!

“沒錯。”穆長縈攥著莫久臣的袖來掩飾自己的心里的張:“我就是馬大人的建議不滿,非常不滿,通通不滿。”

眾人詫異。讓王妃給出建議,現在卻全盤否定,確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出乎意料的自然就是提出建議的馬大人,他站起來面對煦王妃,問道:“既然王妃不滿下的想法,那王妃可有別的提議?”

“有啊。”穆長縈提著一口氣面對馬大人,表面上云淡風輕,但是莫久臣袖的褶皺還是暴有多心虛。這個小作逃不過莫久臣的眼睛。

穆長縈說:“大理寺卿的位置說重要很重要,說不重要也可以舍棄,不是嗎?”

在場的人聽后,左右看看,最后將目鎖定在煦王爺和煦王妃上,沒有說話。

穆長縈看出他們的微表,繼續說:“依我看,重點不是誰繼任大理寺卿,重點是不能讓高相國的人繼任這個位置。”

說著,穆長縈松開莫久臣的袖,起走下臺階:“王爺手里監尉司與史臺完全能夠替代大理寺的職能,這種重復的職能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如虎添翼,但是又做不到多的錦上添花,不過白白浪費王爺和各位的力而已。”

“還有高相國。”穆長縈雙手端在前面,分析說:“六部之權都在高相國手里,尤其是刑部與大理寺的關系很是微妙,大理寺對于高相國而言才最為重用。”

馬大人說道:“所以下建議從史臺各位大人中挑選一位四品臣工繼任,就是想將大理寺卿的位置留在王爺手里,而不是流向高相國。”

“馬大人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馬大人別忘了,任免大理寺卿這種職的人可是陛下。”穆長縈說:“王爺也好,高相國也罷,最后呈上的名字不過是大理寺卿的備選而已。今日馬大人建議是史臺大人們的門生,那麼高相國提出的就會是六部大臣的門生。說到底就會是兩方之爭。可是朝中還有中立派,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如此重要的職位被兩黨控制著?”

穆長縈這幾日一直都在看柳扶月自己寫的政務分析,雖然記得不是滾瓜爛,但關鍵的部分可都記的非常牢固,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足夠讓應對這個突發的狀況。

“中立派中也有不位高權重的大臣,這麼重要的位置被兩黨之爭,他們應該不會同意吧。”穆長縈轉看向莫久臣,歪頭問道:“王爺覺得呢?”

所有人的目都看向煦王爺,就連一直都是無所事事的華當寧都收起折扇,認真嚴肅起來。

莫久臣抬眸看著說出剛才一切的“柳扶月”,有了興趣:“你繼續說下去。”

穆長縈看出莫久臣不反對自己的說話,說明的話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于是放心大膽的說:“所以我的建議是,不用各位大人的門生,直接全力推舉一位中立派的高品級大人為大理寺卿,重點是阻止高相國的人占這個位置。”

“前一陣子科舉結束,朝中新年輕學子,與其弄一個大理寺卿,不如眼放在這些未來臣子里拉攏一番。”穆長縈說:“更何況,旱未減,陛下焦頭爛額。”

穆長縈向莫久臣努了一下:“我們的王爺呢,不去上朝做了個甩手掌柜。高相國確實有所作,但是作都是給太子殿下增加功績。所以說,關于旱的事實,兩方是一個事請也沒干。”

說到此,穆長縈就對莫久臣,不,應該是兩黨都不滿,百姓疾苦才是他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現在還在這搞個破職位,簡直讓人討厭作嘔。

穆長縈這番冷嘲熱諷可是讓在座的所有人都變了臉,大家紛紛看向主位上的那位“甩手掌柜”,見他面還算平和,不約而同的為煦王妃了一把冷汗。穆長縈可不管三七二一,既然莫久臣和華當寧要看的笑話,不介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笑話。

仇嘛。必須當場報才夠爽!

穆長縈故作認真的說:“陛下現在為旱之事憂心,各呢又開始你爭我奪,這可會讓陛下心生芥。所以我想,推舉一位德才兼備的優秀臣子繼任大理寺卿,既可以阻止高相國安人手的目的,還能讓陛下看到王爺的一片真心,更重要的是此舉下來,王爺與高相國的做法就高下立判。不僅能夠消除現在朝政關于大理寺卿選擇上的煩憂,更是讓中立的清流一派對王爺另眼相待。與其爭一個位置,還不如在清流和新臣子中拉攏人心,創造勢力,這樣才更劃算。還有——”

穆長縈看向莫久臣,意味深長:“作為一黨之首,心思還是別人猜一猜才更有趣,不是嗎?”

眾人皆愣,聽完煦王妃的一席話紛紛頭接耳,揣煦王妃的說詞和意見。

馬大人想了想說:“那煦王妃可有推舉的人?”

“這我哪知道,我連各位大臣們都認不全,更不認得其他人了。”穆長縈坐回莫久臣的邊,解決完問題順便還嘲諷了莫久臣,簡直就是一輕松。回頭看了一眼靠在后面的莫久臣,毫不掩飾的得意洋洋。

莫久臣輕笑,剛才的話有趣,現在的人也有趣。

莫久臣看向一邊的華當寧,問道:“你可有意見?”

華當寧笑的無奈,搖著前的紙扇說:“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說,王妃此舉確實不錯。”

那是!也不看看,剛才那番話可是集結了柳扶月和穆長縈兩個人的智慧呢!

華當寧起來到莫久臣的案幾旁坐下,低聲說:“煦王妃有一點提醒的好,任職之權還在陛下手里,陛下的心思我們必須揣。若是平時,尚可單方面提議。但是現在憂嚴重,災不減,圣心煩憂,如果一味冒進,那在陛下心中反而適得其反。”

華當寧看了煦王妃一眼,繼續說:“大理寺卿這個位置我們可以不要,不如趁著科舉之機,換掉史臺和監尉司里面不是很重用的人。簡比培養來的快準狠。而且,說不定幫別人取得位置的時候,順便拉攏對方的人心。”

“我們已經吃了兩次虧,這次就算是與高相國平手,也不能讓他們得利。”華當寧說出自己的擔憂。

“你們吃什麼虧了?”穆長縈不知道什麼時候湊過來,嚇華當寧一跳。

“王妃的耳力不錯啊。”華當寧額頭上的青筋直跳!

穆長縈干笑了一聲,繼續向前湊:“說說看,煦王爺還有吃虧的時候?”

底下的人熱烈討論,華當寧也不閑著,他向前移一步,說:“先是失去旱災的話語權,后是強迫王爺開設練武場試練家子弟,這兩次就是高相國要將王爺游離出決策之外,使得東宮太子獨占先機。”

“我就說試練這事就是一個坑。高令還自以為幫王爺牢籠未來臣心。真正的臣心實在科舉之后的那些賢人上,怎麼可能是那幾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爺們。”穆長縈嘖了一聲:“王爺真是虧大了,王府的賬房都虧大了。”

華當寧用扇子輕輕抵住桌面,向前:“高令自以為是拿著王府的錢養這些人,就是忽略了這二十個人里有一多半都是高相國的人。是高家人怎麼會注意得到這一點。”

穆長縈附和:“就是就是,而且——”

莫久臣扶著額頭,看著書案上的兩顆頭因為要背后嚼舌而越來越近,甚至還有點酒逢知己千杯的意思,就很是無語。他輕輕嘆了一口氣,拿起自己手邊的扇子,抬手按住了“柳扶月”的腦袋。

穆長縈正說的來勁兒,突然覺頭頂猶如泰山頂,緩緩的轉過頭來,看見莫久臣皺起的眉頭才意識到自己和華當寧背后說人壞話是近了一些,訕訕的笑著躲到一邊。

華當寧也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好不容易到一個與自己肆無忌憚閑聊的人,就有些控住不住。

莫久臣看向華當寧將話題拉回來:“如你說來,的意見可取。”

“可取。”華當寧立刻嚴肅的說:“不過,借此我有更好的辦法。”

————————————————

至于華當寧說了什麼更好的辦法,穆長縈就不知道了,因為被莫久臣不友好的請出書房。穆長縈氣不過,但又沒法離開,只能靠在書房旁邊的欄桿抱著圓柱與南侍衛兩兩相,大聲嘆氣。

不過半個時辰,眾位大臣從書房出來。穆長縈立刻站起來接他們的告辭一一目送他們離開。最后出來的就是華當寧,他沒有直接走掉而是來到了煦王妃邊。

“煦王妃好手段,出主意的時候不忘將某人一軍。”

穆長縈打量著得意的華當寧:“什麼意思?”

華當寧用扇子敲打著手心:“煦王妃是真忘了還是故意的。”

“什麼東西?”穆長縈不著頭腦。

華當寧搖頭說:“煦王妃還是自己想吧,這次,你可是幫了王爺大忙。”

說罷,華當寧哼著小調離開。

穆長縈站在原地一頭霧水,不知道華當寧發什麼神經。現在解決重要的事要提著擺跑回書房,正好看到正在更換居家長袍的莫久臣。

穆長縈頓了一下說:“王爺,我有事找你。”

莫久臣換好服坐下來說:“你說吧。”

穆長縈走過去面對他說:“我知道吉地定遠軍將軍京送戰馬的事。我想知道,你為什麼會將這個差事給太子?”

莫久臣整理一邊整理袖口一邊說:“不過是接待一位送馬的將軍還需要本王嗎?”

“但是給太子確定合適嗎?”

“為什麼不合適?”

“你還覺得太子立下的功績不算嗎?”

莫久臣頓了一下,抬頭看著焦急的“柳扶月”,心里疑不是應該期待莫聲文立下不功績才是?

“不過是接待吉地將軍,算不得功績。”莫久臣提醒說:“煦王妃,政務問題你管的太多了。”

穆長縈緩和語氣,緩緩說道:“我只是建議,既然試訓的子弟們負責這次馴馬,還是由煦王府出面比較好。”

莫久臣看著穆長縈,哼笑:“煦王府不能接這個差事,你不知道原因嗎?”

    人正在閲讀<一妃動華京>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