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星燈》年以外

飯後,顧嘉年裝作不經意地問了外婆關於遲晏的事。

「我小時候認識他嗎?就是那個爬牆虎別墅。」

外婆把蚊香放在兩把竹椅中間。

猩紅的點慢慢繞著黑線圈,淡淡的煙霧飄散,輕慢地消失在夏夜裏。

外婆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眼角的皺紋笑得深陷:「你記起他了?」

顧嘉年搖搖頭。

或許是在北霖的生活太抑刻骨,以至於七歲之前的記憶十分模糊。

顧嘉年把頭髮撥到臉側擋住略微發紅的耳朵,慢吞吞地說:「是遲……是他說,我的名字是他取的。他小時候也在雲陌生活嗎?」

「是啊。」

外婆彷彿陷了回憶:「那年他只有不到十歲吧?一個人轉來雲陌鄉下讀書。他爺爺打電話過來,讓我幫忙照看一二。不過他平時住校,只有每周末放假才會到我們家來吃飯。」

顧嘉年驚詫道:「他還在咱們家吃過飯?每周末?」

「嗯。」

外婆又說起取名的事:「當時你才三歲,你爸媽打電話來,說想提前接你去北霖念兒園,要起個正式的名字。他們倆都是知識分子,卻迷信得很,非要找人算一算。結果後來倆人找的算命先生說法不一,僵持不下,一直沒個定數。我就說我來取。」

「我讀書不多,翻字典也沒個頭緒,最後還是遲晏在我們家吃飯的時候說了這個名字。」

「他說,從你出生的那年起,雲陌年年是嘉年。我覺得那孩子有文采,這名字的寓意又好,便就用了。只不過名字起好了,你爸媽那邊又出了岔子,直到你七歲才來接你。」

顧嘉年沒想到和遲晏之間還有這樣的淵源,連忙又問道:「那他為什麼會轉來雲陌讀書?而且是一個人來的?他爸媽呢?」

全然沒注意到的關注點全在遲晏上。

好在外婆似乎也沒有發現:「他家在晝山,爸媽大概忙著工作吧。」

晝山市是個和北霖一樣大的南方城市,距離雲陌開車只要兩個小時。

「至於為什麼轉學來雲陌……我只知道他在晝山時經常曠課、打架,被學校記了分。家裏人沒辦法,才同意他轉學到鄉下來。不過他在這裏只讀了一個學期,就被他爺爺接回晝山了。」

「後來那些年,他都是跟著爺爺在晝山生活。」

顧嘉年聽到這裏,心裏一驚。

沒想到遲晏竟然曠課、打架,還是在那麼小的年紀。

還被學校記了分。

的手不由得攥在一起。

「說起來也好笑,他在雲陌那半年,你經常盼著周末跟他一起吃飯、玩遊戲。他走的時候,你還扯著他的手大哭了一場。沒想到現在卻全然不記得了,真是個沒心沒肺的小丫頭。」

*

那天晚上,顧嘉年擁著棉被躺在床上,一閉上眼睛就能想到遲晏在煙霧后的臉、晃著酒杯的手指,和那雙總是帶著不耐緒的眼睛。

又想起那些堆滿桌子的雜稿紙,以及上面瘋狂囂著某種緒的筆墨。那些筆墨又延看的書裏面,變了一條條彎繞的下劃線。

爸媽總是對說,希將來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考上一所好大學,讀一個容易就業的專業,最好再考個研究生。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生存下來,才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買房、生子,在北霖牢牢地紮

他們稱之為人生這趟列車必經的軌道,一旦錯軌,便會車毀人亡。

可顧嘉年著那條軌道,卻覺得十分迷惘。

彷彿雙手雙腳被綁縛著負重前行,連方向都辨不清。

拼盡全力也跟不上那些呼嘯而過的列車。

反而在這個軌道之外的荒涼別墅里,第一次到了劇烈的

猶如劃破雲層的閃電般闖心間,猝不及防地劈開所有昏沉。

看到了一個昏黃城堡里的異世界。

一個令人心的異世界。

他住在無人打擾的房子裏,擁有龐大藏書和肆無忌憚的獨

他能夠自己掌握屬於自己的規則,不束縛,頹廢卻自由。

他年時也曾曠課、逃學,甚至獨自一人轉來雲陌鄉下讀書。

他是否和一樣,迷惘著、叛逆著,企圖從那些既定的軌道里掙扎出來。

——那是不是意味著。

是不是意味著,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的可能,哪怕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將來也並非就此腐朽了呢?

顧嘉年側過來,緩慢地蜷起腔里劇烈的心跳和酸的悸慟。

想著那些潰爛流膿的過去,眼角逐漸滾燙。

呼吸難耐,輾轉難安,甚至想立刻爬起來,衝過去問問他,期盼著他這個「過來人」能給指道方向。

對他的好奇猶如別墅外的爬牆虎,急切地攀上牆壁,用盡渾力氣把那幢孤僻的建築包圍,卻始終難以探進那一扇扇封閉的門窗里。

那天是顧嘉年來到雲陌后的第一次失眠。

直到月亮爬到最高,蟲鳴消停、萬籟俱寂的時候,睡意仍然不肯來襲。

盯著濃墨般的黑夜,一次次拭眼角,輾轉反側到天亮。

*

之後的兩周里,顧嘉年的生活作息就像從前上學時那般規律,只不過不再需要爸媽和學校風的監督——早起鋪床,幫外婆餵、種菜、除草;吃完外婆做的早飯,去爬牆虎別墅看書;中午回來幫外婆做午飯;下午是和外婆的烘培時間,會做棗糕、綠豆糕或餅乾、麵包。

顧嘉年已經能夠獨立完好幾道簡單的家常菜,青椒炒、木須瓜炒蛋……的廚藝每天都在進步,也大致能夠清做菜的步驟。

看書方面,顧嘉年照著自己的書單一本本按部就班地往下看,閱讀能力大有長進。

只是和遲晏的關係卻並沒有因為日日打卡而變得稔。

兩人的時間點並不能完全重合,顧嘉年早晨去看書,而遲晏通常要睡到中午才起。

每天都會盡量多留一會兒,等到他起床再走,卻一直躊躇不前,沒有找到和他搭話的機會。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集。

他們的集都在書本上。

顧嘉年看的每一本書里幾乎都有遲晏寫的筆記,這些筆記引導著,撥開一些很強的段落,看到故事的本質。

他的字很好看。

顧嘉年偶爾會在記筆記的時候,學他的字,幾天下來,有幾個筆鋒已經模仿到三分像。

另一件事就是,這兩周期間,爸媽沒再來電話。

學校和老師那邊,也沒有新的消息。

顧嘉年慢慢地把心放進了肚子裏。

北霖的一切就這樣隨著時間而褪歡欣鼓舞地開始習慣在雲陌的生活。

*

大暑這天,江南的梅雨時節徹底翻篇,盛夏宣告來臨。

早中晚三餐都在大舅家裏吃。

聽外婆說,每逢大小節日,一大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飯。

早飯非常盛。

舅媽做了這個時節的蓮芯茶,是用新鮮蓮芯和蓮葉煮,十分清涼解暑。顧嘉年喝了好幾杯,淡苦味的茶水彷彿舌頭清洗劑,喝完茶之後再吃菜肴,似乎更能品出菜的本味。

飯桌上,大人們在用雲陌話談,聊耕種、工作和生活。

雲陌的方言十分生僻艱,顧嘉年小時候在雲陌長大,原本也會說方言,只是去了北霖之後,爸媽希學會標準的普通話,不許再說雲陌話。

久而久之,現在的顧嘉年只勉強能聽懂,但自己卻說不來了。

飯後,幾個小輩坐在一起聊天。

二表弟陳鎖掰開一個家門口摘的桃,分給顧嘉年一半:「停停姐,一會兒我們要去抓螃蟹,你去嗎?」

顧嘉年啃著略微有些苦的桃子,眼睛噌得亮了:「抓螃蟹?去河裏嗎?」

陳鎖點頭:「嗯,河裏有很多螃蟹的。我媽做的香辣蟹特別好吃,去嗎?放心吧,不會危險的,河水很淺,只到大。我和哥哥經常去。」

顧嘉年想著把今天上午的閱讀時間推到下午,便興地跟著兩個表弟出發了。

他們早有充分的準備,背了竹簍,還帶了點魚餌料。

等到河邊,兩個表弟在岸邊把捲起來,穿著涼鞋直接踏進水裏。

顧嘉年了一下水面,被涼得一激靈:「這水好冷。」

「冷嗎?」陳鎖裝作疑的樣子,手對說道,「停停姐,你過來一點,這邊不冷。」

顧嘉年將信將疑地走過去,沒想到胳膊上傳來巨大拉力,沒站住,一個不穩直接趟進了河裏,水花激起,整個人都了一半。

兩個表弟哈哈大笑,顧嘉年氣結,立刻抄起一旁的竹簍反擊。可惜竹簍水,每一次還沒潑出去就了大半。

幾人打了一會兒水仗,氣吁吁地開始找螃蟹。

螃蟹全都藏在石頭底下,要翻開石頭才能找到。河底的石頭長滿了青苔,膩。

顧嘉年一開始還不敢翻,怕裏面會鑽出來可怕的未知生。後來見兩個表弟接連開張,羨慕之餘,這才大著膽子翻石頭。

翻到第三塊石頭,總算髮現一隻螃蟹,小小的只有半指大,八隻腳靜靜地在石頭上,眼睛鼓鼓的,竟然還在吐泡泡。

顧嘉年興地舉著石頭,又不敢手去抓,只好招呼表弟:「快來,我這裏找到一隻!」

兩個表弟都湊過來,小螃蟹見到人多,開始虛張聲勢般張牙舞爪起來。

「這隻太小了,讓它再長長吧。」

「好吧。」

忙活了一上午,顧嘉年最終收穫了一小簍螃蟹和一尾魚,相比之下,兩個表弟的竹簍比的滿多了。

三人已是疲力竭,便了鞋,坐在河岸邊曬起太

顧嘉年看著竹簍里扎堆的螃蟹和活蹦跳的河魚,著河邊溫熱的風,角慢慢地彎起來。

爸媽說如果不上大學,往後會死。

現在在學做飯、烤餅乾,還自己捉到了魚和螃蟹。

等再和外婆學習種菜養,或許就不死了吧?

顧嘉年的心臟一點一點浮上岸。

回家路上,陳錫和聊起待在雲陌的日常。

「停停姐,如果你是三四月份來就好了,可以跟我們一起上山挖竹筍和野菜,還有野蘑菇。有一種蕨菜,頭部卷卷的,切了丁炒末特別好吃。不過夏天也好,每個月都有兩次集市,凌晨四五點鐘就開始了,有新鮮的菜,還有一些平時不太容易見著的玩意……」

顧嘉年聽著,只覺得滿心羨慕。

他只需要慢慢地長大就好了。

「不過從明年開始,我就沒這麼自由了。」

陳錫說著嘆了口氣。

顧嘉年問他:「為什麼?」

陳錫踢了踢路邊的碎石子,有點不好意思:「我考上了晝山一中,開學就要去上高中了,學校太遠,坐大車要三個小時,我得住宿,不能天在家玩了。」

「晝山一中?」

顧嘉年敏銳地抓到這個字眼,記得外婆說過,遲晏家就在晝山。

除了待在雲陌的那一個學期,他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在晝山念的。

顧嘉年聲音平靜,狀似不經意地問他:「晝山,都有哪些中學啊?」

    人正在閲讀<野星燈>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