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實業大亨》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
爲了金融公司的事,李衛東專門寫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打算找國家要政策支持。
發改委的會議室門前,李衛東停住腳步,整理了領和袖口,才步走了進去。
會議室中除了幾位領導之外,像是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創新驅發展中心也都派人前來,另外經濟導報、改革報等,也都派了記者。現場大有一種智庫研討會的氣勢。
“李董事長,我給你介紹一下……”
一翻介紹後,李衛東剛打算落座,一個書模樣的人匆匆的走了進來,在爲首那位領導耳邊小聲滴咕了幾句。
爲首那人面微變,先是看了看錶,然後開口說道;“你馬上去安排。”
書匆匆離開,爲首那人又走到李衛東面前,開口說道:“李董事長,發生了一些變故,上級領導也對這次說明會很興趣,不過他日理萬機,沒有時間親自前來,所以打算以視訊的方式,位臨這次說明會。我們馬上派人準備視訊設備,說明會也得延遲幾分鐘。”
發改委的上級領導,想想也就那麼幾個人,於是李衛東開口問道:“不知道是哪位領導位臨會議?”李衛東馬上問道。
對方說出了一個名字,李衛東默默的點了點頭,心中飛速盤算起來。
有上級的領導位臨,那之前準備的說明容就得推翻,進行全面簡,領導的時間寶貴,可沒那麼多功夫聽你嗶嗶,得挑重要容說,還得儘可能的打領導。
接下來的幾分鐘,李衛東快速的重新組織彙報語言。
視訊設備準備好,又過了幾分鐘後,說明會正式開始。
“各位領導,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計劃,我們小狗集團經過調查,發現上游供應鏈有很多中小企業,因爲缺乏資金而限制了發展,作爲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又比較繁瑣。
所以我們打算立一家金融公司,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然後以借貸的方式將資金投到這些中小企業當中,給他們提供助力,從而推整個供應鏈的發展……”
李衛東快速的介紹了一番,臺下馬上有人開始提問:“李董事長,我已經詳細的看過了你們的報告,我有個問題,中小企業貸款繁瑣的問題的確是存在的,但金融公司放貸這種事,金融機構也可以做。而且金融機構在風險評估和資金監管方面也更加有經驗。”
這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說,放貸這種事,有專業的金融機構,相關經驗更多,風險更可控,就算是給政策,也應該給他們,幹嘛要給你這個非專業人士?
李衛東馬上回答道:“我們做和金融機構去做完全不一樣,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目的是爲了盈利,一切都是以盈利爲先,賺不到錢的,或者風險高的,他們未必肯做。
我們小狗集團是做實業的,給自己的上游供應鏈,並不是以盈利爲首要目標,而是爲了構建更龐大、更穩定的供應鏈系,我們尋求的是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產業的發展,也會給我們帶來盈利。”
又有人開口問道:“李董事長,你剛纔提到了風險,我的問題就是有關風險的。我們國家的金融行業起步晚,監管系也不健全,即便是大型的金融機構,也有很多監管不到的地方,也會產生很多風險,你們是做製造業的,是如何看待潛在的金融風險問題?”
對方的潛臺詞是,人家大型金融機構尚且不能規避風險,你一個做製造業的憑什麼去規避風險問題?
李衛東早就料到會有人問金融風險的問題,於是他馬上答道:“我對於風險的看法,跟金融機構不一樣。金融機構對於風險的考慮,是貨幣層面的,所有事都是以金錢衡量。
而我對於風險是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的,只要供應鏈足夠穩定,那麼整個供應鏈中的任何一環都是風險可控的。所以我們要維護的,是整個供應鏈的韌,而不是金錢層面的得失。”
李衛東又簡單了回答了幾個問題,但他知道,這些解疑答還打不了視訊的那位領導。想要說服人家,還得從國家發展層面手。
於是李衛東主說道;“最近幾年,國經濟發展迅速,老百姓的工資也在上漲,這使得企業用工本在不斷增加,我做製造業的最能夠到這一點。
而用工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資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本更低的國家,這未嘗不是一種產業的轉移,我想各位領導肯定也注意到這一點了吧?
日本學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論,二戰以後的產業轉移,也一直在印證這個理論。按照這套理論,接下來的產業轉移,將會從我們中國,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勞力便宜的國家。
但是我們並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富裕起來,我們還於發展中階段,如果產業真的外移的話,等於是把飯碗端給了別人,我們自己可就要肚子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呢?
有人說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製造業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潤來填補產業外移所失去的利潤。但不要忘了,我們有十四億人,我們的人口比全部發達國家還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產業加起來,都未必能養活的起我們這十四億人!”
李衛東的這幾句話,頓時引起了視訊領導的興趣。
李衛東接著說道:“我們中國人也不可能一直用子換飛機,我們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著低廉的工資,我們的製造業更不可能停留在勞集型的狀態。
工資上漲是不可逆的,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勞力本,只會越來越高,這的確會讓我們的製造業失去國際競爭力。畢竟資本都是追求利潤的。
但勞力本不是製造業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夠低,就能帶來製造業的話,那麼非洲早就是製造業第一大洲了!哪得到我們中國吃製造業這碗飯!
我們能夠發展製造業,是因爲還有其他優勢,比如高效的制、完善的基礎建設,充足的能源供應,勤勞的人民等等。但以上這些東西,我們有,其他國家也可以有。
我們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國家通過科學管理和向我們學習,也能做的到;我們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其他國家只要肯投資金,也能把基礎設施建起來;
我們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他國家同樣能從中東買到石油天然氣;我們中國人是很勤勞,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懶漢,總會有人願意爲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
但有一種東西,是我們所獨有的,那就是龐大的量!我們有十幾億的人口,這不僅能夠製造業提供充足的勞力,而且已經發展爲龐大的市場,我認爲這纔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製造業始終都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領域。比如要生產某種產品,我們中國可以生產1000K的量,因爲我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而當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即便是最後賣不出去,也可以通過自的市場消化掉,最起碼不會虧本。
而其他國家就不敢生產同樣的數量,因爲他們的量不夠大,他們沒有這麼龐大的生產能力,所以不敢押注太多,他們的市場也不夠大,一旦生產多了,要是賣不出去,那麼整個產業就完蛋了。所以他們只敢生產50K,甚至更的數量。
一邊是生產1000K,另一邊是生產50K,那麼生產本必然不同,每一件產品均攤的研發經費也不同,原材料購買、規模化生產,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本的差額,將所有項目加起來,最終所形的就是價格的優勢。
也就是說,同樣一種產品,因爲我們的產量更大,本就會更低,放在國際市場上就可以擁有價格的優勢。而若是這種優勢擴大到一條供應鏈、擴大到一個產業,乃至擴大到整個工業系呢?
那將意味著我們的製造業,將永遠在價格上於優勢地位,無論是什麼工業產品,只要我們中國製造參與其中,我們就能佔據主導地位,甚至是壟斷地位!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我剛纔才一直在談供應鏈。”
“李董事長,聽你這麼說,只要有我們中國製造在,那麼其他國家都不用發展製造了!”有人用一種略帶嘲諷的語氣,接著說道;“可是這些年,韓國的製造業發展的可是蒸蒸日上,東南亞的製造業,最近幾年也在崛起!”
李衛東輕嘆一口氣,開口答道:“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的確已經堵死了後進國家的路,日本人提出的雁行理論,到了中國製造這裡,已經失效了。因爲雁行理論的基礎,是參與者都得是大雁。
若是大雁羣裡摻雜了一隻巨龍,那麼所有大雁都會被吃掉,自然就沒有什麼雁行理論了,這就是即將發生的況。全球化將所有大雁聚集起來,但是當中卻混進了一隻剛出生的龍,這隻龍還沒有大雁大,但如今,這隻龍長大了!
除非是再出現一次工業革命,讓生產力可以幾何倍的躍升,後進的國家纔有可能完工業化的進程,否則的話就只能作爲中國製造的附庸,這將會是新型製造業國家的宿命。
至於韓國的製造業,他們的運氣真的不錯,最近三十年,他們幾乎走對了每一步,所以他們可以利用先進製造的優勢,創造出短期的高利潤,可一旦這種先進製造的優勢無法持續,他們還能有這麼高效的製造業麼?
韓國走的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路上充滿了不確定。他們在先進製造業的投資,絕對不能走錯一步,以韓國的量,一旦走錯了,就不會有重頭再來的機會了。”
李衛東的這番話,讓在場的衆人陷到了沉思當中,道理大家都明白,更何況從一個功的企業家口中說出,就更有說服力了。
幾秒鐘後,又有人開口說道;“李董事長,你的這個觀點,我是比較認可的。量變引起質變,量足夠大的確是發展製造業的先天優勢。但除了我們之外,印度也有同樣的優勢啊!”
李衛東不屑的笑了笑,然後反問道:“真不是我看不起印度,印度有完整的基礎工業麼?連最基礎的工業都搞不起來,拿什麼去走製造業這條路!”
……
小國資源、量小,想要走先進製造業,只能靠孤注一擲,所以絕對不能走錯一步,一旦走錯了路,不僅僅會錯過最佳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投。
即便是八十年代的日本,有上億人口,人均GDP是國的好幾倍,可是當日本點錯了幾次科技樹以後,也陷了失落的三十年,製造業全面萎。
而那些量和底蘊遠不如日本的國家,一旦走岔了路,結果必然是整個產業的崩潰。
過去五十年,歐洲有很多發達國家失去了部分的優勢產業,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與之相比,韓國的運氣就比較好了,他們始終沒有選錯道路,科技樹點的對,保證了韓國短短幾十年發展爲發達國家。
就比如當年日本衆多企業押注等離子電視,韓國則是押注晶屏幕,結果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等離子涼涼了,韓國則功的發展起了面板產業。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世界範圍普遍的認爲,日韓兩國在產業上是高度重合的,韓國是承接了日本的產業鏈,才逐漸發展起來的,人們也將韓日兩國視爲競爭對手。
然而到了2020年左右的時候,學界才逐漸意識到,中韓兩國的產業鏈,纔是真的高度重合。或者說韓國的優勢產業鏈,逐漸的被中國趕超,市場也被中國蠶食。
韓國傳統優勢領域,主要包括半導、電子產品、家電、造船、汽車、面板等,這些也都是中國快速崛起的產業。
而且中國的產業崛起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快到讓韓國沒有反應過來,2022年韓國突如其來的貿易逆差,直接將韓國給打懵了。
與之相比,大國做先進製造業,容錯率就高很多。走錯了路頂多是造一些時間和金錢的損失,重新來過的話,就算不能取得領先,也可以超過平均水平。
過去幾十年,沒用的科技產品,國搞的最多,那種曇花一現後很快就被取代的產品,國也有不,可國依舊是科技第一大國,他們的龐大的量功不可沒。
科技樹可以點錯,但只要點的足夠多,總有一條是對的。
至於印度,雖然有十四億人口,可是連基礎工業都不完善,更別談什麼製造業強國了。更何況印度對於製造業並不友好,設置了各種障礙,印度人說多做的個,還是更適合給西方國家當服務生。
……
李衛東要到了政策,立了金融公司,幾個月就有幾十億的資金,流到了家電行業的上游產業鏈當中,一大羣中小規模的企業得以技升級。
家電屬於技比較的產業,上游產業做技升級並不困難,有時候只需要引進更先進的設備,就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但是引進設備需要資金,可中小企業恰恰是最難獲得資金的一個羣。
銀行貸款對於中小企業歷來不太友好,這一點各國都一樣,這是資本的選擇。
而尋找投資的話,投資方開出的條件也會比較苛刻,大有一種將企業一口吞掉的態勢,中小企業不敢與虎謀皮。
如今有金融公司願意借錢,大家自然是求之不得。做企業歷來是不會牴結款的,很多小企業發展的道路上,甚至會去借一些高利貸。小狗金融好歹是正規公司,雖然借貸的利息高一些,但比高利貸還是低了很多的。
幾個月就借出了幾十億資金,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爲李衛東是在做慈善。有這個錢投資點什麼不比利息賺得多?這承擔的風險和收益不劃算啊!
然而當李衛東開始利用資產擔保證券做抵押,從銀行貸款的時候,衆人才意識到,原來還是自己格局銷量。小狗金融投十億的資金,就滾出了幾百億的貸款,這利息賺的可是萬分劃算。
所有人的目都盯在利息上面,並沒有人意識到,李衛東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掌控整個家電行業的上游產業鏈。
直到若干年後,國發貿易戰,要跟中國進行產業鏈鉤的時候,才發現整個家電行業的上游供應鏈,或多或都與李衛東有關。
那時候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累計有兩千多億都掌握在小狗金融的手裡,李衛東一句話就組建起了上游供應鏈戰略同盟,讓產業鏈鉤變了笑話。
……
實驗室中,有一輛完全被拆零件的電汽車,汽車的引擎蓋上,那個特斯拉的“T”型標誌還保留在上面。
李衛東和比亞迪的王總並肩站在一起,凝著眼前的一堆汽車零件。
“特斯拉使用的電池技並不比我們先進,不過在件方面卻比我們強得多,若是再給我兩年時間,我們肯定能超越特斯拉!”王總出信心滿滿的表。
“我們在進步,特斯拉也在進步,他不可能站在原地等我們的。你可千萬別小看馬斯克這個人,這傢伙的思維天馬行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給你弄出個革命的新技。”李衛東開口提醒道。
“我知道,不過我依然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超越特斯拉!”王總接著說道:“提起新技,據我瞭解特斯拉最近在研發一種有關鋁合金鑄的技,應該是與車鑄造有關。”
“是車的一化鑄技,通過大型鑄機,一次的將車鑄造出來,這樣可以節約幾百個零部件,而且省去了鈑金衝和焊接的工序,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大幅度的降低本。”李衛東開口答道。
“你掌握的報比我充分!”王總知趣的沒有詳細詢問報來源,他稍加思考後便開口說道:“這種技聽起來是可行的,但是存在一個技難點,那就是零部件在進行熱理的時候,很容易變形。”
“所以需要攻破高強韌熱理鑄新材料這一難關,一旦這一關攻破了,車一化鑄也就解決了。”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
“我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佈局了,一化鑄機的下游生產早就沒有技壁壘了,問題就是上游的新材料,我投資了幾家科研院所,其中上海大已經做出了階段的果。”
王總白了李衛東一眼,隨後笑呵呵的說道:“我懂了,人家科研院所拿著果去找你要經費,所以你就跑到我這裡來,平攤科研經費來了!”
李衛東點了點頭:“怎麼樣,這筆錢你出不出?”
“出,肯定出!要是能做出一化車,對於汽車工業而言也會是一場革命,我可不能落後於人。”王總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既然要做一化,那就來個徹底的,不要做一化車,最好將電池和車都整合在一起,做電池車一化!”
聽了這番話,李衛東眼神中的驚訝一閃而過,王總所說的,不正是未來比亞迪做做的CTB技麼!
“不愧是電池仙人,還真會舉一反三,這一鑄技還沒搞出來呢,就想到CTB技了!”李衛東心中暗自想道。
對面的王總則則接著說道:“我仔細一想,這一化車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可能對消費者不太友好。”
“你是說維修費貴吧!”李衛東開口說。
“你也想到了!”王總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隨後接著道;“一化車雖然可以節省零部件,但也會大幅度的提高維修的本,原本只需要換零件的,可能要換車,最終都會轉嫁給消費者。”
“讓保險公司提高車損險保費唄!”李衛東笑了笑,接著說道:“其實這也是有解決辦法的。首先,我們可以將車做的結實一些。其次嘛,就是運用科技手段了,加一些輔助駕駛的技,減通事故的發生率,從而減維修,自然也就降低維修本了。”
“輔助駕駛,又是件,那又是特斯拉的強項啊!”王總開口嘆道。
李衛東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科技正是特斯拉的最強項,然而豪華卻是特斯拉所欠缺的。一般消費者花這麼多錢買車,總是想要一點豪華的。
真皮飾什麼的多得有一些吧,若是隻看到一堆塑料,那多糟心!我們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只要科技能與特斯拉差不多,而豪華更勝一籌的話,不愁幹不掉特斯拉!”
……
汽車的生產大致經歷過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13年以前,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工人靠著大錘扳手就能敲出一臺車。
直到1913年,福特公司發明了流水線生產,大幅度提高了汽車的生產效率,汽車生產也進到了第二個階段。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汽車也有了品質的需求,式的曠流水線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這個時候日本益的管理模式開始興起。
以田爲首的日本企業,採取“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通過管理來提高品質,降低本,迅速的搶佔了市場,這便是汽車生產的第三個階段。
進到八十年代以後,德國大衆開始推行模塊化和平臺化。所謂的模塊化就是零部件通用,就比如大衆、奧迪和保時捷的很多零部件都能通用,這就降低了生產本。
而所謂的平臺化,就是利用同一平臺生產不同款式的汽車。就比如奧迪Q 5的生產平臺,給大衆用就生產出了途銳,給保時捷用就生產出了ma。這樣一個平臺能生產多款汽車,也就降低了研發本。
大衆的這一招讓汽車生產進化到了第四個階段,而爲了現模塊化和平臺化的優勢,汽車企業紛紛向著多品牌化發展,一些大品牌的兼併重組大多發生在這個階段。
進到二十一世紀以後,特斯拉進到汽車行業。雖然特斯拉是系能源車,但仍然無法跳傳統汽車的生產工藝,那就是衝、焊接、塗裝和總裝這四大環節。
論起傳統生產工藝的話,特斯拉遠不如傳統車企,人家傳統車企做了幾十年的汽車,累積下來的生產和管理經驗,可不是短時間能夠學會的。
所以早期的特斯拉一直困於產能不足,當時很多人說特斯拉是在飢營銷,實際上是真的生產不了那麼多汽車。
好在馬斯克卻有一個天馬行空的腦瓜,他搞出了一個一化鑄技,給汽車生產帶來了革命的變化,這項技讓汽車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大衆生產一輛汽車的時間,特斯拉就能生產三輛,汽車生產也進到第五階段。
新技使得特斯拉生產本大幅度降低,當年土豪們花了八十多萬,買了續航300公司特斯拉,看看現在賣二十多萬的同款,深刻的會了一次當“大冤種”的覺。
不過二十多萬買車的也別覺得賺了,以特斯拉的生產本,未來還有很大幅度的降價空間,大冤種沒機會當,小冤種總是免不了的。
特斯拉早期的一化鑄,只是將車的幾十個零件整合在了一起,這算是一化鑄技1.0版本。
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CTP技,是現在新能源車生產的主流,算是一化鑄2.0版本。
CTP技全稱Cell To Pack,就是減了或去除了電池模組,直接將電芯、電池殼整合掛到車底盤中,也就是上俗稱的“電池三明治”。這樣的話一輛汽車能節約300到500個零部件。
比亞迪在CTP技上更進一步,研發出了CTB技,也就是“電池車一化”的理念,算是一化鑄技的3.0版本。
這項實現了電機高扭轉的剛度,也讓車的一部分參與了傳力和吸能。總的來說就是讓車力更強,也更加安全。
……
王總帶著李衛東,又來到了另一間實驗室。
“這是我們研發的氫能源電池!”王總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研發難度比我們想象的簡單,就技層面而言,量產應該不是問題。”
“專利限制呢?日本在這方面幾乎有著專利的壟斷,要是搞量產的話,恐怕繞不過日本的專利。”李衛東開口問。
“專利也不是問題,已經有日本企業向我們發出了合作的邀請,他們願意分在氫能源方面的專利。”王總開口說道。
“日本人的條件苛刻麼?”李衛東馬上問。
“以日本掌握的專利數量,如果真的願意向我們開放,那麼他們的要求還在可接的範圍之。”王總回答說。
“日本人願意提供的專利技,應該不包括氫氣的生產、運輸和儲存吧?”李衛東又問道。
“氫氣生產方面的專利,日本掌握的也不多,至於運輸和儲存方面倒是有一些,不過在我們前期的接當中,對方不願意過多的,倒是氫能源電池應用方面,日方是比較願意分技的。”王總開口說道。
李衛東思量了片刻,開口問道;“也就是說,在氫能源應用方面,日本的技已經比較了,而且願意分。但在氫氣運輸和儲存方面,日本大概率掌握了核心技,但還是想吃獨食。至於氫氣生產的技方面,日本人也是半斤八兩,沒有多領先。”
“我們的戰略部也是這種研判。”王總點了點頭。
“呵呵,看來還是得點對科技樹啊!”李衛東笑著長嘆一口氣。
“科技樹?”王總遲疑了一下,隨後開口說道;“這是遊戲裡的說法吧!你的意思是日本人走錯了路?”
“說日本押注氫能源就是點錯科技樹,這還爲時尚早。但我們現在研發的鋰電池,肯定是沒錯的。鋰電池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固態電池的發展方向是我們能看得到得著的目標!”
李衛東接著說道:“關於氫能源,我認爲短時間很難爲主流能源。我們在氫能源應用方面的研發可以繼續,甭管有沒有用,先把能申請的專利都申請到,萬一哪天氫氣的生產取得突破進展,那咱們就吃現的!”
……
進到二十一世紀10年代以後,有關氫能源的話題就從未停止被炒作過。相比起傳統的化石能源,氫能源的確有諸如發熱值理想、燃燒好、利用率高、耗損,環保等優勢。
日本是最高開始大規模研究氫能源的國家。日本對於氫能源的研究,始於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日本作爲能源進口國,在當時的石油危機中到了巨大的傷害,而日本又是一個危機意識特別強的國家,所以在當時日本就開始對非石化的能源產業進行佈局。
除了石化能源之外,其他能大規模提供能源的無非就是水力、風能、核能、太能,以及氫能。
日本沒有大江大河,水力發電是無了,而太能發電不穩定,不適合規模工業使用,這兩者都被日本所排除。
風力發電被日本寄予厚,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也曾領先於世界,但是日本很快發現,他們發展風電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沒有地方安裝風力發電設備。
跟歐洲國家相比,日本國土面積其實也不小。但是日本適合安裝風力發電機的地方,恰恰都是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
風力發電過程中噪音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國的風力發電機都是安裝在西部無人區,然後用超高輸電技將電力輸送到東部。若是將風力發電機安裝在居民聚集區,那老百姓都不用睡覺了。
後來日本也嘗試建立海上風力發電站,但是這東西建在海上本實在是太高了,投資100億日元建設的的設備,也就夠1萬戶家庭用電使用,這還不包括維護本,想要用於工業更是不可能。
日本搞風力發電有技但沒條件,就只能將重點放在了核能和氫能上面。而日本在覈能研究上面,一度也是領先全球。
然後就是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使得日本民間一片反核的聲音,核能了政治不正確的產。最終日本只能押注在氫能源上面,安倍政府甚至將發展氫能源定爲了日本國策。
氫氣屬於二次能源,跟石化能源不同,在大自然中沒有儲存,想要應用氫能源,就需要先生產氫氣。
生產氫氣的方法也不是什麼工業難題,無非就是電解水法、水煤氣法、石油天然氣熱裂合法、焦爐煤氣冷凍法等幾種。這些方法都能生產氫氣,但卻無法利用在氫能源領域。
比如用電解水制氫需要消耗電能,那爲什麼不直接使用電能?幹嘛非得分解氫氣再去發電?
同樣的道理,水煤氣法得用到煤炭,熱烈合法得用到石油或者天然氣,要是真爲了獲取能源,那直接燒煤,直接燒石油和天然氣唄!
所以只要是氫氣生產沒有取得革命突破,那麼氫能源的應用就是了子放屁!
氫氣的運輸和儲存也是一個問題,氫氣這東西畢竟是有可燃的,一點火星子就能引起大炸,這在運輸和儲存方面會有極大的安全疑慮。
將氫氣變態,倒是方便了儲存和運輸。但氫氣的化又得用到大量的電,等於是爲了運輸能源,反而要消耗更多的能源,這又回到了本問題。
在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方面,日本做了大量的研究,也佔有了大量的專利,甚至可以形專利的壟斷壁壘。同時在氫能源的應用方面,日本也是領先於全球,不僅僅是氫能源電池,其他應用方面同樣擁有大量的專利。
最開始的時候,日本是打算獨吞氫能源這塊蛋糕的,日本企業也死抱著專利不放,田汽車更是下重注押寶氫能源電池。
於是其他國家都不跟日本玩了,讓日本自己去做氫能源電池吧,我們搞鋰電池。
當鋰電池技發展起來以後,日本這才意識到問題,這纔開始開放氫能源電池的技,希大家也跟日本一起搞氫能源電池。
日本的目的還是希將氫能源普及開來,而普及一種新能源的最佳方式,就是通工。
人類將蒸汽機安裝在火車和船上,讓煤炭爲主要能源;人類又將燃機安裝在汽車和飛機上,石油了主要能源。
一旦汽車都用上了氫能源,那麼氫能源在其他方面的應用也就水到渠了。所以日本才願意分氫能源應用技。
而當全世界都在大規模使用氫能源的時候,日本所掌握的儲存和運輸技,將會是極其巨大的市場。試想一下,一種主流能源的儲藏和運輸技,全都被日本所掌握,足以讓日本重返最輝煌的時代。
只不過氫氣生產的那一關,始終是過不去的門檻、另一邊鋰電池能越來越好,固態電池也開始應用。
在整個電池供應鏈當中,中國企業幾乎壟斷了稀土冶煉,牢牢控制了供應鏈的上游;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有技有產能,在中游產業鏈中擁有絕對話語權;田、本田等日本車企一直專注於混,在純電汽車領域發展滯後,在下游產業鏈毫無優勢。
此時的日本想要轉向已經晚了,還是那個道理,日本的量不夠大,路一旦選錯了,已經沒有回頭的資本了。
章節報錯
- 完結1779 章
極品戒指
高中生李壞人胖體短,被淪爲他人恥笑的對象,一次意外,他得到了一枚神奇的戒指,這枚戒指能夠幫助他減肥,還能傳授他修煉功法,還有超級學習系統:禮儀,音樂,鋼琴,語言,財經…這些都能學!於是普通的他開始了華麗的變身…李壞:戒指!我要變身!
8.18 217239 - 連載147 章
龍騰戰婿
本是百戰百勝的龍騰戰神,不料卻被奸臣構陷,動用百萬精兵,意圖將他滅殺!但那一次,他直接讓世人見識了,什麼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46 25981 - 完結1336 章
我的師傅是妖女
代駕小哥遇上醉酒美女,沒想到代駕出了人生巔峰! …… 醫道、武道、修真、滔天權財!仙凡、妖魔、神聖、蕩氣迴腸!祕境、仙山、星海、波瀾壯闊!正邪、道心、仙法、強者征程!且看陸景一介凡人崛起,踏上大道之巔。
8 266859 - 連載6968 章
浴火棄少歸來
新婚之日,為妻頂罪入獄! 四年後歸來,家產和妻子卻儘落兄弟之手……
8 818798 - 完結685 章
不滅神心
遠古時代末期,至尊隕滅,大道蹦碎!有神心劃破蒼穹,消失在茫茫天地間。萬世之后,幽云宗雜役弟子姜塵,意外激發體內神心,其天賦和實力盡皆暴漲!
8 11375 - 完結753 章
龍淵戰將
五年未歸,回家后,卻發現妻子給自己立了碑。 墳前,女兒哭的傷心欲絕! 了解真相后,葉龍淵拿起了護國神劍:“我手有一劍,當斬天下人!”
8 1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