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首富》第十五章天子南庫

周貽瑾想了想,果然記起了此事。

永定河舊名無定河,以河道遷徙無定而得名,乃是北京之水道命脈,此河安則京師安,此河患則京師澇,康熙皇帝在位時,對這條河下了大本錢,築大堤,企圖一勞永逸,因此改名為永定河,不料堤防是加固了,自上遊衝下來的大量泥沙卻淤積在了河槽之中,導致河床急劇抬高,堤防反而被屢屢衝垮不斷決溢,這又迫使朝廷繼續加高堤防,久而久之,其下遊竟然與黃河下遊一般,變了一條高出地面的懸河。

乾隆朝以後,永定河的水患更是逐年增多,去年那場大水雖然不小,但因為永定河水患太過頻繁,所以周貽瑾也沒怎麼關注。

“永定河水患又怎麼了?”周貽瑾問,他心中也在疑,難道幾千裡外北京城的一場水災,還能跟廣州城的吳承鑒扯上什麼關系不

蔡清華笑了笑,道:“看來你心中一定在想,北京城發一場不大不小的水患,能跟廣州這邊有什麼關系,對吧?”

周貽瑾也不否認:“其實也有關系,去年水患的時候,十三行這邊各家都捐獻了不錢。”

蔡清華道:“那筆錢,其實並不夠。”

周貽瑾道:“大清國都的一場水災,抗災治河的錢,也不能都由十三行來出啊,想必山西晉商、揚州鹽商,也都有捐獻,而且也不能都指民間捐獻,大頭還是要看戶部與大。”

“問題就出在這裡了。”蔡清華揮了揮手,本來回來斟酒的子,又讓他打發去船艄,這才低了聲音道:“災難突來,皇上降旨,讓戶部撥款救災,結果這場水災卻捅出了一個大問題來:原來戶部早就沒錢了。”

周貽瑾道:“不可能吧!去年那場大水,聽說也不算很大,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戶部會虧空到這個地步?若是如此,怎麼也沒聽面上誰捅了出來。”

他人在廣州,但為了幫吳家,還是拿錢在北京那邊維系著京師耳目。戶部若出現這麼大的虧空,場若有人捅破,他不可能不知道。

蔡清華笑了笑:“自然是有人蓋了下去。”

“誰?”

“還能有誰。”蔡清華笑道:“誰做著戶部尚書,誰就要把這件事給蓋下去!”

“你是說……和珅?”

蔡清華的笑,變了冷笑:“除了他,還有誰。”

周貽瑾去見蔡清華的時候,恰好短查理跟著穿隆賜爺一起回來了,查理告訴吳承鑒澳門並沒有來歷不明的大宗茶葉現市,賜爺派去惠州、東莞、佛山等地的人回稟的況也是類似。

吳承鑒聽了這些回稟,再綜合之前種種,呆了有半晌,慢慢的整個人就癱在太師椅上,剛好有一個大浪拍打過來,衝得滿艙搖晃,幸好艙中家都釘死了,但吳承鑒的形也在浪拍中晃了起來。

“三,”短查理中英文夾雜地問:“事是不是very糟糕?”

“是very、very糟糕……”吳承鑒籲著氣說:“茶葉在惠州失蹤,然後我大哥、老顧相繼前去查探都沒得到線索,事能乾得這麼乾淨利落,必定不是宵小之輩所為。天下事無利不起早,對方劫了茶葉,若是圖財,就一定要趁著秋之前手。”

“沒錯,”穿隆賜爺搭腔說:“一旦季風節過,茶價必然大跌。”

“可現在各地都沒有批量的茶葉出籠,”吳承鑒皺著眉頭:“對方劫了茶葉卻不乘價錢高分銷賊贓,此事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釋,就是對方不需要分銷,只要到了時候,就可以一並出手。且粵省批量賣茶,能出高價且吃得下這麼大批量的,只有十三行。”

穿隆賜爺道:“現在秋已經到中後段了,全省銀都在吃,誰能吃下這麼大批量的茶葉?”

之前,洋商捂著銀子準備買預訂好的貨,行商的錢早就都換了貨等著出洋,買賣雙方在這個季節都很難有大量的流資金。

要等秋,銀子進十三行,行商們盤點完畢,再分發到各二線商人、三線商人,那時候整個廣州就會迎來一次收的狂歡。但是在那之前,越是接近秋尾聲,銀就會越

“要吃下這麼大批量的貨,當然要靠洋商啊。”吳承鑒說。

“no,no!”短查理說:“歐洲各公司,不會等到現在才開始采訂貨的,應該早就把貨預訂好了,帶來的白銀都得準備用在這上面,現在不會有哪一家還有這麼多的余錢的。”

“有兩個方法。”吳承鑒說:“各家公司應該都還備有資金以應變的,不見得所有人都會把錢都花,當然,這批茶價值太大,任何一家一時間要獨自吃下都會很難,但如果將這些余資搜集起來,還是有可能能吃下這批茶葉。”

“那就是短期高利貸了。”短查理說:“上帝啊!三,你知不知道在這個時候借錢,那利息得有多高嗎?一定得高到離譜,才有可能讓各個公司把余錢出來。”

“是的,查理,這真不是一個好主意,但畢竟也是一個可能。”吳承鑒說:“所以接下來這幾天,你要到洋行那裡跑跑,看看有沒有人在四籌錢,如果有,這個人十有七八就是這批賊贓的預訂買家了。”

“好的,三,”短查理說:“給我了,這麼大規模的借貸,不可能做得毫無痕跡,只要有這件事,我一定能調查出來。不過,你剛才說有兩個辦法,另外一個辦法是什麼?”

“另外一個辦法就簡單多了。”吳承鑒苦笑說:“劫了茶葉的人,最後只要直接賣給米爾頓就行了。”

“天,你是說……讓東印度公司買賊贓?”短查理高:“那不可能!東印度公司是有世界聲譽的大公司,米爾頓先生也是鼎鼎有名的大商人,他不可能為了一點小小利益就購買賊贓的,不可能!”

“你的那麼大聲做什麼?”吳承鑒說:“是為了掩蓋你的心虛嗎?哈哈,查理,你自己剛才說的這幾句話,你自己也不相信吧?”

查理的臉紅了紅,卻還是說:“米爾頓先生和你們宜和行是做了好多年買賣的生意夥伴了,難道你對他還不信任嗎?”

“現在,我對誰都不信任。”吳承鑒說:“家裡的人,行裡的人,統統都不信任,何況是個只見過幾次面的英國佬?嗯,查理,我可沒說你。”

查理哈哈笑了起來:“行了,三,我雖然是英國佬,可我跟你可不只是見過幾次面哈,有了這個定語,我不在你的言語攻擊范圍之。”

“可是三,”穿隆賜爺說:“不管是有洋商集資買髒,還是最後由米爾頓先生接手,這個要去出貨的人,可都不可能是普通商人啊。”

乾隆皇帝的“一口通商”政策下達以後,所有進出口貿易都被止,洋商要華、華貨要出海,全都必須通過十三行。現在還是乾隆朝,朝廷在對外的事上法森嚴,零星半點的走私還是有的,但大規模的買賣卻還沒有控。

穿隆賜爺道:“無論是哪個可能,這個劫匪都必然是有洋商的門路,而能有這門路的,必是在十三行中無疑。”

“你到現在才想到這個問題嗎?”吳承歎指了指自己的癱姿:“你沒看我剛才一聽你們的話,整個人就都沒力氣了嗎?”他歎了一口氣:“部的敵人,還沒抓到,但外部的敵人,已經很明顯了,那家夥就躲在十三行裡頭。”

查理和穿隆賜爺面面相覷,吳承鑒道:“可是我還是不明白,我阿爹做了幾十年的生意,一直是與人為善,我大哥這幾年竄得是比較猛些,但也是在對國外開源啊,並沒有向國吞並誰家的產業。十三行裡頭同行相殘雖然常見,但劫貨賣髒,這種事做出來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只要宜和行經歷此劫而未倒,往後就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了!到底是什麼人,要冒著被我吳家報復、被同行忌憚的風險,來狙擊我們吳家呢?”

周貽瑾是走一步算七步的智士,聽到“和珅”的名字,已經到不安——這尊神對廣東地面來說太過巨大,如果三的事和他有什麼牽連,那準沒好事。

然而為引蔡清華多說一些,他還是道:“但是這沒錢了的事,可怎麼蓋?刑名上出了差錯,可以掩蓋,沒錢用就是沒錢用,除非變出錢來,否則怎麼蓋得住?”

蔡清華道:“這件事,我們原本也覺得奇怪,和珅雖然左遮右掩,卻還是走了風聲,大方伯當時還在禮部任職,得到了消息後覺得是天賜良機,就聯系了朝中有志之士,準備倒和。幾位言史連彈劾的奏折都準備好了,沒想到了最後關頭,和珅忽然拿出了錢來,把虧空的帳目給平了。”

“錢不可能無中生有,”周貽瑾道:“莫非和珅自己掏腰包補虧空了?”

蔡清華哈哈大笑:“你覺得有可能嗎?”

周貽瑾道:“若是不然,那就是挪東牆、補西牆。”

和珅不但是戶部尚書,還是務府總管,戶部尚書管的是國庫,那是朝廷的公家錢,務府總管管的是府,那是皇帝的私房錢。

蔡清華道:“這事沒人能說得清楚,但大方伯私下揣測,卻覺得此事極有可能。”

“挪東牆、補西牆,挪走東牆的磚頭,就算西牆補上來,這東牆遲早也要倒。”周貽瑾道:“若他真敢這麼做,那不但是膽大包天,而且是飲鴆止。”

蔡清華道:“可要是讓他再把東牆也補上呢?”

周貽瑾道:“戶部虧空了去挪務府,務府再虧空,他還能從哪裡挪去?”

蔡清華笑道:“你可別忘了,朝廷的公庫雖然只有一個,皇上放私房錢的地方,卻是南北各一。”

周貽瑾的臉,忽然大變。

“十三行,十三行!洋船爭出是商,銀錢堆滿十三行。”蔡清華笑道:“如果說,務府是皇上的北庫,那這十三行,就是天子的南庫!貽瑾,你說是不是?”

    人正在閲讀<大清首富>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