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英雄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

[歷史]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

星子縣城南方20餘里的鄱湖西岸,有一村莊揚瀾,湖對岸是都昌縣左蠡地界。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這一帶的湖區,展開了一場惡戰,雙方投兵力達80萬人。

這一帶的老人們,每當茶餘飯後,總談及這段故事。他們說: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湖18年,死人無數,湖裡的魚多得隨便一都可打著好幾條……

其實,朱、陳的鄱湖決戰,前後只不過經歷了一個多月,就決定了勝負。它從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8月29日開始,到10月上旬就結束了。雖然此戰役沒有18年,但這場水戰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兵力與艦船之多,戰鬥程度之激烈,在中國古代水戰史上都是空前的,併爲後來歷代軍事家所重視。

元朝末年,社會腐敗,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在打垮了元軍主力後,起義軍在中國南方羣雄割據,各霸一方,爲取得政權展開了激烈的爭戰。遊方和尚出的朱元璋領導的隊伍與漁民之子陳友諒的隊伍,就是其中兩支舉足輕重的起義軍。陳友諒控制著長江中游,朱元璋的勢力則在蘇南皖南贛中南一帶。朱元璋想稱霸中國,陳友諒便是他問鼎的主要障礙。他們之間的戰爭是爭奪中國南部的戰略決戰。

經過一系列小規模接的前哨戰後,1363年春,陳友諒從九江率60萬大軍向朱元璋控制的南昌發起圍攻。朱元璋聞訊,被迫率20萬水軍從南京千里回兵救援。八月底,雙方在鄱湖上展開了慘烈的、決定生死存亡的大戰。

整個戰役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5天,戰場在南鄱湖的康山附近,雙方各有勝負;第二階段共31天,爲兩軍對峙階段;最後是湖口決戰,陳友諒兵敗死,全軍覆沒。

陳軍人多勢衆,戰艦如雲,其巨型戰艦高數丈,分三層,速度快,外包鐵皮,但機不強。朱軍人,戰船也小,但小艦有機靈活的優勢,且朱軍士氣高昂。

8月29日,兩軍在康山水域(今餘干縣境)接,第一場戰鬥開始。陳友諒鉅艦相連,樓船高十餘丈,艦隊陣,展開達數十里,氣勢人。朱元璋針對敵我雙方的形勢,利用陳軍“鉅艦首尾連接,不利進退”的弱點,決定用火攻。

第二天,朱元璋大將徐達率艦向陳軍猛攻,擊敗陳軍前鋒。接著朱軍乘風發火炮,陳軍死傷甚衆,但朱軍傷亡也不小。恰恰在這時徐達座艦被對方火炮擊中,陳軍乘勢反攻,陳猛將張定邊向朱元璋座艦直衝過來。朱艦掉頭就逃,慌中戰艦在沙灘上擱淺,眼看朱元璋就要爲俘虜了,正在這急關頭,朱將常遇春一箭中張定邊,朱軍隨之冒死來救,朱元璋這才僥倖險。此時天已黑,雙方收兵。

第三天朱親自率艦隊進攻,由於陳軍戰艦高大,朱軍船小,朱軍失利,右翼開始後撤,朱元璋雖連斬十餘名隊長也不能阻止敗退。下午三點,東北風起,朱軍就乘風放火,陳戰艦相連行不便,陷火陣。一時鄱湖上煙焰張天,火燒紅了天和水,朱軍轉敗爲攻,全線出擊,陳軍損失慘重。第四天雙方再戰。24小時不分勝負。第五天,陳軍擊碎朱元璋座艦,朱逃移它艦,陳士氣爲之一振,但至下午,陳軍支持不住,開始敗退,退守鄱湖西岸的渚溪(離揚瀾僅數裡);朱軍則進軍湖東岸左蠡,切斷陳軍退路。

兩軍在渚溪左蠡相持其間,由於陳軍曾圍攻南昌兩個多月,出師太久,士兵疲憊,軍心搖,朱元璋又不斷降,陳兩員大將投敵。陳友諒惱怒,他缺乏政治頭腦,靠殺俘虜出氣。朱元璋則送還戰俘,爲戰俘治傷,並祭奠陳陣亡將士,以此收買人心。這樣,陳軍士氣更加低落,31天后的10月3日,陳軍糧草殆盡,率軍冒死突圍,但左衝右突,均被事先作好準備的朱軍擊退。陳無法,率部向湖口方向逃跑,朱軍又用火舟火筏攻擊,戰十餘小時,陳軍仍無法逃。不久陳友諒被箭死。龐大的艦隊隨之覆沒,朱元璋取得了徹底的勝利。鄱湖之戰奠定了他統一中國的基礎。

後來,民間傳說朱元璋之所以在水戰的第一階段,也是決定的階段取勝,都怪陳友諒沒有選擇好戰場,千萬不該選在康山附近,致使自己兵敗死。“豬(朱)見糠(康),喜洋洋。”難怪在康山之戰中,朱元璋幾次化險爲夷,士兵愈戰愈勇,全在於這座康(糠)山。

600多年過去了,鄱湖之戰已歷史,但在那名揚瀾的小土崗上,還有一座花崗石砌的數米高的石臺,傳說那是朱元璋指揮大軍圍攻陳友諒的點將臺。在離渚溪數十里的吳城(屬永修縣)鎮外,也有一座臨水古亭,傳說是朱陳大戰時,陳友諒妻子登臨觀戰的“夫亭”。其實此亭本名湖亭,始建於晉朝。朱陳大戰後,民間藝人們轉輾傳說,將“湖亭”說了“夫亭”。

章節報錯

    人正在閲讀<逍遙英雄傳>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