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枝驚侯》第十五章 釜底

宮門前,三皇子李萊慢慢地從馬車上下來,有機靈的小太監忙來了步輦。

李萊小時候頑皮,騎馬從馬上摔了下來,跛了足,這基本就斷定了他無緣皇位。他又是寧帝和皇后的嫡次子,份尊貴,還不好,自然格外到憐惜,寧帝特許他出皇宮是可以用步輦。

他先去的皇后寢宮,皇后事無巨細的把他的食住行都問了一遍,千叮嚀萬囑咐注意好,他連連稱是,離開了坤寧宮就前往了皇帝的寢宮。

寧帝對這個兒子期并不高,他有了太子,對太子寄予了厚,又偏疼小兒子李,三皇子既不占長,又不占小,兩頭不靠,不上不下的,兒子多了,難免顧不過來。

也就是因為他出自皇后肚皮,又腳不好,注定上不了位,寧帝才會放下了戒心,偶爾愿意跟他聊會天。

皇后的三個兒子,太子穩重,五皇子是個混不吝,只有三皇子,是個能說上話的。

看到他進來,寧帝先免了跪,寧帝坐在臺階子上,這個姿勢其實不雅,很沒有皇家禮儀,他最近愁事太多了,這個皇帝做得累

李萊走到他邊,也坐在臺階上,寧帝嘆了口氣:“最近糟心的事太多了。”

李萊點頭,來福忙讓人送來了托盤,里面有一壺酒,一小碟花生米,一小碟下酒菜,還有小份醬牛

顯然,這不是父子兩人第一次喝酒了。

寧帝把酒斟上,遞給兒子,李萊接過,一飲而盡。

寧帝也就著花生米吃了口酒:“朕兢兢業業了這麼多年,不敢說比肩堯舜,也算是勤政民。可你看看,又是旱災,又是澇災,又是瘟疫,又要打仗,都說朕是真龍天子,天子天子,老天都是這麼折騰兒子的嗎?”

李萊手上一頓,不經意的瞥了父皇一眼,心里點頭,都是這麼折騰兒子的。看看他大哥就知道了,長得比國舅都著急。

上卻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世上都是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父皇您已經做得很好了。”

寧帝搖頭,又喝了一杯,李萊抓了把花生米在手上把玩,他把黃生米上的皮掉,然后扔進里:“漠北的事,兒臣想了一晚,臣有個建議,跟您聊聊,能行不能行的,父皇您就權且一聽。”

“哦?”寧帝好奇:“說說看……”

“漠北這次災嚴重,他們活不下去,所以想要來我們這搶奪,一旦打了平谷關,后果不堪設想……這場戰爭,能不打眼下還是不打,以后會有收拾他們的地方。”

寧帝氣笑了:“你以為老子想打這場仗啊,老子的國庫錢很富裕啊?老子現在兜都比臉干凈……”

李萊看了看寧帝,又看了看他服,都干凈的,看不太出來。

“釜底薪吧,派人在述靈太后那頭使使勁,娜仁圖雅最近幾年兵權過大,未必是述靈太后想要看到的,以前帝還小,需要仰仗娜仁圖雅,最近幾年帝也漸漸大了,述靈太后一向最疼小兒子,之前為了把皇位給小兒子,甚至把大皇子貶黜東丹,嫁個閨和親什麼的,太正常了,偏心如此,述靈太后什麼都做得出來……”

寧帝安靜的聽著,先前收到戰報,氣得他直哆嗦,坑殺了一萬大曦男兒,此仇不報他咽不下這口氣啊。

他恨不能把娜仁圖雅的腦袋擰下來當蹴鞠踢。

他站起了,看向后的疆域布防圖:“朕讓人散播想要主中原,帝的謠言,然后讓魯平從橫平穿過去,截斷他們的后路,讓謝恒從岐山小道這埋伏,避開娜仁圖雅的前鋒,橫平被截必然派兵回援,拖住兩天,然后暗中派人求和,讓兩國聯姻……”

只是對方貴為一國公主,這個收后宮嘛……

寧帝子溫和,喜歡似水的人,這麼心狠手辣的他吃不消。

似乎是知道他的想法,李萊微微一笑:“父皇,兒臣還沒有娶親,娜仁圖雅可以為兒臣的王妃,兒臣愿意求娶。”

寧帝驚訝,用你怎麼這麼想不開的眼神看他:“真的假的?”

如此有能耐,你以后還想不想納了,后院能消停嘛?”

他可不想到時候天天給兒子斷后院的案子。

如此英勇,胭脂俗又怎能跟相提并論,兒臣后院不再納妾便是了,左右我膝下也不需要多子多孫。”又不是一國儲君,要生兒子繼位,一個閑散王爺有沒有兒子沒什麼大不了的。

“如此,便難為我兒了……”寧帝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兒為了李家江山,真是犧牲良多啊……”

“如果用兒臣一個人的幸福,能讓百姓免于戰火的洗禮,讓千千萬萬的邊關將士免于一死,這是兒臣的榮幸。兒臣為大曦皇子,著百姓的擁戴,自然也要有庇護百姓的擔當。何況兒臣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善待娜仁圖雅,我倆聯姻未必不會幸福,父皇多慮了。”

李萊又指著自己的跛足,認真道:“父皇有所不知,雖然兒臣年落馬,落殘疾,可直至今日,兒臣都從未后悔,只有馴服了最烈的烈馬才有征服人也是一樣……”

那些庸脂俗,妖妖嬈嬈的倒是天天跪倒在自己腳下,有什麼用呢。他看都懶得看一眼。

人好用,一個便夠了。

寧帝心里松了一口氣跟他干了酒,李萊告退。寧帝被來福攙扶到床上就寢,還不忘慨:“有時候,兒子多就是好啊,為朕分憂啊……”

來福看著寧帝心甚好,連忙附和著:“要不怎麼說多子多福呢,陛下多有福氣啊……”

寧帝躺在床上,一方面慨兒子都這麼優秀,他心里甚是安,一方面又心里惋惜,屁下的椅子就那麼一把,給誰不給誰,不夠兒子分吶。

不過這爛攤子一樣的江山,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朝政,這龍椅坐上去的滋味……誰坐誰知道。

也不知道是福是禍,隨他們去吧……

————————————————————

楊三已經扛著魏嬰安全跑回了萬福寺。他耐力好,功夫高,口又揣著之前吳平給的饅頭和臘腸,扛著睡的魏嬰趕路并不辛苦,只三天的時間就安全抵達,卻沒看到小侯爺,侯夫人看到被顛得直吐酸水的魏嬰,心里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兒。

好歹回來了一個,又跑到佛祖面前跪著祈禱去了……

楊三歇息了一晚,又找了兩個悉慶州的人,兜里揣著干糧,一人挑了一匹馬,再次返回尋找小侯爺的下落……

他們和萬福寺的僧人,還有先前京城派來的人,都是按照常人的想法沿途尋找,即使這樣,找兩個小孩猶如大海撈針,并不容易。他們對慶州本就不悉,也確實沒想到兩個孩子能往山里貓,所以和沈芳謝瑾瑜兩人功的錯過了。

沈芳和謝瑾瑜在山里又待了兩天,本來只打算待一天,考慮到謝瑾瑜才發了熱,怕路上趕路再累倒,沈芳還是決定多歇息一天。他們并不知道這三天外面找他們找得翻天覆地,他們烤著火吃著兔,烤著魚。

沈芳在樹林里還發現了蘑菇,蘑菇燉著兔,他們這兩天過得其實還不錯。

第三天的時候,沈芳還是去溪邊打好水燒好放涼,然后烤了很多魚。把之前洗干凈的僧袍收好,東西都打包收拾好。

兩人穿戴整齊,沈芳牽著謝瑾瑜開始走山路,為了防止他腳下磨破,沈芳割了草,想給他編個草鞋,奈何手藝不,怎麼都編的不像個樣子,最后破罐子破摔,叉編了個平底,墊在了謝瑾瑜的鞋里。又在上面墊了布,反正是腳底不那麼就好。

兩人從晨間出發,在大山里溜邊走,之前沈芳也不過是從地圖上看到的路線,看起來很近的樣子,可常言道,山跑死馬。山路崎嶇曲折,兩人走到了天黑,也沒走到既定的地點。

沈芳心里其實有點沮喪,事超出了的預期。心里焦急,臉上沒敢表現出來,這天晚上沒找到可落腳的山,只好找了個背風的地方,架起火,倆今夜不得不宿山頭。

山間夜晚的氣溫還是很低,沈芳把謝瑾瑜渾上下連都頭都用僧包好。讓他靠著火,自己睡在他后,給他擋風。說實話,幾乎是沒怎麼敢合眼,宿在外,害怕有野得時時提防著,山風似刮刀,盡管好,被山風吹了一宿下來,的臉不大好看。

兩人趕路本來就費力,飯量也不知不覺增大。第二天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沈芳怕謝瑾瑜再病倒,都先就著謝瑾瑜吃。謝瑾瑜似乎也察覺到了,直說不不肯吃,非要沈芳吃一口他才吃一口。

沈芳不得不琢磨著想辦法,實在是沒找到兔子等活挖了野菜和蚯蚓,看到了野山棗,喜出外,剛想跳上去,跳了半高就掉了下來,嘆了口氣,發覺原來是自己力不濟,緩了一下才又提氣跳了上去。

采了不棗,落地的時候,聽到后沙沙的聲響,耳到眼到手到,峨眉刺扔出去,釘住了一條蛇。終于松了一口氣,忙上前,說實話很害怕蛇。那東西冷的,要不是肯定掉頭就走。

人不到絕路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生怕蛇沒死,又拿著另外一個峨眉刺再次扎了下去,蛇甩起,果然是狡猾,忽然想到打蛇打七寸,忙把峨眉刺出來,朝著七寸地方扎去,這次蛇不彈了,又觀察了一下,確定蛇是死了,這才拿著布兜裹上,拿了回來。

今天還好,兩人又找到了一個山,謝瑾瑜撿了很多的柴火,他這個人優點很多,講義氣,重

弱人卻能吃苦。

尤其是在逆境的時候,他從來不抱怨,也不喊累。

本來沈芳是嫌棄他嫌棄得不行,不排除有心里或是嫉妒或是羨慕的分,用俗語說,真真是掐半拉眼沒瞧得上他!

可這些日子下來,人心換人心,倆人了患難之

沈芳把東西都一腦拿進了山,就子一陣又一陣的發冷。渾直哆嗦,牙齒也跟著打架,打著擺子。

心中忍不住苦笑,這次病了……

    人正在閲讀<別枝驚侯>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