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小千戶》0842 雙喜臨門:有兒子,有敵人

娘子軍的首領楊妙真說自己不適,無法再繼續北上了。楊妙真是當今武林武功最高的幾個人之一,自練習最上乘、最正宗的功,平時就連冒都不會有,現在怎麼會不適以至于無法行軍?

要知道,蕭文明現在的行軍更類似于武裝巡游,既不艱苦也不急迫,對于力可以說并不重。

等蕭文明帶著好奇的心,前去探楊妙真的時候,這才知道楊妙真已經兩三個月沒來癸水了,也就是說,楊妙真已然懷有孕,而肚子里的孩子,不用懷疑,就是蕭文明的。

這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對于蕭文明而言,重要幾乎等同于他當上了天可汗!

蕭文明穿越到這個時代以后,雖然也曾留下過子嗣,但是母親要麼是倭國人,要麼是高麗人,他們的統和份,做一個附屬國的國王不問題,可是要繼承蕭文明在中原的勢力就有所不及了。

現在終于好了,如果楊妙真的肚子里是一個男嬰的話,那麼蕭文明終于有了一個,純正中原漢人統的兒子,并且他母親的地位也不低。

在江湖上,是響當當的大人;在廟堂之中,也統率著戰斗力僅次于蕭家軍的娘子軍。

雖然楊妙真出生綠林好漢,這對于朝廷里那些老學究而言,是一個減分項,但有蕭文明坐鎮,誰又敢多說半句話呢?

就只可惜了董婉青,他是蕭文明正娶的大老婆,但是這幾年肚子一向不見靜——在母以子貴的文化傳統慣之下,這對董婉青而言,總是一個巨大的憾。

不過好在蕭文明,也沒有把董婉青只看作一個后宮里的擺設,而是將臨海屯為中心,幾乎所有的生意全都打理了。

也就是說,除了朝廷正向的賦稅之外,董婉青手里握著的,幾乎是朝廷大半條經濟命脈,可以說是蕭文明涉及的朝廷運轉系下的幕后大老板。

這個權柄不算小了,并且將來蕭文明努努力,和董婉青有了孩子的話,那麼這個權柄也是會留給這個孩子的。

總而言之,楊妙真有了孕,對蕭文明而言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蕭文明更加不肯讓楊妙真大著肚子跟著自己一起南征北戰,便讓娘子軍全軍護送楊妙真立刻返回中原。

現在戎羌草原上已經無大仗、惡仗可打,剩下的都是小場面了,不用再出力了。

楊妙真肚子里裝著自己的孩子返回中原,就更加堅定了蕭文明要畢其功于一役的信心。

從昆侖山回來之后,蕭文明并沒有草草收兵,而是繼續向西進軍,前往西域,向那里星羅棋布的小國宣示中原的威力。

戎羌草原的自然環境已經十分惡劣了,可是再往西走,那邊的環境還不如草原——沙漠越來越多,而草場越來越,漸漸地舉目去全都了金黃的一片,只是偶爾有幾條河流匯一兩座綠洲,可供大軍休整。

這又是一趟漫長的旅程。不過好在蕭文明是夏天進兵,抵達西域的時候正好是秋天,正是秋高氣爽、天氣宜人的時候。

原本這對于西域諸國而言是難得的好天氣,現在卻了千年一遇的壞天氣。

忽然有一只大軍殺到,要求西域諸國立刻向自己臣服,這就有些蠻不講理了。

蕭文明也只能蠻不講理。大軍一路走到這里,走過的路程恐怕上萬里都有了,即便一開始后勤保障做得很充分,但到今天也已到達了極限,只能通過以戰養戰才能保證軍事行的順利推進,也就沒有辦法從容地同那些西域國家講道理了。

其實如果大家靜下心來擺開了談,這些國家說不定是能夠心悅誠服地向蕭文明投降的。

因為只要投降了,就能為蕭文明想要打通的陸上綢之路的一環,就能納蕭文明正在向工業化進軍的產業系的一部分。

這對于這些在西域不起眼的國家而言,恐怕是

“錯了這個村,就永遠不會遇到這個店”的絕佳機會。但是如此超前的概念,短時間這些國家是無法理解的。

既然口頭上無法說服你,那只能在兵刃上做文章了。蕭文明最開始遇到的幾個國家,因為同戎羌和中原的距離都比較近,國力也較為強大。

雖然早早就得知了蕭文明,在草原上對陣西域民者一連串的勝利的消息,但是他們還是不愿意輕易投降,打算據守城池、堅持抵抗。

就這些西域國家,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城邦,一個國家往往也就只有一座城池,幾乎集中了這個國家全部的資源,以他們夜郎自大,鼠目寸,搞不好真以為自己的城池是很難攻破的……殊不知蕭文明是能夠攻下城的厲害角,這些建造在綠洲的小城市,恐怕還不如中原大一點的縣城。

在蕭文明這般富且有效的工程手段之下,本就不值一提。只需要進行一兩次中小規模的破,城墻就會被轟塌,然后大軍一擁而,進短兵相接的巷戰狀態,那些西域小國就更加無力抵抗了。

不過蕭文明還是十分仁慈的。通常而言,屠城或者劫掠的行為蕭文明一概予以阻止,畢竟他此來的目的并不單純是打破原有的秩序,而是要建立起一套新的規則。

但是蕭文明也不會虧待那些攻城有功的將士。因為他首先自己都做到無無求,從那些國家的皇宮庫里取得的財產,蕭文明一個字都不會要的,全都分給了有功的將士。

這可要比一錠銀子、一塊金幣,一點一點地從老百姓手里搜刮,可要厚得多,也干凈得多了。

如此這般,蕭文明一路上一連攻破了五六個城池,也就是消滅了五六個西域小邦國,造的聲勢屬實嚇人。

這些國家在蕭文明眼里就跟芥菜籽一般大小,可在其他西域國家面前,那都是響當當的大國,他們都被滅了,估著自己也撐不過蕭文明的幾番攻擊。

于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了抵抗,而選擇主向蕭文明投降,加以蕭文明為核心的

“天可汗”系。蕭文明不是個好殺之人,既然肯投降,也就不會為難這些小國的國君,照例承認他們的地位,并且加綢之路的商路,但是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

蕭文明給他們的首要任務,便是尋找和擊敗董鴻儒以及支邪可汗!看樣子這個,任務并不是很難。

因為這兩個人在西域搞出的聲勢很大,甚至憑借自己的軍力,在接連攻破了好幾個國家之后,建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并且規模不小,實力也不弱,儼然西域一霸了。

蕭文明既然贏過他不止一次,就不怕再多贏他幾次!董鴻儒和支邪可汗在西域各國里,多算得上一方諸侯,有一點戰斗力上的優勢,可在蕭文明的眼里本就不值一提。

最關鍵的是他們已經失去了,賴以名的絕技。因為西域這邊都是沙漠戈壁,缺乏草場和水源,所以也就不備大量飼養軍馬的條件。

既然沒有軍馬,那麼也就無法組織起大量的騎兵,沒有了騎兵,當然也就無法同蕭文明的銳騎兵展開野戰。

既然無法野戰,那就只能選擇在幾座城池里負隅頑抗。蕭文明不怕這兩個老冤家和自己正面對決,就怕他們又跑了——好不容易在堅固的城池里抓住他們,蕭文明可舍不得又被他們溜走了。

于是這一回蕭文明選擇穩扎穩打。董鴻儒和支邪可汗一共控制了三座城池,蕭文明便用優勢兵力,事先將其團團圍住,幾乎就將這個在西域不算小的國家圍了鐵桶。

然后攻城的行就開始了。先攻下兩座較小的城池,并且在攻城的過程當中,并不追求速度和戰果,只求盡可能不讓城中的敵軍逃

這樣的難免耗費時間,不過蕭文明有的是時間;也難免造攻城一方的傷亡擴大,不過蕭文明攻城的主力用的是西域當地的國家的軍隊,多死一些也無所謂。

于是在這種不考慮本的況下,蕭文明終于順利地先后了攻克了兩座城池,仿佛甕中捉鱉,居然沒讓城中的首腦人一個!

逐一清點甄別下來,這其中既有追隨支邪可汗的幾個戎羌部落的頭領,又有為數不多的死的白炎教徒,就偏偏沒有支邪可汗和董鴻儒二人本人。

雖然可惜,但畢竟離目標越來越近了。蕭文明想辦法撬開了這些人的,總算得出了確切的報,董鴻儒和支邪可汗就在那一座最大的城池里,而這座城池名高昌,這個國家就以此稱命名就是傳說中的高昌國。

高昌早就被蕭文明部署的大軍圍得水泄不通,并且由戴松親自主持圍城的事務。

他謹遵蕭文明的命令,在蕭文明攻城的時候遇到高昌城里有軍隊妄圖突圍,戴松就毫不留地讓他們打了回去,但是打歸打卻從來沒有順勢發攻城的行,就是要把他們困在里面!

困死在里面!蕭文明接連攻克兩座城池,現在騰出手來,就率領主力回師高昌,這一戰略執行的就更加堅決了,就是不給城里的人任何一點突圍逃的可能

就這樣,把高昌城包圍了整整一個月,城市里的后勤供應就發生了很大的困難。

要知道西域的城市可不像中原,別的東西還能夠存儲,可淡水是最為稀缺的。

人不吃飯還能活個七八天,可是不喝水,三天都撐不過。為了保存戰斗力,高昌城中已經把所有的水全都匯集了起來,供應給作戰的士兵使用,而城中普通的百姓每天只能分到一小杯,就連潤潤嗓子都不行。

終于有實在忍不住口的百姓,寧可從城墻上跳下來,也不愿在城里變干尸。

這些跳出城的百姓蕭文明,還是懷著一份惻之心的,死了的掩埋、傷的治療、活著的,立刻給他們喝水吃飯,順便打聽一下城里的況。

城里到底悲慘了何種狀況,蕭文明其實并不怎麼關心,他最需要知道的就是董鴻儒和支邪可汗是不是被困在城池里的確切消息。

而這些逃出城里的百姓,就能帶來最確切的消息,其中甚至還有這兩個人邊伺候的人。

他們明確告訴蕭文明:“大汗和國師就在城池之中,并且對于是戰是降,發生過爭吵。”他們爭吵的容是什麼?

對蕭文明而言其實并不重要,爭吵本就說明他們兩個人之間產生了矛盾。

既然有矛盾,那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趁著兵荒馬的時機,蕭文明讓人用戎羌的語言寫了一封信,送到城里親手給支邪可汗。

信里給他開出了條件,可以保留支邪可汗原有的部落和草場,一切就如同之前一般無二。

蕭文明也不會記仇對他格外迫害。但是作為換的條件,支邪可汗必須做到兩點:第一點立刻投降,并且出草原大汗的頭銜;第二點就是替蕭文明把董鴻儒捉住。

蕭文明將這份書信送到高昌城里的時候,心態是很平和的。如果支邪可汗能被自己說服,那自然是最好,可以省掉不知多功夫;無法說服那也無所謂,反正高昌城已經被團團圍住了,他們兩個便是上了翅膀也飛不出來。

就算支邪可汗冥頑不靈,蕭文明也最多多殺幾個人而已,他殺的人夠多了,不怕再多這幾個。

雖然做了兩手準備,但是事很明顯是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就在蕭文明把書信送進高昌城的那一天晚上,城中就大了起來。

原本因為被長期圍困,而顯得死氣沉沉的高昌城里,燃起了好幾把大火,將半邊天空都映紅了。

蕭文明料定高昌城中必然大干戈,但他也不急于趁攻城,反正無論是董鴻儒還是支邪可汗都是他的敵人,他們之間訌互相攻伐,對蕭文明只會有利。

但是蕭文明也防著他們是在玩一出將計就計,故意把局面搞一邊渾水魚,甚至逃出去。

于是蕭文明不忘命令大軍,全都從被窩里爬出來,將高昌城各團團圍住:“哪怕一只蒼蠅飛出去,都得把它給我拍下來!”等到日出時分,城中的終于平息了。

那一道薄薄的,蕭文明只要下定決心,一腳就能被踹開的城門,終于由而外打開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人正在閲讀<鐵血小千戶>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