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笛韻》第二十六章 合奏

“今天你們這,演得什麼曲子?”

賢王問道。

“既然是王爺來了,自然是什麼曲子都演得了。”掌坊人低頭應道,“王爺想聽什麼?”

賢王淡淡道:“隨便吧。”便先行一步走開了。

掌坊人一愣之下正躊躇,明月經過他邊時,輕聲說了句:“奏《高山流水》。”

掌坊人忙應好,明月便攜了葉言隨著賢王上了樓梯,坐到了二樓最中央、正對舞臺的位置上。

整個靈犀之中,這個位置的視野最是遼闊,從上面俯視下去,連下面演奏的人的面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葉言和明月落座,分別坐在了賢王的左右兩側。

掌坊人飛快地吩咐下去準備,很快就有人陸陸續續地把幾架七弦琴放上了舞臺中央,幾位彈琴子翩翩上了舞臺落座,將雙手輕地搭在七弦琴之上后,又有幾位樂師懷抱著蕭、笛、琵琶等樂也上了舞臺。掌坊人在下方沖上頭的賢王俯示意,在得到賢王的眼神應許后,一揮手,臺上的樂師便心有靈犀地撥響了自己膝上的琴弦。

“靈犀”二字,確然名不虛傳。

子彈出來的琴聲,與賢王指尖下的琴音又有所不同,輕緩、長。一曲高山流水奏得連時間都被緩緩拉長,恰到好的時候,笛聲和簫聲一涌而進,急促卻不唐突,將整個曲子融了一幅可見的畫面。

高chao時分小廝端清茶上來,茶香氤氳間,《高山流水》如同一清流飄將進來,便連賢王的神都漸和。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高山流水》講的本就是知己之間的故事,改編樂曲之后,曲中所帶的一相思相敬相惜之意更是綿長。葉言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自己都碧蕭上按著蕭孔配合著樂曲的節奏,腦子中想起莫滄雪的面容,角邊竟不知覺地溢出了三分笑意。

賢王想起曾經與靳晨曦相的種種,只覺得一沉重的悲哀又沉甸甸地在了心頭。側頭看葉言時,卻看見和,側臉因帶了幾分的笑意更顯得俊俏,這樣的側臉太過悉,賢王一時恍了神,手指竟不控制地輕,移向葉言搭在蕭孔上的手。

正要輕到葉言的指尖,葉言卻手去取茶盞,賢王的手便僵在了半空中。

賢王猛然回了神,回了自己的手,心一瞬間沉到了谷底。

坐在后頭的明月瞥見此幕,看著賢王看葉言的眼神,極深極深地嘆了一口氣。

過了不久,一曲終了,眾樂師起謝幕時,葉言不自鼓起了掌。

“靈犀的樂藝,果然名不虛傳。”賢王起,遞了一大錠銀子給小廝,小廝歡喜地下去了。

掌坊人從小廝手里接過銀子,向賢王連鞠了好幾個躬,連連道:“小人謝謝王爺,謝謝王爺!”

葉言被一曲《高山流水》激起了興致,沖下頭道:“這位先生。”

見所有男樂師都抬起頭,葉言哭笑不得:“這位吹簫的先生。”

吹簫者不卑不地對葉言微微一垂首:“姑娘有何吩咐?”

“先生能來一曲《平湖秋月》麼?”

吹簫者一愣,卻極為禮貌地應聲道:“自然可以。”

其余樂師會意,皆抱著自己的樂撤下臺去,留吹簫者一人在臺上。

賢王懂得葉言為何獨獨挑了《平湖秋月》讓吹簫者演奏。《平湖秋月》雖是名曲,卻不難吹,對蕭稍有造詣的人都可以吹它。但是,正恰恰是這種家喻戶曉的曲子,才最現吹簫者的功力。

葉言聞言一喜,竟幾步奔下了樓,直接坐到了臺前聽吹簫者一人獨奏《平湖秋月》。

“王爺,我們也下去吧?”明月向賢王問詢。

賢王輕輕點頭:“嗯,再聽一首就走。”

明月一愣,賢王用這麼平易近人的語氣講話,他竟然一時間還覺得不習慣。

這些日子,王爺真的變了啊……漸漸的、有了幾分當年云崖將軍了影子了……

明月心中涌起了七分企盼,跟著賢王也下了樓。

葉言坐在臺前的第一排,賢王下樓后,坐在六七排的位子,明月坐在他邊。

吹簫者開始緩緩地開始吹《平湖秋月》,葉言托著腮凝神在聽,聽得分外仔細。

吹簫者將《平湖秋月》吹到高chao時,葉言一時開心,竟取出自己的蕭,與吹簫者相和,兩蕭并奏,效果竟格外的好,聽至極。

曲子終了,葉言笑道:“多謝先生,聽了先生吹的這一曲,我益良多。”

吹簫者向鞠躬示意,葉言也盈盈回了一禮。葉言目送吹簫者離開后,轉過頭,看到賢王和明月就坐在的后頭,用口型問明月:“我吹的好聽嗎?”

明月忍不住笑著點頭。

葉言得到肯定,如孩子般雀躍,臉上笑意分外明。賢王看著葉言,發覺此刻的煥發,比剛到明月屋子時的倦怠臉不知道好了多,心也莫名輕松了些。

葉言轉過眼睛,看見賢王常年鎖的眉頭在此刻竟然舒展開了,這樣的賢王看過去,不再籠罩在一片暗沉沉的霾之中,眉目也清朗了起來,頗有幾分意氣風發的姿態,突然在想,賢王在作為云崖將軍的時候,怕也是有英氣如此、俊朗如此吧?

看來,好聽的曲子,真是有改變人心的力量呢。

葉言在心頭轉了個念頭,幾步小跑到賢王和明月邊,一拍賢王的肩膀說:“嘿,你還記不記得你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我在吹什麼?”

葉言的語氣十分活潑,賢王目落在葉言綻放的容上,突然一點兒冷漠的神不出來了,竟然還用平緩的語氣說了一聲:“《水龍》。”

“對,就是《水龍》!”葉言見賢王還記得,更是雀躍,連眼睛都亮了起來,“這支曲子,是我自己編的。當時,你只聽了曲子的上半部分,便能與我合奏出下半部分,我還驚艷了好一陣呢。”

賢王沒有應答,反倒是明月在旁笑道:“你當王爺是什麼,這對王爺來說并沒什麼困難的。”

“我們再合奏一次試試?”

葉言直截了當地說。

賢王一怔,隨后失笑道:“憑什麼?”

“就憑機會只有一次。”

葉言毫不客氣地說,直視著賢王的眼睛。

“王爺,你琴彈得如此之好,要找一個能與你合奏的人,不是易事。”葉言又道,“正好我的蕭吹的不錯,你若失去了這個與我合奏的機會,就再也找不到能與你相和的人了。”

明月被葉言的這個理由逗笑了,隨后向侍立在一旁的掌坊人眼神示意,掌坊人很是機警,當即進里廳抱了一架靈犀中最貴重的七弦琴出來。

“天下之大,難道只有你蕭吹的好?”

葉言搖頭道:“但是,將《水龍》這首詞作曲的人,只有我一個。”

說這話時,葉言的余瞥見掌坊人已將七弦琴端正地擺到了臺上,竟不由分說地去拉賢王的袖:“王爺,上臺吧。”

賢王不

明月卻鐵定了心要站在葉言那邊,竟也對賢王說:“王爺,我還沒聽過你和人合奏曲子呢,這也是我的一個心愿,你就全了明月吧。”

“明月,”賢王冷冷道,“你越加放肆了。”

但賢王的語氣中卻沒有責備之意,明月也不在意,反而從賢王的后背輕輕地推了他一下,然而連明月都沒想到的是,賢王竟真的起了

賢王此時,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些什麼。

他只是覺得,不能有憾、不能讓自己有憾,一曲就好、一曲就好……

葉言看著賢王緩緩走上臺的背影,一瞬間竟沒有原因地熱淚盈眶。

全樂坊的人聽聞王爺和這位子要合奏,都躲在簾子里側地聽。掌坊人退下,偌大的靈犀大堂中只剩下賢王、葉言和明月三人。

葉言上臺,立在賢王邊。

在吹簫之前,還用惜地拭了拭蕭口。

葉言吹出第一個音符的時候,賢王也彈響了第一聲。

這次,賢王沒有等葉言吹完詞的上闋,而是在曲子一開始時就撥響了琴弦。

葉言詫異地向賢王,發現他竟然牢牢地將曲調記在了腦海中!

賢王的目一直落在他的琴弦上,指尖微,音符跳躍而出,他的琴聲不帶有殺戮和仇恨之意時,竟曼妙如細雨花,林間晨霧,清雅俊逸,在琴聲不斷地灌進葉言耳朵里的時候,葉言仿佛看見有人蘸筆落墨,寫了一篇灑肆意的草書。

若不是坐在琴前的人活生生地便是賢王,葉言會以為彈琴的是一位翩翩公子。

明月端坐在臺下,聽眾席上空的,只有他一人,明月卻聽得紅了眼眶。

當年在大漠的時候,云崖將軍若是看兵書看得累了,便會一個人在月下琴。無數個疲倦的日日夜夜,眾軍士都是在云崖的琴聲中安睡的。

這樣的琴聲,他已記不清多年沒有聽見。

或許連賢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從自己的手中流淌出的音樂,會如此人。《水龍》本是葉言譜的,葉言聽著賢王的琴聲,竟甘心做了他的陪襯,讓賢王的琴聲為主,簫聲為輔,而最最驚人的是,賢王和葉言,這兩個份迥異的人,竟會默契得如同心意相通!

一琴一蕭相合,扣如同高山流水。縱使靈犀中的樂師日日訓練,合奏時樂音仍然偶爾會有出,但賢王與葉言配合,卻天,如同有針線將琴聲與簫聲細細在了一起一般。

樂坊的人躲在簾后聽,都以為賢王與葉言不是人便是知己,所以才能奏出配合得如此之好的曲子。

誰又能想到,賢王和葉言,卻是站在命運的兩端,是終究會在中原與七月神教的戰爭中站到對立面上的兩人。

明月看看臺上的兩人,一瞬間覺得,葉言與賢王站在一起,如同璧人,那樣相配的覺,如同當年的靳晨曦站在賢王邊。

如果、如果賢王能放下晨曦、放下仇恨,他與葉言,說不定……

這樣的念頭在明月的腦海中一閃而過,被明月掐斷了。

“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臨川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無言心許、約相將去……

明月閉了閉眼,覺到耳邊的樂聲一點一點地緩了下來,然后漸漸消失,長久靜默。

整個靈犀在這一瞬間仿佛進的時間的滯留期,簾簾外,雀無聲。

葉言緩緩地將蕭從邊移開,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看著賢王,賢王看著琴,空氣在一瞬間仿佛凝固。

怎麼會……竟然因為一首曲子,對賢王產生了一分,惺惺相惜的知己之?……

“王爺,謝謝你。”葉言斂衽,對賢王行禮。

賢王的雙手微微抖,為了不讓葉言看見,把手背到了后,臉上卻還是不容:“謝我什麼?”

“謝你與我合奏。”葉言輕輕說,“謝你……彈出這麼好的曲子……”

出了靈犀的門,一劍堂在左,七月神宮在右,葉言與明月、賢王需要背道而馳。站在靈犀門口時,葉言對賢王說:

“王爺,按道理,今日,你在七月神宮中見到我,大可再一次將我擒了,將我作為人質,但你沒有。這分留,十七會記在心里。”葉言說,“在你心里,其實也是不希與中原開戰的吧?”

見賢王沒有應答,葉言自顧自地又道:“你當時作為云崖將軍的時候,在戰場上拼死廝殺,不也是為了守護疆土、守護中原麼?在你心里,對中原還是有很深的吧?”

賢王緩緩地握了自己的拳頭,仍然沒有應聲。

“然而我,還可以回頭麼?”賢王冷冷拋下這樣一句話,然后俯視著葉言道,“你再不走,我保不準自己會不會放過你。”

“你會放過我的。”葉言篤定地說,“你連琴都愿意和我合奏,難道還會傷我的命嗎?我不信。”

賢王的神沒有變化,額上的青筋卻一地暴起。

葉言留意到這一幕,嘆了口氣,知道賢王心中定是洶涌起伏,向他與明月最后道別:

“王爺,明月,新春快樂。”

然后緩慢轉,一步一步地走開了。

賢王和明月目送著葉言的影消失在街道的盡頭,明月見賢王還站在原地不,于是輕聲道:“王爺,我們也回去吧。”

賢王這才轉,與明月往回走。

一路上,賢王一直保持著沉默,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明月素來安靜,在快要進七月神宮的時候,卻忍不住問道:“王爺,你有沒有覺得,葉言很像晨曦姑娘?”

“靳晨曦”這個名字,在去世之后,一直是軍中的忌,再無人敢在賢王面前提起過。在賢王服喪的頭三年之,提起這個名字的人,甚至都被賢王憤怒地殺了。

明月這次突然突兀地說起這個名字時,心里竟沒有顧忌,反而坦坦然然地說出來了,賢王在聽見明月說出這句話時,眼角輕輕一跳,卻也沒有發火。

甚至賢王連表都淡如春風,他竟還回了明月一句:“嗯。”

明月沒聽清楚賢王的應答,在反應過來之后,心里猛地跳了一拍。

在賢王回朝之前,明月與賢王從小一起長大,是最好的戰友與兄弟,素來無話不談,但在靳晨曦死后,賢王大變,便將自己封閉起來,心里所思所想更是半點不會和他人,明月好幾次試探著想讓賢王發泄出來,都被賢王冷酷地拒絕了。因此賢王的才會越來越抑與沉。

此刻他與賢王緩步行走在街道上,一瞬間時間竟如同倒退回了數年前,兩人緩馬并騎,在大漠夕之下談心的場景。

“那王爺,你……”

“晨曦和葉言,我分得清楚。”賢王淡淡說,“們像,但畢竟不是一個人。”

“其實,王爺,我覺得你近來,變了許多……”

明月說道,頓了頓,又補上一句:“不對,你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哦?怎麼變了。”

“變回曾經的云崖了……”明月說。

賢王打斷:“那可不好。我最不想回去的,就是為云崖的那段歲月。”

“但那恰恰是我最希你能回去的。”明月的緒突然有些激,“王爺,我問你,你現在,快樂嗎?”

“我不需要快樂。”賢王說,語氣中帶著一殘忍的痛意。

“但是你在大漠中很快樂!”明月提高聲調,“雖然發生了那麼多的事,但那畢竟已經過去了,王爺,你不能讓仇恨蒙蔽了你的雙眼,這樣下去,你的一生都會在痛苦中度過!”

“這是注定的。”賢王直直地看著明月的眼睛,“這是我的命。晨曦的仇,我一定要報。”

“那葉言呢?”

明月突然提起這個名字,賢王的眼眸深

    人正在閲讀<黃昏笛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