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078章

諸葛亮這一通說,並沒有解決實際的問題,只不過是闡述了現在北伐的必要而已。

但對地方刺史和鎮守將軍而言,這些事,他們其實並沒有必要去考慮。

比如說馬忠,在諸葛亮說完後,他就站了出來,說道,“朝廷有令,我等自當服從只是,丞相,雲州郡兵久居西南,確實不太適應北地氣候,且長途徵調,途中亦難保不生疾病。此乃實,還請丞相明察。”

而馬忠這一開口,譙周,徐邈也跟著開口說話了。

差不多的言辭,主要是強調軍卒長途跋涉去河作戰所面臨的困難,一個是糧草供應問題,一個是士卒疾病問題。

這些都是實

不過嘛,馬忠說的意思,大概跟譙周和徐邈的想法,不太一樣。

馬忠是真的擔心這個問題,畢竟雲中郡這個地方吧,距離河實在是太遠了一些。

但是呢,諸葛亮相信,如果朝廷真的決定要調馬忠的雲中郡兵北上,馬忠也不會有二話,一定會奉命出征,並且不打折扣的完調兵任務的。

可譙周和徐邈,那就有點不好說了。

其中徐邈還能有個原諒。

徐邈久居西涼,如今威日漸高隆,在涼州部的話語權也不小。

他不想讓涼州軍團南下,是生怕朝廷想要藉此分攤自己的權利,導致自己在涼州的權威和利益到影響。

但是呢,你也得承認,涼州這地方偏僻窮困,而且需要防備周圍羌胡異族,涼州的世家大族們也不好管,真要把他們惹急了,再鬧出一些叛來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旦調走大量的西涼郡兵,尤其是騎兵軍團一旦南下的話,徐邈想要彈住周邊異族和涼州世家們,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因此,徐邈雖然也有些私心,不想涼州世家和自己在涼州的話語權到影響,但從公心的角度來說,他的擔心,也是有實際原因的。

可譙周這貨,就純粹是爲了益州的世家大族們考慮了。

這個時空的季漢,跟歷史上的季漢是不一樣的。

歷史上那個季漢,諸葛亮爲了維護政權的正統,也爲了能實現心的理想和對先主的承諾,他必須要北伐。

而對益州世家來說,大漢都已經那個德行了,是漢還是魏來統治他們,對他們來說本無所謂。

但你諸葛亮北伐要讓我們出錢出糧又出人的,這個就肯定不行。

把益州打殘了,誰來保證他們的利益?!

諸葛亮在的時候,這幫人弄不過諸葛亮,只能夾著尾做人,但諸葛亮不在了,到了後期連蔣琬,費禕,甚至陳祗都死了.譙周的《仇國倫》就公開大行其道了。

歷史上的益州本土派,是絕對不會願意支持季漢北伐的,因爲他們看不到大漢復興的希,也無法從中得到利益。

但在這個時空,大漢都打到河了,益州本土派當然也有他們的利益訴求,這種從龍開國的好,那可是幾百年都不一定能等到一次的。

所以,益州派現在也不反對北伐,只是呢.地西南的益州世家,你指他們能有多大的格局,那也是想瞎了心了。

要不爲什麼中原世家跟河北世家現在是天下世家主流,而益州世家的再響亮,在人家眼裡也是土鱉呢.有時候真的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問題,更多是格局的問題。

當年河北世家和中原世家是怎麼支持劉秀復漢室的?!

同樣的機會擺在益州世家面前,他們也把握不住啊。

益州世家現在對於北伐的態度,是我可以出錢出糧來支持北伐,但是出人就有點是不是再商量商量?!

只要有人,那麼益州世家們損失的那點錢糧,總有能賺回來的一天,但如果連人都沒了,那可就不太好說了。

看著譙周這麼上躥下跳的來回蹦躂,張溪再看看這種時候卻退回去一言不發的李嚴.現在張溪算是明白了,爲什麼一直到蔣琬、費禕在位的時候,益州派都搞不過荊州派。

差距有點太大了。

而接下來的事,那就不需要張溪開口去說什麼了。

在雲州,涼州和益州三州刺史的“強烈反對”下,諸葛亮“不得不”做出了妥協。

對於涼州,只調涼州的銳騎兵軍團南下作戰。

沒辦法,考慮到兗州是中原腹地,曹魏的騎兵軍團是有可能在中原直接參戰的,沒有騎兵,靠步兵,諸葛亮哪怕用八陣圖頂,也會傷亡慘重的。

至於涼州的步兵,諸葛亮不會調,不過護羌校尉龐德需要南下,率領涼州騎兵團作戰。

徐邈稍微在心評估了一下,覺得這樣好像也不會削弱太多自己在涼州的實權和影響力,而且把龐德調走的話,好像對他來說只有好,沒有壞

徐邈當即不反對了。

而益州方面,諸葛亮向譙周保證,可以不調益州郡兵北上,但是相對的,錢糧方面,益州世家大族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出來。

對此,譙周來回反覆衡量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雖然諸葛亮要的錢糧讓譙周實在有些疼,但只要保住了益州的人,不管是戶還是丁口,那麼多錢糧益州世家們都能撈回來。

至於雲州這就是個引子,引某些人上鉤用的,最後諸葛亮對馬忠的要求,是讓他守好西南,最大的任務,就是儘量督促加大雲州出產的鐵礦數量,用來供應軍械打造。最後的秦州,雍州,荊州這三個州的刺史們,那是一句話都沒說.說啥吶,這三個州肯定是這次出兵的主力,想跑都跑不掉的。

就這樣,諸葛亮用一招扯大旗的方式,換取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各州刺史們,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同時也在名義上,贊同了諸葛亮大軍出,北伐決勝的策略。

等到這些人各自目的達後,真正的軍議,纔剛剛開始。

不過在這個軍議開始之前吧,發生了一點小曲。

也就是在這次大會議的隔天,諸葛亮在丞相府又召集了龐統,徐庶,張溪,李嚴,姜敘五個人開會,打算正式制定出兵的規模和作戰計劃的時候.趙雲闖了進來。

“諸君議事,緣何獨不老夫?!”

一進門,老將軍就大聲呵斥著在場衆人。

這話說的連諸葛亮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諸葛亮是真的沒想要趙雲來議事,甚至於,這次北伐,諸葛亮都沒有想要讓趙雲再次上戰場的意思.老將軍都已經七十有四了。

先帝時期的名臣大將們,現在就只剩下這麼幾個人了,尤其是在關,張二人去世後,對於趙雲,諸葛亮是真的不想他再出任何意外了。

所以,這次北伐,諸葛亮就沒打算帶上趙雲。

可問題是,趙雲除了是衛將軍以外,他還有個兼職的份——雍州刺史。

雖然現在天子移駕長安了,雍州刺史其實就只剩下了一個名義,但趙雲這個雍州刺史,跟別人可不一樣啊。

你要調雍州兵北伐,卻要繞開這個德高重的老將軍.理虧吶。

爲此,諸葛亮只能是苦笑著上前,打算先賠罪一番,讓這個老將軍消消氣。

可趙雲不吃這套啊。

跟你諸葛亮搭檔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幾十年的,能被你這麼簡單的糊弄住了?!

趙雲也沒客氣,不等諸葛亮請,自己就闖進了丞相府,在廳的案幾前坐下。

嗯,多有些失禮了,但.這是趙雲啊,誰會多說什麼。

諸葛亮也無奈,看看周圍的同僚那意思,一起進去吧,不能讓老將軍久等了。

可當諸葛亮剛剛進正廳,纔在主位坐下,趙雲就憋不住的,直接開口詢問,道,“丞相此番不請老夫,是否嫌棄老夫年邁,上不得戰場了?!”

嘛,這話,就有點不好回答了.可諸葛亮到底是諸葛啊。

只見諸葛亮微微一笑,對趙雲說道,“子龍將軍雖已七旬,然威風不減當年,亮如何會有嫌棄之理?!”

趙雲微微瞪眼,說道,“既如此,北伐大事,丞相如何不通知老夫?!”

“另有他用爾!”諸葛亮砸吧了一下,想了一下,這才說道,“此番北伐,舉全國之兵而出,國都豈能無大將鎮守亮本請老將軍鎮守國都,護衛天子左右,不知老將軍以爲可否?!”

這說辭,趙雲都楞了。

接著,趙雲卻是哈哈大笑,說道,“丞相何以欺我?!天子自有南軍護衛,側姜維,文欽,毌丘儉等人,皆忠勇之輩也,何須老夫留守?!”

諸葛亮微微搖頭,平靜的說道,“此番北伐,既是起全國之兵,南軍亦當參戰,姜維等將,亮亦需調前線。然長安之地,與曹魏河東郡僅一河之隔,雖說無甚大礙,但若曹魏當真孤注一擲,渡河強攻雍州,若無名將坐鎮,天子安危亦難保全亮思來想去,除老將軍外,無人可當此任,還請老將軍不可推辭。”

趙雲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都不是蠢蛋,諸葛亮打的什麼主意,趙雲其實很清楚.這不過是個藉口而已。

就算借河東郡的秦朗十個膽子,他都不敢渡黃河,進攻長安.那等於是在自絕死路。

但是,諸葛亮的這個理由,還真的是找的讓趙雲無話可說。

在南北軍和雍州郡兵大部分調去河作戰的況下,雍州確實是在守備比較空虛的地步。

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會讓劉禪在危險的境地,那趙雲都不能不管。

因此,哪怕趙雲心清楚,這次北伐,是諸葛亮不想帶自己去,但爲了這份責任,他也必須留在長安。

只是,心還是不好了。

趙雲只能仰天長嘆。

“老夫老了”

Wшw▪тt kǎn▪c○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