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092章 共議

司馬師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他現在欠缺的,只是獨當一面的經驗而已。

因此,司馬師不會盲目的相信自己的父親是戰無不勝的戰神,他作爲一方戰局的主將,是必須要做好自己父親的心理準備的。

這不是不信任自己的父親,而是一個優秀統帥該有的思維方式,必須儘可能多的對戰場變化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一旦自己的父親的話,那麼司馬師在孟津渡,就不能繼續保持佯攻姿態,一定要做出改變,策應自己的父親進行下一步軍事行才行。

只是司馬師雖然有這樣的心裡準備,但他的臨陣經驗欠缺,導致了他現在有些舉棋不定。

王昶來援了二十多天了,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他還沒有退兵,有很大的概率來說,自己的父親的計劃,進行的並不順利。

但是呢,司馬師又不敢輕易的去下判斷,認定自己的父親已經襲失敗了。

如果自己的父親只是路上遭遇了一些耽擱,或者說是丟的太快,諸葛亮本來不及通知王昶撤軍自己貿然發進攻,佔據孟津渡,很有可能起到打草驚蛇的效果。

所以啊,司馬師是真的很爲難。

從這裡,其實也可以看出魏軍在這次反攻作戰中,一個很大的弊端彼此無法進行快速有效的通。

這也是司馬懿一直反對,在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的況下,貿然發反攻的理由之一。

司馬懿如果要調整戰略部署,他是無法在短時間通知到河東的司馬師和秦朗的,因爲兩方之間隔著一個,這是蜀賊的地盤。

要想保證軍事行的機,就必須從東郡渡過黃河,然後繞道到河郡去傳遞軍令.但這樣的效率太低了,軍令傳達速度也太慢了。

而如果要依靠河東方面自己隨機應變的話,就會造現在的況。

司馬懿相信司馬師和夏侯霸等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應變能力,但問題是,什麼時候能反應過來,下定決心改變戰略,這就不是司馬懿可以控制的了。

現在的司馬師就有點舉棋不定,爲此,他不得不找來自己的搭檔夏侯霸,認真的商量一下。

有一說一,夏侯霸跟司馬師的搭檔,還算是比較和諧的。

夏侯霸不像曹爽那麼野心大,而且他的能力也比曹爽要強上不格上也比較和緩一些,因此不管跟司馬懿搭檔還是跟司馬師搭檔,都還算合得來。

可夏侯霸和司馬師也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臨陣經驗非常的不足。

夏侯霸跟司馬懿搭檔的時候,往往都是司馬懿先做好的決策,然後跟夏侯霸解釋這麼做的理由,爭取夏侯霸的同意.這種況下,夏侯霸只需要據現實況去判斷,司馬懿這麼做到底行不行就可以了。

可現在,夏侯霸跟司馬師搭檔,他要決定的就不是簡單的“行不行”的問題,而是要跟司馬師一起商議到底怎麼做的問題。

這個責任,可比跟司馬懿搭檔的時候,要大的多。

跟司馬懿搭檔,夏侯霸就算認可了司馬懿的決策,但真要出了問題,那也是司馬懿承擔最大的罪責可現在,他夏侯霸要承擔一半的責任,力還是很大的。

倒不是夏侯霸沒有這個擔當,而是八萬魏軍的生死啊。

司馬師要是做了錯誤的決策,大不了就是人頭落地。

可這八萬魏軍的生死,事關大魏基業啊.現在的大魏,八萬魏軍的生死,已經是一種傷筋骨的損失了。

作爲大魏的宗室將領,夏侯霸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大魏基業能不能延續,這是他最需要考慮的事

因此,面對司馬師的詢問,夏侯霸認真的考慮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選擇了比較保守的做法。

“徵西大將軍素來善戰,足智多謀,此番進軍戰略,既定我等佯攻,我等還是莫要違背大將軍戰略爲好。”

這就是夏侯霸做出的選擇。

一方面,夏侯霸也是相信司馬懿的能力,認爲既然是他做出的決策,最好還是不要輕易破壞.萬一就跟司馬師擔心的那樣,打草驚蛇了怎麼辦?!

另一方面如果還是保持佯攻態勢,不管他司馬懿功還是失敗,孟津渡這邊,損失都不會太大。

司馬懿功的話,必然會揮軍主殺向孟津渡,到了那個時候,正面的蜀賊必然軍心,到了那個時候夏侯霸和司馬師再領兵出擊,也爲時未晚。

而如果司馬懿失敗,接下來到底是強攻還是撤軍固守,都還是未知數貿然強攻,沒有友軍的協助,很有可能造不必要的損失。

保守一點的選擇,對大魏,對士卒,甚至對司馬師和夏侯霸的前途,都沒有什麼壞

哪怕不能及時配合司馬懿作戰,那無非也是不能建立功勳而已,還不至於被人問責。公心私心夾雜之下,夏侯霸做了這個決定。

而夏侯霸的這個決定,讓原本就有點舉棋不定的司馬師,也同樣堅定了佯攻的信念但這個信念才堅定了幾天,事就發生了變化。

原本在孟津渡南門堅守的蜀賊將領張翼,突然率領士卒撤出了孟津渡,跑到孟津渡的外圍匯合了王昶所部。

接著,王昶所部的軍中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慌的狀態,但這個狀態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的就平息了下來。

王昶所部兵馬,現在就在孟津渡的外圍,圍繞著孟津渡方向紮營,擺出防姿態。

這個變化吧,讓司馬師和夏侯霸都有些懷疑了起來。

首先呢,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開始懷疑,是不是司馬懿已經功了,消息傳到了孟津渡,導致孟津渡的蜀軍出現了軍心搖。

蜀軍軍中出現的慌狀態,就是這種可能的最好印證,至於很快平息下來,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是王昶領軍,這位前大魏將軍的能力,司馬師和夏侯霸都是很清楚的,平息軍中,一時穩定軍心,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呢.司馬師和夏侯霸都不是那種沒腦子的莽夫啊,聰明人做事,就容易想的多一點。

爲什麼王昶都來了二十多天了,張翼一直在孟津渡堅守,這個時候卻突然的撤離了孟津渡?!

真的是因爲方面有什麼變故麼?!

又或者說,其實是司馬懿失敗了,現在方面騰出手來了,王昶已經有了援兵,擺出這幅架勢是要吸引孟津渡的魏軍主出擊,他們好半路設伏的攻擊自己?!

倆聰明人開始湊在一起,再次商議了起來。

司馬師作爲司馬懿的兒子,還是很瞭解自己的老爹的。

司馬懿只是偏師去襲的,如果功的話不好說,但如果失敗的話,一定會退守鞏縣,跟大部隊匯合的。

因此,就算自己的父親失敗了,也不可能輕易騰出手來支援孟津渡方面。

所以,司馬師是比較傾向於司馬懿功或者接近功了,這才導致張翼棄守孟津渡,跟王昶匯合,兩人要麼是趕撤回弘農去,要麼是趕回援

司馬師判斷,這時候別看王昶穩定住了軍心,但必然不會在孟津渡久待,一定會在最近的兩天時間撤軍的。

因此,司馬師是建議,全軍做好出擊準備,隨時準備截殺王昶的退兵。

可夏侯霸不同意啊。

第一,騰不出手來,不代表其他地方也騰不出手來萬一蜀賊從關中調兵呢?!

二十多天的時間,雖然倉促了一些,但以上次攻防戰的經驗,關中郡兵也不是不能通過潼關,直接抵達孟津渡馳援。

第二,退一步講,就算徵西大將軍真的功了,王昶現在的行爲就是要撤兵,但王昶這個人,可不是那麼好惹的。

王昶這個人,智勇雙全,當年在曹真大將軍帳下是屢立奇功,這種撤軍的時候反戈一擊的能力,他並不是沒有.在徵西大將軍已經佔據況下,咱們沒必要貿然行,徒增傷亡。

到時候各路軍馬全都高歌猛進,齊聚,就只有咱們這邊損兵折將徵西大將軍就算不追究咱們的責任,朝廷那邊也不好看啊。

好吧,夏侯霸的這個說法,其實沒啥太大的說服力的.他這麼說,就是不想讓麾下的魏軍士卒,有不必要的傷亡而已。

這算是一種私心作祟。

但是呢,司馬師也不是完全沒有政治頭腦的人,夏侯霸到底是大魏的宗室將領,他的意見,司馬師也不能不當回事。

因此,司馬師還是稍微猶豫了一下,暫時沒有下全軍戰備的命令。

可隔天,當軍中斥候回報,說王昶所部正在拔營,準備撤軍的時候.司馬師還是有點坐不住了。

王昶明擺就是要撤軍了,不追的話,司馬師怎麼想都有點可惜了。

再次找來夏侯霸,司馬師建議道,“此機不可失也.仲權若有疑慮,可領後軍爲援,某率一萬兵馬尾隨追擊。若,你我皆有功勳,若不,有仲權接應,想來不至於有失。”

一個出擊,一個接應,而且只帶一萬兵馬.夏侯霸一時間還真的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來。

就.這樣吧!!!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