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130章 變策

延津方向,出現了一個變數.大魏燕王,曹宇。

曹宇是曹的兒子,論輩分,他是曹叡的叔叔。

但是吧,曹宇其實年紀跟曹叡差不多大,在曹叡年的時候,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耍,學習,兩人算是時的玩伴,關係一直不錯。

也因此,在大魏宗室將領凋零的時候,曹叡不惜冒著風險也要徵召曹宇朝,給他兵權,讓他領兵出征。

其實曹叡這麼做,是冒著不小的風險的。

畢竟曹宇是正兒八經的大魏太祖武皇帝之子,脈上可比什麼曹真,曹休之輩要近的多。

曹叡把大魏軍三萬人給曹宇,要是曹宇本人有野心,或者有心人挑撥的話恐怕不等曹宇離開鄴城,就會發出一場兵變宮。

但曹叡還是這麼做了,原因很簡單,曹叡相信曹宇。

而曹宇呢,也沒有辜負曹叡的這份信任。

其實曹宇的能力並不強,作爲曹在平定北方後出生的兒子,曹宇並沒有被曹親自培養,也沒有跟隨過曹上戰場.那時候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曹丕已經是魏王世子了。

所以啊,曹宇其實過的,就是一個閒散王爺的生活。

但是呢,曹宇這個的格脾氣還不錯,他比較低調,而且爲人謙遜,願意聽從人言當他的監軍,同時也是燕王國相的杜恕提醒他“兵貴神速”的時候,他立刻謙虛的接納了這個建議。

而說起杜恕這個人吧.說實話,杜恕雖然政績也不錯,但在歷史上確實不算有名,起碼跟他的老爹和兒子沒法比。

沒辦法,誰讓他老爹杜畿,是文帝時期的尚書僕,甚至一度主持朝政,而他兒子杜預.滅吳主帥之一,有史以來第一個同時進文武廟的大才。

但,這並不代表杜恕沒有能力.能教出杜預這種文武全才的兒子,杜恕不可能一點軍略都不懂。

如今的兗州局勢非常的危急,而最危急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酸棗到孟津一線.這地方就是曹魏大軍的生命線,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因此,當曹宇接曹叡的任命,以前將軍的份統帥三萬軍去支援兗州的時候,杜恕就立刻向曹宇建議,先一步甄選五千士卒出發,馳援延津,剩下的士卒,由自己率領緩步跟上。

而曹宇也欣然的聽從了自己國相的建議。

就這樣,曹宇率領五千大魏軍的先鋒部隊,一路急行,搶渡黃河,在最關鍵的時刻,馳援進了延津渡口,幫已經守得岌岌可危的蔣濟穩住了防線。

這真的是出人意料的一支援軍.不僅出乎了郭淮的預料,也出乎了姜維的預料。

姜維還以爲,至還要有五天左右的時間,曹魏的援軍纔會抵達沒想到居然來的這麼快。

而郭淮呢,這會兒倒是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只是覺得天佑大魏,大魏宗室終究還是後繼有人的,這個曹宇,從這次急速馳援來看,軍略方面的造詣應該不差。

郭淮算是暫時放心了。

只要延津保住了,那麼郭淮就可以繼續在酸棗不出,跟魏延這麼幹耗著等到大魏的後續援軍盡數渡河來援後,這裡的局勢就會變得豁然開朗了。

可姜維這邊,隨著曹宇率領的援兵抵達延津後,也下令暫時停止進攻,開始思考對策。

姜維並不知道魏軍的援兵到了多,但從延津防守兵力的增加數量來看,至有五千人而且,隨著這批援軍的到來,後續援軍肯定也會陸續到來的。

短時間,是不可能攻克延津渡口了。

爲此,姜維經過一番思考過後,做出了決斷。

首先,姜維分兵一萬,由麾下偏將閻芝率領,返回酸棗,跟魏延匯合。

其次,姜維向濮方向求援,希文欽能在保證濮安全的況下,領兵過來助戰。

而姜維的計劃,說白了,其實還是魏延的那一套——圍點打援。

只不過,魏延的圍點打援,圍的是延津,打的酸棗的援軍,而現在姜維做出的改變,圍的是酸棗,打的,卻是延津的援軍。

姜維預判,隨著延津的魏軍兵力增多,必然要想辦法重新通酸棗和延津之間的聯繫,保證這條通道的暢通.這樣的話,延津的魏軍,必然會選擇主出擊。而姜維要做的,就是在這裡堵住魏軍的出兵路線,讓魏軍無法全力出擊,去配合酸棗的郭淮前後夾擊魏延所部。

而分兵給魏延,讓魏延兵力增加到兩萬人以上,圍攻酸棗,又會迫使延津的魏軍必須想辦法突破姜維的攔截,前往酸棗穩定局勢。

這種兩難的況下,要麼魏軍集中兵力跟姜維野戰,先擊破姜維所部,然後再南下酸棗,要麼,就是分兵出擊,一部分人纏住姜維所部,另一部分人領兵去支援酸棗。

在姜維看來,魏軍選擇第二種的可能,會高於第一種。

即使姜維分兵一萬給魏延,自己手裡還有八九千的兵力,再加上文欽及時來援,依然能保證可用士卒在一萬人以上。

以自己的指揮能力和謀略,以大漢軍的戰鬥力,如果不求大勝,只求牽制的話,牽制兩到三倍的敵人,姜維還是有信心能做到的。

因此,曹魏方面,只要在延津沒有聚集三萬以上的兵力,是無法突破自己的攔截,去支援酸棗的。

所以,對延津守將而言,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就是同樣派人牽制住自己,然後分兵去支援酸棗。

而既然是分兵去支援酸棗,兵力必然不會太多,最多也就是萬把人左右.魏延手裡有兩萬餘士卒,在野戰中伏擊一萬魏軍的援軍,把握還是比較大的。

這樣,新一的圍點打援,就有了作的空間。

而只要在這樣的圍點打援之下,消耗掉一部分魏軍的兵力.往好了想,可以重新獲取戰場優勢,進而對延津和酸棗分而取之。往壞了想,至也能維持住現在的戰略平衡,持續給兗州的司馬懿的後路製造力。

這就是姜維現在能想到的,最好的應變辦法。

而隨著姜維開始應變,漢軍的兵力調整也在順利的進行中。

曹魏這邊,第一個發現況不對的,當然是延津渡口的蔣濟.自家正面的敵人突然減了一半,蔣濟怎麼可能察覺不到。

而已蔣濟的戰略思維,再加上姜維分兵去的方向,略加思考一下,蔣濟大概就猜到了姜維在想什麼。

這個時候,其實是蔣濟最好的破局時刻趁著姜維分兵以後的兵力空虛期,主出擊,一舉擊破姜維,那麼整個戰局就徹底反轉了。

可問題是,蔣濟做不到。

曹宇只帶了五千士卒過來,即使加上延津渡口剩下的守軍,總兵力也跟姜維差不多貿然出擊,以蜀賊之前表現出的戰鬥力,好像沒什麼勝算。

因此,蔣濟只能是按捺住子,耐心的等待,等到杜恕率領的剩餘軍能儘快趕到。

很顯然,蔣濟還是對大漢軍的戰鬥力沒有直觀的認知,在他看來,同等兵力下,大魏的士卒確實幹不過蜀賊,但只要兵力夠多,堆也能堆死姜維。

所以啊,當三天後,杜恕率領的剩餘兩萬五千士卒抵達延津渡口後,蔣濟立刻獻計,希曹宇親自領兵出戰,擊破當面之敵。

曹宇再次欣然採納沒辦法啊,曹宇真的不懂這些,但既然是蔣濟的建議,自家國相杜恕也表達了認可,那自己照著做,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仨湊一塊,只看到了自家兵力是城外蜀賊的三倍多這一個優勢,沒想過,這三個人中,就沒有一個人,是擅長軍陣指揮的存在。

或者說,蔣濟想到了,但蔣濟也沒太當回事而已。

三倍以上的兵力,就算自己這方指揮差一點,用兵力懟也能懟死對面的.這就是蔣濟最現實的想法。

然後吧,曹宇就正式領兵三萬出戰,自己領一萬士卒坐守中軍,左軍一萬士卒給了蔣濟指揮,右軍一萬士卒給了杜恕指揮。

而姜維這邊.姜維看著這個佈陣就有點想笑。

這都是什麼軍陣白癡,居然擺出這樣的陣型出戰?!

看來,事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的多了!!!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