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

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

魏延最終選擇了姜維的撤軍路線這個姜維確實是沒想到的。

按照姜維的本意,是給魏延出一個風險最高的撤軍路線,好促使魏延在前面兩個相對來說風險更低的撤軍路線中做出選擇誰知道魏延居然不按套路出牌,選了風險最高的路線。

要知道,這條撤軍路線最大的弊端,就是本無法和虎牢關正面的諸葛亮進行聯繫,只能全憑諸葛亮的自行判斷來配合作戰。

而王凌這個人,能力不低,五千人守衛一個虎牢關雖然吃力,但並不代表他守不住如果魏延和諸葛亮無法形進攻上的合力,這個虎牢關也沒那麼容易被攻破。

而只要王凌能在虎牢關堅守十天的時間,那麼等待魏延的,除了糧草不足的困境外,還有從酸棗和封丘方向趕來的魏軍主力逃都沒地方逃。

一旦沒有了魏延的策應,魏軍主力又趕到了虎牢關的話,恐怕諸葛丞相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放棄進攻虎牢關,繼續退守鞏縣。

這麼一來,三萬大漢軍主力,恐怕就真的得全軍覆沒了。

所以,姜維還是得勸勸.雖然主意是我出的,但這個主意的風險忒高了,要不魏將軍再考慮一下?!

可魏延卻堅持選擇了這個方案,而魏延的底氣在於他相信諸葛亮的軍事敏銳度以及臨陣應變能力。

魏延認爲,只要自己在虎牢關背後發進攻,正面的諸葛亮就一定會明白是怎麼回事,必然會全力進攻虎牢關。

嗯,這是魏延對諸葛亮的信任。

可這份信任,太過於沒來由了,沒來由到爲諸葛亮弟子的姜維,都覺得魏延的信任有點太過於盲目了.不是說魏徵西跟自己的老師之間,常有爭論和,彼此不太合得來麼?!

這個吧,就是姜維不懂了。

魏延和諸葛亮,張溪等人的,很難有簡單的語言去形容的。

魏延確實跟張溪合不來,但並不妨礙魏延相信張溪的能力,魏延跟諸葛亮之間往也不是特別切,但魏延相信,一旦需要自己相信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就絕對不會讓自己失

這是二十幾年積累下來的,尤其是隨著早年一起戰的兄弟戰友們越來越,這羣剩下來的人之間,彼此的信任,反而更加深刻了。

哪怕平時彼此關係再不睦,要關頭,魏延還是會下意識的選擇相信諸葛亮的。

當然,換張溪也一樣。

這纔是魏延選擇姜維謀略的底氣所在.他是真的相信,諸葛亮能在沒有任何報支持的況下,配合自己夾攻虎牢關。

可.說實話,諸葛亮要是在現場,知道魏延的想法的話,真的會說一句——魏老匹夫,太特麼難爲人了。

諸葛亮是一個的軍事家,又是出了名的用兵謹慎,他的很多戰略都是建立在有足夠報支撐的況下的只有極數的況下,纔會選擇放手一搏。

這個極況,一般都是張溪堅持認定某種戰略可行的時候。

這是諸葛亮用兵生涯近乎唯一的破例.反正諸葛亮也不知道爲什麼,反正只要是張溪堅持去做的戰略,往往功率高的離譜,哪怕沒有任何的報支撐,他一樣能把事

這纔是諸葛亮願意選擇信任和退讓的人.魏延可真的不是。

而且,這個時候的諸葛亮,真沒太把心思放在虎牢關方向,他本人甚至都不在鞏縣。

虎牢關的王凌只有五千人駐防了,他無力再出兵對什麼威脅,而諸葛亮在鞏縣也只有一萬人,在只有三千人,兵力也相當的吃這裡要順帶說一句,那個該死的張元長,居然就這麼名正言順的扣著王文舒手裡的兩萬士卒,不放回來了。

要不然諸葛亮也不至於在無兵可用。

也就搭著徐庶在陳留那邊一路順利,不需要諸葛亮派出機應變兵力,否則的話,只有這麼點士卒守衛地區,怎麼看都不怎麼保險。

但即使如此,諸葛亮也確實無力東進就一萬人,打個屁的虎牢關啊。

所以嘛,這段時間,諸葛亮其實是一直呆在理政務,整理前線報,做好後勤和報傳遞,以及提前準備戰後安工作。

他人甚至都不在鞏縣,哪怕虎牢關發生了什麼異,諸葛亮都不可能第一時間知道。

而在鞏縣負責軍務,一邊防,一邊沒事兒牽制一下虎牢關王凌的人,是胡

的老爹胡遵跟隨徐庶出徵了,而且現在也是獨領一路兵馬的人作爲胡遵的兒子,諸葛亮自然是要把他留在了的。一方面,也需要有人守衛,不能徹底留下諸葛亮一個桿司令。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跟關君侯一樣,打仗喜歡全家上陣的.很容易一死死一個戶口本的。

留在,本也是諸葛亮出於對胡氏的看重和維護。

只是,胡並不是很樂意。

有一說一哈,胡的仕途,其實走的比他老爹要順暢的多。

雖然說吧,論職,胡遵肯定要比胡更高,早在十年前,胡遵就是左馮翊太守了,但有些事,真的不能這麼簡單的去對比的。

這次北伐過後,胡遵的職不會有太大的提升,畢竟上面已經沒啥位置了,最多就是武職上會有一個提高。

嗯,據功勞大小已經政治平衡角度考慮,胡遵大概能夠到一個四方將軍的職位。

可問題是,這年頭,不論是漢,還是魏,又或者是吳,四徵,四鎮這樣的臨時職越來越變得常設化,導致四徵四鎮將軍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有了超越四方將軍,僅次於四大將軍的意思。

簡而言之,四方將軍,如今不值錢了。

而胡況,跟胡遵不一樣.胡遵當年只是向張溪主投誠,並沒有在張溪手下作戰過,可胡可是正兒八經的經由張溪手下,一手磨鍊提拔出來的人。

如今大漢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張溪手下出來的人,基本都能擔當大任,起步至是一郡太守,厲害的比如鄧艾,蔣琬,費禕,王基,石苞等人,甚至都有宰執,或者四大將軍之才。

,也因此到了不小的關注,連諸葛亮都在留意.形的政治資產,可比他老爹要強的多,將來的前途也會大的多。

簡而言之,有這麼好的條件,又自覺自己能力不差的胡,對於只能在鞏縣駐守,偶爾去虎牢關外,例行公事的搖旗吶喊,耀武揚威的生活,很是不滿意。

也想建立功勳。

可問題在於.手頭真的無兵可用啊。

不是那種爲了建功立業就腦子發熱的愣頭青,他還是有腦子的,知道就自己手裡的這點兵力,不可能對虎牢關造實質的威脅。

但是呢,胡一直在積極的做著準備,他在鞏縣駐紮的這段時間,沒事兒就打造一些雲梯啊,鉤梯啊,衝車啦這種攻城械。

目的其實也單純的,胡就是覺得吧,萬一哪天有了援兵了,諸葛亮要出兵攻打虎牢關了,自己拿出這些攻城械來,多也是一份功勞。

反正現在閒著也是閒著呢嘛。

真的,從司馬懿從鞏縣退兵,兗州之戰開打到現在,大概五個月的時間,胡在鞏縣閒著沒事兒的就打造攻城械.這麼說吧,除了配重式投石車胡不知道怎麼打造外,其他該打造的攻城械,胡已經打造的差不多了。

而隔三差五的去虎牢關外溜達一圈,那也是胡的日常。

然後吧,某天,胡就發現況好像有點不對。

虎牢關上的王凌,居然主了。

這個事不對吧?!

依稀記得吧,除了司馬懿剛剛撤兵那會兒,胡領兵到虎牢關外耀武揚威的時候,王凌會出來看一眼.之後的幾個月,王凌知道胡也是例行公事,連看都不出來看的了。

怎麼今天這貨居然還親自登上關樓了?!

再仔細傾聽怎麼好像這個虎牢關背後,有喊殺聲傳過來?!

難道有人在背後攻關?!

唔.好像有機會可以立功了哈.

一想到這裡,立刻興的命人回鞏縣去取攻城械,全軍紮營,準備攻城。

順帶,胡也沒忘了命人急速趕回,通知諸葛丞相。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