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153章 撤軍

酸棗城西,二十里,漢軍大營之

這段時間,諸葛亮接收到了不的前線戰報,而通過分析這些戰報,諸葛亮基本可以判定司馬懿的真實戰略目的是什麼了。

方面,賈充率領優勢兵力重奪了白馬渡口,而長垣方面,司馬懿選擇棄守長垣,往酸棗方向撤軍這麼明顯的戰略目的諸葛亮要是看不出來,那就真的別混了。

司馬懿這個老小子,是打算要棄守兗州了。

還是那句話,都是一個山上的千年狐貍,誰也別跟誰玩聊齋。

可問題是,諸葛亮看是看出來了,但他現在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能阻止司馬懿撤軍。

在王昶沒有領兵來援之前,諸葛亮只能用四萬不到的步兵去進攻三萬多人駐守的酸棗城,而麾下龐德騎兵的最大作用就是切割郭淮駐守的酸棗和陳泰駐守的封丘之間的聯繫.打是可以打,但沒有個一兩個月的時間,哪怕是諸葛亮也做不到有所突破。

而一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司馬懿從酸棗撤走大部分曹魏的士卒了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諸葛亮能不能攻破酸棗的問題了,而是曹魏什麼時候棄守酸棗,撤出兗州。

至於陳留的徐庶,濟的胡遵,暫時都被東吳給牽制住了,短期是無法北上的。

唯一能指的,就是鄧艾和關平聯軍的那一路七萬人可他們的對手,偏偏是司馬懿本人。

司馬懿有多難纏,諸葛亮已經有過了解了,而鄧艾和關平兩人鄧艾可能還好點,以他的謀略和指揮能力,可能無法對司馬懿造太大的正面威脅,但司馬懿要收拾掉鄧艾,也沒那麼容易。

關平就差點意思了。

現在諸葛亮最大的擔心,就是鄧艾和關平之間不能通力合作,兩人如果分兵行事的話,是很有可能被司馬懿利用上的。

如果中線的兩人遭遇到了什麼不測的話,只靠諸葛亮一人在東線進攻,恐怕是隻能坐視曹魏撤軍河北了。

爲此,諸葛亮不得不親自寫了一封信,派龐德騎兵軍使送到雍丘的徐庶,再由徐庶轉發,送到鄧艾和關平的營中去,提醒兩人千萬不要分兵。

這一路太繞了,能不能趕上,諸葛亮自己也不知道。

但好在,關平和鄧艾兩人,這一路上,還真的沒有鬧啥矛盾。

畢竟是妹夫和大舅哥嘛,兩人關係一向不錯的。

不管司馬懿在撤軍的時候怎麼引,關平和鄧艾都沒有任何分兵的舉

其實吧,這期間兩人也不是沒有產生過意見的分歧,尤其是當離開長垣後,司馬懿選擇跟曹爽分兵撤離的時候,關平曾經提議,是不是分兵去追擊一下曹爽所部。

但是呢,鄧艾總覺得這事兒有蹊蹺。

司馬懿和曹爽之間的齷齪和貓膩,鄧艾當然不可能知道,但司馬懿和曹爽守衛長垣縣的時候,一個守城,一個守城外這種彼此間呼應的防守戰法,要是兩者沒有互相救援的默契,本是不可能擺出來的。

而事實也證明,在長垣縣的時候,司馬懿和曹爽的配合還是不錯了,兩人一起守住了防線。

沒道理在長垣縣城的時候,兩人可以互相策應,互相支援,反而在選擇撤軍路線上,各走各的吧?!

再加上吧,曹爽這個人能力如何,鄧艾和關平都不算太瞭解,可司馬懿這個人,不管是諸葛亮,張溪,還是早年還在世的關羽,對他的評價都極高。

這麼一個智謀之士,又是一軍主帥,他怎麼可能會控制不住軍隊,在撤軍的時候,突然會兵分兩路,各自撤軍?!

所以啊,鄧艾人爲,這有可能是司馬懿的引蛇出之計,假意分兵做餌,引漢軍同樣分兵追擊,然後中路轉道設伏,一戰破敵。

因此,鄧艾在跟關平說明白自己的顧慮後,最終關平選擇了聽從鄧艾的勸諫,兩人決定,不管他曹爽領兵去了哪兒,反正自家這邊就是不分兵,一路尾隨著司馬懿的大軍。

魏軍主帥肯定是司馬懿啊,盯著這個老小子走,總不會出錯!!!

給司馬懿氣的老子招誰惹誰了,這倆玩意兒怎麼就盯著我不放了呢?!

司馬懿和曹爽分兵撤退,還真的司馬懿主張的,他最多算順水推舟這個主意,其實是曹爽出的。

在堅守了大半個月的長垣縣後,曹爽是真的怕了,但同樣的,他覺得自己又行了!

這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心理狀態。怕了,是經過了這大半個月的守城,親眼目的了麾下士卒不斷地守城戰死後,曹爽是真心的覺得,能活著就是一件好事兒。

他比起以前來說,更加的惜命了。

而覺得自己又行了,是在面對關平的猛攻之下,曹爽最後還是堅守住了長垣縣,一直等到司馬懿下令撤軍曹爽突然發現,自己的能力,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還是可以的。

曹爽這個人吧,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始終看不清自己真正的能力界限在哪裡,而且非常容易到外界的影響。

曹爽不是沒有能力,至,能力不是那麼的糟糕。

真要是一點能力都沒有的話,歷史上的曹爽也不可能在早期的時候,完全制住司馬懿,大權獨攬。

至於後期曹爽的一系列腦殘行爲,那就是曹爽的第二個病被人吹捧了幾句,就真的看不清到底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就像現在,其實都是一樣的。

自從司馬懿從雍丘退兵以來,曹爽是一句話不說主要是怕說了什麼惹惱司馬懿的話,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這個時候,曹爽是真的覺得,如果要安全的撤回河北去,那麼他就不能得罪司馬懿。

可現在,曹爽覺得自己的能力應該還行.他就又覺得自己能起來了,就算不靠司馬懿,他也不至於會死在兗州。

嗯,能守住長垣縣城,就是明證。

因此吧,在司馬懿達到了戰目的,打算撤離長垣縣的時候.曹爽主找到了司馬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分兵撤離。

一方面,分兵撤離,可以引蜀賊分兵,導致追兵薄弱,彼此面臨的追擊力都會減小一些,撤離的功率更大一些。

另一方面,分兵撤離,如果蜀賊追擊一方,另一方也可以擺蜀賊的糾纏,提前前往必經道路設伏,說不定能一戰而敗蜀賊。

司馬懿這個老狐貍仔細想了一下,突然發現,好像曹爽說的也有那麼一點道理。

當然,最重要的是,司馬懿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他是鄧艾,面對敵軍分兵的話,要麼也同樣分兵追擊,要麼,就是集中兵力,撿一個比較容易對付的敵人下手。

而很顯然,司馬懿自認,比起曹爽,自己還是比較難對付的。

因此,司馬懿還真的就同意了曹爽的建議,各自率領兩萬人,分兵撤離長垣縣。

可司馬懿沒想到的是.鄧艾沒有分兵也就算了,他居然還帶著七萬大軍,尾隨著自己的兩萬大軍追擊。

不是,隔壁的那個柿子,一一個準的玩意兒,你們不打算去收拾一下麼?!

而第二個司馬懿沒有想到的事是.明明是曹爽提議的策略,一邊如果遭遇敵軍主力追擊,另一方就要提前到必經之路上去埋伏。

可司馬懿這一路撤退,就沒有接到任何曹爽在哪裡埋伏的消息這貨連掩飾都沒有掩飾,一路把司馬懿的這路軍隊甩在了後面,甚至連酸棗都沒去,他直接往延津方向撤退了。

說好了是分兵撤離,但實際行中,卻變了司馬懿率領兩萬士卒“斷後”,“掩護”著曹爽領兵撤往延津。

給司馬懿氣的不要不要的.自己英明一世,臨了居然被一個二傻子給坑了!!!

但,司馬懿到底還是司馬懿,一領兵的能耐還是相當的出的。

這一路,司馬懿雖然走的很慢,也付出了三千餘人傷亡的代價,但他終究還是沒有給鄧艾重兵擊破的機會。

司馬懿生生的憑藉著手裡的兩萬人,面對著七萬人的追兵,一路邊打邊撤,居然帶著一萬六千多人,安然的撤到了酸棗城東面,並且在郭淮的接應下,在酸棗東側安營紮寨,防護住了酸棗城側翼。

接下來,就是如何安排斷後人選,有序撤軍的問題了。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