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13章

諸葛亮之所以認爲司馬懿不足爲慮,是因爲這兩年的時間裡,北地的曹魏小朝廷,他不消停啊。

曹爽在敗退到幽州的時候,可以說是相當的狼狽。

當曹爽跑到幽州的時候,他邊可以說是連親兵護衛都沒有,不過是裹挾著一部分曹魏原本的員,趁著鄧艾還沒有打到鄴城的功夫,一溜煙的跑到了幽州。

也就是曹魏的幽州刺史田豫也是三朝老臣了,而且爲人忠直,在這種況下都沒有落井下石,收留了曹爽和一部分曹魏員,並且派兵加強了對幽州西部的防,擋住了姜維北攻幽州的攻勢。

延熙十年的上半年,退到幽州的曹爽,還是比較安分的,不僅非常尊重田豫,同時對退到冀州東部,堅守界橋的司馬懿,也專門委託曹訓轉達了自己的敬意。

但是吧,隨著延熙十年下半年的到來,大漢結束北伐,逐漸從冀州撤兵,對魏軍的作戰也從攻掠戰轉防守戰,專心經營冀州後曹爽的態度,開始慢慢的出現變化了。

剛剛撤到幽州的曹爽,因爲冀州之戰敗的實在是太慘了,曹魏的天子曹芳和太后郭氏都被季漢給俘虜了,他曹爽難辭其咎。

甚至,曹爽連甩鍋司馬懿都不行,司馬懿在冀州之戰中,除了最後時刻拒不出兵外,你真沒啥好指責他的,不僅守住了魏縣,還一度奪回了鄴城如果不是孫資和劉放這兩個二五仔蠱了天子曹芳和太后郭氏,讓他們去了朝歌,這一仗,大魏不至於敗的那麼慘。

當時所有的曹魏集團部,都認爲司馬懿是“忠貞爲國”的典範,聲極高。

曹爽雖然不相信司馬懿是這樣的人,但是曹爽必須考慮到如今司馬懿鎮守著界橋,手裡還有大魏最後的三分之一銳如果過多刺激司馬懿,讓司馬懿有藉口名正言順的返投蜀漢,那恐怕纔是曹魏政權的末日。

因此,早些時候,曹爽還是夾著尾做了一段時間的人。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威脅逐漸減弱,曹爽心的掌權慾,又開始蠢蠢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曹爽甚至連袁紹的三個兒子的水平都沒有這哥仨還讓曹花了五年的時間逐個擊破呢,曹爽現在連兩年時間都等不了了。

曹爽首先是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手腕,彈劾了幽州刺史田豫,迫田豫出了手裡的兵權,給自己的三弟曹羲掌控。

這事兒吧,只能說曹爽確實抓住了機會。

一方面,如今曹魏的小朝廷立足在幽州,曹魏剩餘郡兵的兵權都掌控在田豫和司馬懿手裡,曹氏宗族將領手裡半點兵權都沒有,哪怕是曹宇這個新任的大魏天子,也不敢放心。

另一方面,也就搭著曹爽的對手是田豫,田豫真的是一個忠直爲國之人,既然天子要收回自己的兵權,田豫爽快的出了自己兵權。

你讓曹爽卸掉司馬懿的兵權試試打死曹爽都不敢。

進展到了這裡,你也不能說曹爽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畢竟大魏宗室直接掌控兵權,本來就是曹魏的傳統,曹爽做的還不算太出格。

如果這個時候曹爽能夠聰明一點,給田豫一個公侯的爵位,三公的職,高高的供養起來,平息悠悠衆口,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但曹爽沒有這麼做。

曹爽不僅沒有給田豫象徵的三公職位,他甚至還抓住了田豫次子犯的一些錯誤,藉機削了田豫三百戶的爵祿。

不管伱曹爽是不是做的對,田豫次子是不是真的犯錯,證據確鑿曹爽這麼做,總會給人一種過河拆橋的覺。

這不僅讓田豫本人不滿,也引起了朝中不大臣,以及原本聽命于田豫的部分雍州郡兵的不滿。

如果曹爽到此爲止,不幹傻事兒的話,問題雖然有點,但也不算太大。

可偏偏這個時候,曹魏的小朝廷,發了一起案件。

有朝臣給駐紮在冀州東部的司馬懿寫信,在信中指責曹爽專權,希他以託孤重臣,大魏老臣的份,起兵勤王,誅殺曹爽,還政於天子。

這封信,好巧不巧的落在了曹爽的手裡.曹爽直接誅殺了這些寫信的員,同時下令幽州郡兵屯兵在冀州和幽州的,嚴防司馬懿。

之後,曹爽以天子曹宇的名義,給司馬懿下詔,要求司馬懿出兵權,同時到薊城面見天子,當面解釋。

很顯然,曹爽現在是覺得自己手裡有兵了,已經可以不用擔心司馬懿投敵了,所以纔會做出這麼強的迴應。但同樣很顯然,司馬懿這個老狐貍,怎麼可能會聽從曹爽的呼來喝去,放下兵權去曹爽那裡乖乖的束手就擒?!

司馬懿用腳後跟想都知道,自己一旦去了薊城,必然會被曹爽藉機誅殺因此,司馬懿只是上書抗辯,打死不去薊城。

因此,魏軍部鬧出了訌,司馬懿所部和曹羲率領的幽州兵,在冀州和幽州界對峙。

這麼一來,可急壞了真正還在爲大魏盡力的那些老臣們。

蔣濟這個倒黴蛋,再次站了出來,一面勸說曹爽,一面去跟司馬懿通,以大魏如今勢弱,又是大敵當前,應當風雨同舟纔是,說服了兩人互退一步。

曹爽不再追究司馬懿的責任,而司馬懿也需要撤兵,繼續防守冀州東部。

曹爽做出妥協的重要原因,是曹爽覺得,自己手裡的兵力雖然是司馬懿的兩倍,但真要跟司馬懿的話,未必能贏得了他就算贏了,大魏也元氣大傷,憑白便宜了蜀賊。

而司馬懿選擇後退一步的原因,是司馬懿還得保持自己“大魏忠臣”的人設,同時也需要保住自己手裡的兵權,在未來尋求利益最大化。

司馬懿的戰略眼可比曹爽和蔣濟要高的多,他很清楚現在局勢,大漢三興已經不可避免,他已經對曹魏小朝廷不抱任何希了。

這個曹魏小朝廷,最大的作用,就是給司馬懿在將來降漢的時候,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而已。

所以,跟曹魏小朝廷翻臉,也不符合司馬懿對自己未來的規劃。

在雙方各懷鬼胎的謀劃之下,這場訌,以和解的形式結束了。

但是,當這場訌的消息,隨著大漢細作的渠道,傳到鄴城諸葛亮手裡的時候,諸葛亮非常敏銳的就發現了,司馬懿和曹魏小朝廷之間,已經有了離心離德的現象了。

雖然說吧,就目前司馬懿表現出來的態度,諸葛亮也無法確定,司馬懿到底是不是一心要爲曹魏效死力但據諸葛亮這些年蒐集到的報,以及張溪的再三肯定,諸葛亮還是願意相信,司馬懿不是一個真正的“忠臣”。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繼續進攻幽州,覆滅曹魏小朝廷的時機,已經了。

甚至,這次諸葛亮都不需要再調度其他州的郡兵助戰,只需要依靠冀州和幽州西部的總計十五萬兵馬,就足夠徹底消滅曹魏小朝廷。

不過嘛,出於謹慎起見,諸葛亮還是傳書給了的龐統,陳留的徐庶,以及荊州的張溪,詢問他們三人,對於出兵覆滅曹魏小朝廷的意見。

張溪倒是對諸葛亮的用兵沒什麼意見,畢竟諸葛亮這次用兵不過是涉及兩州之地,用兵不過十五萬,又不需要他們幫忙.只要諸葛亮覺得有把握,這事兒基本能

但是吧,徐庶和龐統,卻有些反對諸葛亮的想法。

這兩人的想法正好跟諸葛亮相反,認爲就曹魏小朝廷佔據的那點苦寒之地,要產出沒產出,要經濟能力沒經濟能力的,又只剩下不到十萬人的殘兵敗將,能活下去都算不易。

放著不管也只會越來越弱,本沒有必要發兵征討,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

反倒是東吳這邊,最近在淮南和徐州作頻頻,從江東細作那邊傳來的消息,也有說法是東吳可能會對兗州用兵。

這時候,應該先下手爲強,考慮東征東吳的戰事。

這事兒吧,你也不能說龐統和徐庶說的沒有道理,但是吧.諸葛亮還是覺得,如今並不是攻吳的好時機。

可龐統和徐庶兩個人的意見也不能就此忽視,諸葛亮在逐漸給天子轉移權利,這麼大的事,他也不想自己一個人獨斷專行。

因此,諸葛亮寫信給徐庶,張溪兩人,約兩人在兩個月之後,匯合於長安,共商國是。

到底是滅魏,還是東征,要做出一個決策出來。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