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第1252章 滅吳時機

如果在半年前,有人告訴張溪,此次徵吳能一番風順,兵臨建業恐怕張溪能直接噴死說這話的人。

但.半年後的今天,得知大漢水軍在鄱湖大勝消息的張溪,卻相信了這一點。

東吳最大的屏障,也是最後的屏障就是水軍,而東吳水軍一旦被擊破,無力阻擋大漢水軍東進的話,那麼東吳的國勢也就去掉一半了。

剩下的陸戰,拼的是兩國的國力,而以如今雙方的國力對比而言,漢軍陸戰破吳,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雙方的綜合國力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大漢完全拖得起,而東吳這邊卻是拖不起。

更別說,如今的東吳,人心飄搖,先有一代英主孫權駕崩,後有主國疑,權臣攬政.有時候張溪都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真的有“天命所歸”這種東西的存在。

否則真的沒法解釋現在發生的這一切。

開戰之初,張溪也好,諸葛亮也罷,其實都不太看好這次徵吳,最大的目的,恐怕就是在徐州方向或者江夏方向取得一定的突破,佔據一些郡縣而已。

一戰滅吳,以東吳如今的國力,東吳的君臣良將,本不現實。

別的不說,陸遜和朱然這兩關就不太好過。

可誰能想到,開戰之後,東吳的變故居然這麼多,而且還都是對東吳有著致命打擊的變故。

淮南方向,因爲糧草不足,導致陸遜不得不退守壽春,放棄青徐,而江夏這邊,頻繁替換一軍主帥,導致軍心盪,水軍損失慘重。

兩條線集被突破後,陸遜那邊還能勉力維持,可江夏這邊的東吳水軍卻損失過半,原本的戰力優勢被大漢的兵力優勢所倒,本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力,導致了鄱湖水戰的失敗。

而就在這個時候,偏偏東吳還迎來了最大的一個打擊——孫權病故。

這要不是大漢天命所歸,張溪實在是找不出合適的解釋理由來。

不管怎麼說吧,局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滅吳的時機,確實已經了。

如今的東吳水軍,除了丁奉率領的殘軍外,就只剩下駐紮在震澤,用來拱衛建業的最後一支水軍了兵力也只有萬人左右。

而攻取了鄱湖的大漢水軍,也沒有閒著,立刻兵分兩路。

一路,由羊衜率領,即刻順江而下,進攻東吳在淮南地區的戰略要地濡須塢。

一旦攻佔了濡須塢,就等於是切斷了淮南和江東之間的聯繫,陸遜所率領的七萬多淮南兵團,就會因爲缺乏糧草補給而被徹底困死在淮南。

另一路,則暫時在鄱湖休整待命,等到夏口的鐘離牧領軍過來匯合後,以王濬爲帥,全速南下,由水路進攻建業。

之所以要等鍾離牧過來匯合,不僅僅是爲了加強東進水軍的兵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水路運輸援兵。

如今的機會實在是太好了,只要稍微懂點戰略局勢的人,都能意識到,這是一場滅國之戰的最好時機。

既然是滅國之戰,那麼僅靠兩個州的小打小鬧,肯定是力有不逮的這段時間,不管是坐鎮河的龐統,還是坐鎮長安的諸葛亮,都在拼了命的協調各地兵力,儘快的組建第二批援軍,加強對淮南和長江流域的進攻。

尤其是長江流域.你總不能靠著那五萬水軍去登陸江東,攻城略地吧?!

雖然水軍上岸作戰也不是不行,但五萬人的規模,終究是不太夠的.必須增兵。

所以,鍾離牧留在夏口,沒有第一時間增援前線,就是在等來自襄,南,甚至是蜀地東郡的援兵到位.這三個地方,距離夏口最近,而經過諸葛亮的快速協調,這三個地方也以最快的速度,組織起五萬人左右的援軍,正在快速往夏口方向集結。

至於淮南方向,龐統也儘可能的在組織河,冀州,甚至幷州郡兵快速南下,增援兗州,給徐庶從十五萬增兵到二十萬以上。

目的,顯然不是要給張溪打輔助,牽制住陸遜,而是要儘可能的擊破淮南陸遜,實現兩路戰線的會師。

甚至爲此,徐庶都沒有派人去攻略已經被切斷聯繫的徐州等地,他直接下令,讓文欽從下邳郡直接南下,匯合胡遵後,三線進攻壽春。

而東吳方面的應對嘛.說實話,也不算慢了,至比孫和在位的時候要快的多了。

比如說全琮在第一時間重用步騭,讓步騭增援秣陵郡的朱然,阻擋張溪的陸路進攻。

而隨著大漢水軍兵臨濡須塢,又下令濡須塢都督謝景加強守備,任命張休爲樓船將軍,率領震澤水軍即刻馳援濡須塢。

各方面應對都很及時,也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只是吧,東吳方面的況實在是太糟糕了,尤其是在軍心士氣上,東吳如今真的是備打擊。

孫權駕崩,本就是對東吳最大的一個打擊,別看孫十萬經常在戰場上丟人現眼,但他確實是東吳的開國之君,神支柱他這一死,還是死在了蜀漢大軍境的時候,對東吳的民心士氣的打擊相當的嚴重。

再加上繼位的東吳皇帝是一個只有六歲的小娃娃,大權都掌握在孫弘和全琮手裡.不是說大家對這倆貨沒信心,關鍵是,就這兩人,跟當初孫策託孤時期的張昭,周瑜是真的沒法比啊。

這兩者之間,差距大到連孫弘和全琮都不會認爲有任何可比

甚至一些世家大族都認爲,隨著孫權在這個時候死去,東吳主國疑,大吳可能真的就已經大勢已去了.也許是要做一些其他的謀劃了。

東吳的國政制,基本上就是孫氏和世家利益集團互相妥協,共同執政的制。

孫權在位的時候,政治手段高超,制衡玩的賊溜,這才保證國穩定,孫氏宗族過各家世家利益集團一頭。

可如今孫權駕崩,繼位天子孫亮才六歲,孫氏宗族的代表孫弘雖然接手了政權,但如今的孫氏宗族力量遠不如前,孫弘連全琮都制衡不了,更別說制衡其他世家利益集團了。

因此,當世家利益集團開始有別的歪心思了,那麼對孫氏來說,是極端不利的局面。

也就搭著孫權好歹在位了近五十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孫權憑藉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也算籠絡了一批世家人心,比如說朱然,步騭,陸遜,朱據等人,如今還都心向孫氏,同時掌握大權的人。

有這些人震懾著,東吳部才只是暗流涌,暫時沒有生

只是,誰也不知道這種況能維持多久.連全琮現在都是一種非常糾結的狀態,更別說其他人了。

理論上講,全琮是孫權的婿,又是江東本土世家的利益代表,他如今掌握東吳實權,是沒有理由有異心的人。

但是,說實話,就是因爲全琮掌握著現在東吳的實際大權,他才更加清晰的知道,東吳這座大船,到底風雨飄搖到了什麼程度。

當然,如果孫權還在,哪怕是已經昏迷不能理事了,那全琮也不會輕易的生出二心,畢竟孫權對全琮的知遇之恩,全琮還是很激的。

可如今,孫權已經不在了,你要讓全琮爲了東吳鞠躬盡瘁.全琮就不是這樣的人。

或者說,江東世家大族,就不是這樣的行事作風。

歷史上西晉平滅東吳,江東世家們在長江防線徹底失守後,本就沒有做任何多餘的抵抗,投降的那一個利索.王濬率領水軍,就跟兒戲一樣的就直接兵臨建業城下了。

全琮其實就是江東世家大族的一個代表,他們現在其實都很彷徨猶豫。

如果有的選,他們當然想要守住東吳政權,畢竟在東吳政權,他們才能獲取到最大的利益。

但如果東吳真的撐不住了,那麼他們也不會選擇跟東吳這條破船一起沉沒,跳船求生,不過是早晚的事

只是,現在的局勢並不明朗,包括全琮在的世家大族們就會很糾結,到底是要繼續保扶東吳,還是要早做打算又或者是,做好兩手準備。

而就在這些世家大族不斷權衡的時候,前方戰局,再次發生了變化。

不是淮南方向。

淮南方向有陸遜在,還有孫韶,朱據等名將輔助,雖然兵力已經在了劣勢,但壽春依然守得相當嚴謹,徐庶雖然有三路大軍進攻,但如今進展最快的一路兵馬,也沒有打到壽春附近。

再次被突破的防線,是戰前最不被張溪和徐庶看好的長江防線羊衜在濡須塢跟謝景一戰獲勝,水軍上岸,圍困濡須塢防線。

接著,在鄱湖完集結的王濬,率領水陸兵馬總計八萬人,順江而下,在牛渚跟張休率領的震澤水軍相遇。

跟歷史非常相似,王濬在牛渚水戰中,遭遇了張休部將吾彥設下的鐵索橫江。

而結局,也跟歷史上一樣,王濬在臨時阻後,很快的制定出破敵之策,以木筏移走鐵錐,火燒鐵索,一戰突破牛渚,兵臨石頭城。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人正在閲讀<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