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想換夫君》第21章 他希邊的人也不要有

劉曜看到蘇妧回的信,什麽話也沒說,轉手塞進信封,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魏王世子手裏。

他能幫的也就這些了,剩下的還是要看當事人的。

上一世劉曉和蘇妙兩人的婚姻破裂,大概率是從父皇給劉曉賜了側妃開始的。

其實父皇也沒有惡意,親王納側妃實在是天經地義的事,父皇親自賜婚更是能現對魏王一脈的看重。

麵對皇伯父的盛,劉曉自然不能也不敢拒絕。

否則就是抗旨不遵,是殺頭的大罪。

可問題是,劉曉又從一開始又沒理好妻妾之間的關係。

準確的說,這是皇室子弟的通病。

劉曜前世不明白,但今生已然能看懂些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這大魏最尊貴的肯定莫過於劉姓宗室子弟。

在劉曉乃至一眾劉氏宗族子弟眼裏,妻和妾,他們其實都分得清;

妻子哪怕不喜也要敬重,夫妻一,娶妻娶賢;

而妾,說白了不過是個取樂的玩意兒;

除了側妃特殊一些,不可輕待,其他的妾室通房在他們眼中都是過眼雲煙的緣罷了。

就像前世的劉曉,

對皇伯父賜下來的兩個貌側妃,他其實是想要的,

於公於私都想要。

即便他猜到這可能會讓正妻心裏拈酸不適,可他會覺得,妻子已然是正室,嫡妻之尊,便是兩個側妃再如何也越不過正妃,以此來安自己、也為自己找理由和借口。

上一世的劉曉有多喜歡蘇妙,劉曜本來是不知道的。

這是堂兄的家事,他素來不喜歡多管閑事;

可是,

前世蘇妧去世十二年後的那個秋天,

蘇妙積鬱疾,與世長辭。

他去魏王府吊唁的時候,看著抱著牌位癱坐在靈柩前,一副人不人鬼不鬼樣子的劉曉,便知他更多地是深而不自知。

也許一直以來,他也是喜歡蘇妙的,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非蘇妙不可;

而且蘇妙子清傲,從來不會屈膝服於他,長此以往,劉曉未免也失了耐心,夫妻間徹底生了齟齬。

這樣同樣倔強的兩個人,會像兩隻刺蝟,隻要想靠近,便會刺傷對方;

也許有天彼此上的刺磨沒了,兩人可以摒棄前嫌、再度把手言歡。

可惜,

蘇妙沒能等到那一天;

而劉曉的餘生,便和他一樣,

活在無盡的思念和悔恨中。

也許這也是他決定搭把手的原因吧,

失去妻子的痛,他們兄弟前世都經曆過;

今生既然他能重來,便希自己邊的人都不要有憾。

.

魏王府

劉曉一早聽說下人說劉曜給自己傳了封信,心裏是驚奇的不得了。

這段時間,太子家的小祖宗遠赴江南的事傳遍了京城的貴族圈。

世家子弟和閨秀都對此事津津樂道。

但是也好奇,堂堂皇孫,到底是去江南做什麽的?

天下沒有不風的牆,更何況東宮裏還有已經回去的劉暻這個大

沒幾天的功夫,劉暻就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讓一圈人都知道了,

——原來六皇孫去江南是追尋自己喜歡的蘇家五姑娘。

——聽說那蘇家五姑娘被蘇老夫人留在邊陪伴,六皇孫才一直逗留江南不回的。

……

諸如此類的流言蜚語,是滿京城飛。

劉曉自問和劉曜關係其實很不錯,但是也沒想到這家夥會在這時候給自己寫信。

懷著好奇加寵若驚的心,劉曉正式的打開準備展閱。

可信封裏頭的那張紙剛展開,劉曉就覺得不對勁。

這不是劉曜的字跡;

親堂弟的字他還是認得的,但眼前這張紙上的字,是標準的簪花小楷,秀氣雅致,一看便是出自子之手。

怎麽?

劉曜手殘了?隻能請個子來給自己代筆?

但是等仔細看了眼其中的容,劉曉頓時想把劉曜捉回來死他。

這,

這怎麽是蘇五姑娘寫給劉曜的信,

這就算了,為什麽心中還提到了他,

“心儀一個姑娘和兄弟說是沒用的,得讓人姑娘自己知道啊;魏王世子平時看著正經坦率的人,怎麽在這種不該害的時候害?”

“你該勸勸魏世子,雖然他份尊貴,但放下段追求喜歡的姑娘,也不丟人;誰沒個年慕艾的時候呢。”

“要是真喜歡就作利索點,我姐姐可不是沒人要;這才在江南不久,就前前後後一堆富家子弟跟在後麵獻殷勤。”

……

說的話當然要含蓄一些,但劉曉看來,整封信差不多就是意思。

看完以後,劉曉發現,信封裏居然還有一張。

這次打開,是劉曜的字跡了。

整張宣紙上就洋洋灑灑的幾個字——

有心提點,切勿朽木不可雕也!

劉曉:“……”

所以,

要是他沒猜錯的話,

劉曜是把他喜歡蘇妙的告訴了蘇妙的妹妹,而且這蘇妙的妹妹話裏話外還對自己頗有見的樣子。

劉曉看完是覺得又氣又想笑。

這劉曜什麽時候變了子,居然會和別人多說這樣的事。

看來,這家夥對這個蘇家五姑娘真是認真的。

不過,劉曉也看得出來,劉曜其實是在側麵給自己創造機會。

可是這需要他創造機會嗎?

不出意外的話,皇祖父那邊賜婚的意思都板上釘釘了,用他在這畫蛇添足?

思及此,劉曉修書一封,回複了劉曜。

簡而言之意思就是,皇祖父那邊自有主張,江南的那些看到人就獻殷勤的構不什麽威脅,順便他快些回京城,皇祖父和伯父那邊都惦記著。

信封是皇家豢養的信鴿傳的。

劉曜看到劉曉的回複,有些好奇這家夥的自信是哪來的。

他為什麽會覺得蘇妙會乖乖的嫁給他?

皇祖父那邊別的還好說,但若是蘇恒和蘇忱有心避讓,皇祖父是絕對不會為他們脅迫兩個忠心衛國的能臣。

還有就是,蘇恒和蘇忱的理由,劉曜都猜得出。

定是蘇家已然位極人臣,實在惶恐再有兩個兒與皇家結親,樹大招風。

而臣子勢大和皇家外戚是每一位帝王都忌諱的,

蘇恒蘇忱這麽說,在皇祖父眼裏便是識趣。

兩個有能力又識趣的忠臣,獻文帝自然不會生氣。

所以,

現在婚事是否能的關鍵,就在蘇家上,更的說,是在蘇家兩個姑娘上;

蘇恒和蘇忱疼兒都是出了名的,劉曜自然也是知道;

為了兒,這兩位侯爺什麽做不出來。

如此種種,再加上蘇妧那天的態度,劉曜對自己和蘇妧的婚事這一世能否照舊,已經不是那般竹在

就是不知道劉曉這家夥,哪來的自信。

簡直枉費他一番心意,

算了,

不管了。

他若是說多了還惹人生疑,該提醒的自己也提醒過了,

其他的與不,端看劉曉和蘇妙這一世的緣分了。

.

京城書房

上座的獻文帝閉著眼睛,手裏撥弄著一串佛珠。

前大太監曹公公進來通傳道:“啟稟陛下,平侯和寧遠侯到了。”

“宣。”

曹公公:“是。”

蘇恒和蘇忱皆穿服,前後而

“臣蘇恒/蘇忱參見陛下。”

“免了。”

“謝陛下。”

蘇恒:“不知陛下傳喚,所為何事?”

獻文帝很是和氣的擺擺手,示意二人不必拘禮,“朕就是找你們說說話,不沒什麽大事?”

蘇恒和蘇忱了然。

簡單的說了幾句有的沒的,獻文帝直主題。“朕聽說你們家四丫頭和五丫頭被老夫人留在江南了?”

蘇恒聞言苦笑了聲,恭聲說道:“是;家母喜江南秀風景,便想宜居於此養老;但同時又想有兒孫承歡膝下,便把兩個孩子留在了邊。”

蘇忱也道:“不瞞陛下,為著此事,臣和兄長還挨了好一頓罵;可兒孫承歡盡孝理之自然,既然臣和兄長不能時刻在江南陪伴,兩個兒替父盡孝也能寥臣和兄長的愧疚之心。”

獻文帝對此也理解。

他南巡的時候也去過江南,那邊的風景秀麗,景怡人,氣候也好,的確是堪稱人間天堂的好地方。

他要是個普通宦人家的老爺子,年紀大了,也想去那樣的好地方頤養天年。

可惜呀,他是帝王,連出一趟這宮城,都非易事。

獻文帝是一點彎也不繞了。

“兩個孩子在江南待兩年也不算什麽,江南氣候養人,正適合小姑娘。”

“朕今日你們來,就是為了孩子們的親事;朕想知道兩位卿意下如何?”

蘇恒和蘇忱對視了眼,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蘇恒:“陛下。陛下抬舉蘇家,是臣等的榮幸;能與皇家結親更是無上榮;可臣和弟弟都已有世襲爵位,家中人皆是出自大族;若是……再出兩個皇家媳,臣等實在惶恐啊。”

獻文帝不以為然,“卿多慮了;朕和太子都是信得過蘇家的。”

蘇忱:“陛下,陛下和太子厚,臣和兄長自然知曉;可蘇家已然煊赫至極,臣和兄長日日惶恐,如何嘔心瀝回報君恩浩;還請陛下三思,切勿打破朝堂平衡,讓世家再出。”

最後兩句可謂是點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除了皇太孫劉暲以外,劉曜和劉曉是孫子中獻文帝最喜歡的;

所以給這兩個寶貝孫子挑未來媳婦,獻文帝很自然而然的代了普通人家祖父的份,隻看哪家適齡姑娘人品相貌皆好、哪家姑娘端莊貞淑識大

至於其他的,朝堂上已經維持了二十餘年的世家平衡,獻文帝確實沒想過自己為孫子挑的兩樁婚事會造什麽嚴重後果。

他一心隻想著給他家大孫子找個好媳婦了。

可剛才聽蘇恒和蘇忱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那麽回事;

蘇家已經有兩個侯爺了,再出兩個皇孫媳,屬實是太惹眼了些;

他和太子雖然信得過蘇家,可那些心懷叵測的小人未免不會借此滋事,讓蘇家為眾矢之的。

惜人才,不忍也不願蘇家出事。

獻文帝心裏長長的歎了口氣,又是一個不由己的無解之局啊。

“朕明白了,朕會再仔細斟酌的。”

“但是,朕聽說,太子家的老五和老六也去了老夫人的壽宴?”

說起這事,蘇恒和蘇忱臉也有些尷尬。

“確有此事。二位皇孫殿下巡遊江南,聽聞家母壽誕,這才賞臉了一趟。”

獻文帝哼哼的笑了兩聲,“行了,蘇恒啊,朕自己的孫子什麽德行朕很清楚;連朕這個親祖父有時候都的人,願意不遠萬裏去趟江南,還去你家。你是真沒看出點什麽?”

蘇恒不說話了。

讓他說什麽?

說陛下我當然看出來你孫子看上我兒了,而且在江南的時候你孫子的眼睛都快長到我上了。

可這想想就不可能。

“陛下,六皇孫人中龍,小薄柳之姿,實在是不敢高攀。”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絕,獻文帝有點不爽。

“我說蘇恒,你是看不上老子的孫子怎麽著?”

蘇恒忙道:“臣不敢;隻是小子太過驕縱,而六殿下子又過於清冷,臣隻怕……”

剩下的話,蘇恒沒有說出來。

但是懂得都懂。

獻文帝自然也明白,

這是覺得他大孫子不會疼人,怕小兩口將來過不好。

這理由獻文帝挑不出刺來,當爹的心疼孩子,天經地義。

更何況,他也覺得他那孫子不太會疼人;

將心比心,

雙方互換一下,

他可能會直接讓這臭小子滾,什麽玩意兒、娶他家如花似玉的閨還一副誰欠他錢的臭德行。

想來,若不是有個君臣之分,蘇恒說話隻怕會更加不客氣。

對此,獻文帝倒是沒有毫的生氣,蘇恒兄弟不趨炎附勢、不看到他就怕得抖似篩糠,敢作敢當、敢於直言,且都有真才實學,他就喜歡這樣的臣子。

但是,即便大孫子再臭臉、子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孫子啊,

獻文帝還是想替孫子爭取一下,“老六至今還在江南沒回來;蘇恒啊,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做長輩的一概別手,隻看兩個孩子自己有沒有緣分;若是兩個孩子互相喜歡,那就算是朝堂世家傾斜,朕也認了;若是兩個孩子看不上眼,那朕也不勉強。”

一個帝王能做到這樣,已然是誠意十足了。

蘇恒自然也不會不給這個麵子,“陛下抬,那臣就和陛下一起靜觀其變。”

獻文帝連聲稱好的笑了幾聲。

搞定了劉曜,還有一個劉曉。

獻文帝心累的。

他自己當初娶媳婦可都沒有費這麽大的功夫,

為了他那兩個寶貝大孫子,他可真是勞心勞力,

普天之下上哪找他這麽好的祖父啊。

蘇忱可比蘇恒更難搞定,其子遠比蘇恒更為倔強。

“蘇忱啊,你看,老六能和妧丫頭且走且看;那你家那閨和魏王家的,是不是也該有個說法。”

蘇忱:“陛下,小被臣寵得不樣子,子傲、脾氣又大,臣隻怕委屈了魏王世子。”

獻文帝:“哎,兒是家中客,多寵些又何妨?朕也喜歡喜歡寵著兒和孫。”

有了大哥那一遭,蘇忱知道自己不退步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臣對魏王世子是萬萬沒有意見的。隻……怕世子看不上小啊。”

獻文帝聞言瞪大了眼睛,“他敢!”

不過轉念想了想,魏王家的那個也不是什麽好說話的主兒,獻文帝覺得還是有必要探探那臭小子的口風。

否則他要是不願意,兩個孩子了親後了怨偶,那他不了罪人?

最後,蘇妙和劉曉的事就暫時先被擱置,獻文帝示意二人先回去。

出了書房,

蘇恒和蘇忱走在宮道上,蘇忱略慢了蘇恒半步。

蘇忱:“大哥,你說咱們都向陛下陳明了不願意蘇家樹大招風,陛下怎麽還堅持要給兩個孩子說合?”

蘇恒若有所思,看向遠,“那是因為如今的世家已然掀不起什麽風浪;陛下忌諱是會忌諱,但是也不會太過高看。”

“加上六皇孫在江南來了那麽一出,現在明眼人都覺得六皇孫對阿妧一往深;陛下疼六皇孫無人不知,怎麽可能舍得寶貝孫兒心願達不呢。”

說起這事,蘇忱也正要問兄長。

“大哥,那你對六皇孫和阿妧的事怎麽看?”

蘇恒:“坦白說,我是真覺得六皇孫不錯;出尊貴,可在軍營裏曆練的時候卻很能吃苦,也有真才實學;子雖然清冷了些,但誠然是個正人君子。”

蘇忱好奇,問:“那你起初為何不願意阿妧嫁他?”

蘇恒無奈,“那哪是我不願意,那是阿妧自己不願意。阿妧自己和你大嫂說的不願意嫁高門大戶更不願意嫁皇室子弟,不願意將來麵對丈夫的三妻四妾。”

蘇忱:“兩個孩子都是一個心;妙妙和安也是這麽說的。可是,大哥你說,即便是不嫁高門大戶,那普通富貴人家的公子也會有姨娘和通房啊。”

“難不真讓兩個孩子嫁一個家徒四壁的窮小子?”

蘇恒聲音一沉,“胡說八道什麽呢。”

兩個侯府千金嫁窮小子?

蘇家可丟不起這個臉。

蘇忱也覺得自己說的有些離譜了,訕訕的笑了笑。

“那大哥,現在怎麽辦?”

“咱們真就什麽都不幹了隻等著幾個孩子自己的緣分?”

蘇恒轉頭看著這傻弟弟,“那不然還能怎麽辦?”

“你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回絕陛下不?”

“若是孩子們真的有緣分,能良緣永結自然是好的;若是不能,你沒聽陛下也說了,他就不勉強了。”

“君無戲言,陛下的話你還不信?”

蘇忱:“我信是信;可萬一將來幾個孩子沒,那咱家兩個兒還怎麽說親啊?”

“那些喜歡背地裏嚼舌的,還不知道怎麽編排呢;皇室的人他們自然不敢說什麽,而且這種事本來吃虧的也是子。”

“到時候,指不定得說咱家的兩個兒是皇家不要的、或者說什麽兩個孩子沒本事、想嫁皇孫沒嫁。”

“人言可畏啊,大哥!”

蘇恒臉忽地嚴肅了起來,眼神鋒銳而又帶有殺氣。

“若有人敢說這話,無論是誰,我拔了的舌頭!”

蘇忱聞言,先是一怔,然後點了點頭,顯然是也同意蘇恒的話。

    人正在閲讀<王妃重生後,第一件事就想換夫君>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