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春》及笄之禮

兩人在北疆遊曆了兩個多月,這才終於回了帝京。

回來之後,晏瀾不願再到軍中,在他離京前往北疆之前,晏閣老就曾說過,此後他做怎樣的決定都不再橫加幹預。於是這一次,晏瀾毅然決然正式伍投戎,進到五軍都督府下轄的前三營中。

軍雖守護宮城,平日裏威風凜凜,卻不能真正上陣殺敵,當初晏閣老拗不過兒子,卻又不願他投軍中,這才想了個折中的法子,讓他到軍中領著閑職。晏瀾雖答應了,可那對他而言,並不算是真正如願。

從北地回來,連晏清都覺得,哥哥了許多。大約是真正見到邊關風霜,才明白自己心中的向往意味著什麽。

化十九年的初夏,英王趙淳年滿二十,行完了冠禮便要開邸經。

從前諸位皇位年時,到了開蒙的年紀,都會在弘文院由翰林們統一授課,可等到年後,便可離宮開府建牙。這時候所謂的開邸經,便是從翰林的編修中選出才學出眾之人,擔任侍講學士,繼續為其授課。

當時太子已立,英王雖然也頗世宗寵,卻也為此到太子的忌恨。日後太子繼位,趙淳的日子想來是不會太好過,朝中之人又迎高踩低,眾人也未將這英王殿下放在眼裏。

翰林院中諸人,都暗自祈禱著自己不要被選中,否則日後太子繼位了,跟隨英王的這些人,哪個還能善終。

這侍講學士本該由世宗選定,可他不知怎麽突發奇想,竟讓趙淳自己在翰林院中挑選。

這對趙淳而言自然是好事,他倒也思慮再三,卻仍有些拿不定主意。

晏閣老閣前曾執掌翰林院,在趙淳年時,晏閣老又為其授過業,他對幾位殿下一視同仁從不偏頗,趙淳也對他崇敬有加,這樣的事,便想著找晏閣老商議一番。

趙淳駕臨晏府,便也在府上見到了晏清,如今也是及笄的年紀了,量亭亭,眉眼也張開了,在他跟前兒端端行了禮,恭敬地道:“拜見三殿下!”

趙淳瞧著笑了起來,又故作認真地打量了一番,點頭道:“嗯,倒是懂事了。”

趙淳的母妃賢妃娘娘,與晏清的母親同姓同族,膝下又並無公主,便對晏清格外喜小時候常在賢妃娘娘跟前走,與趙淳也是自

從前趙淳就寵著,如今晏清年歲長了,自然不能如從前那般放肆,這才按著規矩像模像樣地給他行禮。可聽了他這話,知道他這分明是在打趣自己,便道:“臣知道,陛下這是在敲打臣從前不懂事呢!”

趙淳偏頭看著,笑意不減,“你呀……”

晏閣老其實也一早明白趙淳前來所為何事,他的手中冊子上有翰林院的一眾編修、學士們的名冊。

趙淳倒是仔細地看了,又翻了翻翰林院中最出眾幾人所寫的文章。晏閣老打量著他的神,問道:“殿下是難以決斷,還是覺著這些人均不如意?”

“倒不是不如意,”趙淳搖搖頭道,“這些人的才學自然是天下英才中最出類拔萃的,挑不出錯來。可老師您也明白這朝中勢,誰又不知道,皇兄心中對本王一直存了芥,若進了我的王府,日後怕是會耽誤了這些人的前程。”

趙淳說得委婉,可晏閣老多年從政,深謀遠慮,哪裏又聽不明白這話背後的意思。

翰林院這些人,誰不是多年寒窗苦讀出來的,若說沒有飛黃騰達的誌向又怎麽可能,這些人個個都是曆年科舉中的翹楚,譽滿天下的才子,也個個都是玲瓏心思。

如今皇儲已定,天下大勢已明,跟隨英王勢必會惹得太子不快,誰會願意犯這個險,便是趙淳如今憑著才學挑了他們其中之人,也未必得換來真心地跟隨。

侍講學士也算是邊的親信,若存了二心,日後等太子登基,難保不會想到賣主求榮,那對趙淳而言才真是禍患。

看著名冊上那些人,趙淳搖了搖頭,合上了冊子。

晏閣老心下了然,又道:“老臣心中倒是有一人選。”

“哦?”趙淳好奇地問,“是誰?”

晏閣老從案上拿起一道冊子,雙手奉給趙淳,“這是此人的文章,請王爺過目。”

趙淳接過,拿起來打開,隻瀏覽了一番,便道:“這不是當初那封名帝京的奏疏麽?”

“正是,”晏閣老道,“老臣所薦之人,便是寫下這封奏疏的人,他雖年紀尚淺,一則是才學不凡,更重要的是,這份赤子之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時不是愚鈍,而是勇氣。

“翰林院中趨炎附勢之人絕非一二,可老臣相信,能寫下這樣一篇文章的人,不會隻為了自己的前程蒙蔽己心。”

“這人我知道,”趙淳沉道,“那日父皇讀了這封奏疏,問了我與皇兄的意思,皇兄向來不喜這等直言進諫之人,蔡相那邊,又喜歡能審時度勢的‘聰明人’。他這樣的人啊,不了他們的眼……”

“所謂審時度勢,度的可不是眼前之勢,真正的聰明人,應當是能度千古之大勢的人。”

他將手中書冊合上,衝著晏閣老點了點頭,“本王心中已有決斷,多謝老師指點。”

趙淳向世宗提了侍講人選之後,世宗著實有些吃驚,可當初的話放出去了,說是要讓他自己來定,如今也不好再說什麽,便下旨準了。

這消息在京中引起了一些波瀾,大家都想不到英王殿下會選了這麽一個人。不過,英王殿下往後至多也不過一個閑散王爺,這江惟仁往後的前途怕是也不會有多大的起,所以這件事很快便也被大家拋諸腦後了。

不久江惟仁開始正式進出英王府,為趙淳的侍講。晏清知趙淳的子,他對江惟仁這樣的有識之士,必定會十分禮遇。

倒也不出所料,這一年,因英王在前的舉薦,江惟仁從翰林編修被擢為國子監祭酒。

所謂國子監,亦被稱為“太學”。

作為朝廷的最高學府,裏頭的監生們均是負眾,前程也自然不低。國子監網羅這些朝廷儲備人才,執掌國子監所能積累下人脈不可估量,而前任祭酒,便是京中無人不知的沈注沈大人。

對晏清來說,最大的改變是經常能在晏府中看到江惟仁,不是因為他與晏瀾的親近關係,還有晏閣老,也不再避嫌。

晏永年有個人盡皆知的好,那便是下棋,他的棋藝不是在同僚中未逢敵手,便是與京中國手對弈,對方也不敢掉以輕心,棋盤不過方寸,對晏閣老而言卻是無限天地。

連晏閣老都沒料到,江惟仁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於棋道如此進,棋風更是沉穩老道,第一次手,就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第一次是掉以輕心了,晏閣老很快又讓晏瀾將人到府上,直到天黑晏清才見江惟仁從書房裏出來。

晏清知道父親是棋癡,外頭的人也知道投其所好,朝中不是沒有想借機攀附的,可真一手,那些自負棋藝的人,卻大多都不得晏閣老的眼。

偶有一二,稍能相抗,還要自作聰明,想著故意輸給閣老大人,被晏閣老一眼識破,那絕對是不留麵。

對晏閣老而言,對弈一場是再鄭重不過的事,想著的人,那便不配執子。

晏清明白父親最痛恨故意放水之人,可江惟仁位不高,又是晚輩,便是棋藝勝過父親,肯定也想著要為其保全麵,說不定就弄巧拙了。

於是見江惟仁從書房裏出來,走到前院時,左思右想之後,還是上前住了他,“江大哥請留步!”

瞧了瞧後那幾個下人,便特意走得離他近了些。

江惟仁沒料到這一出,見靠近,那表便有些難以捉

“江大哥,恕我冒昧,不過,我爹那個子江大哥可能不太了解,”晏清低了聲音,躊躇道,“他呀,下棋的時候最是認真,不僅自己全力以赴,也不喜他人有意相讓……”

說了,江惟仁十分認真地點頭,堂堂國子監祭酒大人,倒像個教學生般。

“所以啊,你千萬別故意輸給他,給他知道,必是要生氣的。”晏清覺得自己仿佛了諄諄教導的老師,可看著江惟仁了悟的神,想來正好被說中了,想還好自己提醒了他。

“我知道了,”他眼中泛起淺淺笑意,清雋的容貌在此刻更為驚心,染,他也低了聲音,“多謝姑娘提醒。”

看著他眼中的笑意,晏清忽然起了一分懊惱,應該讓晏瀾跟他說的,自己這樣衝地去提醒,倒顯得多關心他似的。

晏清有些心虛,便低著頭告辭,然後疾步走了,當然不知道後有道目一直在原地看著自己的背影。

第二日,晏清又想起此事,便將昨日在書房裏伺候的下人來,想問問江惟仁昨日故意輸了父親幾局。

哪知那下人竟衝搖了搖頭,一時間沒弄明白這搖頭的意思,又耐心地問:“昨日老爺與江大人一共下了幾局?”

“兩人統共下了十局。”下人答。

“那江大人勝了幾局?”又問。

“十局。”那下人看了看,據實已報。

晏清:“……”

——

冬不久,便是晏清的生辰,可這一年的生辰可不同,已經及笄了。

及笄禮是晏夫人在準備,按禮,隻有族中長輩能觀禮,就連沈注,也沒有冒昧打擾。

不過人雖未至,禮卻早已準備妥當。

曆年沈注不知給送了多東西,從未出過錯,這一次也不例外,晏夫人瞧著也是直誇。

“還是舜欽最知你的意。”

舜欽是沈注的字,晏夫人一向就喜歡他,這一回特意將到一邊。

“清兒,如今你已及笄了,”晏夫人拉住兒的手,溫聲道,“你自個兒也明白,及笄之後便是要論嫁娶了。”

猜到母親是要同自己談論此事了,卻沒想到會是這麽快,“母親,兒還想能陪伴母親久一些呢。”

“母親當然也想我的乖兒能多陪陪母親,可再如何,萬不能耽擱了你。”

晏夫人拍拍兒的手歎道,“父母的意思呢,想必你也清楚,你與舜欽年時,你父親與你沈伯伯就談及過此事,隻是那會兒你年紀尚,如今你已及笄,沈家那邊舊事重提,所以母親便來問一問你。”

父母的意思,自然一早就知道了,沈注對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麽,從前也並不是沒有想過。

已到了出閣的年紀,父母當然也要開始心,晏清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就留在父母跟前兒,也總會有那麽一天,會嫁為人婦,去到別家。

若那個人是沈注,於而言,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兩家相,門當戶對,日後公婆疼,沈注就更不用說了,從前的十幾年裏,他對都是百般縱容。

晏清愣了許久,晏夫人便一直等著,也不知過了多久,晏夫人終於聽到兒低聲答:“但憑父親母親做主。”

晏清知道,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往後會決定自己的一生。

    人正在閲讀<玉殿春>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