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1833章 道等級,百年后的產
“畢卿,現在的道路是分等級的,這事兒你知道吧!”
“臣知曉!”
畢自嚴點了點頭:“除了驛道外,還有五個等級,分別是可以通行三輛馬車的路、兩輛馬車的道、一輛馬車的深、走大車的診和走小車的徑。
路和道基本就是府城之間的道路,前三者和后兩者之間的區別除了寬度外,就是路面平整、所用材料、維護等等的不同。
前兩者即便是下雨都還能前進,后三者那就一言難盡了。”
“不錯!”
崇禎點了點頭:“后兩者若是下雨,地面積水、泥濘不堪,別說走車,走人都困難,則三五天長則半個月都無法同行。
即便是前兩者,若是下個三五天的雨也是夠嗆的。”
“陛下,下雨的話,商隊也不會趕路,這也影響不了太多,再不濟走水路,等到三大運河開通,那就更加的便利了。”
“南方水網集能行船,可北方和西北呢,大明的運輸為什麼是南船北馬?很顯然現在的道路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拋開這個,朕還有一個不得不大修的理由。”
說到這里,崇禎頓了一下,眼中閃過幾期待:“記得蒸汽機戰船出來后我們和王徵聊的一些構想吧。”
“構想?”
畢自嚴愣了一下,隨即似乎想起了什麼,瞳孔微:“陛下說的可是用蒸汽機帶數輛馬車前行?一次運送三五千石資?甚至上萬石?”
說完后,畢自嚴眼角直跳,再次道:“這、這可能嗎?”
言語中滿滿的難以置信和希冀的矛盾之。
單論運輸速度和便利,船遠不及馬車來的方便。
為什麼歷代都修運河、疏浚運河,而且還出現了十幾萬人數的護漕大軍?管理運河的衙門更是有數個、品階能搞到從一品?
拋開牛馬缺外,一是因為船的運輸量大,一船的運輸量是數輛馬車之和。
二是馬車等等對道路、地形的要求比較高。
如果有能帶數輛馬車前進的蒸汽機,那絕對能將商事發展和出行提升到一個夸張的地步。
以后打仗,后勤再也不是限制大軍前進的主要問題了。
想到這里畢自嚴忍不住問了一句:“陛下,難道王院長那邊已經出果了?”
“沒有!”
崇禎搖了搖頭,淡淡道:“現在沒有,那以后呢?我們總得做好準備吧,如果研究出來,因為道路不行,那才可惜呢。”
“道理是這樣子沒錯,可馬車子極窄,即便是秦直道的堅固程度可能也無法承載吧,速度也快不了多。”
“這個不是問題!”
崇禎搖了搖頭,眼中滿是自信之:“知道蒸汽機的封吧,用公英熬出來的膠狀質。
若是只能從公英里面熬出來,朕也不會想這個載重極大的機了。
但前幾天錦衛從馬六甲那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人發現了類似公英熬出來的膠狀做出來的東西,而且比公英做出來的更好。
;經過調查才發現是他們在南洲的原住民那里得到的,那里的原住民利用橡膠樹分泌出來的熬出的東西。
這玩意那邊大量的盛產,絕對能滿足我們所需。”
崇禎的臉上滿是驚嘆之。
他以為橡膠這玩意應該是一兩百年后的工業革命的時候才出現的產,但沒有想到南洲的原住民已經用了上千年之久了。
雖然技不算咋滴,但只要發現了,剩下的就是大量改進的過程了。
收集南洲原住民的加工技結合華夏數千年的智慧,加上大量銀兩投進去,一點點的試探,改進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如果沒有橡膠,對于蒸汽機拉數十輛馬車的這種火車雛形,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既然已經有了,那就提前做好應對。
見畢自嚴開始神游了,崇禎繼續道:“第一階段我們不用想著將大明所有縣城連接起來,但將各府府城連接起來。
修建寬度不求達到秦直道的寬度,但至要比現在的‘路’的標準要寬一些,至能容納六輛馬車通行,中間間隔半米。
一輛馬車是一米六,六輛就是九米六的寬度,加上間隔就是十二米一,兩側再留出一米半供百姓步行的路,總計十五米寬,不算離譜吧。”
畢自嚴張了張,想說什麼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不算離譜?
那要看和誰比較,和之前的全國所有縣城連通的確是不算離譜,但和秦直道相比那就有些離譜了。
大明自開國以來就有三百五十里一府的標準,南方發達集一些,距離小一些,百里也是有可能的,北方相對遠一些,四五百里都是有的,但平均在三百到四百里之間。
不算中南半島,大明一百州府合計一百六十多,略算就是五萬六千里,這簡直是離大譜了。
但皇帝所提的蒸汽機帶的數輛馬車前進的這種又讓他無比的心。
拋開貨運,軍事運輸、補給等等也需要考慮。
想了想后,畢自嚴低聲道:“陛下,此事臣到月港參加完海貿開運儀式后立刻回京和六部閣商議,將各府之間的現有道距離測算出來。
至于怎麼修、什麼時間修,等陛下南巡回京之后再行定奪。”
“就這麼定了,朕現在只是這麼一說,的還要去南京看了王徵之后再說,放心,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
“陛下圣明!”
畢自嚴心中松了口氣,他還真怕皇帝犟起來都聽不進去勸的。
皇帝就這點好,聽得進去勸。
松了口氣后,畢自嚴又好奇的問道:“陛下,您剛剛說不用花朝廷的銀子,讓商人出銀子,商人們會同意嗎?
這可不是修修補補,估著至得自己府的道路得數萬兩之多,這不是小數目。
商人們即便是想,但估著也是有心無力的。”
崇禎先是點了點頭,然后神的一笑,輕聲道:“如果只是單純的掏銀子肯定是不行,但如果這里面有利可圖呢?”
- 連載37 章
人在深圳
我毫不憐香惜玉,壓住她嬌嫩的身軀,右手一扯,裹在她身上的白色浴袍已不翼而飛,一具潔白無暇的嬌軀立現眼前,只見她一身又白又嫩的肌膚,玲瓏適中的身材,大腿底部那一片的三角地帶,毛茸茸的陰毛,覆蓋下一道肉縫,此刻草地滿溢露水,看得出來,黃靜其實早已情動不已了。
7.53 42654 - 完結392 章
算卦我靠玩微信
“大師,我最近事事不順,能否指點迷津。”一位國內知名演員深夜趕到沈穹的店鋪只爲求卦。沈穹看了一眼微信上對方的資料(演技:75舞蹈:86),他微微一笑吐出四個字:“不如跳舞。”一場的雷雨後,沈穹發現自己的手機微信更新了,新版本的‘附近的人’竟然能夠看到別人的健康值,能力值,氣運值等等……
8 8767 - 完結5006 章
騎士征程
底層軍官的崛起史; 明豔的鬥氣; 絢爛的魔法; 可人的粉紅知己; 儘在騎士征程。
8 33338 - 完結929 章
大明第一臣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撿到了一個少年,從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條臂膀。抗元兵,渡長江,滅陳友諒,伐張士誠。創建大明,光複燕雲。 我無處不在。 從此洪武立國,再無遺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湯。 針對小明王的事情,我們需要采取四階段戰術。 首先,我們宣稱什麼事都冇有。 其次,我們說或許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我們什麼都不用做。 再次,我們說或許應該做點什麼,可惜什麼都做不了。 最後,我們很遺憾小明王以身殉國,當初要是做點什麼就好了。 …… 有人問:身為太祖第一心腹重臣,如何輕鬆避過風風雨雨,安享天年? 張希孟謙虛地說:“仆隻是大明朝卑微的社會公器,用來盛放太祖皇帝深思熟慮的果實!”
8 9802 - 完結206 章
重返1993
首富顧正東已經是胰腺癌晚期,意外重生在24歲的自己身上。當年的他一身惡習,妻子不堪忍受離家出走,在火災中失去一雙兒女……這次他要重新來過了,趁著一切都來得及。救下孩子,他開始打拼,父承子業用撿破爛兒淘來第一桶金,之后越戰越勇,把撿破爛兒事業做起來,走街竄巷收古董,承包工地收鋼筋,反正是破爛兒就收,撿出一個商業帝國來。還有,孩子媽,你能陪我東山再起,我定不負你!
8 12059 - 完結421 章
十三皇子
集中西醫術於一身的楊雲過勞致死,不想卻穿越成了膽小懦弱的大涪帝國十三皇子。楊雲:既然上天讓我將你的生命延續下去,那就轟轟烈烈地活一回吧!
8 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