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後》第27章 盛寵

第27章 盛寵

木偶戲開鑼, 臺上布景已經搭建完畢。

一架六扇彩繪屏風,一張八仙桌與雕花木椅,俱只有半膝高。

桌案上還擺了茶壺與銀杯,小巧玲瓏, 雕刻得幾乎可以假真。

容璇看得目不轉睛, 兒時有一回趕集,只在街頭看過一場木偶戲, 遠不及眼前的巧。

那時阿娘懷中抱著弟弟, 又讓自己拉著角, 生怕在人群中丟了孩子。

歡快的鑼鼓聲響起,攪散了回憶。作為主角的木偶在屏風後藝人的控下, 走到臺前。

縱桿上的細線在毫不引人注意,t木偶帽飾如真人一般,行走坐臥,靈巧無比。

配著不同樂聲, 劇徐徐展開, 生鮮活, 人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

演完一出《百寶箱》,因宸妃娘娘很是喜歡,秦讓奉帝王之命去戲班傳話,木偶戲加演一場《玉龍扇》。

五六只木偶齊齊現于臺前,著彩敲鑼作鼓,甚至耍起了雜技。

熱熱鬧鬧兩唱罷, 容璇看得盡興而歸。

祁涵吩咐加賞了戲班,另行預備曲目。

來時的舫停在澄和榭外, 陛下擺駕,亭閣賞戲的王公命婦皆起, 離得近的便下到白玉階前。

“恭送陛下,恭送宸妃娘娘。”

容璇認人很快,那日寧遠伯府宴席後,命婦中多有悉的面孔。

舫前,祁涵對出手。容璇借了他的力,穩穩登上船舫。

今日的木偶戲實在彩,祁涵含笑聽談論著。

駕離去,回到虹亭落座的夫人們各有心思。

原本以為陛下多是因為太後催促與朝臣奏請,才從世家貴中擇選一位冊立為妃嬪。

容家三姑娘的樣貌的確生得極好,若是自小養在家中,這京城第一人的名號盡數是可以爭一爭的。

如此姿貌,又是後宮中第一人,能得兩分聖眷也在理之中。

可這幾日瞧下來,宸妃娘娘寵遇之盛遠超們預料。方才帝妃二人相攜離去,旁若無人地說著小話,宛如一對璧人。

似乎先帝的陳貴妃,也有這般一枝獨秀時。

自家兒在後宮中頗得盛寵,秦氏春風得意。這些日子不家族都有意與寧遠伯府結親,尚得好好挑一挑。

幾家歡喜幾家愁,主位上的平侯夫人端了茶盞品茗,掩去眸中神

西明苑中的戲曲一連唱上三天。適逢端午佳節,世家夫人們帶著兒聚在一聽戲,總有說不完的話。

湛藍的天幕下,一只五的彩風箏振翅于白雲間。尾隨風而舞,煞是靈好看。

禮部尚書家的夫人眼尖,笑著道:“這不是山東巡才貢來的錦風箏嗎?”

好風助力,凰直上青雲。

侯夫人擡首一會兒,另一位夫人道:“這是誰在苑中放風箏?”

“還能有誰?”宣國公夫人笑容頗有深意,“自然是宸妃娘娘。陛下陪著呢。”

澄和榭中座尚空著,當然不會說假話。

風箏愈飛愈高,碧湖旁,郎握著手中紡,一圈一圈慢慢放著風箏線。

還不覺疲累,祁涵便未傳輦。

幾片花瓣落在烏發間,極富有生氣的

風箏飛雲端,唯餘長線羈絆。

……

五月過半,書房中政務漸漸繁忙。

容璇翻過一頁書,磨墨時偶爾瞧過一眼,近日戶部的奏案添了不,多與夏稅相幹。

頗為悉,本朝依照前代舊例,沿用兩稅之法。其中夏稅自五月下旬開始征收,八月前應征完畢。夏稅收小麥與布帛,雖定了期限,但各州府割多有延誤,有能如期付者。有時倒也未必是百姓有意拖欠,或者職,蓋因朝廷征稅流程實在繁瑣。好容易點算清楚,大宗的糧食與布匹運就近的糧倉,又是多日的路途,一路平添不損耗。

等到夏稅鼓征罷,接著十月又到秋稅,戶部上下無一人能得清閑。為錯開時間,只能盡早開始籌備。

容璇想想便覺頭疼,還是安安分分讀著手中書冊。

最初的閑心過去,話本看多了也覺無趣。這本國策算是字字珠璣,容璇深以為然,臨了了還是要讀些聖人言。

如從前科考時一般,每日定了份例讀上幾頁。

無論何時,讀過的書總不會騙自己。

書房藏書頗,更不必提文源閣中卷帙浩繁。容璇幾乎想尋什麽書都有,不必再另想辦法。

二人偶有談,書中有疑問之,容璇便向祁涵求教,一一解決。

輕松笑了笑,大晉無數名臣良師教養出來的儲君,確實不負盛名。

能認他做半個夫子,容璇覺得甚好。

老師要瑞王韜養晦,放棄帝位之爭很有先見之明。

接著往下讀:“治國有二柄:一曰賞,二曰罰。賞者,政之大德也;罰者,政之大威也。”

著者寫得妙,曰“人所以畏天地者,以其能生而殺之也”。

帝王亦如天地,掌握生殺予奪大權。

“陛下,戶部尚書在外求見。”

容璇與帝王相視一眼,合上書先去屏風後暫避。戶部尚書乃二品大員,有宮覲見之權。

“傳他進來吧。”

尚書大人匆匆趕來,容璇凝神聽著,原是為雜役征派一事。

本朝三大役,一曰裏甲,二曰均徭,三曰雜泛。服裏甲役者,首要之職便是協助府挨家挨戶清查黃冊以及魚鱗圖冊①,確保沒有與疏失。裏長和甲首還需幫助府催稅,抓捕逃犯,協調鄰裏矛盾。均瑤則是為減輕縣衙負擔而設,服役者需應縣衙雜役,諸如看門、養馬此類。

至于雜役則寬泛許多,運送糧草、興修水利、修築邊事,均在雜役範疇。此番征收夏稅,便是由雜役負責運送。

戶部尚書為難之正在此。地方因為夏稅事宜征調雜役,幾府百姓多有微詞,人數一時也難以湊齊。

賦稅乃國之大事,倘若置不當激起民憤,他難辭其咎。

戶部尚書不敢擅自作主,特來請帝王之意。

容璇安靜聽了全程,倒是頗能理解。

雜役多為府臨時派遣,一旦征調,歸期不定,平添百姓負擔。戶部尚書提到的這幾府,年節前後因修築水利,百姓服役良多,再到征夏稅時已然不堪其擾。

帝王提筆,擇戶部一人為欽差,前往幾府督看勞役擇選。察民,以安為主。

“另將此事擬條陳送往閣,召命閣臣商討長久應對之法。”

“老臣領旨。”

容璇暗暗點頭,雖只是幾府的不滿,尚能彈。但從深而言,已將兩稅法如今的弊病顯無疑。地方雜役的攤派大多由裏正作主,往往無定數。有錢有糧者通過賄賂裏正逃避服役,大部分雜役便落于貧民肩頭,雪上加霜。

戶部尚書告退,容璇方從屏風後現

這位尚書大人也是時運不濟,從他調任戶部至今已有十餘年。

他做事縝妥帖,鮮有冒進之時,兢兢業業這些年,稱得上一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可惜他為戶部之首,兩稅法推行百餘年弊病叢生。一味守難以應對多方問題,只能是拆了東牆補上西牆,得過且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戶部尚書穩重有餘,進取不足,兜兜轉轉總是難閣,再等五六年便該致仕。

朝中政事多有棘手,要想變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容璇回到自己的椅上,取過方才未讀完的書,翻開後一時遲遲未

“陛下仍有煩心事?”開口。

祁涵輕搖頭,無需一同煩憂。

秦讓帶人奉上了茶點,將帝王已批閱的奏疏發還六部。

祁涵未茶盞,閣昨日呈上書案,近七年丈量全國土地,新修黃冊與魚鱗圖冊,共清出未繳納賦稅的田地三百多萬頃。

地方百姓多有獻田于地主豪紳者,只因朝廷法度,紳士子酌減免賦稅徭役。百姓將土地掛于他們名下,只向他們租。

土地兼并有加劇之勢,賦役負擔不均,稅收繁瑣。

國庫尚算充盈,無外乎是因為連年風調雨順,饉,又無外戰。

時局如此,趁局面尚未不可收拾,需防患于未然。帝王筆落于一,沉:“該當如何?”

“嘉定九年,閣次輔劉桂劉大人上奏過一封疏案,倒是有些啓發。”

郎清悅的聲音自然地接上,直到與案後的帝王目相撞時,容璇才驚覺自己的失言。

停了停,還是將剩下的半句說完整:“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

容璇也是在戶部檔房無意翻閱到劉大人二十年前的手書,拜讀過後大為嘆服。

劉大人意在全面丈量全國土地,進行賦役合一,簡化稅制。

簡而言之,便是將徭役合并田賦,占有土地多者多應徭役,多繳賦稅,不再按一戶人口多寡繳納稅收、攤派雜役。

如此,亦可遏制土地兼并之風,貧者能有立錐之地。

但彼時全國魚鱗圖冊陳舊、混,要想做到劉大人t所言無異于天方夜譚。兼之此法紳地主利益,反對者無數,很快便不被提及,塵封于戶部。

但眼下不同。新編纂的魚鱗圖隨時可呈于帝王案頭。新帝即位,萬象更新,朝中上下早便不是仁宗在位時的景。

容璇笑了笑,想起自己的份,拈了一塊糕點掩飾過去,不再多言。

在其位方謀其政,戶部事務早與無尤,多思無益。

晴好,書房中安靜下來,一時無話。

    人正在閲讀<奸臣她委身陛下後>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