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時大司徒侯霸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於道。昱迎拜車下,丹下荅之。

昱曰:“家公與君結,何為見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許也。”

丹子有同門生喪親,家在中山,白丹往奔。結將行,丹怒而撻之,令寄縑以祠焉。或問其故。丹曰:“道之難,未易言也。世稱管、鮑,次則王、貢。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時人服其言。

客初有薦士於丹者,因選舉之,而後所舉者陷罪,丹坐以免。客臱懼自絕,而丹終無所言。尋複征為太子太傅,乃呼客謂曰:“子之自絕,何量丹之薄也?”

不為設食以罰之,相待如舊。其後遜位,卒於家。

王良字仲子,東海蘭陵人也。好學,習小夏侯尚書。王莽時,寑病不仕,教授諸生千餘人。

建武二年,大司馬吳漢辟,大應。三年,征拜諫議大夫,數有忠言,以禮進止,朝廷敬之。遷沛郡太守。至蘄縣,稱病不之府,屬皆隨就之,良遂上疾篤,乞骸骨,征拜太中大夫。

六年,代宣秉為大司徒司直。在位恭儉,妻子不舍,布被瓦。時司徒史鮑恢以事到東海,過候其家,而良妻布曳柴,從田中歸。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故來書,見夫人。”妻曰:“妾是也。苦掾,無書。”恢乃下拜,歎息而還,聞者莫不嘉之。

後以病歸。一歲複征,至滎,疾篤不任進道,乃過其友人。友人不肯見,曰:

“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拒之。良臱,自後連征,輒稱病。詔以玄纁聘之,遂不應。後武幸蘭陵,遣使者問良所苦疾,不能言對。詔複其子孫邑中傜役,卒於家。

論曰:夫利仁者或借仁以從利,義者不期以合義。季文子妾不帛,魯人以為談。公孫弘服布被,汲黯譏其多詐。事實未殊而譽毀別議。何也?

之與利之異乎?宣秉、王良位優重,而秉甘疏薄,良妻荷薪,可謂行過乎儉。然當世諮其清,人君高其節,豈非臨之以誠哉!語曰:‘同言而信,則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則誠在令外。’不其然乎!張湛不屑矜偽之誚,斯不偽矣。王丹難於執之道,斯知矣。

杜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也。父鄴,哀閑為涼州刺史。林好學沉深,家既多書,又外氏張竦父子喜文采,林從竦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初為郡吏。王莽敗,盜賊起,林與弟及同郡範逡、孟冀等,將細弱俱客河西。道逢賊數千人,遂掠取財□,褫奪服,拔刃向林等將殺之。冀仰曰:“願一言而死。將軍知天神乎?赤眉兵觽百萬,所向無前,而殘賊不道,卒至破敗。今將軍以數千之觽,規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車,不畏天乎?”賊遂釋之,俱免於難。

時大司徒侯霸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於道。昱迎拜車下,丹下荅之。

昱曰:“家公與君結,何為見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許也。”

丹子有同門生喪親,家在中山,白丹往奔。結將行,丹怒而撻之,令寄縑以祠焉。或問其故。丹曰:“道之難,未易言也。世稱管、鮑,次則王、貢。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時人服其言。

客初有薦士於丹者,因選舉之,而後所舉者陷罪,丹坐以免。客臱懼自絕,而丹終無所言。尋複征為太子太傅,乃呼客謂曰:“子之自絕,何量丹之薄也?”

    人正在閲讀<後漢書>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