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16 建國(2)

的秩序

參加科舉考進士是為了當,隨著老百姓做的人越來越多,世俗的名門族勢力慢慢消退,科舉進士們形了所謂的科舉勢力,也就是後來的文,這一群給明朝的政治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他們形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們先看看他們的組織的運行秩序。

我們前面說過,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員,而舉人要當,就難得多了,他們要參加三次會試,如果實在沒出息,還是不能考過的話,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冊,過幾(從一到幾十不等)年,員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會把這些舉人翻出來,選擇其中一些人去當。這個“大挑”。那麼大挑的標準是什麼呢,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長相,選擇方式類似現在的警察局認人,舉人們如同嫌疑犯,幾十人一隊,站在吏部大臣們面前任人挑選。

這個時候,長得醜的可就真是天不應了,肯定是沒有你的一份了,早點回家吧。

其實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啊。

選中的舉人就可以當了,這些舉人雖然沒有考上進士,但也算是上過榜的,所以他們做一榜出,而進士就兩榜出,大家畢竟都是考試出來的,所以進士們也把舉人看自己的同類。也就是所謂清流。

這些清流們部的秩序區分很有趣,需要詳細說說,大家了解這些規則後,就能較好的理解明代中期文集團中發生的很多歷史事件。

我們列舉出五個員來說明這個問題,給他們分別命名為甲、乙、丙、丁、戊,這五個人的職務是這樣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禮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員外郎(從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從五品),戊是布政史參議(從四品)。

這五個人中甲、乙、丙、丁都是進士,戊是舉人出,他們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位後,他們按照秩序坐下,大家開始談話,由於說的不是公事,自然要從出講起,此時戊一定會先退出,為什麼呢。

因為他夠聰明!雖然他的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談的是進士的事,你一個舉人連殿試都沒有參加過,湊什麼熱鬧。這就類似現在開口問學歷,他是北大,我是清華,您呢,總不能說是克萊登大學畢業的吧。這個時候上去無異於自討沒趣。而且這些進士出的人十分喜歡講登科時候的事,一開口就是想當年,老子如何在殿試中應對自如等等,就如同圍城裡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拋出一句。其實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問,慌不擇路爬出去的,誰知道呢。這是見面的第一步,擺出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進士,那就好談了,談下一個問題,何時中進士的。一談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資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這就類似今天見面問人:您的哪一屆畢業的啊,喔,是師兄啊,失敬失敬。當時可不是說兩句就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禮了,這是規矩,不管你和年紀比對方大多,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禮。這是第二步,擺資歷。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進士,也有個優等名次的問題吧,甲說:我是三甲同進士出,乙笑一下:我是二甲進士出,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這個時候丁說:我是庶吉士。

那幾位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來行禮,這是因為庶吉士實在來頭很大。

在所有的進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進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選英考試才可為庶吉士,他們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並幫皇帝起草詔書,是皇帝的書,權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了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慣例。

你說庶吉士厲害不厲害?

這三套擺下來,大家心裡都有了數,將來多多關照啊,科舉勢力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排定秩序,形強大力量的。

考上了進士對於當時的人太有力了,而考一個好的名次也有額外的吸引力,中國人講究錦還鄉,也就是穿著服回家給當年的窮哥們、鄰居家大嬸大哥看看,這個時候,排場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過,古代員出行都要帶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鑼的,舉牌子的開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舉牌子的,學問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狀元,那就威風了,牌子上可以寫上“狀元及第”“欽點翰林”這樣的大字,招搖過市,引得無數百姓歎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腦袋使勁晃,將來一定要學他!

二甲和三甲怎麼寫牌子呢,他們的牌子上會列明“同進士出”“兩榜出”這樣的字,也是很多人傾慕的。

進士的牌子好寫,人家畢竟見過大世面,那舉人怎麼辦,不能寫中進士,也不能寫兩榜,放心,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舉人出門的時候,由於可寫的不多,他們充分發揮了創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鄉試中舉的,就寫個牌子“丁寅舉人”,再想想,老子在縣衙是主簿(正九品),位低是低了點,但也是嘛,於是第二個牌子就寫“某縣主簿”,此外還有什麼何年何月被表彰過,有何政績,都可以寫上去,反正能騙騙老百姓就行了。

正是這樣的,使得無數人前仆後繼,向著位前進,可正如前面所說,當哪有那麼容易呢,朱元璋及他的子孫們早就為他們設置了最困難的一道關卡,這道關卡不但改變了歷史悠久的科舉制度,讓無數人陷極端的痛苦中,在某種程度上,它還影響了中國未來幾百年的命運。

這道關卡就是八

這是一個很值得一提的現象,八可以說是明朝的發明創造,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發展完善,影響了後來近五百年的知識分子,不可不說。

學子們的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試實用文寫作,第三場靠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讓你分析,頗有點應用文的意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那時候的考生們不像現在的學生,考試前要複習很多容,對他們而言,只要背好四書五經就行了,題目只能在這裡出,不可能有別的題目。范圍相當小,背起來容易,而且寫文章時有規定的字數,一般不超過五百字,不象現在的某些命題作文就要千字以上,這麼看來,當年的考試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關鍵在於格式和個人發揮,八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題、起、出題、中、後、束、收結幾個部分,其中華部分是起、中、後、束,這四個部分你不能隨便寫的,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所以文。

這種寫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寫一個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淺,很多人都是一邊寫一邊編,只為了湊字數,達到對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齊,細看下容,廢話滿篇。

痛苦的不僅是考生,還有出題的老師,四書五經只有那麼多字,各級考試都從裡面出題,而出過的題一般是不能再用的,於是老師們奇計百出,把四書五經上下句割裂開,單獨拿來出題,如把一句話斬頭去尾,隻用中間的幾個字拿來考人,這種語句不通,張冠李戴的詞句,連老師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何況學生呢。

結果就是糊塗考糊塗,出題的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考試的人也不知道,這樣考出來的是什麼人才?

說到底是一種形式而已,就算古板,應該也不會造太大的負面影響,別急,明朝統治者們還有殺手鐧,這一招才是最厲害的。

明朝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聖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聖人是誰呢——朱熹。

朱熹曾經給四書寫過注,也就是標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聖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天可憐見!朱聖人當年可能在上茅廁想出一句,寫下來,吃飯時又想出一句,寫下來,本來就作不得準,而過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確實是一種折磨。

這可就苦了明朝學子們,天不應,誰知道這家夥當年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只能自己慢慢猜,慢慢把握,所謂搞不懂就問人,搞得懂就教人,實在沒有人懂就去問神,對這些學子而言並不只是玩笑而已。

無數考生午夜夢回,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就是朱熹那並不俊朗的外貌和並不魁梧的材,久而久之,有些醒悟過來的人就開始問候朱熹的父母及祖先,似乎這樣才能出口惡氣。問題在於罵完後還是要考啊,不考就沒有做,這是實際的問題。

在固定的思維,固定的模式下,明的學子們開始完他們的文章,讓我們不得不驚歎的是,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考生們仍然寫出了很多錦繡文章,在下曾經看過兩篇八狀元文,文辭優,立意深刻,想到這些文章他們是在如此多的限制下寫出的,實在令我們這些後生晚輩佩服不已。

這些優秀八文的作者巧妙的利用既有規則,在有意無意間自己的觀點,並運用優的詞句表現出來,他們無疑是這場規則競賽中真正的功者。

考試的弊端是很多的,選出的人才很多都是書呆子。著名的明朝學者宋濂形容過八選出來的某些人才,“與之談,兩目瞪然視,舌木強不能對”,活一副白癡面孔。

但八文還是有一定用的,比如吳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經寫道“八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可見,八文是很多文寫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限制下,很多優秀人才更能穎而出,如後來的徐階、高拱、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八文拿高分的?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總的看來,這一制度還是弊多利錮人們的思維,害人不淺啊,其影響深遠,直到近代,人們還以考過八為榮,比如陳獨秀和當時的北大校長蔣夢麟都是前清的秀才,陳獨秀曾經問蔣夢麟考的是什麼秀才,蔣夢麟回答是策論秀才,陳獨秀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說自己考的是八秀才,比策論秀才值錢。蔣夢麟連忙作揖。大家從中可以看到,八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朝廷的鬥爭

朱元璋在解決了北元後,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復生產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時,朝廷部的矛盾又激烈起來,大臣分兩派,以地域為區分,開始了新的爭鬥。

這些所謂派別,實際上就是老鄉會,大家都說一樣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鄉會就是淮西集團,會長本來應該是朱元璋,但考慮到他還兼任皇帝一職,所以當時是由李善長代理,這一集團人多勢眾,主要員有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還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朱元璋同志起家的班底。當時的人們見面都以會說淮西話為榮。

有的朋友問道,李善長何許人也,為什麼是第一功臣,確實,他好像很出面幹什麼大事,這是由他的工作特點決定的。此人主要負責後勤和政務辦理,如果把劉基比作張良,那麼李善長就是蕭何。他一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馬後的勞頓,後勤工作不好搞,勞心勞力又不討好。朱元璋是個明白人,所以在建國後,便以李善長為第一功臣,任命他為丞相。

李善長這個人的特點是外表寬厚,卻心狹窄,誰敢和他過不去,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有敢專權的,就有敢分權的,淮西集團很快就遇到了對手,那就是浙東集團,這個集團的首領就是劉基。

這兩個集團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開始了鬥爭,朱元璋似乎也很有興趣,他準備看一場好戲。

這場戲的主角是李善長和劉基,但僅有主角是不夠的,下面我們要介紹配角和龍套出場,這些人人多勢眾,是這場戲不可缺的組部分。

以找茬為職業的員。

他們的名字。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下這些人。

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到了明朝後期,也有人把這些人稱為罵,實際上,他們是明朝監察制度的產

朱元璋建國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史臺,到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將其改名為都察院,都察院的長是左右都史,這個名大家在電視上經常可以聽到,而都察院的主要骨乾是都察史,這些都察史共有十三道,以當時的十三個省區分,共有110人,這些人權力極大,他們什麼都管,由於平時並沒有什麼的事務要理,就整天到轉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額,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錯案,辦事的員看到他們就怕。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人權力如此之大,要是他們也徇私枉法怎麼辦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朱元璋了,他想了一些很絕的方法來規范史的行為,首先挑選史的時候,專門找那些書呆子道學先生,認死理的去幹這行,因為這工作得罪人,撈不到錢,而道學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其次,他用了以小製大的方法,這些史都是七品,可以說是芝麻,賦予他們監管長的權利,就使得他們不敢過於張狂。有個八府巡按(周星馳電影裡出現過),大家怎一聽,八府的巡案,一定很大,其實這也是個芝麻,往往是朝廷臨時委派監察史擔任的,就相當於以前所謂的特派員,極小,權極大。但就是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又建了一套班子, 來監督都察院。這就是六科給事中。

對應中央六部,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位正七品,左右給事中位從七品。這些人的權力大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他們如果認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敕令有不妥之,居然可以將敕令退回!而皇帝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作遲緩者,他們就要向皇帝打小報告,各部完任務,還要乖乖的去六科銷帳,此外員年終考核,這些給事中進行審核。

這些人的行為特點可以概括為:你要打我,我就罵你。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他們從不,全部功夫都在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慘了,這些人罵人的功夫極高,都是飽讀詩書之輩,罵人也有典籍來歷,出自某典某條。如果你書讀得,還以為他在誇你呢。可能回家查了書,看到某個典故方才恍然大悟,連祖宗十八代也給人罵了。這種罵人不帶髒字的功夫,實在厲害。這種獨門絕技代代相傳,到東林黨達到了高峰,那可真是口水橫飛,引經據典,用意惡毒卻又言辭優。套用葛優的一句話:“人家罵你都聽不懂!”

朱元璋搞來這群人後,他自己也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人正在閲讀<明朝那些事兒>
      關閉消息
        猜你喜歡
        通過以下任何一個您已經安裝的APP,都可訪問<歡享小說>
        首登送5800,日簽580書幣
        及時更新最火小說!訂閱推送一鍵閱讀!海量書庫精準推薦!
        2 然後輕點【添加到主屏幕】
        1請點擊